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2
★ 宋代才子万千,为什么唯独苏轼受到后人无与伦比的喜爱?
★ 他横跨各个文艺领域,而独领风骚。其文,如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其诗,如天地奇观,“笔所未到气已吞”;其词,豪爽狂放者有之,婉约蕴藉者有之,清秀淡逸者有之;其字,笔章淋漓,灵趣盎然;其画,大胆创新,强调神韵,不拘形式……
★ 他的旷世奇才让后世敬仰,他刚正不阿的品质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更值得称道。在动荡不停的政治风雨中,他捍卫良知,特立独行……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他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
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
他是诗人、散文作家,
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
他是政治上坚持己见的人,是月下的漫步者,
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而这些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
纵然在宦海中沉浮,几起几落,
但他的风骨坚不可摧,
从不阿谀奉承,从不背叛自己坚持的立场,
不以个人得失为怀,
而是以谈笑于生死之际的旷达情怀,
在动荡不停的政治风雨中,
捍卫良知,特立独行。
夏葳,原名魏世霞,教师,写作者。已出版作品:《诗经,这支不老的歌》《既见君子——诗经中的君子之道》。
林语堂: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
钱穆: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东坡诗之长处,在有豪情,有逸趣。
序言?横看成岭侧成峰
卷一 诗酒趁年华
第一章 【眉山】 〇〇二
第二章 【芳伴】 〇一一
第三章 【题名】 〇一九
第四章 【蛰居】 〇二九
第五章 【南行】 〇三七
第六章 【三苏】 〇四四
第七章 【仕旅】 〇五六
卷二 人间有味是清欢
第一章 【松冈】 〇七二
第二章 【新政】 〇七九
第三章 【鸿才】 〇八九
第四章 【超然】 〇九九
第五章 【常棣】 一一一
第六章 【黄楼】 一二二
第七章 【乌台】 一二八
卷三 我欲乘风归去
第一章 【躬耕】 一四〇
第二章 【赤壁】 一五〇
第三章 【老妻】 一六一
第四章 【莫逆】 一七二
第五章 【南渡】 一八三
第六章 【官禄】 一九二
卷四 一蓑烟雨任平生
第一章 【书画】 二〇〇
第二章 【自退】 二〇七
第三章 【岭南】 二一三
第四章 【维摩】 二一九
第五章 【放逐】 二二八
第六章 【归去】 二三六
后记 二四二
附录?苏轼生平年表 二四四
第五章 【常棣】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诗经?常棣》
常棣,别名郁李、棠梨,属蔷薇科,生长于南方山坡上。常棣的花,常常两三朵攒在一起,比肩而开。先民有感于其息息相依,歌以咏之:“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寓意同根所出、亲密无间的兄弟天伦。
是啊,常棣花儿朵朵开放,花萼、花蒂在阳光下光鲜明亮。但看当今世上众生芸芸,谁人能比兄弟更亲近。遭遇死亡威胁谁不怕,唯有兄弟常常问候和惦记。
人的一生中,手足之情历经时间之久,所占情分之重,是不争的事实。兄弟情谊,如山,似水,雄伟壮观,清澈剔透;兄弟二字,承载着太多的感情。在《诗经?常棣》一诗里,先民情不自禁地发出“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的感叹,既是对兄弟亲情的颂赞,也表现了华夏先民传统的人伦观念。上古先民的部落家庭,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他们看来,“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颜氏家训?兄弟》)。因而,比之良朋、妻子儿女,他们更重视兄弟亲情。
一母同胞,血浓于水。古今中外,围绕手足情出现过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和诗篇。
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自幼聪敏好学,博学多闻。在父亲班彪的影响下研究史学,后撰写《汉书》。但是却无端遭到小人构陷,以“私改国史”罪名陷入牢狱之灾,写的书也被全部上缴查办。其弟班超得知此消息后,十万火急,星夜狂奔,到京师面见皇上。明帝看了班超递上来的奏折,让地方官飞马送来班固的史书核查。
明帝,名如其人,是个明白人。读阅后非但没有怪罪,反而十分欣赏班固的才华,乃赐班固为兰台令史,负责修史,为《汉书》的问世推波助澜。《汉书》得以名传天下,班超功不可没。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试想,若非班超冒死觐见,不言班固被佞臣所害,这部后世“正史”之楷模,怕来不及成书,就灰飞烟灭了。
兄弟就是手心和手背。他们有福可能不必同享,但有难必定同当。
苏轼和弟弟苏辙亦是一对情意甚笃、荣辱与共的好兄弟。弟弟苏辙是苏轼生命中最重要的亲人兼朋友,因为对未知命运的相互关切,以及在人格上的相互倾慕;他们之间超越了寻常的兄弟私情,达到精神上的真正对话。苏轼有诗“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他们的书信往来与诗词唱和,是苏轼在尘世喧嚣中不可或缺的心灵补益,是苏轼复原精神气力的重要源泉。
在苏轼的诗文中,写得最多是就是兄弟情谊,许多首怀人之作,为兄弟而发。
初入仕途,苏轼曾借诗歌与兄弟共勉: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元丰三年,苏辙沿江而上,去黄州探望被贬的兄长,遇江上风浪,不得不在磁湖滞留二日,因念兄心切,诗以寄之:
惭愧江淮南北风,扁舟千里得相从。
黄州不到六十里,白浪俄生百万重。
自笑一生浑类此,可怜万事不由侬。
夜深魂梦先飞去,风雨对床闻晓钟。”
夜雨对床听萧瑟,纵然短暂,却是苏氏兄弟相互鼓励、扶持的温馨的精神栖止。兄弟如手足,在情感交汇的那一刻,深深触动我们的心弦。
苏轼为与弟弟距离近些,请求外放山东,谁承想远赴密州,和兄弟距离越来越远。熙宁九年的中秋月夜,月圆人不圆,苏轼欢饮达旦,大醉之际更加怀念已五年未曾谋面的弟弟。望月怀远,生出无限悲辛之感,一曲《水调歌头》,绝唱千古: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中秋》
古往今来,月作为相思离愁的载体,在唐风宋韵里,藻饰无数佳句名篇,曼妙几多如诗情话。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抒情诗是愉悦或痛苦的心情的自由流露,有了这种心情,就要把它歌唱出来,心里才舒服。”而我们在诗歌创造的这种无比悲凉的情境里,心灵得以净化。
这个清冷的秋夜,诗人独自面对这一轮清亮,曰婵娟,低语情愫。
素服青衣,蛾眉淡扫。今夜的月,似一支乍开的海棠,踩着碎碎莲步,款款而来。
诗人举杯邀月,不胜酒力的他,脑际,以及全身,乃至头顶斑白的发梢上,都氤氲着醇酒的浓香,他喝得酩酊,醉得彻底。仿佛也只是刹那的幻觉,眼底,星河灿烂,月影迷离,触之,可及。步履踉跄的诗人禁不住喃喃自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诗人叩问何人?是远方的子由,是微醺的自己?是迷蒙的月光,是手执的酒樽?抑或都不是,抑或都是。子由远在千里之外,月色弥漫,杯冷酒残,他触不到安慰,找不到一个聊以慰怀的答案。
此时,热闹,繁华,兴奋,激情,诱惑,释放,白日里放旷的喧嚣,消逝殆尽。诗人的思想游离身外,生出双翼穿越杳杳奔向天穹。
苏轼受庄子影响,素有超然物外的情怀,又崇尚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羽化登仙的想法。
现实生活如此令人沮丧,满怀报国热情却备受冷遇,经历这么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远遁红尘羁绊,乘着徐徐清风,飞临广寒宫,和吴刚持觞斗酒,与嫦娥霓裳共舞,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日子。
但很快,他就退却了这个念想。还是回到人世间来吧,天上宫阙固然不染尘埃,却不及人间一缕温暖。他追求遗世独立的人格境界,渴望现实人生的完满团圆,洞彻人生的他对现实生活自始至终保持着足够的热情。
出世与入世,隐退与仕进的矛盾心情,在诗句里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生性旷达的苏轼,在诗句中直抒胸臆,表达心中的苦闷和复杂的心里矛盾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吐心结,自我纾解,以便重新寻找生存价值,为自己的灵魂找到皈依之所。
苏轼的诗句中常常充满宿命的伤感:“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但是苏轼绝不悲观厌世,一生在激烈动荡的宦海沉浮,备受政治倾轧,却始终肩负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辗转在瞬息万变的职场,纯真刚正走完一生。在任职期间,无论在朝中还是外任,都不失一位有能力有作为的封建政治家。
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儒家有“入世”之说,主张要积极寻求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机会。
这首《水调歌头?中秋》,“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给人以酣畅淋漓的快感和赏心悦目的享受。诗人把手足之情,升华到对人生哲理的探索,醒世妙句,自然天成。《苕溪渔隐丛话》赞:“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传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传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很精美的书,封面封底很好看,内页也很精致
评分这本书写的不错,可以了解苏轼和生平。
评分书的质量很是让我喜欢。
评分基本是按林语堂《苏东坡传》改写而成的,可以一读。
评分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咯
评分好!
评分作者想写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结果写成散文兼诗歌体了。而介绍苏东坡的高手太多,这样写很难超越别人。
评分没收到货啊啊啊啊
评分东西还挺好的,物流也很快,昨天下单今天就到了,服务态度也很好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传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