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證券期貨統計年鑒(2016)》收錄瞭2015年證券期貨市場的統計數據以及與證券期貨市場相關的部分宏觀經濟數據,是一部全麵反映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期貨市場發展情況的資料性年刊。年鑒分為概況、股票、債券、證券投資基金、期貨、投資者、上市公司、證券期貨經營機構8個篇章,另附世界主要國傢的證券化率,世界主要交易所業務量排名,全球主要經濟體資本市場業務量排名等。
目錄
一、概況
深化改革健全製度加強監管防範風險 促進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證券期貨市場概況
Overview of Securities and Futures Market
交易所市場證券登記存管情況
Depository Securities Statistics of Stock Exchange Market
證券市場指數運行情況
Securities-Market Indexes
國內有價證券分類發行情況
Statistics of Domestic Securities Issuance
境內外證券市場籌資情況
Proceeds Raised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Capital Markets
證券市場投資者賬戶情況
Investor Accounts of Securities Market
證券期貨市場參與主體情況
Participant of Securities and Futures Market
證監會係統境內籌資與全社會融資規模的比例
Proportion of Domestic Financing of Securities Govemed by CSRC to Total Social Financing
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Explanatory Notes on Main Statistical Indicators
二、股票
2015年股票市場情況概述
股票市場概況
Overview of Stock Market
股票市場曆史記錄情況
Historical Records of Stock Market
股票市場分闆塊規模
Dimensions of Stock Market by Board
股票市場分股份類型規模
Dimensions of Stock Market by Type of Share
股票市場分監管轄區規模
Dimensions of Stock Market by Regulatory Jurisdiction
境內股票首發籌資按闆塊分類情況(IPO)
Statistics for Domestic IPO Financing bv Board
境內股票首發籌資按股份類型分類情況(IPO)
Statistics for Domestic IPO Financing by Type of Shares
新股首發及上市首日情況
Issue-Day Statistics of IPO
2015年境內股票市場首發及上市首日錶現
Issue-Day Statistics of IP0 in the Domestic Stock Market in 20 1 5
A股首發行業分布
Industry Distribution ofA.shares IPO
A股IPO發行籌資監管轄區分布
Regulatory Jurisdiction Distribution ofA—shares IPO
2015年境外股票發行情況
Stocks Issued Aboard in 2015
股票市場分闆塊交易情況
Statistics for Stck-market Transaction by Board
股票市場分股份類型交易情況
Statistics for Stock Transaction by Type of Shares
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市場交易情況
Stock Transaction of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市場交易情況
Stock Transaction of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股票分行業成交情況
Statistics for Stock Transaction by Industry
股票按監管轄區成交情況
Statistics for Stock Transaction by Regulatory Jurisdiction
2015年A股總市值前50隻股票交易情況
Statistics of Top 50 A-share Stocks Ranked by Stock Market Capitalization in 2015
2015年A股流通市值前50隻股票交易情況
Statistics of Top 50 A-share Stocks Ranked by Stock Free Float Market Capitalization in 20 1 5
2015年A股成交金額前50隻股票交易情況
Statistics of Top 50 A-share Stocks Ranked by Stock Trading Turnover in 2015
2015年A股漲幅前50隻股票交易情況
Statistics of Top 50 A-share Stocks Ranked by Stock Price Increase Rate in 2015
2015年A股跌幅前50隻股票交易情況
Statistics of Top 50 A-share Stocks Ranked by Stock Price Decrease Rate in 2015
2015年B股總市值前50隻股票交易情況
Statistics of Top 50 B-share Stocks Ranked by Stock Market Capitalization in 2015
2015年B股成交金額前50隻股票交易情況
Statistics of Top 50 B-share Stocks Ranked by Stock Trading Turnover in 2015
股票市場估值水平概況
三、債券
四、證券投資基金
五、期貨
六、投資者
七、上市公司
八、證券期貨經營機構
附錄
後記
精彩書摘
《中國證券期貨統計年鑒2016》:
(一)推進牌照管理。繼續穩步推進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及公募業務牌照審批,今年初以來,共新批6傢基金管理公司,並有4傢證券公司和1傢保險資産管理公司取得公募牌照。
(二)探索綜閤經營。貫徹“新國九條”關於“支持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與其他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以相互控股、參股的方式探索綜閤經營”的精神,繼續推動商業銀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試點轉常規,目前按照人民銀行、銀監會的意見繼續做好商業銀行設立基金公司試點工作,並推進保險機構設立基金管理公司。
(三)推動産品業務創新。支持證券公司登記、支付等基礎創新;支持證券公司開展融資類業務、托管類業務和産品代銷業務創新;研究起草《公開募集房地産證券投資基金管理規定》、《基金中基金的指引》和《基金投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係統掛牌股票的指引》,通過自律組織發布《基金參與融資融券及轉融通指引》;完成首隻商品期貨基金(國投瑞銀白銀期貨證券投資基金LOF)和房地産證券投資基金注冊審查工作(鵬華前海萬科REITs封閉式混閤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推齣新設公募基金管理人(新疆前海聯閤基金)中後颱業務外包試點,助推基金管理公司專業化、輕型化發展;研究推動基金份額質押試點,鼓勵推齣貨幣市場基金協議轉讓業務;推動期貨公司利用互聯網技術升級轉型傳統經紀業務;支持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開展倉單服務、閤作套保、做市等業務。
(四)支持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多渠道補充資本。組織召開證券公司上市培訓會、資本補充通報會,加強政策解讀;支持證券公司發行公司債券、試點發行短期債券和永續次級債;鼓勵期貨公司境內外上市、新三闆掛牌和發行次級債。
……
中國宏觀經濟運行與結構變遷研究報告(2015-2016) 本書聚焦於2015年至2016年間中國宏觀經濟的復雜動態、關鍵性結構調整以及由此引發的深層次挑戰與機遇。 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國內“三期疊加”(增長速度換擋、結構調整陣痛、前期政策消化期)矛盾凸顯的背景下,本書旨在提供一個全麵、深入、數據驅動的分析框架,用以理解這一轉型期的中國經濟圖景。 第一部分:宏觀經濟的穩定與波動 本部分詳盡迴顧瞭2015年至2016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的實際增速、三次産業結構變化及其背後的驅動力。重點分析瞭經濟增速換擋過程中,投資、消費、淨齣口“三駕馬車”的貢獻率變化。 1. 經濟增速與結構優化: 我們考察瞭官方及多源數據的比對,深入分析瞭官方公布的GDP數據背後的真實增長動力。特彆關注瞭“新舊動能轉換”的進展情況,即高技術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如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是否足以抵消傳統重工業的下滑壓力。報告通過投入産齣錶分析,量化瞭結構調整對就業和收入分配的短期影響。 2. 價格體係與通貨膨脹壓力: 本報告詳細梳理瞭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工業生産者齣廠價格指數(PPI)在兩年間的走勢。2015年,部分工業品價格持續低迷,PPI長期處於負區間,反映瞭供給側的過剩問題。報告區分瞭由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和國內去産能政策導緻的結構性通縮風險,並探討瞭央行在此背景下的貨幣政策取嚮——從適度寬鬆嚮“穩健中性”的微調過程。我們特彆分析瞭食品價格的區域性波動對CPI的影響,以及房地産市場分化對核心通脹的抑製作用。 3. 財政收支與政府債務風險: 詳細分析瞭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結構變化。在經濟增速放緩、稅基增長乏力的情況下,非稅收入和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如土地齣讓金)的比重變化成為關注焦點。本書運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標準,測算瞭廣義政府赤字和政府債務水平,並對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進行瞭壓力測試,評估瞭地方融資平颱(LGFV)的償債能力和風險敞口。 第二部分:金融體係的穩健性與風險暴露 本部分集中探討瞭金融領域在經濟轉型期的關鍵作用,特彆是針對資産泡沫、影子銀行活動和不良貸款率的動態變化。 1. 宏觀審慎管理與資本流動: 2015年“811匯改”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的市場化程度提高,但資本流動波動性顯著加大。報告深度分析瞭外匯儲備的消耗速度、遠期結售匯的偏離度,以及中國人民銀行在保持匯率基本穩定與應對外部衝擊之間的政策平衡藝術。我們采用瞭高頻數據分析瞭跨境資本流動中的“虛假貿易”和異常資金往來,評估瞭跨境資本流動對國內流動性的潛在衝擊。 2. 銀行體係的資産質量與信貸結構: 本章對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的資産負債錶進行瞭穿透式分析。重點關注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NPL)的官方披露與基於宏觀審慎指標的隱藏不良資産估計。我們區分瞭製造業、地方基建和房地産行業的不良貸款集中度,並探討瞭中國銀行業在撥備覆蓋率、資本充足率方麵的抵抗力。此外,報告評估瞭地方政府主導的“債轉股”試點對銀行資産負債錶的影響。 3. 影子銀行活動的再監管: 隨著“去杠杆”成為政策導嚮,影子銀行的擴張速度受到抑製。本書追蹤瞭信托、委托貸款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的規模變化,分析瞭監管部門對互聯網金融(P2P平颱)風險的集中整治行動。我們探討瞭資金從影子渠道嚮規範金融機構迴流過程中,對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影響。 第三部分:産業結構調整與供給側改革的初步成效 本部分是本書的核心內容之一,專注於理解中央政府在2016年開始全麵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初期影響。 1. 供給側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補”: 我們詳細分析瞭“去産能”政策在鋼鐵、煤炭等高汙染、高耗能行業的具體執行情況。報告引入瞭“地條鋼”産能的隱性統計方法,評估瞭實際淘汰量與目標量的差異。對“去庫存”政策在房地産領域的實施效果進行瞭區域性比較分析,探討瞭庫存分化對不同城市房地産價格的影響。 2. 區域經濟的“K型分化”: 報告使用多維度指標(如就業彈性、民間投資增速、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數量),描繪瞭中國不同區域經濟體在轉型期的錶現。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在創新驅動方麵領先,而資源依賴型省份則麵臨更為嚴峻的經濟轉型壓力。本書探討瞭國傢級新區(如雄安新區、貴州大數據試驗區等)在承接産業轉移和技術溢齣效應方麵的初步錶現。 3. 投資效率與全要素生産率(TFP): 在全要素生産率(TFP)增長放緩的背景下,本報告運用增長核算模型,分離齣資本深化、勞動投入變化和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我們特彆關注瞭研發(R&D)投入占GDP的比重及其資本化效應,以及知識産權保護和創新生態建設對TFP提升的長期作用。 第四部分:社會民生與長期結構性挑戰 本部分關注宏觀經濟政策對社會公平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影響。 1. 收入分配與消費趨勢: 分析瞭基尼係數的變化趨勢,以及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在縮小區域間收入差距中的作用。重點研究瞭中等收入群體的擴大及其消費模式的升級,特彆是對教育、醫療、旅遊等服務性消費支齣的需求變化,這被視為拉動內需的關鍵所在。 2. 人口結構與勞動力市場的變化: 本書討論瞭勞動年齡人口的絕對規模下降對潛在增長率的長期約束。報告關注瞭農民工市民化進程中,戶籍製度改革對勞動力市場配置效率的影響,以及“全麵兩孩”政策對未來教育和醫療資源配置的提前預判。 3. 環境規製與綠色發展: 量化評估瞭國傢推行的環保標準升級對高汙染行業投資和産齣的抑製效應。報告通過測算單位GDP能耗和汙染物排放強度,展示瞭經濟增長的“含綠量”變化,並探討瞭環境規製對産業布局的重塑作用。 結論與展望: 本書總結認為,2015-2016年是中國經濟在經曆高速增長後的關鍵“減速換擋”期,結構性矛盾暴露加劇,但同時也孕育瞭新動能的生長空間。宏觀政策的基調在“穩增長”和“防風險”之間尋求微妙的平衡。報告最後對2017年及未來三年的經濟走嚮提齣瞭基於現有結構調整路徑的量化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