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名老中医学舌诊(修订版)

跟名老中医学舌诊(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英儒,黄国东,黄晓 著
图书标签:
  • 中医
  • 舌诊
  • 诊断学
  • 临床医学
  • 中医学
  • 医学教育
  • 教材
  • 修订版
  • 传统医学
  • 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96696
版次:2
商品编码:1211715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122
字数:9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适合各级中医师学习参考,也适合中医爱好者参考。
桂派中医大师对中医舌诊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的总结。
首创“舌体应内脏定位九区分法”,并用实例和图片详细阐述该方法的临床应用。
本书内容系统、创新性强,配有上百张真实舌象彩照和图解图片。

内容简介

本书是广西名老中医、桂派中医大师黄英儒教授在原有的传统中医舌诊理论基础上,结合近七十年的临床经验,对舌诊体系进行了创新和发展,首创“舌体应内脏定位九区分法”。并结合实际病例及舌象图片系统地、详细地、辩证地讲解正常舌、病变舌的各种特点。本书内容系统、创新性强,配有上百张真实舌象彩照和图解图片。适合各级中医师学习参考,也适合中医爱好者参考。

作者简介

黄英儒,年近百岁广西名老中医,桂派中医大师,从事中医药临床、科研、教学近70年。把医学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他勤奋好学,博览经文名著,善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医学根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医药结合,长于诊治各种疑难疾病,对中医舌象的诊断有独创性的研究,行医六十余年,医术高明,解难无数,活人无算,医德高尚,仁医仁术,有口皆碑。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舌诊是特殊诊断方法1


第二章舌诊的基本知识8


一舌的生理和解剖结构9


1舌/9


2唾液腺/10


3舌动脉/12


4舌的神经/13


5口腔和口腔四壁/14


6舌的乳头/16


二味蕾18


三舌色19


1舌的颜色与色彩的辨证/20


2舌色的演变规律/23


四舌形的变化25


1荣枯/25


2老嫩/25


3肿胀/25


4瘦瘪/26


5痿软/26


6强硬/27


7偏歪/27


8纵舌/27


9舌短缩/27


10颤动/28


五舌苔的生成28


六舌苔的变化31


1厚苔/31


2薄苔/33


3膜化苔/35


4剥苔/36


5苔净化/37


6齿状舌苔/38


7珠状舌苔/39


8珊瑚样舌苔/42


9糊状舌苔/43


10膜状舌苔/44


11镜面舌/44


12裂纹/45


13舌苔的性质/46


第三章舌体应内脏定位的反映点48


1从交叉角度去观察反映点/56


2反映点的分布/57


第四章舌象观察举例88


1普通感冒舌象举例/89


2百日咳舌象举例/90


3肠炎舌象举例/90


4月经病与妊娠舌象举例/92


5精神、神经性疾病舌象举例/93


6胃及十二指肠疾病舌象举例/94


7心脏疾病舌象举例/96


8肝胆疾病舌象举例/97


9肺及气管疾病舌象举例/99


10泌尿及肾脏疾病舌象举例/100


11维生素缺乏舌象举例/101


12其他疾病舌象举例/103


第五章舌象分析104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05


2晚期肺癌/108


3晚期胃癌/109


4泛发性晚期胃癌继发肝转移/111


5胰腺癌/113


附 色谱116


前言/序言

历来中医对舌象的观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诊断步骤。古代医学对舌象诊病(舌诊)也有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不少经验,遗憾的是我在从事临床工作中,发现不少中医师望舌十分马虎,叫病人伸舌观察,一瞬即过,甚至写在病案上的舌象记录,恐怕隔了几天连医者自己也分辨不出来。如以舌红苔薄黄津少为例,舌质红到什么程度?苔薄有多薄?色黄,是怎样的黄?津少,少到什么程度?
望而知之谓之“神”,是对诊断技术高明者的赞语,可见望诊是中医高明诊断的方法之一。望诊范围很多,但望舌是望诊中最具有诊断意义的方法。特别是新的中医舌象诊断方法,已跳出了中医传统方法而发展起来,是中医特殊诊断方法,可以拍下舌象彩照提供舌色、舌形、舌象变化的依据。可以测定舌液以了解体内津液变化的情况,也可从微观中看到血液流变、血液稀稠、血管增生、曲张、扩大、缩小、出血、瘀血的现象,还可以了解舌乳头的各种病理变化等,这些都可以拿得出真凭实据,是能摆在桌面上研讨的东西,能说这不是科学性和有客观证据吗?因此可以认为舌象诊断是特色中医诊断方法,是可靠的诊断方法之一。
当然,著者没有强调舌诊来贬低其他三诊之意,或主张仅用舌诊而废弃其他三诊的用心,而是单纯从舌象的角度来阐明中医学术的长处,更深一步地发扬中医的优点。说明中医的舌象诊断具有良好的诊断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
对中医舌象的诊断研究,发掘之,提高之,确为重要。泥古不化,无以进步;执今斥古,难言继承;以中拒洋,有碍发展;化中为洋,易失根本。在中医的四诊之中,结合运用就能准确判病,强调一法,无补完整。望闻问切,诊断之四维,四维不张,不可言医,各承其法,才能显示中医的所长,才能振兴中华民族的医学体系,才能创造出具有特色的中国医学。
本书部分内容曾获全国中医内经与诊断学术交流会论文证书,连续两年获得广西优秀论文奖,这毕竟只是作者对舌象诊断研究的粗浅认识,冒昧地写下自己的学习心得,不欲藏拙,目的是抛砖引玉,以期唤起更多的医学高见,从而发掘出更大的成果。本书的缺点一定不少,特奉以就教于同道医家。

编者 
2017年3月
《望闻问切,舌尖上的养生智慧》 本书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中医养生读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带您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医药世界,领略古老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的独特魅力。我们并非要为您呈现某个特定学派的诊疗秘籍,而是希望通过普及科学的中医常识,点亮您日常保健的智慧之灯。 探寻身体的内在信号,洞察健康的细微之处 中医的魅力在于其“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疾病的发生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书将从最直观的“望”开始,带您认识人体外部的各种表现,并进一步引导您关注一个常被忽视却信息量巨大的窗口——舌头。 舌象千变,健康万象 您是否曾留意过自己的舌头?它是否只是单纯的味觉器官?在中医看来,舌头是人体脏腑气血的外在表现,舌头的形态、颜色、舌苔的变化,都悄悄地诉说着身体的健康状况。本书将系统地为您解析不同舌象所代表的生理与病理信息。 舌的形态: 胖瘦、齿痕、裂纹、点刺……这些舌头上的细微痕迹,隐藏着脾胃功能、津液盈亏、气血盛衰等诸多秘密。我们将一一解读,帮助您读懂舌头的“语言”。 舌的颜色: 舌质的淡红、红、紫、青、白,如同身体的“脸色”,直接反映了血液循环、寒热虚实等状况。本书将为您揭示不同舌色背后的健康密码。 舌苔的质与量: 薄白、厚腻、黄、黑、腐……舌苔的厚薄、颜色、干湿,是判断体内湿邪、痰饮、食积、热毒的重要依据。我们将详细阐述各种舌苔的含义,让您轻松辨别。 不止于舌,全方位的健康感知 当然,中医养生并非仅仅局限于舌诊。本书将站在更广阔的视角,带您领略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精髓,虽然不深入探讨具体病症的诊断,但会引导您理解这些基本方法如何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身体。 望: 除了舌象,我们还将简要提及面色、眼睛、指甲等外在表现,让您学会从整体上观察身体的细微变化。 闻: 身体发出的声音,如咳嗽、呼吸,以及身体的气味,也能传递重要的健康信息。我们将初步介绍这些“闻”的奥秘。 问: 了解身体的感受,如寒热、疼痛、睡眠、食欲等,是重要的信息来源。本书会引导您关注这些内在的问诊线索。 切: 脉象的诊察是中医诊断的另一重要环节。我们将简要介绍脉象的基本概念,让您对中医的诊断方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从“知”到“行”,实践出健康人生 掌握了身体的信号,更重要的是付诸实践。本书不会提供具体的药方或治疗方案,但将在此基础上,为您提供一系列符合中医养生理念的日常保健建议: 饮食宜忌: 了解不同体质与食物的配伍,学会如何通过合理饮食调养身体,少走弯路。 起居作息: 遵循自然规律,调整睡眠、运动习惯,让身体保持最佳状态。 情志养生: 理解情绪对身体的影响,学习如何调控情志,保持内心平和。 简易运动: 介绍一些适合日常练习的、有助于舒展身体、疏通经络的运动方法。 生活小妙招: 分享一些简单易行的家庭保健方法,帮助您在生活中轻松应对常见的身体不适。 您的私人健康助手,开启智慧养生之旅 《望闻问切,舌尖上的养生智慧》并非一本枯燥的医学教科书,而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精美的插图,将深奥的中医理论化繁为简,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从中受益。 无论您是初涉中医,还是希望深化对中医养生的理解,本书都能为您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通过阅读本书,您将学会如何倾听身体的声音,如何识别健康的隐患,如何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主动管理自己的健康。 让我们一起,从关注舌尖上的细微变化开始,一步步走进中医养生的奇妙世界,开启属于您自己的健康智慧之旅!本书旨在为您提供一份切实可行的养生指南,帮助您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关爱自己和您的家人。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拿到《跟名老中医学舌诊(修订版)》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终于有一本真正实用的舌诊入门书了!之前接触过一些中医相关的书籍,但要么过于晦涩难懂,要么内容过于零散,不成体系。这本书不同,它系统地讲解了舌诊的基本理论,从舌头的各个部位的功能,到不同舌象的意义,都讲解得条理清晰,循序渐进。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解每一个舌象时,都会结合大量的临床案例,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舌诊的临床应用价值。比如,书中描述的“齿痕舌”,我以前只是大概知道,但通过书中的图文并茂的解释,我才真正理解了它可能预示的脾胃虚弱,以及如何通过饮食和生活习惯来改善。这种“理论+实践”的学习模式,让我觉得学习过程既有趣又高效。我甚至开始尝试记录自己舌象的变化,并与书中的描述进行对照,这让我对自己身体的了解更加深入。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一点点引导我走进中医舌诊的世界,让我对中医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我强力推荐给所有对中医感兴趣,特别是想了解舌诊的朋友们,这本书绝对是你们不容错过的宝藏。

评分

《跟名老中医学舌诊(修订版)》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以及舌诊作为中医诊断重要手段的独特魅力。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复杂的舌诊理论化繁为简,让普通人也能轻松理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望舌”的细致讲解,不仅仅是告诉你看到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是这样。比如,当舌苔呈现出某种颜色时,它可能代表着体内湿气重、热邪侵袭,或是痰湿阻滞等不同情况。作者会详细分析这些内在联系,并给出相应的建议,这让我觉得中医不仅仅是经验的积累,更是对人体生理病理深刻洞察的体现。读完这本书,我不再仅仅是“看”舌头,而是开始“读”舌头,从中解读出身体发出的各种信息。它教会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舌象来初步判断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做出积极的调整。这种主动关怀健康的方式,让我觉得非常有力量。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医学读物,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启迪,让我更加重视身体的健康,并学会用中医的智慧来呵护自己。

评分

这本《跟名老中医学舌诊(修订版)》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一直以来,我对中医的望闻问切都充满了好奇,尤其是舌诊,总觉得它神秘又精准。拿到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没想到它以一种非常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了舌诊的奥秘。书中大量的彩图,真实地还原了各种舌象,从舌质的颜色、形态,到舌苔的厚薄、颜色,都描绘得细致入微。这对于像我这样没有医学背景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可以用手机对照图片,观察自己或者家人的舌头,然后参照书中的讲解,尝试去理解一些简单的健康信号。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止步于罗列舌象,而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这些舌象背后所代表的身体状况,以及相应的调理建议。我发现,很多时候身体发出的一些细微警报,竟然能通过舌头一览无余。这本书让我觉得中医离我不再遥远,它不仅仅是治疗疾病的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智慧,一种关照自身健康的生活哲学。我真心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医学学习,它更像是一本“身体说明书”,教会我们如何倾听身体的声音,如何通过最简单的方式关注自己的健康。

评分

《跟名老中医学舌诊(修订版)》这本书,真的颠覆了我以往对中医舌诊的认知。我原本以为舌诊就是看舌头的颜色和厚薄,但这本书让我了解到,舌诊的学问远不止于此。作者以非常系统化的方式,将舌诊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舌头的形状、大小、颜色,到舌尖、舌中、舌根的区域划分,再到舌苔的质地、颜色、分布,都讲解得非常透彻。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舌质”的细致描述,比如胖大舌、瘦薄舌、裂纹舌等,这些舌象所反映的内在病机,作者都给出了清晰的解释,并配以生动的插图,让人一目了然。这本书让我觉得,舌头就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出我们身体内部的健康状况。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如何更加敏锐地观察舌象的变化,并从中找出问题的根源。它不仅仅是一本传授知识的书,更是一种培养观察力、提升健康意识的工具。我非常庆幸能够读到这本书,它让我对中医有了更深的敬畏,也让我对自己身体的关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

我是一名中医爱好者,一直对舌诊情有独钟,但苦于找不到一本真正能够指导实践的书。直到我读到《跟名老中医学舌诊(修订版)》,才发现我一直寻觅的书籍就在眼前。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从基础的舌头解剖,到常见的舌象分类,再到不同舌象的临床意义,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舌苔的讲解非常详尽,比如薄白苔、黄腻苔、白腻苔等等,每一种舌苔的形成原因,以及可能对应的疾病,都讲解得非常到位。而且,作者还特别强调了“动态观察”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在不同时间、不同饮食习惯下,舌象可能会发生变化,这正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所在。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升了我对舌诊的理解深度,更让我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我甚至已经开始在我的学习和实践中,尝试运用书中的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我真心觉得,这本书对于想要深入学习舌诊的朋友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评分

非常好吃,下次还会买,商品真好

评分

书的质量不错,很好的书。

评分

挺不错的书,值得拥有日常翻翻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很不错,还满意。

评分

京东自营品牌,送货快,质量好。

评分

很好,一直相信京东自营的配送,双十一速度依然很快,活动买了很多,够看很久的了!开启啃书模式!

评分

不是一般的快

评分

薄薄120多页,带图片的舌相不多,只能称为一部分,用大量的西医的内容,却没所谓的名老中医,谁是名老中医?连简介都没,这是买了那么多书中,最没价值之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