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质量管理及其在采购、生产、销售中的应用与开发

SAP质量管理及其在采购、生产、销售中的应用与开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郝冠华 著
图书标签:
  • SAP QM
  • 质量管理
  • 采购
  • 生产
  • 销售
  • 实施
  • 开发
  • 配置
  • 测试
  • 集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57227
版次:1
商品编码:12117872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61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SAP支持、开发顾问;SAP ERP用户;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师生

  质量管理学家约瑟夫·朱兰博士说: “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如何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是一个很大的话题,除却很多人的严谨工作和辛勤努力,企业管理软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SAP质量管理及其在采购、生产、销售中的应用与开发》将结合作者多年为世界500强企业实施与开发SAP质量管理项目的经验,以业务场景实例的形式介绍SAP质量管理的流程、配置、操作和开发,相信一定会对读者有所助益。

内容简介

  《SAP质量管理及其在采购、生产、销售中的应用与开发》结合实际业务场景,系统讲解了SAP质量管理模块的实施方案与配置方法,质量管理在采购、生产、库存、销售等业务中的应用,以及常用质量管理业务中的二次开发方案。
  《SAP质量管理及其在采购、生产、销售中的应用与开发》分为三个部分,共12章,部分一(第1~2章)包括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及SAP质量管理概述。部分二(第3~6章)包括质量主数据、质量检验计划、质量样本及质量检验过程。部分三(第7~12章)包括采购中的质量管理、生产执行中的质量管理、库存中的质量管理、销售与服务中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辅助功能及质量管理的二次开发。
  《SAP质量管理及其在采购、生产、销售中的应用与开发》适合企业内部的SAP ERP后勤与质量管理用户、企业内部的SAP ERP顾问、SAP实施公司的项目经理和技术与业务顾问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和参考。

作者简介

  郝冠华,现任埃森哲(中国)有限公司软件架构师与项目经理,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科学士学位,复旦大学工程硕士学位。多年来为国际500强企业进行信息系统研发与ERP实施工作,参加过多项大型信息系统的研发项目(C/C++),信息系统的集成开发项目(SAP PI),SAP ERP的实施与开发项目(SAP ERP QM,SAP ERP Logistics,ABAP)。

目录

前言
第1章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1.1什么是质量
1.2什么是质量管理
1.3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
1.4企业质量管理简介
1.4.1市场研究和产品构思阶段的质量管理
1.4.2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质量管理
1.4.3生产过程阶段的质量管理
1.4.4市场营销阶段的质量管理
第2章SAP质量管理概述
2.1SAP ERP系统概述
2.2SAP质量管理的软件解决方案
2.3SAP质量管理系统基本流程
2.3.1质量计划流程
2.3.2质量控制流程
2.3.3质量改进流程
第3章SAP质量主数据
3.1SAP质量主数据概述
3.2SAP物料主数据
3.3SAP检验目录
3.4SAP检验特性
3.5SAP采样方案
3.6SAP采样过程
3.7SAP动态修改规则
3.8SAP物料说明
第4章SAP质量检验计划
4.1SAP质量检验计划概述
4.2SAP质量检验计划结构
4.3SAP质量检验计划的主检验特性
4.4SAP质量检验计划的采样过程
4.5SAP质量检验计划的应用
第5章SAP质量样本
5.1样本大小
5.1.1按检验计划进行样本大小计算
5.1.2按检验计划进行附加检验样本计算
5.1.3按检验计划进行破坏性检验计算
5.1.4在主数据质量视图中设定样本大小
5.1.5手工计算样本大小
5.1.6手工输入样本大小
5.2检验点
5.3物理样本
5.3.1初步样本和预留样本
5.3.2组合样本
5.3.3部分样本
第6章SAP质量检验过程
6.1质量检验过程概述
6.2创建检验批
6.2.1检验批的类型
6.2.2检验批的创建和修改
6.3结果记录
6.3.1检验结果的记录
6.3.2缺陷记录
6.3.3质量通知的建立
6.4使用决策
第7章采购中的质量管理
7.1企业采购流程概述
7.2供应商评估
7.3企业采购进货的质量检验
7.4质量信息记录的应用
7.5采购现场检验的应用
7.6质量系统
7.7采购质量证书
7.8制造商零件编号
7.9包装管理中的质量管理
第8章生产执行中的质量管理
8.1企业生产流程概述
8.2基于生产订单的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验
8.3基于流程订单的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验
8.4部分检验批的应用
8.5生产收货的质量检验
8.6早期检验批的应用
8.7重复制造中的质量检验
8.8外包加工中的质量检验
8.9联产品副产品收货的质量检验
8.10序列号在质量检验中的应用
第9章库存中的质量管理
9.1企业库存管理概述
9.2库存初始化中的质量管理
9.3库存移动中的质量管理
9.4库存重检管理
9.5仓库管理中的质量管理
第10章销售与服务中的质量管理
10.1企业销售流程概述
10.2企业销售中的质量检验(按库存生产:MTS)
10.3企业销售中的质量检验(按订单生产:MTO)
10.4企业销售中的质量检验(物料清单的应用:Sales BOM)
10.5客户质量投诉与退货管理
10.6质量证书的创建
10.7质量证书的自动触发
第11章SAP质量管理的辅助功能
11.1质量管理辅助功能概述
11.2质量检验值的复制
11.3质量统计过程控制
11.4质量设备管理
11.5自动使用决策
11.6质量成本
11.7稳定性研究
第12章SAP质量管理二次开发
12.1质量管理中的相关性编辑器
12.2SAP质量管理中的QM-IDI接口开发
12.3常用质量管理系统的增强开发
12.4采样过程的定制开发
12.5质量系统UD Follow Up
12.6常用质量系统工作流开发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质量是产品的灵魂,企业的生命。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让人信赖和追求的优质产品,如计时准确的瑞士产手表、时尚好用的苹果手机等。这些产品都具有卓越的品质。同时我们也看到,创造这些高质量产品的企业也理所当然地赢得了优良的信誉和巨大的利润。
  质量管理学家约瑟夫·朱兰博士说: “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通用电气公司原总裁杰克·韦尔奇说:“质量是维护顾客忠诚度的最好保证。”虽然距管理大师们说这些话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是这些经过实践检验的观点至今仍适用于业界。
  如何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是一个很大的话题,除却很多人的严谨工作和辛勤努力,企业管理软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作者作为一位信息系统工作者,在此对如何在SAP系统中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进行一些总结,希望能在这些方面为我国的产品质量提升尽一份微薄之力。
  《SAP质量管理及其在采购、生产、销售中的应用与开发》将结合作者多年为世界500强企业实施与开发SAP质量管理项目的经验,以业务场景实例的形式介绍SAP质量管理的流程、配置、操作和开发,希望通过《SAP质量管理及其在采购、生产、销售中的应用与开发》与各位同仁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业务水平。
  《SAP质量管理及其在采购、生产、销售中的应用与开发》内容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共12章。
  一部分(第1~2章):
  主要介绍质量管理和SAP系统的质量管理方案。
  二部分(第3~6章):
  通过业务实例说明SAP质量管理的主要功能。将从入门级的内容逐渐展开到比较深入的应用。开始的内容将比较直接,主要介绍一些基础概念和主数据意义以及前台的简单操作,后续的章节会逐渐展开和深入讲解这些概念和操作。
  三部分(第7~12章):
  通过业务实例说明SAP质量管理和后勤主要模块的应用,将从入门级的内容提高到基本应用,并延伸到部分高级的应用。
  《SAP质量管理及其在采购、生产、销售中的应用与开发》将以实际的业务为案例,由浅入深逐渐展开。对于《SAP质量管理及其在采购、生产、销售中的应用与开发》的案例,我们将按照“1业务需求→2业务分析→3后端配置→4前端操作(包括主数据操作)”来做说明。
  其中后端配置是指SAP的Implementation Guide业务配置,这是SAP系统的配置工具,它可按公司的业务要求配置SAP系统以适合业务要求,该配置基本是前端操作的基础,使用事务码SPRO进行配置。
  而前端操作主要包括主数据和业务规则的配置,业务操作等。
  《SAP质量管理及其在采购、生产、销售中的应用与开发》参考了SAP标准文档,但是以作者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来进行内容整合和阐述的,力求通俗易懂,帮助读者尽快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读者对象与声明企业内部的SAP ERP后勤与质量管理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工作业务参考《SAP质量管理及其在采购、生产、销售中的应用与开发》案例,便于实际业务操作。
  企业内部的SAP ERP顾问,可以参考质量模块和其他后勤模块的互动关系以及质量管理应用方案。
  SAP实施公司的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与业务顾问,可以略过入门级别的内容,查看质量管理和后勤模块配合和互动。
  《SAP质量管理及其在采购、生产、销售中的应用与开发》也可供大专院校信息管理、企业管理、物流、工业管理、信息科学等专业的师生参考。
  《SAP质量管理及其在采购、生产、销售中的应用与开发》遵循从入门到精通的讲解步骤,尤其适用那些SAP质量管理和其他后勤模块的初学者。
  《SAP质量管理及其在采购、生产、销售中的应用与开发》在编辑过程中参考了大量资料,包括SAP官方资源、同类图书及网络资源等,为了遵守相关的保密原则和职业道德,作者对客户和任职公司的商业秘密和数据未作任何披露,《SAP质量管理及其在采购、生产、销售中的应用与开发》仅采用了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真实业务场景,用于说明业务处理和系统配置方式。《SAP质量管理及其在采购、生产、销售中的应用与开发》采用的SAP环境为IDES SAP ECC 6.0 by Component SAP_ABA Rlease 700, SAP_BASIS Rlease 700。
  《SAP质量管理及其在采购、生产、销售中的应用与开发》所举的60多个实例,包括了SAP后勤模块的很多重要场景,全部都可在SAP系统上实现。按业务需求、业务分析、后端配置和前端操作逐步描述,不但适合质量管理顾问参考使用,同时也便于学习后勤模块。
  限于作者的水平,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指正。联系作者邮箱:haoguanhua@gmail�眂om。
  致谢感谢家人的支持与鼓励,感谢各位老师、同事和同学们的帮助。感谢东北大学的郑秉霖教授、郜绍辉老师、周黎明博士、俞胜平博士、崔恒吉老师;感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刘金义博士、李春阳老师;感谢中国石油大学的宫敬教授、于达教授;感谢复旦大学的龚益鸣教授;感谢导师杨卫东博士。
  感谢工作中曾经一起奋斗过的老同事们——在Opera咨询公司的唐菲博士,微软(美国)的朱毅工程师,特斯拉汽车的胡睿高级经理,SAP公司的蔡敏经理,罗氏公司的姜云戈经理,Avanade(中国)的邵泽连经理,味好美(中国)的赵长征经理,埃森哲(美国)公司的首席架构师Kevin Richman和架构师Zhao Shaomei。
  感谢工作和学习中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埃森哲(中国)公司的王镇、徐晶、王燕、张启桂高级经理,胡祎总监,梁海威、陈燕倩、董恒超、张轲、严灏经理;埃森哲(美国)公司的架构师Adrian Padilla;美国Marter Enterprises, LLC公司的独立顾问Jim Marter;陶氏化学(美国)公司的客户代表Martin Reggette, Brooke Mitchell博士, 首席质量架构师John Reiss;陶氏化学(中国)公司的彭智华高级经理,董立、徐露、尹健、安丽娟经理,独立顾问许敏、许林经理和全体PP组同事以及所有提供过帮助的同事们。
  特别感谢我的夫人尹娟和儿子郝芳墨小朋友对我的支持与鼓励。

《供应链协同与效率提升:SAP QM在核心业务流程中的实践指南》 前言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效率和质量压力。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的生产制造,再到最终的客户交付,每一个环节的微小失误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成本上升、客户满意度下降,甚至损害品牌声誉。尤其是在全球化日益深入、供应链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端到端的可见性,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可控,并在此基础上驱动业务流程的持续优化,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 SAP质量管理(SAP QM)作为SAP企业管理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强大而全面的框架,用以管理和控制产品和流程的质量。它并非孤立的质量控制工具,而是深度融合于采购、生产、销售等核心业务流程之中,通过信息的无缝流转和流程的标准化,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质量保障。本书旨在深入探讨SAP QM在企业核心业务流程中的实际应用,并为企业在利用SAP QM实现质量管理目标,乃至驱动整体业务效率提升方面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实践指导。 我们并非旨在介绍SAP QM的功能列表,而是希望通过对实际应用场景的剖析,揭示SAP QM如何赋能企业在以下几个关键领域实现质的飞跃: 采购环节的质量基石: 任何质量问题的根源,很多时候都可追溯到源头的物料。SAP QM在采购环节的应用,不仅仅是简单的物料验收,而是构建了一套主动的、预防性的质量控制体系。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建立供应商质量协议、执行收货检验、管理供应商绩效,以及利用SAP QM的各种工具,确保进入企业供应链的每一批原材料都符合预期的质量标准。这不仅能降低后续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率,更能从根本上提升成品质量,并建立更牢固、更可信赖的供应商关系。 生产环节的品质生命线: 生产过程是产品质量形成的关键阶段。SAP QM在生产环节的集成,能够实现对制造过程中各项质量参数的实时监控和控制。本书将详细阐述如何在生产订单的生命周期中嵌入质量检验点,如何定义和执行过程内检验、统计过程控制(SPC),如何管理不合格品和返工流程,以及如何利用SAP QM的数据分析能力,识别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潜在的质量风险。通过精细化的生产质量管理,企业能够显著降低废品率,缩短生产周期,并最终交付高品质的制成品。 销售环节的客户承诺兑现: 质量的最终体现,在于客户是否满意。SAP QM在销售环节的应用,关注的是如何确保交付给客户的产品符合其期望。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出库检验、客户退货管理、投诉处理,以及与SAP SD(销售与分销)模块的联动,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客户质量服务体系。这包括如何快速响应客户质量问题,如何分析退货原因并反馈给生产和采购部门,以及如何通过优化的流程提升客户忠诚度。 贯穿始终的协同与优化: SAP QM的价值,并非体现在各个模块的独立运行,而是其与其他SAP模块(如MM采购、PP生产计划、SD销售与分销、PM设备维护、LQ质量检验等)的深度集成,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的业务流程的协同和优化。本书将重点强调SAP QM如何通过信息共享和流程自动化,打破部门间的壁垒,实现端到端的质量管理可见性。我们将分析SAP QM如何为企业提供实时、准确的质量数据,支持管理层进行更明智的决策,并驱动持续的质量改进活动。 开发与定制化的智慧: 尽管SAP QM提供了丰富的功能,但每个企业的业务需求和流程都有其独特性。本书还将探讨在SAP QM框架下,如何进行适度的开发和定制,以更好地满足特定业务场景的需求。我们将审视在不破坏SAP标准功能的前提下,如何利用SAP QM的增强功能、用户退出(User Exits)、增强点(Enhancement Points)以及自定义开发等手段,实现对质量管理流程的精细化控制和优化,从而最大化SAP QM的投资回报。 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包括: SAP实施顾问和技术人员: 希望深入理解SAP QM模块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应用,并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专业的解决方案。 企业质量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 寻求利用SAP QM提升部门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构建更科学、更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采购、生产、销售等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和业务分析师: 希望了解SAP QM如何支持和优化其所在业务流程,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 对企业资源规划(ERP)和质量管理感兴趣的管理者和学生: 希望通过案例和实践,理解SAP QM在现代企业运营中的关键作用。 本书的撰写,旨在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经得起实践检验的SAP QM应用指南。我们力求语言清晰、逻辑严谨,并辅以丰富的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SAP QM的强大功能及其在企业运营中的实际价值。我们相信,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SAP QM,企业能够构建起更加 robust 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SAP QM在采购流程中的质量赋能 在现代供应链中,采购环节是影响产品质量的第一个关键环节。任何出现在原材料或零部件中的质量问题,都可能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被放大,甚至导致整批产品的报废。因此,SAP QM在采购流程中的应用,其核心目标是建立一个主动的、预防性的质量控制机制,确保企业采购的物料符合预期的质量标准。 1.1 供应商质量管理:合作共赢的基石 成功的采购质量管理,离不开高质量的供应商。SAP QM提供了一系列工具和功能,帮助企业建立和维护与供应商的良好合作关系,并共同提升产品质量。 供应商评估与认证: 在选择供应商之前,进行全面的评估是必不可少的。SAP QM可以通过定义评估标准(如交货准时率、不合格品率、服务响应速度等),并结合历史数据,对供应商进行定期的评分和评估。这有助于企业识别和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SAP QM设置供应商认证流程,对达到一定质量标准的供应商进行认证,作为优先采购的依据。 供应商主数据管理: SAP QM与SAP MM(物料管理)模块紧密集成,可以对供应商主数据进行扩展,增加与质量管理相关的字段,例如供应商的质量认证信息、关键质量要求、联系人等。这些信息在后续的采购和检验过程中至关重要。 供应商质量协议: 对于关键的物料或重要的供应商,企业可以通过SAP QM制定供应商质量协议。协议中可以详细规定物料的技术规范、检验标准、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责任划分等。这些协议一旦建立,SAP QM系统就可以依据协议中的要求,自动触发相关的检验活动,确保供应商严格遵守质量承诺。 供应商不合格品管理: 当采购的物料出现不合格时,SAP QM能够提供一个完整的管理流程。这包括创建不合格报告(IR),明确记录不合格的物料、数量、原因、责任方等信息。随后,可以根据预设的流程,对不合格品进行退货、降级使用、报废处理等操作,并自动生成相应的会计凭证。同时,系统还会记录供应商的不合格历史,并将其纳入供应商评估体系,为未来的采购决策提供依据。 供应商绩效分析: SAP QM能够收集大量的供应商绩效数据,例如按时交货率、合格到货率、不合格品批次、退货率等。通过SAP提供的报表和分析工具,企业可以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全面的分析,识别表现优异的供应商,并对表现不佳的供应商进行预警或采取改进措施。这为建立长期、稳定、高质量的供应商合作关系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1.2 收货检验:质量的第一道防线 收货检验是 SAP QM 在采购流程中的核心功能之一,它扮演着质量的第一道防线角色。通过科学的检验策略,企业能够有效阻止不合格的物料流入内部流程。 检验计划(Inspection Plan)的制定: SAP QM允许为每一种采购的物料,甚至为特定的供应商、采购订单,制定详细的检验计划。检验计划包含了需要进行的检验类型(如外观检验、尺寸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性能测试等)、检验方法、抽样方案(如MIL-STD-105E、AQL抽样标准等)、质量特性(Characteristic)及其规格限(Specification Limits)。 检验批(Inspection Lot)的自动生成: 当采购订单接收到物料入库时,SAP QM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例如,是否需要检验、检验级别等),自动为入库的物料生成检验批。检验批是执行具体检验操作的载体,包含了物料信息、数量、检验计划、检验状态等关键信息。 检验过程的执行: 检验员可以在SAP QM系统中打开检验批,根据检验计划中的要求,执行各项检验。检验结果可以通过量化数值(如测量值、计数值)或合格/不合格(UD - Usage Decision)的方式录入。对于量化检验,SAP QM支持统计过程控制(SPC)的功能,可以实时监控检验数据的分布和趋势,提前发现潜在的质量波动。 使用决策(Usage Decision): 检验完成后,检验员需要根据检验结果和预设的判定规则,对检验批做出使用决策。常见的决策包括: 合格(Accepted): 物料质量符合要求,可以投入使用(如移入库存)。 不合格(Rejected): 物料质量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退货、降级处理或报废。 受控(Restricted): 物料质量存在某些问题,但可以在特定条件下使用,或者需要进一步的审查。 SAP QM可以根据使用决策自动更新物料的状态,并触发后续的流程(如生成退货请购单、生成不合格品报告等)。 抽样方案的管理: SAP QM支持多种抽样方案的管理,包括固定抽样、可调整抽样等。企业可以根据物料的重要程度、供应商的质量历史等因素,灵活选择和配置抽样方案,以达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检验成本的目的。 检验标准和技术规范的集成: SAP QM可以将物料的技术规范和检验标准集成到检验计划中,确保检验员在执行检验时,能够清晰地了解物料的要求。这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检验偏差。 1.3 物料分类与检验级别:精细化管理的关键 为了更有效地管理采购物料的质量,SAP QM允许企业对物料进行分类,并根据物料的重要性和风险程度,设置不同的检验级别。 物料分类: 企业可以将采购的物料按照其重要性、风险等级、供应商的可靠性等维度进行分类。例如,可以将物料划分为A类(高风险、高价值)、B类(中风险、中价值)、C类(低风险、低价值)等。 检验级别的设置: 检验级别决定了物料是否需要进行收货检验,以及检验的严格程度。SAP QM可以为不同的物料分类设置相应的检验级别。例如: 无需检验: 对于一些风险极低、供应商信誉极高的物料,可以直接判定为合格,无需进行检验。 批量检验: 对每一批入库的物料进行检验。 抽样检验: 根据预设的抽样方案进行抽样检验。 100%检验: 对入库的每一件物料进行全面检验。 通过设置不同的检验级别,企业可以平衡质量控制和运营效率,将有限的检验资源集中在高风险、高价值的物料上。 1.4 关键数据与报表:洞察采购质量状况 SAP QM提供了丰富的报表功能,帮助企业全面了解和分析采购质量状况。 不合格品分析报表: 可以按物料、供应商、检验员、不合格原因等维度,分析不合格品的发生情况,找出质量问题的根源。 供应商绩效报表: 定期评估供应商的交货准时率、合格率、退货率等,为供应商的续约或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检验批统计报表: 统计检验批的合格率、不合格批次数量等,监控整体检验流程的有效性。 物料质量趋势报表: 分析特定物料随时间推移的质量趋势,及时发现质量退化迹象。 总结 SAP QM在采购环节的应用,远不止简单的物料验收。它通过建立全面的供应商管理体系、科学的收货检验流程、灵活的物料分类与检验策略,以及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为企业构建了一个坚实的质量保障体系。这不仅能够从源头上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风险,更能帮助企业建立与供应商的长期互信合作关系,最终实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保障产品质量的战略目标。

用户评价

评分

读这本书,我最想弄明白的是,SAP的质量管理功能,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场景差异有多大?我所在的行业(比如汽车零部件制造)对质量的要求非常严苛,从原材料的入厂检验,到生产过程中的SPC(统计过程控制),再到最终产品的出厂检验,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迫切想知道,SAP的QM模块(质量管理模块)在这些高度专业化的领域,是如何被配置和扩展的?例如,是否可以通过SAP系统实现对特定批次产品的溯源,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能够迅速定位到所有受影响的产品和客户?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与行业特定的质量标准(如IATF 16949,或者ISO 13485等)相关的SAP配置和应用指南?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作者能够基于实际项目经验,分享一些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中,SAP质量管理模块的成功实施案例,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行业模板或者最佳实践,那对我们这样希望在SAP系统里深化质量管理应用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评分

在我看来,一个优秀的SAP项目,绝不仅仅是系统的成功上线,更重要的是系统能否真正地为企业创造价值,解决实际问题。这本书提到了“应用与开发”,我理解这不仅仅是教会我们如何使用SAP现有的质量管理功能,更重要的是,它会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在SAP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和创新,以满足企业不断变化的质量管理需求。我很好奇,书中是否会分享一些关于SAP QM模块的扩展性设计原则,或者如何利用SAP的合作伙伴解决方案,来增强QM的功能?例如,如何集成更先进的质量检测设备,或者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来预测潜在的质量风险?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启发,让我看到,SAP质量管理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模块,而是一个可以持续演进、不断优化的平台。如果书中能讨论一些关于SAP QM模块的未来发展趋势,或者一些前瞻性的应用方向,比如与AI、物联网的结合,那就更有前瞻性了。

评分

我一直觉得,SAP系统虽然强大,但对于一些非技术背景的业务人员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门槛的。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比较“硬核”,我担心它会过于侧重技术细节,而忽略了业务流程和用户的实际感受。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做到两者的平衡,既有足够的技术深度,能够让IT部门的同事有所收获,同时也能用相对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SAP质量管理功能是如何支持业务流程的,它能为采购、生产、销售团队带来哪些实际的好处。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流程图、业务场景分析,以及如何与SAP其他模块(如MM、PP、SD)进行集成,从而实现端到端的质量管理。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用户界面截图,或者模拟一些业务操作的步骤,那对于业务部门的同事来说,会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毕竟,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业务,提升效率和价值,而不是制造新的沟通障碍。

评分

这本书我刚开始拿到的时候,以为是那种晦涩难懂的技术手册,毕竟SAP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点“企业级”的光环。但翻开目录,我发现作者很有心,把质量管理这个相对“软”的概念,和SAP这个“硬”的系统结合起来,还细化到了采购、生产、销售这三个核心业务流程。这立刻勾起了我的兴趣,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总觉得质量管理就像一个孤岛,或者是个“救火队员”,很难真正融入到日常的业务运营中去。这本书的切入点,让我看到了一个可能性:通过SAP这个强大的平台,是否能把质量管理做到前置,做到系统化,而不是事后弥补?我特别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将质量管理理念转化为SAP系统中的具体功能模块,比如在采购环节,如何通过SAP系统来筛选供应商、进行物料检验,确保源头质量;在生产环节,如何利用SAP的批次管理、过程检验等功能,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波动,并及时进行纠正;最后在销售环节,如何通过SAP系统追踪客户反馈,分析退货原因,形成质量改进的闭环。这些都是我在工作中常常遇到的痛点,如果这本书真的能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是一份实用的业务指南。

评分

坦白说,我之所以会被这本书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一直对“敏捷开发”在企业级应用中的落地方式感到好奇。SAP系统庞大而复杂,传统的开发模式往往周期长、风险高。而这本书的书名里提到了“开发”,这让我联想到,作者是否会探讨如何在SAP的质量管理模块中,引入更灵活、更迭代的开发思路?比如,如何在SAP的定制化开发中,快速响应业务部门的质量需求变化?或者,是否能通过SAP的某些工具(例如ABAP开发,或者更现代的SAP云平台应用开发),来构建一套能够自我学习和优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我个人比较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开发案例,或者至少是一些开发上的思路和方法论,来指导我们在SAP平台上进行质量管理的二次开发或者集成。我希望它能告诉我,如何避免“大而全”的开发陷阱,而是聚焦于解决实际的质量问题,并通过SAP这个平台,实现“小步快跑”式的质量管理能力提升。如果书中能分享一些关于SAP质量管理模块的接口设计、数据模型优化、甚至是一些性能调优的经验,那就更有价值了。

评分

温故而知新

评分

会哈更会哈冷咯啦咯啦咯啦咯啦

评分

很好很满意很好很满意

评分

看过了,内容没啥问题,纸质还行!

评分

讲的非常精简,更多偏向面试,实用性稍弱,还有代码的篇幅过多。总体结构脉络不错,针对性强。

评分

帮同事买的,不做评价。

评分

书的纸张质量不行,买后悔了不咋地书的纸张质量!

评分

讲的够细的,需要花很多时间来研究一下。

评分

挺好的,用于自学,内容详细,通俗易懂,书页质量还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