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新课标推荐名著,无障碍阅读套装,轻松阅读,高效备考
★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曾入选美国《生活》杂志“人类有史以来更佳图书”
★国内著名翻译家白马译本,QW经典
内容简介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作者在书中或明或暗地揭示了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本质,表现出他对理想、真理的追求。
格列佛是一名外科医生,他酷爱航海,在求学期间学习了大量的医学和航海知识。他曾数次出海航行,在航行中遭遇了许多荒诞离奇的故事。他先后到利立浦特(小人国)、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勒皮他(飞岛)、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日本、慧骃国,在这些神奇的国度,他见识了不同国家的不同事情,更终回到了英国。"
作者简介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
18世纪英国著名的作家、政论家、讽刺文学大师。他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家境贫寒,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其讽刺小说影响深远,早期创作了讽刺作品《书的战争》和《一只桶的故事》,1726年出版的《格列佛游记》是其代表作。
白马(1966—)
原名刘翔,祖籍江苏无锡,1966年生于浙江杭州。中国著名翻译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翻译过数百本著作,有《格列佛游记》《林肯传》《达尔文回忆录》等。
内页插图
目录
格列佛游记
走近名著
经典说
荒诞的世界,讽刺的经典
大家谈
“如果要我开一份书目,列出哪怕其他书都被毁坏时也要保留的六本书,我一定会把《格列佛游记》列入其中。”等
识作者
讽刺大师——乔纳森?斯威夫特
微名著
三分钟畅游神奇国度
人物谱
主人公——格列佛
野心勃勃的帝王——利立浦特皇帝
心胸狭窄的财政大臣——佛利姆奈浦
嫉贤妒能的海军大将——斯开瑞什?博尔戈兰姆
开明君主——布罗卜丁奈格国王
理性代表——“慧骃”群像
大开眼界
新看点
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黄鑫
读斯威夫特,一个时代的讽刺语/宁为玉
想象的力量/燕赤霞
范?道伦论斯威夫特/潘小松
理性的救赎/音尘绝
斯威夫特的双面乌托邦/人畜无害小白兔
丑陋的英国人/42级道士
长知识
讽刺小说
游记体小说
辉格党和托利党
Yahoo与《格列佛游记》
斯威夫特的其他讽刺作品
新拓展
电影《格列佛游记》:1996年版 PK 2010年版
更思维
通过阅读《慧骃国游记》部分,试想一下,慧骃国是你喜欢的国家吗·你是如何看待格列佛回到家后的一系列做法的·
读写连线
妙语荟
利立浦特(小人国)游记
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游记
勒皮他(飞岛)、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日本游记
慧骃国游记
品鉴吧
精彩品鉴之夸张
精彩品鉴之影射
精彩品鉴之对比
精彩品鉴之讽刺
精彩品鉴之反语
精彩品鉴之隐喻
素材眼
另类的官员选拔方式
善良勇敢的格列佛
人间自有真情在
忠实于自己的祖国
荒诞的科学研究
历史的真相
佳作范
这是游记吗·/莫定睿
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 寻历史的痕迹比现在/林龙
小世界·大社会!/梁笑
现实与梦想的交织/陆野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佚名
畅读通关
必刷题
第1关 整装待发
第二关 扬帆起航
第三关 乘风破浪
第四关 日行千里
精彩书摘
格列佛游记
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
黄鑫
讽刺大师斯威夫特创作的《格列佛游记》充满了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它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也可以令人神伤;可以被简单地阅读,也可以引人进入思想史和政治史的幽暗中;有现实与想象的交织,也有对理想与未来的向往。
读《格列佛游记》,领略神奇。在斯威夫特笔下,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充满了奇遇:在利立浦特(小人国),格列佛是“巨人山”,能够只身俘获敌国战舰;在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格列佛变成了玩具,被主人带着四处展览;在勒皮他(飞岛)等地,空中飞岛可以任意升降,巴尔尼巴比有怪诞不经的拉格多大科学院,格勒大锥的长官可以召唤古人鬼魂,拉格奈格有长生不老的人;在慧骃国,像马一样的“慧骃”是统治者,人形动物“耶胡”是奴隶一样的存在,人兽身份的互换,更显奇特。
读《格列佛游记》,讽喻现实。斯威夫特在写作中或明或暗地揭示了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本质,也表现出他对理想、真理的追求。利立浦特其实就是当时英国社会的真实写照,作者借高跟党和低跟党之间的争权夺利嘲笑英国托利党和辉格党两个政党间的尔虞我诈;大端派和小端派的争论暗指英法战争;绳上舞蹈的游戏讽刺了官场的腐败黑暗;与邻国的战争是指英国对外进行势力扩张,建立殖民地。布罗卜丁奈格的所见阐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布罗卜丁奈格民风淳朴,是有教化、有教养的君主政体,国王正直贤明,法律能够保障国民的自由和幸福。而通过布罗卜丁奈格国王与格列佛的交谈,作者又直接批判了英国政府的阴谋、叛乱、屠杀等行为,揭示了其贪婪、虚伪、不忠不义的本质。飞岛上的国王采用残暴手段对付当地居民,这是对英国对爱尔兰实行殖民统治和压迫的揭露。慧骃国中,“慧骃”是理性动物,“耶胡”则是罪恶的化身,这又表达了作者对资本主义的否定以及对宗法社会制度的偏爱,也是对人类文明的反思。我国著名学者杨耀民说:“《格列佛游记》对某些社会现象所加的针砭、讽刺,就是在今天也还没有失去它的现实意义。”这不仅说明了斯威夫特的前瞻性,也体现出《格列佛游记》作为世界讽刺文学典范的价值所在。
读《格列佛游记》,体味善良。格列佛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他也遇到了同样善良的朋友,如利立浦特的内务大臣瑞尔德里沙本,在格列佛向朝廷请求自由时帮了格列佛很多;布罗卜丁奈格富农的女儿“格兰姆达尔克立契”,从始至终都把格列佛照顾得无微不至;至于慧骃国,整个社会都充满了高尚的品德,友善是这个国家的主旋律。
读《格列佛游记》,畅想未来。斯威夫特在小说更后创造了慧骃国这一理想国度。慧骃国是英国原始的古老社会的再现,“慧骃”智力超群,友谊和仁慈是它们的传统美德。它们观察敏锐、公正诚实、理智贤明,把这个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慧骃国就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国度。若是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能像慧骃国这样,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阅读可以让我们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可以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让我们在《格列佛游记》的世界里,来一场奇妙的想象之旅吧!
《哈姆雷特》 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悲剧,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复仇的故事。在父王离奇死亡后,哈姆雷特被幽灵告知,他的叔叔克劳狄斯是凶手,并篡图王位。在复仇的道路上,哈姆雷特内心充满了挣扎与痛苦,他时而疯狂,时而理智,他的行为充满了谜团,也让身边的人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这部戏剧深刻地探讨了人生、死亡、复仇、爱情、疯狂等永恒的主题。哈姆雷特的独白,尤其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成为了文学史上最经典的段落之一,引发了无数的解读和思考。剧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复杂,每一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动机和命运。克劳狄斯的野心与伪善,奥菲利亚的纯洁与悲惨,波洛涅斯的愚忠与机智,都为戏剧增添了浓厚的色彩。 《哈姆雷特》不仅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复仇故事,更是一面映照人性的镜子。它让我们思考,在面对不公和邪恶时,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复仇是否能带来真正的正义?在追求真相的过程中,我们又会付出怎样的代价?这部作品的艺术魅力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语言艺术,每一个字句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场景都扣人心弦。 《傲慢与偏见》 这是一部关于爱情、婚姻和社会阶层的经典小说,以其机智的对话、生动的人物和对19世纪英国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而闻名。故事围绕着班纳特家的五位小姐展开,尤其是二小姐伊丽莎白·班纳特。她聪明、独立,对婚姻有着自己的见解,不愿屈从于世俗的压力。 故事的开端,富有的单身贵族宾利先生搬到了附近的庄园,他英俊、友善,很快引起了当地社交圈的轰动。然而,他的朋友达西先生却显得傲慢、孤僻,他的高傲姿态立刻引起了伊丽莎白的厌恶。两人初次见面便相互看不顺眼,伊丽莎白认为达西先生目中无人,而达西先生则认为伊丽莎白出身低微,言谈举止不够得体。 随着故事的发展,一系列的事件促使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不得不面对彼此。伊丽莎白对达西先生的偏见逐渐减弱,她开始看到他隐藏在傲慢之下的真诚和善良。而达西先生也被伊丽莎白独特的个性和智慧深深吸引,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傲慢,并努力改变自己的态度。 小说中,作者简·奥斯汀以犀利的笔触,刻画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包括虚荣势利的柯林斯先生,爱慕虚荣的宾利太太,以及善于算计的韦翰先生。这些人物的刻画,不仅丰富了故事的内涵,也展现了当时英国社会的人情百态。 《傲慢与偏见》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它更深刻地探讨了女性在当时社会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个人如何在这种环境中寻求幸福。伊丽莎白对自由和尊严的追求,对婚姻的独立思考,都展现了她超越时代的女性意识。 小说以其优美的语言,流畅的叙事,以及对人物心理的精准把握,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它教会我们,真正的爱情需要超越表面的傲慢与偏见,去发现彼此内心深处的价值。 《红楼梦》 这是一部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以其宏大的叙事,细腻的人物刻画,以及对中国封建社会末期贵族家庭生活的百科全书式的描绘而闻名。故事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围绕着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展开。 小说以贾宝玉的视角,描绘了一个繁华而又衰败的大家族。贾府作为当朝权势显赫的贵族,表面上富丽堂皇,实则内部矛盾重重,奢靡腐化,危机四伏。在这样的背景下,年轻的贾宝玉,不喜功名利禄,却钟情于诗词歌赋,他与寄居在贾府的表妹林黛玉,因共同的志趣和敏感的情感而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林黛玉,一位才情出众,心思细腻的女子,她的命运充满了悲情。她与贾宝玉的爱情,如同一朵娇弱的绛珠草,在风雨飘摇的大家族中艰难生长。他们的爱情,纯洁而又敏感,充满了试探与误解,最终在家族的压力和世俗的阻碍下,走向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与此同时,小说还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命运各异的女性形象,如薛宝钗的端庄贤淑,王熙凤的精明泼辣,贾元春的宫廷生活,探春的精明能干,湘云的豪爽率真,妙玉的孤傲清高,晴雯的率真刚烈等等。她们每个人都如同大观园里的一朵奇葩,有着自己的生命轨迹和情感纠葛。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爱情小说,更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它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弊端,展现了家族由盛转衰的必然命运,以及那个时代女性的生存困境。小说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尤为出色,每一个角色的内心世界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作者曹雪芹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将一个时代的风俗人情,人物命运,社会百态,融汇于一部巨著之中。其语言精炼优美,结构宏大精巧,思想深邃,艺术成就极高,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集大成者。 《西游记》 这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神魔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唐朝,为了普度众生,观音菩萨奉如来佛祖之命,前往东土大唐寻找取经人。最终,唐朝高僧玄奘(唐僧)被选中,踏上了西行之路。 在取经的漫漫长路上,唐僧身边聚集了三个神通广大的徒弟: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以及一匹白龙马。孙悟空,一个充满叛逆精神的石猴,他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是降妖伏魔的主力。猪八戒,好吃懒做,贪图美色,却也心地善良,为故事增添了许多幽默色彩。沙僧,忠厚老实,任劳任怨,是师徒四人中最为稳重的一员。白龙马,原是龙王三太子,因犯错被贬,化为白马,驮着唐僧一路前行。 师徒四人一路西行,遇到了无数的妖魔鬼怪,他们企图吃掉唐僧以求长生不老。这些妖怪神通广大,变化多端,给取经队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然而,在孙悟空的英勇作战下,猪八戒的助攻,沙僧的配合,以及众佛菩萨的暗中相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困难。 《西游记》不仅仅是一部降妖除魔的神话故事,它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取经的过程,象征着人生中追求真理、克服困难的道路。师徒四人各自的缺点和优点,也代表着人性的不同侧面。孙悟空的叛逆与坚持,猪八戒的贪婪与知错能改,沙僧的忠诚与坚韧,唐僧的执着与慈悲,都构成了丰富的人物群像。 小说充满了想象力,各种奇特的妖怪,瑰丽的神仙世界,令人目不暇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写,以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使其成为一部老少皆宜的经典之作。它歌颂了不畏艰险、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善恶、因果、修行等观念的思考。 《水浒传》 这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泊聚义,反抗官府的英雄传奇小说。小说以其波澜壮阔的叙事,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以及对社会黑暗现实的深刻揭露而著称。 故事围绕着一群被逼上梁山的英雄人物展开。他们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的是被贪官污吏逼迫的良民,有的是身怀绝技的绿林好汉,有的是身不由己的官兵。在那个腐败黑暗的时代,他们遭受不公,被压迫,最终选择聚集在梁山,竖起“替天行道”的旗帜,与腐朽的朝廷对抗。 小说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及时雨”宋江,他有领导才能,但又忠君思想根深蒂固;“豹子头”林冲,武艺高强,却被高俅陷害,忍辱负重;“花和尚”鲁智深,粗中有细,嫉恶如仇;“行者”武松,英勇果敢,为兄报仇,打虎英雄。每一位好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和性格,他们身上既有江湖豪侠的义气,又有普通人的悲欢离合。 《水浒传》深刻地反映了北宋末年社会的动荡和黑暗。官场的腐败,司法的黑暗,民不聊生,是导致英雄们走上反抗道路的根本原因。小说中充斥着对权贵阶层的讽刺和鞭挞,也歌颂了底层人民的抗争精神和对正义的追求。 虽然故事的结局是以宋江接受招安,最终导致梁山好汉们走向悲剧而告终,但这并没有削弱这部小说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它展现了那个时代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矛盾,以及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抗争。 《水浒传》的语言生动传神,充满江湖气息,其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和民间文化的重要文献。小说所展现的“忠义”精神,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至今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