濛田全集(套裝全四冊)

濛田全集(套裝全四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法] 米歇爾·德·濛田 著,馬振騁 譯
圖書標籤:
  • 濛田
  • 隨筆
  • 哲學
  • 古典
  • 人文主義
  • 散文
  • 法國文學
  • 思想
  • 西方經典
  • 名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書店齣版社
ISBN:9787545814477
版次:1
商品編碼:12091605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6000
套裝數量:4
字數:24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大眾

《濛田隨筆》在國內版本多而新,且銷量穩定,說明市場有一定需求。本版的優勢在於:1.選文全麵、資料充實,首次收錄濛田的所有作品,並補充名傢序言、作傢年錶、名傢評論、插圖等;2.譯文優質,由翻譯名傢馬振騁先生一人翻譯,文風統一,譯文信達雅;3.裝幀高端精美。旨在將濛田的作品開發得全麵、深入,打造國內優秀版本。

內容簡介

  《濛田全集》將在國內首次收錄濛田的全部作品,一是《濛田隨筆全集》,另一個是《濛田意大利遊記》。

  《濛田隨筆全集》:共107章,分3捲,是16世紀各種知識的總匯,有“生活的哲學”之稱;其散文語言平易通暢,不假雕飾,不僅在法國散文史上開創瞭隨筆式作品之先河,而且在世界散文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作者在書中,日常生活、傳統習俗、人生哲理等等無所不談,特彆是旁徵博引瞭許多古希臘羅馬作傢的論述。還對自己作瞭大量的描寫與剖析,使人讀來有娓娓而談的親切之感,增加瞭作品的文學趣味。全集傳世至今已4個多世紀,仍然受到世界讀者的追捧和喜愛。

  《濛田意大利遊記》:濛田於1580年9月5日從法國博濛齣發,途經瑞士和德國,進行瞭為期共17月又8天的意大利之旅。離開濛田城堡書房,作者有機會深入到不同的國傢和地區,形象而生動地記錄下瞭所經之地的風土人情,以及當地人的宗教信仰。與其他旅客關注點在名勝古跡上麵不同,濛田將目光停留在錶現“人”的標誌上,不論是鄉野播種的土地,還是城市的行政結構、馬路鋪設、建築特點,還有對於新齣現的工藝技術與農耕器械,都錶示同樣強烈的興趣,不厭其煩地一一作一番認真的描述。濛田旅行,就像濛田寫作,信馬由繮,不僅欣賞到瞭自然界各種形態的生生不息演變,更瞭解到瞭五花八門的人生、觀念和風俗。


作者簡介

  濛田(1533—1592)法國文藝復興後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傢,啓濛運動前的一位知識資深和批評傢,也是一位人類感情的冷峻的觀察傢,一位對各民族文化,特彆是西方文化進行冷靜研究的學者。

  馬振騁,1934年生於上海,法語文學翻譯傢,先後翻譯瞭聖埃剋蘇佩裏、波伏瓦、高乃依、紀德、濛田等法國重要文學傢的作品。著有散文集《巴黎,人比香水神秘》、《鏡子中的洛可可》、《我眼中殘缺的法蘭西》等。其《濛田隨筆全集》(全3捲)2009年榮獲“首屆傅雷翻譯齣版奬”,並被評為“2009年度十大好書”。


目錄

第一~三捲隨筆集
譯序“投入智慧女神的懷抱”馬振騁/1
原版《引言》/1
緻讀者/1
第一捲
第一章收異麯同工之效/1
是不是可以說,動惻隱之心是和氣、溫良或軟弱的錶現,因而那些天性柔弱的人,如婦女、兒童和庸人,更易陷入這種情態;因而衊視眼淚與哀求,隻認為美德凜凜然不可侵犯,這纔是崇高堅強的靈魂的體現,對不屈不撓的大丈夫行為懷有的愛戴與欽佩。
第二章論悲傷/5
當意外事件已經超越我們的承受力量,我們感到沉痛,麻木,心如槁木死灰,隻能用“人變成石頭”來錶述瞭。
第三章感情在我們身後延續/9
“愚者即使得到他所期望的東西還心猶未甘, 而智者有瞭什麼會心滿意足,決不再去自尋煩惱。”(西塞羅)
第四章如何讓感情轉移目標/16
心靈……若沒有依托,也會迷失方嚮;應該給心靈提供目標,讓它聚精會神,決不旁騖。
第五章身陷重圍的將領該不該赴會談判/19
羅馬人認為欺詐隻能奏效一時,若要彆人認輸,就不能依靠狡計與運氣,而應在一場光明磊落的戰鬥中兩軍對壘以勇取勝。
第六章談判時刻充滿凶險/22
不錯,戰爭中自然有許多不講道理而又言之有理的特權,“但願誰也不要處心積慮去利用他人的無知”(西塞羅),這樣一條規則是不存在的。
第七章我們做的事要從意圖去評判/25
我們無法超越自己的能力與手段去遵守諾言。在這方麵結果與做法完全不為我們掌控時,我們所能掌控的就隻有自己的意誌瞭。
第八章論懶散/27
我以為最讓我的精神受惠的是無所事事,養氣斂情,全由自己……哪裏知道隨著時間心境愈來愈沉重,愈頹唐。
第九章論撒謊/29
假若謊言跟真理一樣,隻有一張麵孔,我們的關係就會好處理多瞭……但是真理的反麵有韆萬張麵孔和無限的範圍。
第十章論說話快與說話慢/34
善於思考的人動作敏捷靈活,善於判斷的人動作緩慢沉著。有的人沒有準備就啞口無言,有的人有瞭時間也不見得會好好說。
第十一章論預言/37
……在我們中間還留下一些依照星辰、神鬼、身體外形、夢和其他的預蔔方法——這是人天生強烈好奇的明顯例子,高興為未來的事操勞,仿佛當前的事卻用不著花多少心思去解決似的。
第十二章論堅定/42
任何光明正大保護自己不受侵犯的手段不僅是允許的,還應該是贊揚的。講究堅定,主要是耐性忍受那些對之無可奈何的不幸。
第十三章王者待客之禮/45
這也是與人相處的共同規則,就是地位稍低的人先到場,地位稍高的人則讓彆人等待片刻。可是……
第十四章善惡的觀念主要取決於我們自己的看法/47
我們對同樣的事物有不同的看法,清楚說明事物進入我們內心通過瞭重新組閤。縱使有一人接受瞭事物真正的本意,還是有韆人會給予它一個新的相反的歧義。
第十五章無理由死守陣地者必須懲辦/66
勇敢如同其他品德,都有界綫;越過界綫,就走上瞭罪惡的道路。若不知道剋製,會從勇敢變成魯莽、固執、瘋狂,到瞭那時就難以自拔。
第十六章論對懦夫行為的懲罰/68
因軟弱造成的錯誤與因惡意造成的錯誤,中間有巨大的差彆,這樣說實在是有道理的。
第十七章幾位大使的一個特點/70
與人交流總能有所得益(這是世上最好的學校之一),我在旅途中采用這樣的方法,把話題拉到對方最熟悉的事物上去。
第十八章論害怕/74
恐懼使我們喪失勇氣去盡責任與捍衛榮譽,然而恐懼也會顯齣它最後的力量,使我們在它的驅使下,奮不顧身地顯示齣勇氣。
第十九章死後纔能評定是不是幸福/77
……梭倫從前對他提齣的警告,那就是不論命運女神對他露齣怎樣美麗的麵孔,人決不能自稱是幸福的,隻有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天纔見分曉。
第二十章探討哲學就是學習死亡/81
我們生涯的終點是死亡,我們必須注視的是這個結局;假若它使我們害怕,怎麼可能走前一步而又不發愁呢?凡人的藥方是把它置之度外。隻有愚蠢透頂纔會懵然無知!真是把馬籠頭套在瞭驢尾巴上。
第二十一章論想象的力量/101
在我對人類習俗與行為的研討中,稀奇古怪的見證隻要是可能的,都當作真人真事來使用……這總是人類纔乾的一種錶現。
第二十二章一人得益是他人受損/112
……每一事物的産生、成長與生殖俱是另一事物的變異與衰老。
第二十三章論習慣與不輕易改變已被接受的法律/113
聰明人內心必須擺脫束縛,保持自由狀態,具備自由判斷事物的能力;但是行止上又不得不隨波逐流。
第二十四章相同建議産生不同結果/129
當一切考慮都對我們不閤適時,最可靠的方法以我來看,是采取最誠實與最正義的做法;既然看不清最短的路,永遠走最直的路。
第二十五章論學究式教育/139
我想說的是植物吸水太多會爛死,燈灌油太多會滅掉,同樣,書讀得太多也會抑製思維活動。
第二十六章論兒童教育/152
農業中,播種前的耕作以及播種本身,方法都可靠簡單;可是讓種下的作物存活茁長,這裏麵就有無數的學問與睏難;人也是這樣……
第二十七章憑個人淺見去判斷真僞,那是狂妄/188
心靈愈空愈沒有分量,一有論點壓上去,就會輕易下沉。
第二十八章論友愛/193
由欲念或利益,公共需要或個人需要建立和維持的一切交往,都不很高尚美好;友誼中摻入瞭友誼之外的其他原因、目的和期望,就不像是友誼瞭。
第二十九章艾蒂安?德?拉博埃西的二十九首十四行詩/207
您將會同意我的看法,加斯科涅還沒齣過更有創意和更優雅的詩篇。
第三十章論節製/209
“追求美德過瞭頭,理智的人可成瘋子,正常的人可成癡子。”
第三十一章論食人部落/215
思想靈活的人好奇心大,觀察到的東西也更多,但是他們妄加評論;為瞭說得振振有辭,讓人信服,禁不住會對曆史稍加篡改。
第三十二章神意不須深究/228
柏拉圖說,談神的本質比談人的本質更容易討巧滿足,因為聽者對此一無所知,也就可以把一件玄妙的事說得天花亂墜,神乎其神。
第三十三章不惜一死逃避逸樂/231
“要麼活著無憂愁,要麼死去挺快活。生活纍人時就要想到死。活得辛苦不如死得乾脆”(古希臘諺語)。
第三十四章命運與理智經常相遇在一條道上/233
命運變幻無常,在我們麵前展現的麵貌也就韆變萬化。這不也是在明白無誤地伸張正義麼?
第三十五章論管理中的一個弊端/237
互通信息的做法給大眾交往帶來不少方便。因為大傢隨時隨地需要彆人的幫助,若互不瞭解,人會陷入絕境。
第三十六章論穿戴習慣/239
世上的其他物種生來有皮毛甲殼來維持自己的生存,唯有我們一齣世嬌裏嬌氣,沒有百般嗬護,就難以存活,這真是叫人不敢相信。
第三十七章論小加圖/243
小加圖正是懷著小人之心,更多於為瞭榮譽,纔做瞭一件慷慨正義的好事,這位人物真正是好樣的,大自然選擇他讓我們看到人的勇氣與堅定可以達到什麼程度。
第三十八章我們為何為同一件事哭和笑/248
我們的軀體內是各種體液的大匯閤,根據我們的性情其中一種占主導地位;同樣,我們的心靈內也有各種不同的活動衝擊它,必然也有一個活動統率全局。
第三十九章論退隱/252
離開人群是不夠的,換個地方是不夠的,應該排除的是心中的七情六欲。
第四十章論西塞羅/265
要贊揚一個人,卻提齣不閤他身份的一些優點(雖然值得一提)和一些非主要的優點,這總有點像是嘲弄和侮辱。
第四十一章論名聲不可分享/271
名望用甜蜜的聲音迷倒瞭多少英雄好漢……其實隻是一個迴聲、一個影子、一場夢,風一吹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第四十二章論我們之間的差彆/274
世間萬物都是以其本身價值來評價,唯獨我們人除外。稱贊一匹馬矯健挺拔,而不是誇奬它的馬具華麗;一條獵兔犬要跑得快,而不是由於它的項圈美。
第四十三章論反奢侈法/286
柏拉圖在《法律篇》中認為……一會兒按照這個標準,一會兒按照另一個標準,搖擺不定評論事物,追逐時尚,對推行者頂禮膜拜,這對城邦造成的危害比瘟疫還大。第四十四章論睡眠/289
那些大人物在處理事關成敗的政務軍機時,照樣鎮靜如若,一如往常,連睡眠也不縮短,實屬少見。
第四十五章論德勒戰役/292
……不論是將軍,還是每個士兵,他們的目的與目標是獲得全局的勝利,零星的戰果不論有多大的好處,都不應該叫他們偏離這一點。
第四十六章論姓名/294
蔬菜的種類不論有多少,都包含在“沙拉”這個名稱下。同樣,在談論姓名這個題目時,我也就此做齣一盤大雜燴。
第四十七章論判斷的不確定性/300
語言有充分餘地說好或者說壞。一切事情都可以順著說與反著說。
第四十八章論戰馬/307
我們的戰士在奔跑中換馬,他們也習慣每人帶兩匹馬,往常在鏖戰中拿著武器從一匹疲勞的馬跳到一匹精神十足的馬上,騎者身手矯健,良駒又那麼善解人意。
第四十九章論古人習俗/315
這是人的通病,不但庸人有,差不多人人都有,都以他們自己的生存環境來決定自己的看法與好惡。
第五十章論德謨剋利特和赫拉剋利特/321
一切活動都暴露我們的本性。這同一個愷撒的心靈,從他組織和指揮法薩盧斯戰役看得齣來,從他安排聲色犬馬的豪宴也看得齣來。
第五十一章論言過其實/325
修辭學的發明,是為瞭操縱和煽動一群烏閤之眾和暴徒,這個工具專門用於病態政體,就像是藥。
第五十二章論古人的節儉/329
提比略?格拉古,雖是羅馬第一號人物,因公齣差每天隻得到五個半蘇。
第五十三章論愷撒的一句話/330
“由於人的劣根性,我們對從未見過、隱蔽與陌生的事物更相信更畏懼”。
第五十四章論華而不實的技巧/332
世上自有一些技巧,實屬於窮極無聊,有時還以此求人賞識;如詩人寫詩,通篇的詩句都用同一個字母開頭。
第五十五章論氣味/335
“女人沒有氣味就是最好聞的氣味”。
第五十六章論祈禱/338
求助神的力量去做一樁壞事,那是徒勞。心靈必須純淨,至少在祈禱的時刻,還要摒除邪念;否則反而會徒取其辱。
第五十七章論壽命/348
人在自然環境中都會遭到種種不測,使原本的期望生命戛然中斷……讓人活到年高力衰,然後壽終正寢……這種死亡其實在人生中極為罕見。

第二捲
第一章論人的行為變化無常/1
從古史中很難找齣十來個人,他們一生的行為是有恒專一的。有恒專一卻是智慧的主要目的。
第二章論飲酒/9
聖賢不論如何智慧,終究在酒的力量麵前投降,這已是一個古老有趣的問題瞭。
第三章塞亞島的風俗/20
以死的代價來換取這一生的安全、麻木、無動於衷、免除痛苦,這不會給我們帶來任何好處。不能享受和平的人,避開瞭戰爭也是無用。不能體驗安閑的人,避開瞭勞苦也是枉費心機。
第四章公事明天再辦/35
用理智的推理來給人的行動確立一個正確的準則,又不讓命運行使自己的權利,這是很難兩全的。
第五章論良心/38
柏拉圖認為,懲罰緊緊跟在罪惡的後麵,赫西俄德糾正瞭柏拉圖的說法,他說懲罰是與罪惡同時開始的。誰在等待懲罰,就在受懲罰;誰該受懲罰,就在等待懲罰。
第六章論身體力行/43
死亡是我們一生中要完成的最大的事業,我們卻無法對此身體力行。習慣與經驗可以錘煉人,使他忍受痛苦、恥辱、清貧和其他逆運;但是死亡,我們隻能試驗一次。第七章論授勛/55
奧古斯都的傳記作傢,都強調他的一條治軍方針: 對有功的人賞賜非常慷慨,授勛則十分吝嗇。……對榮譽的奬賞也僅是榮譽而已,它們的價值與品位在於極少數人纔能獲得;若要奬賞一文不值,那隻須到處濫發。
第八章論父子情/59
不及早有自知之明,不感到歲月不饒人,會使身體與心靈兩方麵都受到極度的摧殘,……這樣的錯誤使世上多少偉人身敗名裂。……為瞭他們的榮譽,我多麼願意嚮他們進一言,文治武功已不是他們所能參與的時候,還不如及早退隱享受清福。
第九章論帕提亞人的盔甲/78
小西庇阿嚮一名給他看美麗盾牌的年輕人說:“盾牌確實很美,我的孩子,但是羅馬士兵應該把希望放在右手,而不是左手。”
第十章論書籍/82
曆史學傢的作品我讀來更加順心;他們敘述有趣,深思熟慮,一般來說,我要瞭解的人物,在曆史書中比在其他地方錶現得更生動、更完整,他們的性格思想粗勒細勾,各具形狀;麵對威脅和意外時,內心活動復雜多變。
第十一章論殘忍/96
人類的一種普遍義務,不但對於有生命有感情的動物,並且對樹木花草都要有愛惜之情。我們對人要講正義,對其他需要愛護和珍惜的動物要愛護和珍惜。
第十二章雷濛?塞邦贊/112
自高自大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種病,所有創造物中最不幸,最虛弱,也是最自負的是人。他看到自己落在蠻荒瘴癘之地,四周是汙泥雜草,生生死死在宇宙的最陰沉和死氣沉沉的角落裏,遠離天穹,然而心比天高,幻想自己翱翔在太空雲海,把天空也踩在腳下。就是這種妄自尊大的想象力,使人自比為神,自以為具有神性,自認為是萬物之靈,不同於其他創造物。
第十三章論他人之死/302
“馬西利納斯,你彆摺騰瞭,仿佛你在討論什麼大事;活著並不是大事,你的僕人和那些牲畜也都活著。誠實、聰明、神色不變地去死,纔是大事。”
第十四章我們的思想如何自我限製/309
“隻有不確定纔是確定的,隻有人纔最可悲和最自大。”
第十五章欲望因不滿足而更強烈/311
任何好事都不能給我們帶來歡樂,除非是我們要麵對失去的好事。“因失去而難過與為失去而害怕,同樣傷神勞心。”
第十六章論榮譽/318
為瞭光榮而實施美德,美德也就成瞭十分無聊低俗的事。我們應該毫無功利目的地去實施美德,賦予它特殊地位,不與命途沾邊。因為還有什麼比名聲更多偶然性呢?第十七章論自命不凡/334
唯有智慧纔能同時造福於這個肉體與靈魂的結閤體。
第十八章論揭穿謊言/368
當下世風不古,大傢談到自己時我們又能相信誰的呢?還由於談到彆人時我們也沒有人或很少有人可以相信,這樣說謊就失去瞭意義。風氣腐敗的第一特徵就是排斥實話實說。
第十九章論信仰自由/374
好意若不加以節製濫用,會使人去做齣後果惡劣的壞事,這也是屢見不鮮的。
第二十章天下沒有純一的事/379
蘇格拉底說,不知哪位神試圖把痛苦與歡樂揉成一團,但是又做不成,無奈之下想法在結尾處把兩者串連一起。
第二十一章反對懈怠/383
勇敢對待死亡的最高、最自然的境界,是不僅看著它不慌不忙,還不操心,繼續自由過日子,直到進入那個時刻。
第二十二章論驛站/387
居魯士國王下令測試一匹馬一天一口氣能跑多少路程,根據這個距離派人在各站準備馬匹,提供給前來給他送信的人使用。有人說這個速度可與鶴的飛行相比。
第二十三章論做壞事以圖好利/389
羅馬人感到自己的城市無限製地膨脹,疏散那些不怎麼需要的人口,遣送到徵服的土地上居住與務農。有時他們也蓄意跟某些敵人打仗,因為無所事事是墮落的根源。第二十四章論羅馬的強盛/394
“羅馬人自古以來就是這樣做的,在他們的權威下由他們徵服的國王掌管原有的王國,這樣他們有瞭順從辦事的國王,他們把國王當作奴役的工具。”
第二十五章無病不要裝病/396
“模仿痛苦的本領那麼到傢,凱利烏斯的風濕病再也不用裝假。”
第二十六章論大拇指/399
醫生說大拇指是居於首位的手指,從拉丁語源來說意為“強者”。希臘人稱它是“另一隻手”。
第二十七章膽怯是殘暴的根由/401
菲裏暴君亞曆山大不能上劇院看悲劇,害怕演至赫卡柏和安德羅瑪剋受害時,讓臣民聽到他發齣呻吟與嘆息,然而他天天毫不憐憫地下令殘殺多少人!
第二十八章凡事皆有其時機/411
有人問人已老朽還學習這些事乾什麼用,塞涅卡迴答說:“離開時更優秀、更瀟灑。”
第二十九章論英勇/414
在崇高的情境下,心靈會激越飛揚,要成為自然的日常狀態,那是很難相信做到。
第三十章論一個畸形兒/422
我們所謂的畸胎,從上帝說來不是畸胎,他看到自己創造的萬物中也有無窮的形態。
第三十一章論發怒/424
沒有一種激情像發怒那樣攪亂判斷的公正性。哪個法官盛怒之下要判犯人有罪,會毫不猶豫讓他去嘗死亡的滋味。
第三十二章為塞涅卡和普魯塔剋辯護/432
不論在戰時或平時,最高尚美麗的行為並不並不一定最為人傳誦。
第三十三章斯布裏那的故事/439
情欲都盤踞在心靈中,如野心、吝嗇和其他,給理智帶來更大的麻煩,因為理智隻能利用自己的資源進行自救;還有,這些欲念也是難以滿足的,甚至嘗到瞭甜頭以後更加旺盛貪婪。
第三十四章觀察硃利烏斯?愷撒的戰爭謀略/447
愷撒屢次三番強調一位將帥最大的用兵之道是懂得捕捉軍機和行動神速;在他的戰功中行動神速確是聞所未聞,不可思議。
第三十五章論三烈女/456
人所共知,恪守婚姻義務的人,在曆史上找不齣二十人,因為婚姻是布滿荊棘的交易,沒有一個婦女會終身屈從。即使男人,他們的處境稍為有利,也覺得難以照辦。第三十六章論蓋世英雄/464
如果要選擇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我覺得有三位淩駕於其他人之上。一位是荷馬,另一位是亞曆山大大帝,第三位最傑齣的人物是伊巴密濃達。
第三十七章論父子相像/472
在我們習以為常的事物中,也有不可思議的怪事,不亞於奇跡中提齣的難題。我們從中而生的這滴精液就是一種魔怪,其中不但包含祖先的形貌特徵,還包含他們的精神性格。這麼一滴液體中怎麼會有說不盡的內容呢?

第三捲
第一章論功利與誠實/1
印度哲人丹達米斯聽瞭人傢講述蘇格拉底、畢達哥拉斯、第歐根尼的生平後,認為他們在什麼方麵都是大人物,但是對法律過於畢恭畢敬;為瞭同意和輔助法律,真正的道德不得不失去原有的許多活力;不論在法律的允許下,還是在法律的慫恿下,許多壞事都做瞭齣來。
第二章論悔恨/17
其他人教育人;我則敘述人,描繪一個教育不良的個人,若由我來重新塑造,則會塑造齣另一個截然不同的個人來。但是一切已成定局。
第三章論三種交往/32
生活是一種不均勻、不規則、多形式的運動。一意孤行,囿於個人愛好固執不變,決不肯偏離與遷就,這不是在做自己的朋友,更不是主人,而是奴隸。
第四章論分心移情/44
一個不愉快的念頭留在心間,我覺得改變它比剋服它更快見效。我不能讓它從相反的方麵去想,至少從較好的方麵去想。變換著想法總能起一種減輕、化解和驅散的作用。
第五章論維吉爾的幾首詩/55
各族人民在宗教方麵有許多不謀而閤的做法,如祭祀、點燈、焚香、齋戒、上供,此外還有譴責性行為。……可能我們有理由責備自己造齣這麼一件愚蠢的産品——人,稱這種行為是恥行,完成這個任務的部位是恥部(此刻在下的這個恥部倒是實在恥為人知的瞭)。
第六章論馬車/123
伊索剋拉特嚮他的國王提齣的勸諫,我覺得不是沒有道理的:“他可以添置華麗的傢具和精緻的器皿,因為這些東西使用長久,還可以傳之子孫後代;但是應該避免一切在生活與記憶中迅速過去的奢華方麵揮霍浪費。”
第七章論身居高位的難處/143
安貧樂道、不求聞達,並不怎麼瞭不起。這是一種美德,我覺得你我這樣的小人物,不用多費心思也能做到。有些人更在考慮退位後帶來的榮譽,對退位還比身居高位時的冀望懷著更多的野心,這樣的人什麼事做不齣來?尤其謀求野心走歪門邪道總是更為有效。
第八章論交談藝術/148
討論讓人學到東西,同時又鍛煉口纔。我若跟一位有主見的人和強手討論問題,他就會不斷齣手, 令我左右難以招架; 他的想象力會刺激我的想象力,嫉妒心、榮譽感、凝神專注會催促我、推動我超越自己。在討論中你唱我和,意見一緻,那是最沒勁的。
第九章論虛空/173
眼看災禍臨頭時,我覺得也是虛空之事興隆的季節。當今到處都在做壞事,隻是做些無用的事也像值得稱道的瞭。
第十章論意誌的掌控/237
賢哲告訴我們,按照自然的規律沒有人是貧睏的,按照人的意見人人都是貧睏的。他們還細緻區分從自然而來的欲望和因我們鬍思亂想而來的欲望。大傢看得到底的欲望是來自自然的,在我們麵前躲閃、讓我們追趕不上的欲望是來自我們的。錢財的貧乏易治,而心靈的貧乏則不可治。
第十一章論跛子/261
一般來說,人在傳播自己的意見時聚精會神,當普通的做法不奏效時就會使用命令、力量、鐵與火。真理的最佳試金石竟是信徒的人數,這裏麵庸人遠遠超過賢人;到瞭這種局麵可不是幸事。
第十二章論相貌/272
野心、吝嗇、殘酷和復仇,本身並不具備天然的暴烈,都要藉用正義、虔誠這些光榮的字眼作為火苗,點燃它們。當壞事變成閤法行動,趁法官無作為時披上道德的外衣,那時纔露齣事物最醜惡的麵目。
第十三章論閱曆/303
心靈的偉大不是往上與往前,而是知道自立與自律。心靈認為會閤適就是偉大,喜愛中庸勝過卓越顯齣它的高超。最美最閤理的事莫過於正正當當做人,最深刻的學問是知道自然地過好這一生;最險惡的疾病是漠視自身的存在。

索引/362
第四捲
意大利之旅
譯序濛田的《意大利之旅》馬振騁/1
穿越法國去瑞士(一五八〇年九月五日—十八日)/1
瑞士(一五八〇年九月二十九日—十月七日)/13
德意誌、奧地利和阿爾卑斯地區(一五八〇年十月八日—二十七日)/28
意大利,去羅馬的路上(一五八〇年十月二十八日—十一月二十九日)/60
意大利:羅馬(一五八〇年十一月三十日—一五八一年四月十九日)/91
意大利:從羅馬到洛雷托和拉維拉(一五八一年四月十九日—五月七日)/129
意大利:初訪拉維拉(一五八一年五月七日—六月二十一日)/153
意大利:佛羅倫薩—比薩—盧卡(一五八一年六月二十一日—八月十三日)/178
意大利:第二次逗留拉維拉(一五八一年八月十四日—九月十二日)/196
集外
書信集
簡介馬振騁/233
〇一緻安東尼?迪普拉先生,巴黎市長/234
〇二緻父親的信/236
〇三緻濛田大人閣下/250
〇四緻亨利?德?梅姆閣下/252
〇五緻洛比塔爾大人/254
〇六緻朗薩剋先生/257
〇七告讀者/259
〇八緻保爾?德?弗瓦先生/261
〇九緻吾妻濛田夫人/265
一〇緻波爾多市市政官先生們/267
一一緻馬蒂尼翁大人/268
一二緻南都依埃大人/269
一三呈亨利三世國王/270
一四呈那瓦爾國王/275
一五緻馬蒂尼翁大人/277
一六緻馬蒂尼翁元帥/279
一七緻杜布依先生/280

……

傢庭紀事
簡介馬振騁/315
紀事/316

書房格言
簡介馬振騁/327
格言/328

濛田年錶/334
賢者濛田劉葦/345

前言/序言

  “投入智慧女神的懷抱”


  馬振騁

  (一)

  米歇爾?德?濛田(一五三三至一五九二),生於法國南部佩裏戈爾地區的濛田城堡。父親是繼承瞭豐厚傢産的商人,有貴族頭銜,他從意大利帶迴一名不會說法語的德國教師,讓米歇爾三歲尚未學法語以前先嚮他學拉丁語作為啓濛教育。

  不久,父親被任命為波爾多市副市長,全傢遷往該市。一五四四至一五五六年,父親當波爾多市長,成為社會人物,得到大主教批準,把原本樸實無華的濛田城堡改建得富麗堂皇,還添瞭一座塔樓。

  一五四八年,波爾多市民暴動,遭德?濛莫朗西公爵殘酷鎮壓。由於時局混亂,濛田到圖盧茲進大學學習法律,年二十一歲,在佩裏格一傢法院任推事。一五五七年後在波爾多各級法院工作。一五六二年在巴黎最高法院宣誓效忠天主教,其後還曾兩度擔任波爾多市市長。

  濛田曾在一五五九至一五六一年間,兩次晉謁巴黎王宮,還陪同亨利二世國王巡視巴黎和巴勒拉剋。住過一年半後迴波爾多,世人猜測濛田在期間欲實現其政治抱負,但未能如願。

  一五六五年,與德?拉?夏塞涅小姐結婚,婚後生瞭六個孩子,隻有一個幸存下來,其餘俱夭摺。一五六八年,父親過世,經過遺産分割,濛田成瞭濛田莊園的領主。一五七一年,纔三十八歲即開始過起瞭退隱讀書生活,迴到濛田城堡,希望“投入智慧女神的懷抱,在平安寜靜中度過有生之年”。

  那時候,宗教改革運動正在歐洲許多國傢如火如荼地進行,法國鬍格諾派與天主教派內戰更是從一五六二年打到瞭一五九八年,亨利四世改宗天主教,頒布南特敕令,寬容鬍格諾派,戰事纔告平息。濛田隻是迴避瞭煩雜的傢常事務,實際上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都聽在耳裏。他博覽群書,反省、自思、內觀,那時舊教徒以上帝的名義、以不同宗派為由任意殺戮對方,誰都高唱自己的信仰是唯一的真理,濛田對這一切冷眼旁觀,卻提齣令人深思的雋言:“我知道什麼?”

  他認為一切主義與主張都是建立在個人偏見與信仰上的,這些知識都隻是片麵的,隻有返迴到自然中纔能恢復事物的真理,有時不是人的理智能夠達到的。“我們不能肯定知道瞭什麼,我們隻能知道我們什麼都不知道,其中包括我們什麼都不知道”。

  (二)

  從一五七二年起,濛田在閱讀與生活中隨時寫下許多心得體會,他把自己的文章稱為Essai。這詞在濛田使用以前隻是“試驗”、“試圖”等意思,例如試驗性能、試嘗食品。他使用Essai隻是一種謙稱,不妄圖以自己的看法與觀點作為定論,隻是試論。他可以夾敘夾議,信馬由繮,後來倒成瞭一種文體,對培根、蘭姆、盧梭(雖然錶麵不承認)都産生瞭很大影響。在我國則把Essai一詞譯為“隨筆”。

  這是一部從一五七二至一五九二年逝世為止,真正曆時二十年寫成的大部頭著作,也是濛田除瞭他逝世一百八十二年後齣版的《意大利遊記》以外的唯一作品。

  從《隨筆》各篇文章的寫作時序來看,濛田最初立誌要寫,但是要寫什麼和如何寫,並不成竹在胸。最初的篇章約寫於一五七二至一五七四年,篇幅簡短,編錄一些古代軼事,摻入幾句個人感想與評論。對某些縈繞心頭的主題,如死亡、痛苦、孤獨與人性無常等題材,摻入較多的個人意見。

  隨著寫作深入,章節內容也更多,結構也更鬆散,在錶述上也更具有個人色彩和執著,以緻在第二捲中間寫齣瞭最長也最著名的《雷濛?塞邦贊》,把他的懷疑主義闡述得淋灕盡緻。這篇文章約寫於一五七六年,此後濛田《隨筆》的中心議題明顯偏重自我描述。

  一五八年,《隨筆》第一、二捲在波爾多齣版。濛田在六月外齣旅遊和療養,經過巴黎,把這部書呈獻給亨利三世國王。他對國王的贊揚緻謝說:“陛下,既然我的書王上讀瞭高興,這也是臣子的本分,這裏麵說的無非是我的生平與行為而已。”

  濛田在意大利暢遊一年半後,迴到濛田城堡塔樓改建成的書房裏,還是一邊繼續往下寫他的《隨筆》,一邊不斷修改;一邊齣版,一邊重訂,從容不迫,生前好像沒有意思真正要把它做成一部完成的作品。

  他說到理智的局限性、宗教中的神性與人性、藝術對精神的療治作用、兒童教育、迷信占蔔活動、書籍閱讀、戰馬與盔甲的利用、異邦風俗的差異……總之,生活遇到引起他思維活動的大事與小事,從簡單的個人起居到事關黎民的治國大略,濛田無不把他們形諸於筆墨。友誼、社交、孤獨、自由,尤其是死亡等主題,還在幾個章節內反復提及,有時談得還不完全一樣,有點矛盾也不在乎,因為正如他說的,人的行為時常變化無常。他強調的“真”不是劃一不變。既然人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想法與反應,錶現在同一個人身上,這些不同依然是正常的“真”性情。

  濛田以個人為起點,寫到時代,寫到人的本性與共性。他深信談論自己,包含外界的認識、文化的吸收和自我的享受,可以建立普遍的精神法則,因為他認為每個人自身含有人類處境的全部形態。他用一種內省法來描述自己、評價自己,也以自己的經驗來對證古代哲人的思想與言論;可是他也承認這樣做的難度極高,因為判定者與被判定者處於不斷變動與搖擺中。

  這種分析使他看齣想象力的弊端與理性的虛妄,都會妨礙人去找到真理與公正。濛田的倫理思想不是來自宗教信仰,而是古希臘這種溫和的懷疑主義。他把自己作為例子,不是作為導師,認為認識自己、控製自己、保持內心自由,通過獨立判斷與情欲節製,人明智地實現自己的本質,那時纔會使自己成為“偉大光榮的傑作”。

  文藝復興以前,在經院哲學一統天下的歐洲,人在神的麵前一味自責、自貶、自抑。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抬頭,人發現瞭自己的價值、尊嚴與個性,把人看作是天地之精華,萬物之靈秀。濛田身處長年戰亂的時代,同樣從人文主義齣發,更多指齣人與生俱來的弱點與缺陷,要人看清自己是什麼,然後纔能正確對待自己、他人與自然,纔能活得自在與愜意。

  (三)

  法國古典散文有三大傢:拉伯雷、加爾文與濛田。拉伯雷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智慧的代錶人物,博學傲世,對不閤理的社會冷嘲熱諷,以《巨人傳》而成不朽。加爾文是法國宗教改革先驅。當時教會指導世俗,教會不健全則一切不健全,他認為要改革必先改革宗教。他的《基督教製度》先以拉丁語齣版,後譯成法語,既是宗教也是文學方麵名著。濛田的《隨筆》則是法國第一部用法語書寫的哲理散文。行文旁徵博引,非常自在,損害詞義時決不追求詞藻華麗,認為平鋪直敘勝過轉彎抹角。對日常生活、傳統習俗、人生哲學、曆史教訓等無所不談,偶爾還會文不對題。他不說自己多麼懂,而強調自己多麼不懂,在這“不懂”裏麵包含瞭許多真知灼見。不少觀點令人嘆服其前瞻性,其中關於“教育”、“榮譽”、“對待自然與生活的態度”、“姓名”、“預言”的觀點更可令今人聽瞭汗顔。在當時被認為缺乏條理、粗鄙俚俗,帶著外省烙印的散文,其實在法國必須等到雨果、巴爾紮剋、普魯斯特的齣現纔又見到如此炫麗的文筆,如此豐滿的形象。

  城堡領主,兩任波爾多市市長,說拉丁語的古典哲理散文傢,聽到這麼一個人,韆萬彆以為是個道貌岸然的老夫子。濛田在生活與文章中幽默俏皮。他說人生來有一個腦袋、一顆心和一個生殖器官,各司其職。人曆來對腦袋與心談得很多,對器官總是欲說還休。濛田所處的時代,相當於中國明朝後期之時,對婦女的限製也並不比明朝稍鬆,他在《隨筆》裏不忌諱談兩性問題,而且談得很透徹,完全是個性情中人。當然這位老先生不會以開放前衛的名義教人紅杏齣牆或者偷香竊玉。他隻是說性趣實在是上帝惡作劇的禮物,人人都有份,也都愛好。在這方麵,沒有精神美毫不減少聲色,沒有肉體美則味同嚼蠟。隻是人生來又有一種潛在的病,那就是嫉妒。情欲有時像野獸不受控製,遇到這類事又産生尷尬的後果,不必過於死心眼兒,他說曆史上的大人物,如“盧庫盧斯、愷撒、龐培、安東尼、加圖和其他一些英雄好漢都戴過綠帽子,聽到這件事並不非得拼個你死我活”。這帖濛氏古方心靈雞湯,喝下去雖不能保證除根有效,也至少讓人發笑,有益健康,化解心結。

  濛田說:“我不是哲學傢。”他的這句話與他的另一句話:“我知道什麼?”,當然都不能讓人從字麵價值來理解。

  記得法國詩人瓦萊裏說過這句俏皮話:“一切哲學都可以歸納為辛辛苦苦在尋找大傢自然會知道的東西。”用另一句話來說,確實有些哲學傢總是把很自然可以理解的事說得復雜難懂。

  濛田的後半生涯是在鬍格諾戰爭時期度過的。他在混沌亂世中指齣人是這樣的人,人生是這樣的人生。人有七情六欲,必然有生老病死。人世中有險峻絕壁,也有綠野仙境。更明白昨天是今日的過去,明天是此時的延續。“光明正大地享受自己的存在,這是神聖一般的絕對完美”。“最美麗的人生是以平凡的人性作為楷模,有條有理,不求奇跡,不思荒誕”。

  濛田文章語調平易近人,講理深入淺齣,使用的語言在當時也通俗易懂。有人很恰當地稱為“大眾哲學”。他不教訓人,他隻說人是怎麼樣的,找齣快樂的方法過日子,這讓更多的普通人直接獲得更為實用的教益。

  早在十九世紀初,已經有人說濛田是當代哲學傢。直至最近進入瞭二十一世紀,法國知識分子談起濛田,還親切地稱他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賢人,仿佛在校園裏隨時可以遇見他似的。

  (四)

  《隨筆》中有許多引語,原書中都不注明齣處,齣處都是以後的編者所加。濛田的用意在《隨筆》第二捲第十一章《論書籍》中說得很清楚:因為,有時由於拙於辭令,有時由於思想不清,我無法適當錶達意思時就援引瞭其他人的話。……鑒於要把這些說理與觀念用於自己的文章內,跟我的說理與觀念交織一起。我偶爾有意隱去被引用作者的名字,目的是要那些動輒訓人的批評傢不要太魯莽,他們見到文章,特彆是那些在世的年輕作傢的文章就攻擊,他們像個庸人招來眾人的非議,也同樣像個庸人要去駁斥彆人的觀念和想法。我要他們錯把普魯塔剋當作我來嘲笑,罵我罵到瞭塞涅卡身上而丟人現眼。此外,引語絕大多數為拉丁語,小部分為希臘語、意大利語和法語。非法語部分後皆由法國編者增添法語注解。本集根據法語注解譯齣。

  注釋絕大部分是原有的,很少幾個是參照唐納德?弗萊姆(DonaldFrame)的英譯本《濛田隨筆全集》、邁剋爾?斯剋裏奇(MichaelScreech)的《隨筆全集》中的注釋。注釋淺顯扼要,以讀懂原文為原則。

  這次《全集》中的曆史人物譯名,基本都以上海辭書齣版社《世界曆史詞典》的譯名為準,少數在詞典內查不到的,則以一般規則而譯,決不任意杜撰。

  《隨筆》的文章原來段落很長,這是古代文章的特點,就像我國的章迴小說也是如此。為瞭便於現代人的閱讀習慣,把大段落分為小段落,在形式上稍為變得輕巧一點,至於內容與語句決不敢任意點煩和刪節。

  此外,原著目錄中各章後麵隻是一個題目,譯本中每章題目下尚有取自正文的幾句話,作為便於閱讀、突齣重點而加的導語。

  此次上海書店社齣版的《濛田全集》是根據法國伽利瑪齣版社“七星文庫”的《濛田全集》一九六二年版本譯齣的。



用戶評價

評分

裝箱的人做事不動腦筋,距離品相完美隻差一點

評分

喜歡極瞭,內容、裝幀都無比完美!

評分

裝幀精美,很好!

評分

還好,還好還好,還好還好,還好還好,還好

評分

還好還好還好還好還好還好哈

評分

這套書在購物車裏躺瞭很久,終於下決心購買,速度快,京東給力,唯一不足的就是包裝壞瞭!

評分

看瞭一下網上濛田全集,也有很便宜的,但是這套看上去感覺非常高大上,作為收藏是極好的,於是選擇這一種,拿到手,果然是大氣。收藏挺好的。

評分

非常精美非常精美非常精美非常精美非常精美非常精美非常精美非常精美

評分

謝謝京東!謝謝618!物美價廉!謝謝京東!謝謝618!物美價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