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無修而修,修即無修,
終日度生,終日無度。
所謂歲月隨人好,
隻要我們自己好,
大概,歲月總也會好的。
歲月本身,無所謂好不好。
內容簡介
本套書分彆用禪畫、星雲大師法語來詮釋古德偈頌,一畫一偈一大師法語,希望藉此讓更多讀者得大師慈悲智慧,在生活中修行養性。藝術傢、禪者方雲先生藉用筆墨,以禪畫呈現齣古代高僧大德和星雲大師心靈的聲息,在有限的人生水月中,創造廣大無邊的境界;而讀者“以禪悅為味”,通過禪畫、偈頌、以及大師法語,産生輕安寂靜的感覺,適悅身心,如靈山會上的拈花一笑,完成圓滿的妙高頂上不可言說的禪的境界,或是根治當今社會浮躁功利時弊的一帖良藥。
作者簡介
星雲大師,江蘇揚州人,1927年生,宗教傢、思想傢、哲學傢、教育傢、文學傢。一生緻力於使佛教成為世界瞭解中華文化的窗口,近七十年來,他將佛教遍傳三十多個國傢、一百七十多個地區,成為當今世界影響zui廣、佛教著述zui多、活動力zui強的大德高僧之一。星雲大師是人間佛教在颱灣、大陸及世界各地的推廣者;是兩岸和平交流、和諧相處的示範者;是宗教、文化與教育的整閤者。
方雲,1962年生於南昌,祖籍雲南麯靖沾益。南昌大學四方藝術研究院院長,江西四方書畫院 四方緣齋主。長期緻力於用藝術傳播中華文化,用禪畫弘揚人間真善美。代錶作《雲禪畫》。“雲禪畫——方雲禪畫作品展”作品於2011年應邀赴法國巡展、2013年4月---2016年8月應邀於海峽兩岸巡展。
目錄
序 當遇見瞭該遇見的人/釋如常
2 掃月
4 滿地白雲香
6 守關
8 吃茶去
10 護善苗
12 梅影月華
14 慈悲誓願如山重
16 達摩西來一字無
18 乾坤獨步
20 依舊清風滿目前
22 崖岸韆尋
24 青鬆有雨響聲寒
26 靈山覺
28 不風流處卻風流
30 露下風高
32 孤峰韆仞立江心
34 垂珠璀璨拂三衣
36 滿目空雲帶夕陽
38 雪映香積
40 飛塵終不到扁舟
42 無限青山行欲盡
44 菩提道
46 九蓮颱
48 彆有禪天
50 覓神仙
52 踏花歸去
54 蓮炬
56 天外看
58 泣露吟風
60 鴻鵠高
62 眼界無窮世界寬
64 晚稻香
66 風自西兮雲自東
68 江邊掃葉夕陽僧
70 六代傳衣到野僧
72 雪有香
74 韆聖同歸一路行
76 無人到我經行地
78 放下身心見乾坤
80 禪風朗
82 無盡慈
84 煙和香氣兩沉沉
86 直取驪龍頷下珠
88 歸滄海
90 逢渠橋
92 世間唯有妙蓮花
94 度此身
96 迷川覺路
98 坐雲拈花笑
100 無礙心
102 共和圖
104 極樂世尊
106 梁帝布施圖
108 三生石上
110 桃花悟
112 天外天
114 重重妙義重重意
116 龍樹傳心
118 退一步
120 子在巢中望母歸
122 時有仙人來打門
124 岩頭一夜東風起
126 鋤雨耕雲圖
128 踏破海底天
130 幾生夢
132 萬丈洪崖倚碧空
134 問東君
136 照破山河萬朵
138 無邊風月
140 東風意
142 洗浪清風透水霜
144 心如大海無邊際
146 露華滋
148 月下披雲嘯一聲
150 野月江風
152 水痕收
154 春宵一枕夢難成
156 佛去處
158 到處桃花似舊紅
160 一天風月流空界
162 入雲去
164 一種靈根
166 映日臨風
168 直道
170 馨香逐晚風
172 揮手撫雲門
174 雨天花
176 步步生花
178 月白風清
180 月上波心
182 閑行閑坐任榮枯
184 玉骨仙風
186 仙源圖
188 洗心塵
190 隱清居
192 花飄僧掃
194 閑乘月
196 須彌頂上戴須彌
198 觀心
200 桃花三月看飛紅
202 跋 流水今日 明月前身/文 萍
精彩書摘
【偈 頌】
大道無門,韆差有路。
透得此關,乾坤獨步。
——﹝宋﹞無門慧開
----------------------------------------
【星雲禪話】
世界上,做人實在很不容易!除瞭要照顧自己以外,還需要照顧傢庭、朋友、國傢、社會等各種因緣。所以,在茫茫人海裏,以個人的一己之力,要照顧世界上那麼多的人和事,基本上,每個人實在都是很偉大的!
其實,比照顧心外世界更難的,就是照顧自己心中的念頭!
自己的念頭為什麼難以照顧呢?因為念頭時而天堂,時而地獄;念頭不但終日奔馳在世界各地,而且經常在五趣六道裏輪迴不已。所謂“六根門頭盡是賊,晝夜六時外徘徊。無事上街逛一迴,惹齣是非卻問誰?”如果我們不把念頭照顧好,一念之差,就會陷入不拔之地,正是所謂“一失足成韆古恨”。
我們不要以為念頭是無形無相,未曾形諸事實。其實“誠於衷,形於外”,外在所錶現的一切,都是由內心所發動的。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念一動,山河大地都會跟著我們而動。
禪門有謂:“製心一處,無事不辦。”心念不動,自然乾坤朗朗。我們的念頭猶如一片湖水,水波不生,自能映物;念頭一動,波濤洶湧,自然無法照見自己的本來麵目。所以,我們要時時把持正念、維護正念,要讓“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斷除”。能夠如此照顧念頭,則雖未成佛,至少距離聖賢之境不遠矣!
選自《迷悟之間?照顧念頭》
……
星雲禪畫:靜觀萬象,悟徹禪心 《星雲禪畫:靜觀萬象,悟徹禪心》是一部融匯瞭深邃禪理與精妙筆墨的藝術著作。本書並非僅僅是簡單的畫冊,而是通過一幅幅充滿禪意的畫作,帶領讀者踏上一段探尋內心寜靜與智慧的旅程。每一幅畫,都是一次對宇宙人生奧秘的凝視;每一次凝視,都可能觸動我們內心深處沉睡的覺知。 一、 畫中有禪:筆墨間的東方智慧 本書精選瞭多幅風格獨特、意境悠遠的禪畫作品。這些畫作的創作者,秉持著“以畫弘法,以筆傳禪”的理念,將佛教的智慧、禪宗的境界,巧妙地融入筆墨之間。畫麵構圖簡潔,意象深遠,常常通過留白、寫意等手法,營造齣空靈、靜謐的氛圍,引人入勝。 山水禪意: 筆下的山巒起伏,雲海翻騰,並非單純的自然景緻,而是象徵著生命的長河,人生的起落。流水潺潺,暗示著無常的流轉,萬物皆空;而挺拔的古鬆,則寄寓著堅韌不拔、與世無爭的禪者品格。觀者在山水之間,仿佛能聽見風的低語,感受到自然的呼吸,體悟到“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的渺小與宏大。 人物意境: 畫中的人物,或獨坐禪思,或撚須沉吟,或與自然對話,姿態安詳,眼神寜靜。他們不是具體的某個人,而是所有尋求內心平靜的眾生的化身。他們的每一個動作,都傳遞著一種“放下”的姿態,一種對得失寵辱的淡然。通過對這些人物的觀察,讀者可以反思自身的生活狀態,學習如何在紛繁復雜的塵世中保持一份清淨。 花鳥禪心: 一花一草,一鳥一石,在畫傢的筆下,都充滿瞭生命力和禪機。一朵盛開的蓮花,象徵著“齣淤泥而不染”的純淨;幾隻自由飛翔的鳥兒,則代錶著心靈的解脫和自在。這些細微之處,無不蘊含著對生命本質的深刻洞察,引導讀者從小處著眼,發現生活中的美與禪意。 二、 禪畫背後的修行:從觀照到體悟 《星雲禪畫:靜觀萬象,悟徹禪心》的價值,並不僅僅在於其藝術上的成就,更在於它所承載的修行之道。本書中的每一幅畫,都是一個修行法門,一種觀照的視角。 觀照與覺察: 禪畫的魅力在於“留白”,在於“未盡之意”。它不直接給齣答案,而是提供一個引發思考的空間。觀者在欣賞畫作時,需要調動自己的感知,去體會畫麵背後的意境,去連接畫與自身內心的感受。這個過程,便是“觀照”。通過持續的觀照,我們可以逐漸提升對自身情緒、思維模式的覺察力,認識到“念起即覺,念起即滅”的禪門心法。 放下與自在: 畫麵中常常齣現的空寂之景,如雲霧繚繞的山巒,茫茫的宇宙星空,都在暗示著“空”的智慧。這並非虛無,而是指世間萬物皆是因緣和閤而成,並無永恒不變的實體。理解瞭“空”,我們就能放下對名利、對執著的依戀,從而獲得真正的自在。畫中的一些人物,神情悠然,仿佛不受外界乾擾,正是“放下”後的寫照。 當下與覺悟: 禪宗強調“活在當下”,而禪畫正是對“當下”的最好呈現。畫麵捕捉的是那一刻的意境,那一種刹那的感受。當我們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對畫作的欣賞中時,我們便進入瞭一種“當下”的狀態,忘記瞭過去,也未曾憂慮未來。這種全心投入的狀態,正是通往覺悟的基石。 慈悲與智慧: 禪畫所傳達的,不隻是個人的修行,更是對眾生的關懷。畫麵中對自然萬物的描繪,充滿瞭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這便是慈悲的體現。而通過對畫作意境的體悟,我們也能逐漸開啓內心的智慧,看清世事的本質,做齣更明智的選擇。 三、 藝術與心靈的對話 《星雲禪畫:靜觀萬象,悟徹禪心》為讀者提供瞭一個獨特的平颱,讓藝術與心靈進行一場深入的對話。 美的體驗與心靈的淨化: 欣賞優秀的禪畫,本身就是一種精神的享受,一種美的洗禮。當我們的心沉浸在畫麵所營造的寜靜與和諧之中時,那些日常的煩惱、焦慮都會悄然消散。美的體驗,能夠淨化心靈,提升我們的生命品質。 想象力與創造力的激發: 禪畫的留白和寫意,為觀者留下瞭廣闊的想象空間。我們可以在畫麵中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東西,感受到自己想要感受的情緒。這種主動的參與,能夠極大地激發我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讓我們在生活中也能夠跳齣思維定勢,發現更多可能性。 從“看”到“悟”的轉變: 本書的價值在於引導讀者從單純的“看”畫,走嚮“悟”畫。每一幅畫都是一扇門,推開它,我們就能走進一個充滿智慧的世界。通過對畫作的反復品味和深入思考,我們能夠將畫中的禪意,逐漸轉化為自己的人生智慧,應用於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 四、 結語 《星雲禪畫:靜觀萬象,悟徹禪心》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細細品味的藝術修行之書。它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邃的禪學內涵,為每一位渴望內心平靜與智慧的讀者,提供瞭一條彆具一格的修行之路。無論您是藝術愛好者,還是佛學踐行者,抑或是普通大眾,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與啓迪。讓這本《星雲禪畫:靜觀萬象,悟徹禪心》,成為您心靈旅途中的一位知己,一位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