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在内容上严格依据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真题编写;在结构上按照学科特点进行科学排布;在知识呈现形式上,结合图表,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着重标记,并设置了“经典真题”版块,便于考生更快速、更直观地记住重要知识点。另外,教材还对热点知识进行了补充与完善,例如法律知识部分根据2017年3月1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进行了相关知识点的更新。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共包括九篇内容,分别是政治知识、法律知识、经济知识、人文历史知识、科技生活知识、地理知识、管理知识、公文知识以及国情概况。本书内容是在分析研究内蒙古历年考试真题特点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重点突出,有针对性地讲解了公务员考试中的热点难点知识。
目录
第一篇政治知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2)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9)
第二章毛泽东思想(14)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概述(14)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6)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20)
第二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4)
第三节科学发展观(25)
第四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6)
第四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28)
第一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8)
第二节“十三五”系列规划(31)
第三节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点)(33)
第五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36)
第二篇法律知识
第一章宪法(44)
第一节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44)
第二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47)
第三节我国的国家机构(50)
第二章行政法(54)
第一节行政法概述(54)
第二节行政行为(54)
第三节行政复议(58)
第四节公务员法(62)
第三章刑法(66)
第一节刑法概述(66)
第二节犯罪(67)
第三节刑罚(74)
第四章民法(81)
第一节民法总则(81)
第二节合同法(88)
第三节婚姻法(89)
第四节继承法(91)
第五章商法与经济法(95)
第六章诉讼法(99)
第一节刑事诉讼法(99)
第二节民事诉讼法(104)
第三节行政诉讼法(112)
第三篇经济知识
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18)
第一节经济体制(118)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20)
第二章微观经济(122)
第一节市场主体(122)
第二节市场机制(123)
第三节市场竞争(126)
第三章宏观经济(129)
第一节宏观经济调控(129)
第二节财政收支与财政政策(131)
第三节货币与货币政策(135)
第四章国际经济(138)
第一节开放经济(138)
第二节国际贸易(140)
第三节国际金融(141)
第四节世界经济组织(144)
第四篇人文历史知识
第一章文化常识(148)
第一节文化概略(148)
第二节我国名家名篇(163)
第三节外国名家名篇(171)
第二章历史常识(174)
第一节中国历史(174)
第二节世界历史(189)
第五篇科技生活知识
第一章高新技术(202)
第一节信息技术(202)
第二节能源技术(204)
第三节生物工程技术(206)
第四节新材料技术(209)
第二章生活中的科学常识(211)
第三章世界科技史(218)
第一节科技简介(218)
第二节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24)
第三节航天发展年鉴(227)
第六篇地理知识
第一章自然地理(230)
第一节天体和天体系统(230)
第二节太阳系(231)
第三节大气和风(234)
第四节洋流及其影响(236)
第五节陆地(237)
第六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239)
第二章人文地理(241)
第一节城市与城市化(241)
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243)
第三节环境保护(244)
第三章世界地理(248)
第七篇管理知识
第一章公共管理基础知识(250)
第一节公共管理概述(250)
第二节公共政策(250)
第三节公共决策(252)
第四节公共事业管理(253)
第五节公共服务管理(255)
第六节公共危机管理(256)
第二章行政管理基础知识(258)
第一节政府职能(258)
第二节行政组织(259)
第三节行政领导(261)
第四节行政执行(262)
第五节行政监督(265)
第八篇公文知识
第一章公文基础知识(268)
第一节公文简介(268)
第二节公文格式(270)
第三节公文行文规定(275)
第二章常用公文写作(279)
第一节决定通知(279)
第二节公告通告(282)
第三节报告请示批复(284)
第四节通报函(286)
第三章公文处理(289)
第一节公文拟制(289)
第二节公文办理(291)
第三节公文管理(292)
第九篇国情概况
第一章我国的自然环境(294)
第二章我国的资源、能源与自然灾害(299)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02)
精彩书摘
第一篇
政治知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一)哲学概述
哲学是和人们的世界观联系在一起的。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或者说,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它所涉及的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本质、存在方式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问题。
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物质和意识
(一)物质
1.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这一物质定义,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不同,哲学的物质范畴是一个抽象程度最高、范围最广的范畴;第二,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看,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就是说,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但能够被人感觉到。
2.物质与运动
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变化的哲学范畴。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设想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载体,是一切变化和发展的基础,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3.运动和静止
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而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又是互相包含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事物在运动过程中总会在一定的时间里,不进行某种形式的运动、不改变与某一参考系的位置关系或保持质的稳定。但是,事物即使没有进行这种形式的运动,也在进行其他形式的运动;即使相对于这一参考系没有改变位置关系,相对于其他参考系也在改变位置关系;即使它的质的规定性保持不变,量的规定性也在变化。由此可见,静止只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静止不重要: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我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必要条件,也是测量和计算运动的尺度。
(二)意识
1.意识的含义、本质及能动作用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所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意识活动本身可以改变客观世界
C.人们的精神动力依赖于物质活动
D.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答案】A。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BD两项说法错误。题干“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强调的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而C项是在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故本题答案选A。
三、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1)质是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由于事物内在矛盾的多样性,事物的质也是多种多样的。事物的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通过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
(2)量是事物本质所固有的可以用数量形式表示的规定性,包括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等。每一种质都有相应的量,因此,事物的量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并且是多种多样的。
(3)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区间。
(4)质和量是事物两种不同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质一旦失去,事物就不存在了;量和事物的存在并不直接同一,量在一定的幅度内变化,并不影响事物的存在。质和量的统一就是事物的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区间。在度中,质和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一定的质规定着量的活动范围,一定的量又规定着质的稳定性。质和量在度中的相互结合和规定,使质量双方处于统一状态。
2.量变和质变
量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数量上的增减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量变和质变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和量变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一方面,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阶段性部分质变,即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但次要的性质却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二是局部性部分质变,即事物全局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但个别部分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另一方面,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质变过程是一个新质因素不断扩张,直到占领全局的过程,具有量的特征。
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又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改良,要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理想的实现必须依靠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必须从眼前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改良做起。
我国延迟退休政策将采取小步走、渐进式,并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退休年龄现状的诉求,让相关群体有必要的准备期。这体现的哲理是()。
A.客观规律限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B.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C.事物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不断往复,无限循环
D.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答案】B。解析: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我国延迟退休政策采取小步走、渐进式的方法,正是重视量的积累的表现。故本题答案选B。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辩证的否定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根源于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的结果。
第二,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没有辩证否定就无法达到质变的目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重要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包含肯定的否定,是继承旧事物内部积极的合理的因素,而抛弃消极的已丧失合理的因素,是发扬与抛弃的统一。否定一切是形而上学的做法。
2.否定之否定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从肯定自身出发,到否定自身,再到否定这一否定回到自身的否定之否定过程。这就是哲学上所说的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这是普遍存在的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趋势。否定之否定与开始的肯定有着表象上的相似,但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新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总的趋势是上升和前进,而事物实现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波浪式前进。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又要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艰难曲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既不能因为社会主义受到严重的挫折而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心,也不能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而忘乎所以。
中公版·2018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