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千里帝王路,执手半生红颜误。寐语者经典口碑大作。畅销十年,好评如潮,宫廷传奇经典中的经典。
◆故事架构恢弘大气,情节引人入胜,具有史诗气质的古典大作。
◆全新序言,升级包装,专色印制,附赠精美书签+唯美古风海报。
寐语者
女,80后,生于重庆,现居欧洲,业余写作。爱古旧之物,喜新奇之事。行路遥,说书慢。《帝王业》为其成名作,亦是十年口口相传的宫廷经典!迄今已出版《凤血》、《凰图》、“衣香鬓影”系列等多部长篇小说,以及随笔集《好久不见》。多部作品影视剧筹拍中。
新浪微博:@寐语者Amei
公众微信号:amei-vr-2014
很难不喜欢阿寐的文字,尤其《帝王业》,那么华美的文采,那么决绝的爱情,那么磅礴的叙事。呵呵,当年,有多少人是和我一样通宵看完的?
——暖伤青春代言人 辛夷坞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帝王业》一直被网友推崇为经典,不是没有道理的。女主强,却强得有理,没有流于“万能女主”的俗套;而她的狠,也狠得真实,因此才足够震撼。
——言情小说作家 金子《梦回大清》
上册
第 一 卷 繁华落尽
风华
风流
风雨
良人
惊变
贺兰
险行
赴死
惊魂
夺魄
生死
爱憎
祸福
疏离
彼此
进退
缠绵
别离
第 二 卷 天阙惊变
陷圄
降将
夺城
并肩
杀伐
天阙
亲疏
昨非
今是
宫变
恨夭
伤情
托孤
下册
第 三 卷 风雨长路
新恩
旧憾
南征
缔盟
春回
乍寒
哀别
伤疑
遇刺
情切
姻约
废立
妄思
悲欢
第 四 卷 铁血江山
两难
狼烟
将伐
暗流
决绝
九锡
飘摇
血刃
忠奸
迷局
诡断
猜忍
深谋
争锋
长恨
皇图
天下
千古
后记
番外
今年八月十三是我十五岁生辰,也是行及笄之礼的日子。
我的及笄礼由晋敏长公主主行,皇后为正宾。
前来观礼的诸内命妇与京中望族女眷,鬓影连云,宝马香车在家庙前蜿蜒里许。
东房之内,兰汤沐浴,熏香缭绕。
吉时至,礼乐毕,自外传来礼官曼声长奏:“上阳郡主行笄礼——”
我着彩衣彩履,绾双鬟,在司礼女官的导引下徐步走过长长的铺锦礼毡,来到华堂之上,望见盛装的太子妃已在西阶就位。我向主位上的父母与正宾位上的皇后行了跪礼,便起身面南深揖谢宾,步入礼席正坐。
我仰头看着神容端丽的太子妃,悄悄地挑了挑嘴角。
她目光如水,端庄得一丝不苟,亲手将我双鬟散开,拿起盘中玉梳为我梳头。
梳罢,太子妃退至一侧,正宾盥手,皇后与长公主一并步下玉阶。
我屏息垂目,见一双朝凤宫履与杏黄鸾纹织金裳映入眼中。
皇后站在我的面前,庄严吟诵:“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
她着席正坐,从长公主手中接过玉梳,将我长发绾起,梳作高髻,加以透雕牡丹纹金笄。
我缓缓仰起脸,看见母仪天下的皇后,我的嫡亲姑母,眼中含笑如绵绵春日。
晋敏长公主,我的母亲,站在她的身侧,额前凤坠摇曳,眼中泪光晶莹。
初加笄,再着素衣襦裙。
我正跪叩拜父母,谢宾,向东正坐。
姑母再次步下玉阶,从母亲手中接过如意莲花垂珠簪,为我加簪祝颂。
复加曲裾深衣,再拜。
敛容正坐,待三加八宝连枝金凤冠,着广袖长裾礼服,再颂再拜。
层层繁复华服加身,钗冠巍巍,垂璎摇曳,宽且长的裙幅逶迤身后,往日罗衫轻灵不再,渐觉一举一动都似有无形压力,令我不得不挺直身姿,端肃心神,来支撑这分量与庄重。
三加三拜,笄礼已成。
尊长们端坐主位,身后是王氏历代先祖的挂像高高在上俯瞰着我,画像上的每张面孔,每双眼睛,都透着这个姓氏的荣耀与高贵,凝结了无声悲欢,穿过百年岁月将我笼罩。
礼官长声唱诵着每个女子笄礼上都要聆听的话:“事亲以孝,接下以慈。和柔正顺,恭俭谦仪。不溢不骄,毋诐毋欺。古训是式,尔其守之。”
余音悠悠回响于华堂,亦回响在我心上。
“儿虽不敏,敢不祗承。”
我屏息正跪,双掌平举齐眉,深深俯首叩拜。
拜谢祖先恩荣,拜谢皇后加笄,拜谢父母兄长。
我礼成而起,徐徐回转身来。
远近华彩,明堂深旷,四下肃然。
脚下玉砖如鉴,映出一抹淡淡的影子——高髻嵯峨,广袖垂云,这身影陌生得让我恍惚。
皇后、长公主、太子妃依次向我称贺,父亲与兄长称贺,宾客称贺。
我逐一还礼,一次次敛容低首,复又抬起脸庞,迎着众人目光,独立于异彩流光的中央。
少时双鬟散去,冠簪深衣之下,万千光华汇集一身。
父母兄长第一次站在我身后,再无人挡在我面前,张开庇护的双臂。
堂前玉阶长远,似要将我引向漫长得不敢设想的人生,而彼端的人们离我如此遥远。
我知道,从这一刻起,年少岁月一去不返。
次日清晨,我早早被徐姑姑催促起身,天未亮就开始着衣、敷粉、梳妆。
今天是我第一次以成年女子的身份,去给父母请安。
妆成,徐姑姑为我加上玉色连枝披帛,含笑退至一侧,让我转身看向立地鸾镜。
镜中人斜梳螺髻垂步摇,白素为裙,烟霞为襦,腰采窄束,玉带缠臂……我笑着在镜前旋身一转,衣带飞扬撩起幽幽香气,“今日熏的什么香?”
我抬袖嗅去,诧异熏香与往日不同。
“郡主且看脚下。”徐姑姑笑道。
尘香履上薄玉为花,履底有蔷薇香粉,从莲瓣镂空中细细印洒。
“真巧的心思!”我欣喜跃然,玩心忽起,提起裙摆在地上踩出淡淡蔷薇色的印子,仿若无数花朵绽开尘中,一路轻灵地随我向回廊开去。徐姑姑和侍女们在后边匆忙相随,叫着“郡主慢些”,我佯作没听见,将她们都抛在身后……
恰是雨后初晴,清晨的微风吹落廊外桂花,纷纷扬扬,撒落一地细碎香蕊。
待我转过东廊,迎面便见了哥哥——漆纱小冠,白衣广袖,手持犀柄麈尾翩翩而来。
他驻足廊下,将我看了又看,一双斜飞的秀眉挑得老高:“谁家女儿生得这样俊俏,可比我家的野丫头美多了。”
我高扬起头,学他挑眉的样子:“这又是哪里来的轻薄儿,惯会装模作样!”
“啧啧,凶起来也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他越发装腔起来,乌黑眸子透出促狭笑意,曼声谑道,“莫非是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
我夺了麈尾,扬手打去,才将后面的浑话截住。
哥哥笑着躲开,口中兀自戏谑:“卫侯,卫侯,我家小阿妩的卫侯在哪里?”
我咬唇,耳后直热,双颊瞬间发烫。
“哪来什么卫侯,你也不是东宫。”我绕过花树,将麈尾朝他掷去,“尽说些浑话!”
“虽不是也,亦不远也,难道你不是东宫之妹,莫非子澹……”
听见这名字,我心一跳,急急截住他的疯话:“叫爹爹听见不掌你的嘴,拿谁比不好,偏拿个薄命的!”哥哥一怔,想起《硕人》所颂的美人庄姜果真薄命不祥,忙掩了口:“罪过罪过!”
这恶人嘴上讨饶,却又笑着凑过来,将话一转:“昨日为兄替你占了一卦,依卦象所示,我家阿妩今岁红鸾星动,将遇良人。”
我探手向他胁下挠去,哥哥最怕痒了,慌忙闪身躲让,与我闹作一团。
侍女们看惯我与哥哥嬉闹,退在一旁也不避忌,纷纷掩唇而笑。
徐姑姑啼笑皆非地将我拦住:“郡主快别闹了,相爷已回府了。”
哥哥趁机抽身,扬长而去,笑声在簌簌而下的落英间飘远。
我一甩衣袖朝徐姑姑嗔道:“每次都偏袒哥哥,你最偏心了!”
她掩口而笑,姿态秀雅,悄声道:“行过笄礼便该出阁了,岁末离人当归,难怪红鸾星动……”
侍女们在身后轻笑。
只有自小陪在身边的锦儿安静乖巧,没有取笑我。
我羞得说不出话来,一跺脚道:“锦儿,我们走,不理她们!”
说罢,我转身掩饰着双颊发热的窘态,直往母亲居处快步而去,而身后笑声依旧盈盈不绝。
“郡主当心。”
锦儿追上来,在阶上搀住我。
我拂开她的手,羞恼未消,抬眼却见廊外有风吹过,细碎纷黄的桂花扑簌簌掉落,馥郁袭人。
今年的桂花开得早了些,现在便已凋落。
心念忽动,惊觉桂子开谢,已是秋深,岁末当真不远了。
岁末,岁末,他真能回来吗……
虽听母亲私下说起,圣上有意召他提早回朝,可姑母又说守孝之期,三年未满,皇子身为天下表率,不可不守孝制。徐姑姑只听母亲那样讲,却未曾听见姑母的话,她是不会懂的。
我自然明白深宫里有许多无奈之事,可他们却总以为我仍不懂。
我怔怔地望向远处朦胧天色,叹了口气——皇陵偏远,被遥隔于重山之外,此时已渐入秋凉了吧。
一时间,惆怅暗生,说什么红鸾星动,将遇良人……我的良人去了皇陵,为他母妃守孝,未满三年之期,怎能回来娶我。
三年,不知道是多漫长的时光。
一直站在我身侧的锦儿忽而细声说:“郡主终归是要等到殿下回来的。”
我脸上一热,“锦儿,你也来多嘴。”
锦儿低了头,知道我不会真的恼她,继续柔声道:“除了殿下,谁还配求娶王氏之女?”
初读此书,我最大的感受便是其语言的精炼与画面感的强烈。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遣词造句之间,总能勾勒出极具质感的场景。无论是描绘繁华盛景的奢靡,还是刻画落魄潦倒的困境,都能让读者身临其境。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环境气氛的渲染,那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常常在关键情节爆发前达到顶峰,使人屏息凝神,期待着下一秒的转折。阅读过程中,我甚至能想象出那些华美的服饰、肃杀的军营以及古老宫殿的雕梁画栋。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力,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沉浸体验。而且,即便是描写内心的独白或复杂的情感纠葛,作者也极少使用冗长拖沓的形容词堆砌,而是通过行动和环境的暗示来推进,显得非常高明和克制。读完一个章节,合上书本时,脑海中自动浮现的片段,清晰得如同看了一场制作精良的古装大戏,细节之丰富,令人叹服。
评分这本书最让人称道的一点,是它成功构建了一个极具真实感的古代世界体系,其背景设定绝非空泛的堆砌。从朝堂的礼仪制度,到市井百姓的生活百态,再到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无不展现出作者扎实的考据功底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种对“世界观”的构建是如此立体和自洽,以至于读者在阅读时,会自然而然地相信这个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的厚重感渗透在每一个细节之中,即便是描绘一场简单的宴饮或一次秘密会面,都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规范和潜规则的压制力。这种宏大背景下的微观叙事,使得人物的行为动机也更具说服力。读完之后,我对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氛围,都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这已超越了单纯阅读故事的范畴,更像是一场沉浸式的历史体验。
评分这部作品的笔力之雄浑,真非寻常之作可比。它将历史的宏大叙事与个体的命运沉浮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读来让人不禁拍案叫绝。作者似乎对人性的幽微之处有着深刻的洞察,笔下的人物绝非扁平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充满矛盾的复杂个体。每一次抉择、每一次挣扎,都牵动着读者的心弦。书中对权谋斗争的描绘尤为精彩,那种步步为营、暗潮汹涌的氛围营造得极其到位,仿佛能闻到金銮殿上的硝烟味,感受到刀光剑影下的寒意。角色的智谋较量,绝非简单的你来我往,而是环环相扣,深不可测,每一次反转都让人拍案叫绝,甚至会忍不住回溯前文,细细品味其中埋下的伏笔。更难得的是,作者在描绘这些波诡云谲的事件时,依然保持着一种冷静而克制的叙事姿态,使得整体的史诗感得以凸显,不会因为局部的冲突而显得失焦。这种对历史进程的把握能力,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致刻画,使得整部作品具有了超越一般娱乐小说的深度和厚度。
评分坦白说,我对这种长篇巨制往往会有些畏惧,担心后继无力或者结构松散。然而,这部作品的结构安排堪称教科书级别。它如同一个精密的钟表,每一个齿轮都在正确的位置上发挥作用,推动着整体的运转,却又彼此独立,各司其职。无论是主线剧情的层层递进,还是旁支人物的命运交织,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前后呼应得天衣无缝。阅读过程中,几乎没有感到任何情节上的赘余或拖沓,每一个场景的设置似乎都承载着推动故事发展的特定功能。这种严谨的结构感,让故事的张力始终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线上,即使是相对平缓的过渡段落,也埋藏着未来的隐患或前情的呼应,使得“翻页”的动作变得难以抗拒,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妙的环节。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它对“人性”的毫不留情的审视。它没有刻意去塑造完美无瑕的英雄,也没有将反派脸谱化。书中的每一个重要角色,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动机的复杂性。你会看到至高无上的权力如何腐蚀人心,也会看到最卑微的个体如何在绝境中爆发出惊人的韧性与智慧。那种在道德的灰色地带徘徊,为了生存或目标而不得不做出艰难取舍的描写,非常引人深思。它迫使读者去思考:如果置身于那个时代、那种境地,自己又会如何选择?这种强烈的代入感和伦理上的拷问,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远非一时的消遣,而是一次深入的自我对话。每一次对某个人物行为的“不解”或“愤慨”,最终都会被作者后续的铺陈所消化,转变为一种对命运无常的深刻理解。这才是真正优秀的历史题材作品应有的力量。
评分已经看完了,很精彩
评分非常经典的书籍 值得购买 参加活动就更好了 但是货源就不充足了
评分看完了,超级棒,好像还有后传,坐等
评分还行。无聊打发时间的可以看看。
评分这本小说的作者所有写的书我都会看的。
评分好,
评分很好的书,并没有什么褶皱
评分它和皇图一样,非常华丽,附带的书签海报也有种小惊喜
评分asdddddddd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