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思想型作傢熊培雲獨特的文學心路——不似作者以往那些齣色的社會學著作或時事評析,這是一部關於追尋故鄉的圖文集。照片均為作者所攝,或是鄉村的一草一木,或是長長柏林牆的獨特一段,一張一張,仿佛記憶索引,定格下生命中那些“沉重的時刻”。
★現代世界與古典情懷的碰撞——故鄉好似作者心中的“瓦爾登湖”,作者仿佛一位行走於二十一世紀的約翰·剋利斯朵夫。作者自稱是“追故鄉的人”,又說自己是“故鄉的囚徒”。如何結束內心這曠日持久的掙紮?
★始終如一的關懷——鄉村,城市。本土,世界。過去,未來。無論在哪裏,作者都說:“我的故鄉,就是我走過的道路,以及我所持久關注的人與世界之命運。未來的歲月裏,無論在故鄉,還是在天涯,我願意平等地對待萬物。”
本書是一部關於故鄉的圖文集。百幅照片,均為作者所攝,呈現鄉村的日常生活,記錄對逝水年華的追憶,更是對*為本質的故鄉的追尋。一片草坡,一截石碑,一處天井,一個石磨,艾菲爾鐵塔,柏林牆塗鴉,都寄托瞭作者的鄉愁、摺射瞭作者的探尋。“我是一個追故鄉的人,有時候追迴故鄉,有時候追到天邊,有時候追入文字,更多的時候是追進夢裏。”一張一張照片,仿若記憶和心路的索引,觸發一篇篇思緒,定格下生命中那些“沉重的時刻”。
關鍵詞: 故鄉 鄉村 巴黎 柏林 紐約 信仰 自由 攝影 散文 文學
熊培雲,1973年生於江西永修。畢業於南開大學、巴黎大學,主修曆史學、法學與傳播學。思想國網站創始人。與寫作相關的職業主要有《南風窗》雜誌駐歐洲記者、《新京報》首席評論員、《南方周末》等知名華文媒體專欄作傢、社論作者及特約撰稿人。現執教於南開大學。
作品有《思想國》《重新發現社會》《自由在高處》《一個村莊裏的中國》《這個社會會好嗎》《西風東土——兩個世界的挫摺》《中國新革命——〈重新發現社會〉海外版》《我是即將來到的日子》等。
其文字溝通理性與心靈,自由、明辨、慈悲、溫暖,多次獲評國傢圖書館、《亞洲周刊》、《新周刊》等機構媒體頒布的年度圖書奬。
自序 故鄉的囚徒?10
暈眩?21
山坡?25
土地?29
荒野?33
池塘之底?37
鄉村公路?41
萬物有靈?45
殺雞?49
柔軟的心?53
大自然的兒女?57
磨難?63
無辜的風車?67
上大學的樹?71
喇叭?75
水壁屋?79
屋托邦?85
蓋房?89
說謊者茂鬥?93
天井?97
沉船?101
塵世屋頂?105
榮枯有時?109
兩棵梧桐?113
賣糧食的人?117
看風吹過山岡?122
移山?127
樹葉沒怎麼動?131
野果的滋味?137
糯米軍團?141
半生菜園?145
偷柴?149
人力車?153
城市的幻象?157
幾傢燈火?161
姑娘你去哪兒瞭?165
外麵的世界?169
何處是巴黎?173
鋼鐵怪物?177
産權與記憶?181
風雪夜?185
原來的你?189
雙重抵抗?193
隨風而逝?197
隔水問樵夫?201
波茨坦磨坊?205
必須贊美?209
知音?213
月光?215
花兒與少年?221
方尖碑下?225
古老的微笑?229
食人間煙火的自由女神?234
魔鬼島?239
良知仍在沉睡?241
沉重的時刻?245
追故鄉的人?249
彎麯的蘆葦?255
綠雪?259
意義的巢穴?261
沉湖?265
花獄?269
行走的樹?273
最後的貴族?275
參差?277
世界的影子?279
素描?283
霧霾節?287
明月韆裏?291
人網恢恢?295
麵包星球?299
買房?301
How long is now?305
皆大歡喜?309
讀書人的八字?313
尋書?317
尋找嚮日葵?321
神跡?325
上帝保佑?331
老村長?335
小天堂?339
一個老兵?343
赤腳醫師?347
希望?353
草澤?357
村葬?361
墓碑?367
該上岸瞭?371
兩個小沙彌?375
虛雲老和尚?380
不負?385
捷徑?389
天高地厚?393
割捨?397
附錄 把真理關進籠子
——有關本書的問答?396
後記 我們來自虛空,卻又身處無窮?412
自序
……
二
這些年,我寫瞭太多的長篇大論。有時候,我也渴望對自己的文字做一些減法。所以在此我要感謝這些照片,是它們幫我實現瞭夢想。
相較於現實世界的紛繁復雜,藝術尊崇的原則是盡一切可能做減法。攝影尤其是一門做減法的藝術。我們瞄準、聚焦時,焦點之外的事物就被模糊或者省略掉瞭。寫這本書也是如此。當我凝視一張照片,周圍不知不覺寂靜下來,而我也很快感受到瞭在寫作上做減法的妙處。
我的文字開始變得輕盈而節製。我喜歡節製之美,這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感覺。我甚至開始陶醉於這種書寫風格。
2016年初的二十多天裏,我完成瞭這部書稿的大部分寫作。久違的一氣嗬成。雖有些許疲憊,卻感受瞭從未有過的愉悅。這一切,當然同時感謝我曾經生活過的故鄉,若非它的厚重,我不會如此纔思泉湧。感謝上蒼,讓我生於窮鄉僻壤,可以遠離浮華,接近生活的本質。
……
四
如今很多朋友都在慨嘆故鄉的淪陷,故鄉正在變成一個迴不去的地方。對我而言,故鄉是雙重枷鎖,它既是一個迴不去的地方,也是一個走不齣的地方。而這恰恰是我的痛苦所在。
近十年前,我曾經為故鄉一棵古樹的消失痛徹心肺。即便如此,對於故鄉我總是有著說不盡的眷念。我在城裏已經生活瞭二十多年,幾乎沒有做過一個關於城市的夢。我總是夢見故鄉的青山碧水,夢見村子裏蓋起瞭新的房子。無論過去寫《一個村莊裏的中國》,還是現在寫《追故鄉的人》,從本質上說,它們都反映瞭我內心曠日持久的掙紮。
我是故鄉的囚徒,我越來越意識到這一點。我想在文字裏安頓自己,以便讓我能夠早日從沉重的故鄉情結中走齣來。而我能想到的重獲自由的辦法無外乎兩種:
第一種是像鬍適先生所自嘲的那樣,情願不自由,也就自由瞭。這些年我之所以不知疲倦地迴到故鄉,不是因為我不自由,而是因為我情願不自由。而我內心知道,這種心甘情願,很多時候並不是選擇,更像是逃避。因為人不能選擇自己的齣生地,所以對於每個人來說,故鄉近乎一種先驗式的存在。贊美故鄉,仿佛是贊美一種神秘主義。
第二種是以更寬闊的世界為故鄉。比如人生天地間,以天地和自然為故鄉;人是思維的存在,以思維為故鄉。如果從時間上考慮,我所追尋的故鄉不隻在過去,還可以在將來。
我經常在這兩種解脫方式間搖擺,時常兼而有之。但我認為第二種情況似乎更符閤我的本性。追故鄉,也是在追理想中的自己,它不受時間地域之限。否則,我將無法解釋當年我第一次走進巴黎大學和紐約中央公園時的怦然心動。
無論如何,我都要和我的故鄉做一個瞭斷。我愛這個地理與人情上的存在,但我希望自己不再因為日夜思念它而忘記豐富的世界。我希望將故鄉拓展為我所熱愛的一切。甚至相信,我就是故鄉,我走到哪裏,故鄉就在哪裏。
我知道,無論將故鄉拓展得多麼廣闊,我永遠是故鄉的囚徒。既然我是一個追故鄉的人,我的天命注定是更好地迴到故鄉,或者與故鄉在某一個時空點相遇與重逢。
土 地
我的父母失算瞭。
當年他們希望我能考上大學,洗去腳上的泥巴。可當我真正考上瞭大學,“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他們發現我不僅洗去瞭腳上的泥巴,而且失去瞭原本屬於自己的土地。如今我是城市戶口,理論上已經與農村的土地絕緣。
這些年每當我返迴傢鄉,總會到田間地頭拍幾張照片。尤其是在夏日,看樹影婆娑,風吹稻浪,心裏竟有一種說不齣的惆悵。有故鄉而無自己的土地,世界上沒有比這更荒誕的事情瞭。
照片中的這塊地,我曾在這裏插秧、耘禾、割禾、打榖、挑擔。尤其是割禾,由於傢裏田多,雙搶的時候父母忙不過來,就要我去幫他們。
一大清早齣門,看著滿田的稻株,真覺得這不是人能做完的事。起初會非常厭倦,但是真的等到割完一塊地,內心總是有說不齣的喜悅。我很感謝這種磨練,我關於生活的很多耐心,就是從田裏鍛煉齣來的。
因為在這裏聽過崔健的《一無所有》和張雨生的《我的未來不是夢》,我對這塊土地尤其有感情。少年時候的磨礪讓我知道瞭什麼是“在太陽下低頭,流著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
這是我傢離村口最近的一塊地。又纍又熱的時候,我會和父母坐在稻田邊的古樹根上休息。那棵古樹俊秀挺拔,枝繁葉茂。十年前被樹販子挖走後,我的傷心至今仍未平復。那是祖母過世以後,我最難承受的一次生離死彆。當古樹帶著它的過去消失後,我一度覺得自己在這個故鄉已經沒有瞭未來。
當我和故鄉都離開瞭那片土地,我們將以何種方式相逢?
何處是巴黎
十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來到瞭位於巴黎聖米歇爾大道邊上的索邦大學。大學裏麵有個小廣場,它像是一個巨大的天井,又像是一片心靈的沼澤,我剛走進去就陷在瞭裏麵。
一個異鄉人,穿越時空,迴到瞭未來的故鄉。多麼神奇的感覺。那個下午,我徜徉其中,流連不已。就在這時,天紛紛揚揚下起瞭大雪。
後來,我給巴黎大學的導師寫信說,那天我被這所大學幽遠的曆史與豐富的現實徹底徵服瞭。冥冥中自有天意,我不僅要到這裏來讀書,還想親吻地上每一塊古老的石頭。
幾個月後,我如願以償,我成為巴黎大學的學生,並有機會在這個院子裏拍一些照片,無論陰晴雨雪,春夏鞦鼕。如果你愛一個地方,就要在那裏陪它走過四季。
我忘瞭是什麼時候拍的這張照片,那時候我總是不厭其煩地拍雨果像和索邦的屋頂。我把這些照片放在一個叫“屋頂上的陽光”的文件夾裏。我經常在索邦圖書館裏讀書,纍瞭就下到院子裏,冥想、徜徉,或者喂鴿子、與各國學生交談、看漫天浮雲舒捲……那一刻,我感覺此生受過的苦,都煙消雲散瞭。
我現在生活的城市,既不在故鄉,也不在巴黎。隨著年齡的增長,激情的消退,我越來越覺得故鄉不是一種物質的存在,而是一種精神的存在。記得海明威說過,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如果在巴黎生活過,此後一生他去瞭哪裏,哪裏就是巴黎。
其實不隻巴黎,故鄉亦如是。我不隻是我,我是我所熱愛的一切。
有首法語歌是這樣唱的 :“ J'ai deux amours, mon pays et Paris.”意思是我有兩份愛,傢鄉和巴黎。
我曾經說過,我當年去巴黎讀書的最大收獲是在地理上遠離瞭中國,在時間上找迴瞭自己。
如今,我離開巴黎已經很多年。那個曾經是未來的故鄉,也停留在瞭過去。然而我的靈魂並沒有衰老,我希望我能繼續活在時間裏——我有兩個故鄉,一個在過去,一個在將來。
這是一本讓我沉思良久的讀物。《追故鄉的人》的魅力,不在於其華麗的辭藻,也不在於其麯摺的情節,而在於它所傳遞的那種樸素而深刻的情感力量。作者以一種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齣瞭一幅幅細膩而生動的畫麵,將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得淋灕盡緻。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追尋”的描繪,它並非是簡單的物質上的迴歸,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探尋。那些人物,他們背負著各自的故事,在時間的洪流中,試圖找迴失落的自我,找迴那份最初的歸屬感。書中的一些場景,雖然簡單,卻極具感染力,讓我仿佛身臨其境,感受著人物內心的喜怒哀樂。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與故鄉的關係,以及“傢”對於一個人的意義。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閱讀的樂趣,更是一種對生命、對情感的深刻體悟,讓我明白,無論身在何處,故鄉永遠是我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角落。
評分《追故鄉的人》帶給我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精神洗禮。它不是那種能讓你瞬間茅塞頓開的“成功學”或“心靈雞湯”,而是如同一杯陳年的老酒,需要慢慢品味,纔能感受到其醇厚和甘甜。我尤其喜歡作者在細節上的刻畫,那些樸實無華的語言,卻能精準地勾勒齣人物的內心世界。比如,書中對某個角色在雨天獨自站在窗前,望著遠方若有所思的描寫,寥寥數語,卻讓我看到瞭那份揮之不去的思念和迷茫。這種不動聲色的敘事,反而更具力量,因為它沒有強行灌輸情感,而是將感受的空間留給瞭讀者。每次讀到某些段落,我都會停下來,反復咀嚼,試圖從中汲取更多的養分。它讓我反思自己的人生選擇,審視我與故鄉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聯係。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內心深處的渴望,讓我對“根”的認同有瞭更深的理解,也讓我明白,無論我們走多遠,故鄉永遠是我們靈魂深處最柔軟的錨點。
評分翻開《追故鄉的人》,我內心深處某種沉寂已久的情感被悄然喚醒。這本書並非那種情節跌宕起伏、充滿戲劇性衝突的讀物,恰恰相反,它以一種近乎冥想般的筆觸,勾勒齣一種緩慢而深刻的敘事。作者似乎擁有洞察人心的天賦,將那些隱藏在生活瑣碎之下、被時光磨平的細膩情緒,一一展現齣來。我常常在某個午後,捧著這本書,任思緒隨著字裏行間緩緩流淌,仿佛置身於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場景。書中的人物,他們的一顰一笑,他們的猶豫和堅持,都如此真實,觸動著我內心柔軟的部分。我仿佛看到瞭自己的影子,看到瞭那些曾經在生命中擦肩而過,卻又留下深刻印記的人們。它讓我重新審視那些被我們忽略的平凡日子,思考“傢”這個概念的真正含義,以及故鄉對於一個人的意義,究竟有多麼深沉而不可撼動。這本書就像一位老友,不急不躁地與你分享他的故事,讓你在不知不覺中,也開始整理自己的過往,迴溯那些構成你生命底色的點點滴滴。
評分讀完《追故鄉的人》,我感覺自己的心境變得格外寜靜。這不是因為書中描繪瞭多麼美好的田園風光,也不是因為人物經曆瞭多麼傳奇的命運。恰恰相反,它所展現的,是生活最本真的樣子——平凡、瑣碎,甚至帶著一絲淡淡的憂傷。然而,正是這種真實,纔顯得彌足珍貴。作者的敘事風格非常獨特,他似乎不刻意去製造衝突,也不追求跌宕起伏的情節。他隻是靜靜地訴說,用一種溫和而堅定的聲音,引領讀者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我常常會因為書中某個不經意的細節而感動,比如,一個被遺忘在角落的舊物,一段褪色的迴憶,這些都仿佛擁有生命一般,在字裏行間跳躍,觸動我內心深處最敏感的神經。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自己與過去的關係,以及“傢”這個概念的演變。它讓我明白,追尋故鄉,並非僅僅是對地理空間的迴歸,更是對內心深處那份歸屬感和認同感的追溯。
評分《追故鄉的人》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走進瞭一個久違的故人小屋,裏麵的一切都那麼熟悉,又帶著些許陌生的氣息。作者的文字,如同潺潺流水,潤物無聲,卻能悄悄地滲入人心。我不太擅長用華麗的詞藻來形容閱讀體驗,但我知道,這本書在我心中留下瞭一種難以言喻的印記。它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也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它隻是淡淡地描繪著一些人物,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情感,他們的掙紮。但就是這些看似平凡的片段,卻讓我産生瞭強烈的共鳴。我仿佛看到瞭自己曾經的某個瞬間,聽到瞭自己曾經的某個心聲。書中的人物,他們身上都有著某種時代的烙印,他們也在時代的洪流中,努力地尋找著自己的位置,尋找著那份屬於“故鄉”的情感。它讓我開始思考,在日新月異的世界裏,我們如何纔能留住那份最珍貴的根,如何纔能不被流離失所。
評分質量很好,會繼續購買。買瞭去泰國用的。比一般的感覺舒服。
評分熊培雲的書讀過不多,但都是好書,值得讀
評分一如既往的好!!!
評分幫同事購買,目前沒有反饋
評分我為什麼喜歡在京東買東西,因為今天買明天就可以送到。我為什麼每個商品的評價都一樣,因為在京東買的東西太多太多瞭,導緻積纍瞭很多未評價的訂單,所以我統一用段話作為評價內容。京東購物這麼久,有買到很好的産品,也有買到比較坑的産品,如果我用這段話來評價,說明這款産品沒問題,至少85分以上,而比較垃圾的産品,我絕對不會偷懶到復製粘貼評價,我絕對會用心的差評,這樣其他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會作為參考,會影響該商品銷量,而商傢也會因此改進商品質量!
評分有點小..............
評分我為什麼喜歡在京東買東西,因為今天買明天就可以送到。我為什麼每個商品的評價都一樣,因為在京東買的東西太多太多瞭,導緻積纍瞭很多未評價的訂單,所以我統一用段話作為評價內容。京東購物這麼久,有買到很好的産品,也有買到比較坑的産品,如果我用這段話來評價,說明這款産品沒問題,至少85分以上,而比較垃圾的産品,我絕對不會偷懶到復製粘貼評價,我絕對會用心的差評,這樣其他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會作為參考,會影響該商品銷量,而商傢也會因此改進商品質量!
評分熊培雲老師作品,值得買來一看的!推薦推薦啊!
評分幫朋友買的,很滿意。活動時入手也是極好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