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完全手册(附CD光盘1张)

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完全手册(附CD光盘1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韦东山 著
图书标签:
  • 嵌入式Linux
  • 应用开发
  • Linux
  • 嵌入式系统
  • 开发手册
  • 技术
  • 计算机
  • 电子工程
  • 编程
  • 实战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182623
版次:1
商品编码:1006287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无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79
正文语种:中文
附件:CD光盘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完全手册》以S3C2410、S3C2440开发板为例,从分析硬件上电执行的第1条指令开始,到构造出一个类似PDA、基于Linux的桌面GUI系统,带领读者学习、掌握从最底层到高层的软件编写方法。 《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完全手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适合刚接触嵌入式Linux的初学者学习,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嵌入式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

内容简介

  《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完全手册》全面介绍了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过程中,从底层系统支持到上层GUI应用的方方面面,内容涵盖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及相关工具的使用、配置,嵌入式编程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交叉编译工具的选项设置、Makefile语法、ARM汇编指令等),硬件部件的使用及编程(囊括了常见硬件,比如UART、I*IC、LCD等),UBoot、Linux内核的分析、配置和移植,根文件系统的构造(包括移植busybox、glibc、制作映象文件等),内核调试技术(比如添加kgdb补丁、栈回溯等),驱动程序编写及移植(LED、按键、扩展串口、网卡、硬盘、SD卡、LCD和USB等),GUI系统的移植(包含两个GUI系统:基于Qtopia和基于X),应用程序调试技术。
  《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完全手册》从最简单的点亮一个LED开始,由浅入深地讲解,使读者最终可以配置、移植、裁剪内核,编写驱动程序,移植GUI系统,掌握整个嵌入式Linux系统的开发方法。
  《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完全手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适合刚接触嵌入式Linux的初学者学习,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嵌入式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

目录

第1篇 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构建篇
第1章 嵌入式Linux开发概述
第2章 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构建
第3章 嵌入式编程基础知识
第4章 Windows、Linux环境下相关工具、命令的使用

第2篇 ARM9嵌入式系统基础实例篇
第5章 GPIO接口
第6章 存储器控制
第7章 内存管理单元MMU
第8章 NAND Flash控制器
第9章 中断体系结构
第10章 系统时钟和定时器
第11章 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
第12章 I*IC接口
第13章 LCD控制器
第14章 ADC和触摸屏接口

第3篇 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篇
第15章 移植U-Boot
第16章 移植Linux内核
第17章 构建Linux根文件系统
第18章 Linux内核调试技术

第4篇 嵌入式Linux设备驱动开发篇
第19章 字符设备驱动程序
第20章 Linux异常处理体系结构
第21章 扩展串口驱动程序移植
第22章 网卡驱动程序移植
第23章 IDE接口和SD卡驱动程序移植
第24章 LCD和USB驱动程序移植

第5篇 嵌入式Linux系统应用开发篇
第25章 嵌入式GUI开发
第26章 基于X的GUI开发
第27章 Linux应用程序调试技术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1篇 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构建篇
  第1章 嵌入式Linux开发概述
  1.2 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Linux系统
  1.2.1 ARM处理器介绍
  1. ARM的概念
  嵌入式处理器种类繁多,有ARM、MIPS、PPC等多种架构。ARM处理器的文档丰富,各类嵌入式软件大多(往往首选)支持ARM处理器,使用ARM开发板来学习嵌入式开发是个好选择。基于不同架构CPU的开发是相通的,掌握ARM架构之后,在使用其他CPU时也会很快上手。当然,作为产品进行选材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就非常多了,这不在本书的介绍范围之内。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既可以认为是一个公司的名字,也可以认为是对一类微处理器的通称,还可以认为是一种技术的名字。ARM公司是32位嵌入式RISC微处理器技术的领导者,自从1990年创办公司以来,基于ARM技术IP核的微处理器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100亿。
  ARM公司并不生产芯片,而是出售芯片技术授权。其合作公司针对不同需求搭配各类硬件部件,比如UART、SDI、I2C等,设计出不同的SoC芯片。
  ARM公司在技术上的开放性使得它的合作伙伴既有世界项级的半导体公司,也有各类中、小型公司。随着合作伙伴的增多,也使得ARM处理器可以得到更多的第三方工具、制造和软件支持,又使整个系统成本降低,使新品上市时间加快,从而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基于ARM的处理器以其高速度、低功耗、价格低等优点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应用于以下领域:
  ①为无级通信、消费电子、成像设备等产品提供可运行复杂操作系统的开放应用平台;
  ②在海量存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和网络应用等领域提供实时嵌入式应用;
  ③安全系统,比如信用卡、SIM卡等。

前言/序言


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精粹 本书旨在为广大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实用的Linux应用开发指南,聚焦于在资源受限的嵌入式环境中高效、稳定地构建各类应用程序。本书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的Linux系统架构理解,到高级的驱动程序开发、系统优化、安全性加固以及最新的IoT应用开发实践,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操经验。 第一篇:嵌入式Linux系统深度剖析 本篇将带领读者穿越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核心机制,为后续的应用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嵌入式Linux系统架构概览 1.1 嵌入式Linux的定义与优势: 详细阐述嵌入式Linux的独特之处,为何它能在资源受限的硬件上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将探讨其开源性、灵活性、强大的社区支持以及广泛的硬件兼容性,并对比其他嵌入式操作系统,分析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劣势。 1.2 Linux内核的层次模型: 深入剖析Linux内核的各个层次,包括系统调用接口、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的分离、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以及设备驱动层。理解这一模型是掌握Linux系统运行机制的关键。 1.3 Bootloader的作用与原理: 详尽介绍Bootloader在嵌入式系统启动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包括硬件初始化、加载Linux内核以及将控制权交给内核。我们将分析常见的Bootloader(如U-Boot、GRUB)的工作流程、配置方式以及如何进行移植和调试。 1.4 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与管理: 掌握构建和管理交叉编译工具链是嵌入式开发的首要任务。本章将详细指导读者如何根据目标硬件平台搭建GCC、Binutils、Glibc等交叉编译工具,并介绍Yocto Project、Buildroot等自动化构建系统,显著提升开发效率。 第二章:Linux进程管理与线程同步 2.1 进程的创建、消亡与状态转换: 深入理解Linux中进程的生命周期,包括fork()、exec()、wait()等关键系统调用的工作原理。我们将分析僵尸进程、孤儿进程的处理机制,以及如何通过ps、top等工具进行进程监控。 2.2 进程间通信(IPC)机制: 全面介绍Linux提供的多种IPC机制,如管道(pipe)、信号(signal)、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和套接字(socket)。通过实例演示,帮助读者选择最适合特定场景的IPC方法。 2.3 线程的创建与管理: 讲解POSIX线程(pthreads)的标准,包括线程的创建、同步与互斥。我们将深入探讨互斥锁(mutex)、信号量(semaphore)、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等同步原语的使用,以及避免竞态条件和死锁的策略。 2.4 实时性考量与调度策略: 针对实时嵌入式应用,我们将深入分析Linux的实时调度策略(SCHED_FIFO, SCHED_RR)及其配置方法。探讨如何通过调整内核参数和使用实时扩展(如PREEMPT_RT Patch)来满足严格的时间约束。 第三章:Linux内存管理与文件系统 3.1 虚拟内存与物理内存映射: 揭示Linux如何通过虚拟内存机制管理内存,包括页表、TLB、缺页中断等。理解内存分配和回收的算法,对于优化嵌入式应用的内存使用至关重要。 3.2 内存优化技术: 针对嵌入式系统内存受限的特点,本章将重点介绍各种内存优化技术,如内存池(memory pool)、减少内存碎片、利用mmap()映射文件等。 3.3 Linux文件系统概述: 介绍Linux支持的各种文件系统类型,如ext4、JFFS2、UBIFS、YAFFS2等,并重点分析其在嵌入式设备上的适用性。 3.4 文件系统的挂载、卸载与管理: 详细讲解文件系统的挂载点、挂载选项以及文件系统的创建、检查和修复。对于嵌入式系统,我们将特别关注Flash文件系统的特性和管理。 第二篇:核心驱动程序开发与接口编程 本篇将聚焦于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设备驱动程序的编写与调试,以及与硬件紧密交互的接口编程。 第四章:Linux设备驱动模型与核心API 4.1 Linux设备模型: 深入理解Linux设备模型(kobject, kset, device, driver, bus),这是驱动程序管理和组织的基础。 4.2 字符设备驱动开发: 以实例驱动程序为例,详细讲解字符设备驱动的编写流程,包括register_chrdev()、file_operations结构体、mmap()、ioctl()等关键API的用法。 4.3 块设备驱动开发: 介绍块设备驱动的特点和开发流程,重点分析request_queue、submit_bio等核心概念。 4.4 平台设备与总线驱动: 讲解平台设备和总线驱动模型,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模型来管理和抽象硬件设备,实现驱动与硬件的解耦。 第五章:中断处理与同步机制 5.1 中断的产生与响应: 详细阐述中断的产生过程、中断向量表、中断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5.2 中断处理程序(ISR)的设计: 编写高效、安全的ISR是驱动开发的关键。本章将讲解顶半部(top half)和底半部(bottom half)的设计模式,以及如何使用tasklet、workqueue来延迟执行任务。 5.3 中断屏蔽与并发控制: 探讨中断屏蔽的技巧,以及在多处理器环境下如何保证驱动程序的并发安全。 第六章:GPIO、I2C、SPI接口编程 6.1 GPIO接口编程: 讲解GPIO(通用输入输出)接口的基本原理和在Linux下的用户空间访问方法(sysfs接口、字符设备接口)。 6.2 I2C总线通信: 深入理解I2C通信协议,学习如何在Linux下编写I2C设备驱动,并利用Linux提供的I2C子系统进行设备管理和数据传输。 6.3 SPI总线通信: 讲解SPI(串行外设接口)通信原理,学习SPI设备驱动的开发,以及如何与SPI外设进行高效通信。 第七章:网络接口与Socket编程 7.1 Linux网络栈架构: 剖析Linux网络栈的层次结构,包括网络设备层、TCP/IP协议栈和套接字接口。 7.2 TCP/UDP Socket编程: 详细讲解TCP和UDP套接字API的使用,包括socket()、bind()、listen()、accept()、connect()、send()、recv()等,并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客户端/服务器模型的构建。 7.3 嵌入式网络应用开发: 探讨在嵌入式设备上实现网络功能的技术,如DHCP客户端、DNS解析、HTTP服务器等,以及如何处理网络错误和提高网络通信的稳定性。 第三篇:高级应用开发与系统优化 本篇将深入探讨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的更高层次的主题,包括多媒体、图形界面、系统性能优化、安全性以及面向未来的IoT应用开发。 第八章:嵌入式GUI应用开发 8.1 X Window System与Wayland: 介绍嵌入式Linux中常用的图形系统X Window System及其轻量级替代方案Wayland。 8.2 Qt for Embedded: 深入讲解Qt for Embedded的特点、组件以及如何在嵌入式设备上开发高性能的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从UI设计、控件使用到信号槽机制,进行全面讲解。 8.3 GTK+与第三方GUI库: 简要介绍GTK+等其他流行的GUI库,以及如何在需要轻量级解决方案时选择合适的第三方库。 第九章:多媒体应用开发 9.1 音频与视频处理基础: 讲解音频和视频数据格式、编解码原理以及常见的音频/视频处理API。 9.2 ALSA与PulseAudio: 详细介绍Linux下的音频系统ALSA(高级Linux声音架构)和PulseAudio,以及如何进行音频设备驱动和应用开发。 9.3 GStreamer多媒体框架: 深入学习GStreamer多媒体框架,它提供了一个强大、灵活的管道(pipeline)模型,能够轻松实现音视频的采集、处理、编码、解码和播放。 第十章: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 10.1 性能瓶颈分析: 介绍多种性能分析工具,如oprofile、perf、strace、ltrace等,帮助开发者定位CPU、内存、I/O等方面的性能瓶颈。 10.2 内核与应用调优: 探讨内核参数调优(如内存、网络、文件系统参数)以及应用级别的优化策略,如算法优化、数据结构选择、多线程并行等。 10.3 嵌入式Linux功耗管理: 针对移动和便携式嵌入式设备,深入分析功耗管理技术,包括CPU频率调整、设备休眠、唤醒机制等。 第十一章:嵌入式Linux安全性 11.1 安全威胁与防护策略: 分析嵌入式系统面临的常见安全威胁,如缓冲区溢出、SQL注入、不安全通信等。 11.2 Linux安全加固技术: 介绍Linux的安全机制,如SELinux、AppArmor、Capabilities、Namespace、Cgroups等,以及如何在应用开发中实践安全编程。 11.3 加密与认证: 讲解SSL/TLS协议在嵌入式网络通信中的应用,以及常用的加密算法和认证机制。 第十二章:面向未来的IoT应用开发 12.1 MQTT、CoAP等通信协议: 介绍适用于IoT场景的轻量级通信协议,如MQTT、CoAP,并演示如何在嵌入式设备上实现这些协议。 12.2 云平台接入与数据管理: 讲解如何将嵌入式设备接入主流云平台(如AWS IoT, Azure IoT, 阿里云IoT),以及如何进行设备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 12.3 边缘计算与智能分析: 探讨边缘计算的概念,以及如何在嵌入式设备上部署轻量级的机器学习模型,实现本地智能分析。 本书不仅理论先行,更强调实践。书中穿插了大量的代码示例、调试技巧和案例分析,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通过阅读本书,您将能够独立完成复杂的嵌入式Linux应用程序开发,并自信地应对各种嵌入式开发挑战。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学习的动力,特别是它所强调的“应用开发”方面。在我看来,嵌入式Linux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在于能够开发出功能丰富、交互友好的应用程序。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如何使用C/C++等常用语言进行嵌入式Linux应用程序的开发,包括如何利用Linux提供的各种库函数,如POSIX API、glibc等。我尤其期待书中能有关于GUI(图形用户界面)开发的内容,比如使用Qt、GTK+等框架,来为嵌入式设备开发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界面。另外,数据持久化也是嵌入式应用中常见的问题,我希望书中能介绍一些常用的数据库(如SQLite)在嵌入式Linux上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附带的CD光盘,我希望能够提供一些示例应用程序的源代码,以及用于调试和性能分析的工具,这会大大提升我的学习效率,让我能够快速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开发能力。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让我对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有了很高的期待,我尤其关注的是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可运行的代码,并且能够理解底层的实现原理。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我非常兴奋,第一时间翻阅了目录,看到其中涵盖了从基础的Linux命令、shell脚本,到更复杂的进程间通信、多线程编程,再到网络编程和文件系统等内容,这些都是嵌入式开发中不可或缺的技能。我特别对其中关于移植和驱动开发的部分很感兴趣,因为这往往是嵌入式开发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书中提供的CD光盘更是锦上添花,我期待着能够从中获取到大量的例程代码、开发工具以及相关的参考资料,这无疑会大大缩短我的学习和实践周期。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动手实践书中的每一个例子,希望能通过这本书的指导,快速掌握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的精髓,并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小型项目。对于我这样一名希望在嵌入式领域深耕的开发者来说,这样一本内容全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参考书,无疑是极大的助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构建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又能应对实际开发中的各种难题,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者。

评分

从这本书的标题来看,它似乎旨在提供一个“完全”的解决方案,这让我对它的覆盖面和深度产生了好奇。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对于嵌入式Linux系统中常见的通信协议和网络编程的介绍。例如,TCP/IP协议栈在嵌入式设备上的应用,HTTP、MQTT等应用层协议的实现,以及如何利用Socket API进行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开发。在物联网时代,这些知识是开发联网设备的基石。我还希望书中能对一些高并发场景下的网络处理方式进行探讨,比如使用select、poll、epoll等I/O多路复用技术,或者介绍一些轻量级的网络框架。此外,安全性也是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我希望书中能对一些基本的安全加固措施,如用户权限管理、访问控制、敏感数据加密等有所涉及。光盘中的内容,我期待能包含一些网络通信的示例代码,或者是一些用于网络调试的工具,能够帮助我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网络编程的知识。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最关心的就是它在系统移植和内核裁剪方面的内容是否够深入。嵌入式Linux项目往往资源受限,需要开发者具备强大的系统优化能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在不同硬件平台上进行Linux内核移植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bootloader的选择、设备树的编写、驱动的适配等。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有关于如何对Linux内核进行裁剪,以减小系统体积、提高运行效率的指导,例如如何选择需要编译进内核的模块,如何配置内核参数等。另外,在应用开发方面,我希望能够看到一些关于如何进行性能优化的技巧和方法,比如如何分析程序的CPU占用率、内存使用情况,如何进行多线程的同步和互斥,以及如何进行高效的I/O操作等。这本书如果能在这方面提供一些实用的案例和深入的剖析,那将对我非常有帮助。附带的光盘,我猜想里面可能会包含一些移植好的Linux发行版镜像,或者是一些常用的开发工具的打包,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快速上手进行开发的开发者来说,是莫大的福音。

评分

这本书的篇幅和内容深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泛泛而谈的入门书籍,而是深入到了嵌入式Linux应用的方方面面。我注意到书中不仅讲解了应用层开发,还涉及了与硬件交互的相关知识,例如GPIO、I2C、SPI等常用接口的驱动开发思路,以及如何利用Linux内核提供的API来控制硬件。这对于理解整个嵌入式系统的运作至关重要。我尤其欣赏的是,作者似乎并没有止步于介绍API的使用,而是尝试去解释这些API背后的工作原理,例如在讲述内存管理时,可能涉及到了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的划分,以及页表机制等概念,这有助于我们建立更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附带的CD光盘,我希望里面不仅仅是简单的代码片段,而是能够提供一个完整的、可编译运行的开发环境,甚至是搭建好的虚拟机镜像,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初学者搭建开发环境的门槛。我想通过这本书,能够真正理解嵌入式Linux的“嵌入”二字,不仅仅是跑个Linux系统,更要能够高效地利用Linux的强大功能,去驱动和控制实际的硬件,解决特定的应用问题,实现定制化的功能。

评分

这本书电子版都快看完了,买纸质版的翻翻。

评分

我的地址写的很清楚了,当时正在开会,让他送到楼上,结果非要我下去拿

评分

书的质量就那回事,逼近便宜

评分

老书了,主要拿来收藏的,偶尔翻翻看看

评分

但是学习嵌入式一般般吧

评分

用来复习的,对照视频和韦东山开发版来用。希望能物尽其用

评分

入门书籍。用来系统的学习学习。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好书值得推荐,送货速度甚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