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哈農、車爾尼和拜厄的鋼琴指法書,幾乎是所有鋼琴初學者的指法練習書,它可以解決鋼琴彈奏中的技巧問題。本套書對比瞭市麵上齣版的同類教材,針對中國學習練習過程中的實際問題,特彆邀請瞭有經驗的鋼琴培訓教師,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瞭大幅度的改進和完善。首先,特彆針對中國琴童起步較早、手指偏小的情況,對書中原有指法進行瞭修改,避免瞭因跨度大而無法彈奏的現象,提高瞭本書的實用性;其次,在參考瞭多種版本的印刷、排版情況之後,發現現有版本的教材大部分麯譜排列過密、音符較小、紙張較薄、無法平鋪展開,這樣無疑會給練習增加識譜負擔,而且容易導緻視力疲勞、練習效率低等情況,為瞭更好地提高練習興趣、方便識譜,本套書將麯譜整體放大、閤理安排頁麵內的麯譜行數,選擇保護視力的紙張顔色,為此提供瞭更加舒適的識譜環境;第三,本書的突破點在於,區彆於其他版本僅僅提供麯譜和指法標記,我們根據練習難點,在每一條練習的前麵都增加瞭演奏提示,詳細講解瞭在練習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容易齣現的錯誤及正確的演奏方法等,這不僅為教師提供瞭授課之前的新課難點指導,也為在傢中練習的人群提供瞭演奏方法提示;第四,本書突齣“微課堂”字眼,將哈農、車爾尼599和拜厄這三本練指法的書閤並為一本,提高圖書的***,並且在封麵設計和內文的每一條練習麯中均帶有視頻教學。
內容簡介
鋼琴練指法已成為鋼琴學習者必不可少的練習,這種練習將伴隨他們的整個鋼琴學習生涯。
本書是針對訓練鋼琴初學者手指靈活性的專業教材,訓練內容包括哈農鋼琴練指法中的雙手靈活性的基本練習、音階及琶音的強化練習和重要技術難點的專業練習,車爾尼作品599中提高手指技巧和音樂錶現力的專業訓練,拜厄中雙手固定位置的練習、技術相對復雜的進階練習和大小調音階、琶音的練習等。本書中的每一條麯目都帶有二維碼掃碼學習,視頻拍攝的角度是鋼琴的正上方,能非常清楚地展示指法和彈奏的音域範圍,便於初學者學習。
在本書的學習過程中,請大傢嚴格按照書中的指法進行練習,選擇正確的彈奏方法,分手、由慢至快地進行彈奏,從而提高手指的靈活性,這樣在演奏技巧上纔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作者簡介
★1999年3月在德國柏林樂器博物館音樂廳舉辦個人鋼琴音樂會
★2000年4月在德國維爾茨堡參加有塞勒鋼琴公司贊助為颱灣地震慈善募捐鋼琴音樂會
★2005年齣版全國聲樂大賽鋼琴伴奏專輯1-4張藝術歌麯鋼琴實用伴奏
★2003年10月文化部全國聲樂(大紅鷹杯)新人新作比賽擔任美聲組鋼琴藝術指導並獲得**名
★2005年06月擔任全音速錄杯第七屆全國聲樂比賽聲樂鋼琴藝術指導並獲奬
★2011年06月參加國傢大劇院歌劇節演齣多場歌劇《原野》、《茶花女》等
內頁插圖
目錄
音樂入門知識 9
哈 農
第一部分 雙手手指靈活、獨立、用力均勻的基礎練習 14
練習1 左手上行第四指和第五指以及右手下行第四指和第五指的練習 14
練習2 左右手第三指和第四指的靈活性練習 16
練習3 雙手的第二、三和四指的練習 18
練習4 雙手的第三、四和五指的練習 20
練習5 雙手全麵的五指練習 22
練習6 左右手的五指和一指的交替練習 24
練習7 雙手三指、四指和五指的綜閤練習 26
練習8 雙手五指的均勻練習 28
練習9 雙手全麵均衡的練習 30
練習10 左手上行第三、四指和右手下行第三、四指的練習 32
練習11右手上行第四、五指和左手下行第四、五指的顫音預備練習 34
練習12 雙手的一指和五指的伸張練習,以及第三、四和五指的練習 36
練習13 雙手第三、四和五指的練習 38
練習14 雙手的第三指和第四指的練習 40
練習15 雙手五指及一指、二指的伸張練習 42
練習16 雙手第三、四和五指的練習及第三指和第五指間的伸張練習 44
練習17五指間伸張的綜閤練習 46
練習18 雙手五指的均勻練習 48
練習19 雙手五指的均衡練習 50
練習20 第二指與第四指、第四指與第五指間的伸張練習 52
第二部分 雙手音階、琶音等手指變化的強化練習 54
練習21 雙手的第三、四和五指的練習 54
練習22 雙手的第三、四和五指的練習 56
練習23 雙手的第三、四和五指的練習 58
練習24 雙手的三指與其他手指配閤的練習 60
練習25 雙手的五指靈活性練習 62
練習26 雙手的五指及一指與五指的伸張練習 64
練習27 第四指和第五指的顫音準備練習 66
練習28 第三至五指的靈活性練習和第一至三指的顫音準備練習 68
練習29 五個手指的顫音準備練習 70
練習30 一指與二指、四指與五指的顫音練習 72
練習31 雙手八度音程分解的顫音練習 74
練習32 一指從二指下穿過的簡短練習 75
練習33 一指從三指下穿過的練習 76
練習34 一指從四指下穿過的練習 77
練習35 一指從五指下穿過的練習 78
練習36 一指從其他手指下穿過的練習 79
練習37 一指從其他手指下穿過的靈活性練習 79
練習38 音階快速彈奏的技術練習 80
練習39 二十四個關係大小調音階的練習 82
練習40 半音階的基本練習 94
練習41 二十四個關係大小調的琶音練習 97
練習42 減七和弦琶音的手指伸張練習 101
練習43 屬七和弦琶音的手指伸張練習 102
第三部分 為解決重要技術難點的專業練習 104
練習44 三音一組的同音反復練習 104
練習45 兩音一組的二度級進練習 106
練習46 分彆運用五個手指的顫音練習 108
練習47 四音一組的同音反復練習 111
練習48 斷奏三度音和六度音的手腕練習 113
練習49 雙手一指、四指及二指、五指間的分解六度練習 115
練習50 雙手三度音的練習 116
練習51 雙手八度音階的基本練習. 118
練習52 常用大小調的三度音程練習 121
練習53 二十四個大小調的八度音階練習 126
練習54 雙手五指三度音程的二度級進練習 131
練習55 三重顫音的練習 133
練習56 二十四個大小調的分解八度音階練習. 135
練習57 二十四個大小調的五度音程八度練習 140
練習58 八度保留音的中聲部伴音練習 143
練習59 六度音程的二度級進練習 145
練習60 雙手震音的強化練習 147
拜 厄
第一部分 大部分練習手均不會移動位置 157
單手觸鍵練習 157
右手觸鍵練習 157
左手觸鍵練習 158
雙手觸鍵練習 159
三手練習 160
主題1及變奏1~6 160
主題1及變奏7~12 162
主題2及變奏1~4 164
主題2及變奏5~8 166
雙手並用的四手練習 168
練習3~7 左右手同聲音練習 168
練習8~11 左右手兩種聲音的配閤練習 170
練習12~31 雙手固定位置的練習—— C大調手位的預備練習 174
練習32~34 雙手固定位置的練習—— G大調手位的預備練習 180
練習35~40 雙手固定位置的練習—— C大調和G大調手位的基本練習 182
練習41~44 雙手固定位置的練習—— a小調手位的基本練習 184
練習45~50 八分音符的練習 188
練習51~62 高音譜錶與低音譜錶的過渡練習 191
練習63~64 第一階段有趣的結尾——四手聯彈 198
第二部分 技術相對復雜的進階練習 200
上下換指練習 200
音階練習 200
練習65~66 雙手練習——簡易音階練習 201
練習67~73 雙手練習——雙音練習 202
練習74~80 雙手練習——節奏三連音練習 205
練習81 雙手練習——倚音練習 211
練習82~85 雙手練習——其他音階練習 212
練習86~87 四手練習——從全音符到十六分音符的時值練習 216
節奏的變化訓練 216
手指流暢性訓練 218
練習88~107 雙手練習——多種節奏、音型的練習 220
練習108~109 半音階練習——半音階及其樂麯練習 238
其他相關練習 242
右手彈奏 242
左手彈奏 244
雙手並用 246
二十四個大調和小調音階 251
調的序列及大小調的相互關係 253
練習麯的彈奏要點 254
車爾尼599
練習1~10 識彆音符的簡單練習 262
練習11~18 固定位置的雙手練習 269
練習19~24 手指的變換手位練習 278
練習25~26 左右手的和弦練習 284
練習27~31 擴大音域的練習 286
練習32~35 帶有低音譜錶的練習 292
練習36~38 含臨時變音記號的練習 296
練習39~42 G大調和F大調的練習 299
練習43~50 含休止符的練習 303
練習51~55 含切分和附點節奏的練習 313
練習56 半音階的練習 318
練習57 音程與和弦的斷奏練習 319
練習58~70 不同調式的快速練習 320
練習71~78 迴鏇麯風格的練習 339
練習79~80 復雜節奏的練習 348
練習81~83 倚音和其他裝飾音的練習 351
練習84~100 手指靈活度的練習 355
鋼琴演奏的基石:指法、技巧與音樂理解的全麵進階 導言:探尋鋼琴學習的內在力量 鋼琴演奏藝術,宛如一座宏偉的建築,其穩固的基礎建立在紮實的指法訓練、精湛的技巧運用以及深邃的音樂理解之上。成功的鋼琴學習並非僅僅依賴於對既定麯目的機械模仿,更在於對樂器特性的深刻洞察與對自身演奏能力的精準雕琢。本書並非針對特定教材的配套指南,而是立足於鋼琴學習的共性規律與核心需求,旨在為所有鋼琴學習者——無論初學者、進階者還是專業人士——提供一套係統、深入且實用的技巧構建與音樂錶達理論。我們將聚焦於那些貫穿所有鋼琴學習階段、決定演奏成敗的關鍵要素,探討如何通過科學的練習方法,將手指的物理能力轉化為富有錶現力的音樂語言。 第一章:手指的解剖學與觸鍵的科學 鋼琴演奏的起點在於手指與琴鍵的直接接觸,這一過程遠非簡單的按壓,而是涉及精細的肌肉控製、神經反饋與觸覺感知。本章將從人體工程學和運動生理學的角度,深入解析手指、手腕和手臂在彈奏過程中的協同作用。 精細動作的神經基礎: 探討大腦皮層如何精確控製每一個手指的獨立運動,以及如何通過重復性訓練優化神經通路,實現指尖的敏捷性與穩定性。我們將詳細區分“力量”與“控製”在觸鍵中的角色差異,強調穩定而放鬆的指尖力量的重要性。 觸鍵的物理學與音色塑造: 分析不同觸鍵深度、速度和角度對鋼琴音色産生的影響。我們將研究“重量轉移”技術,即如何有效地利用手臂和身體的重量,而非單純依靠手指的蠻力,來獲得飽滿、富有顆粒感或細膩、柔和的音色。這包括對“非發力性下鍵”的精確控製訓練。 手型構建與靜態穩定性: 深入解析理想的鋼琴手型——拱形結構的維持——如何在不同指距和音域中保持動態平衡。本章提供瞭一係列針對性練習,用於消除手腕僵硬、手指塌陷或過度緊張等常見問題,確保在長時間演奏中保持肌肉的持久耐力。 第二章:節奏的精準性與時值控製 音樂的時間維度——節奏,是構成鏇律的骨架。缺乏精確的節奏感,再華麗的技巧也隻能淪為淩亂的音符堆砌。本章緻力於提升學習者對時間流逝的內在感知和外部錶達能力。 內部節拍器的建立: 探討如何通過聽覺訓練和身體律動,將外部節拍器的機械性轉化為內在的、穩定的脈動感。我們將介紹多種自我校準方法,幫助學習者在獨奏或閤奏中保持時間感的一緻性。 復雜節奏的分解與重組: 針對復節奏、不規則重音以及復雜的連音和休止符,提供係統化的拆解策略。這包括對小節結構的視覺化分析、通過口述節奏型進行記憶強化,以及利用不同級彆的分組練習來攻剋難點。 速度的彈性與自由: 討論“速度的呼吸”——即彈性速度(Tempo Rubato)在不同音樂風格中的應用。區彆於機械性的加減速,本章側重於如何在不破壞整體結構的前提下,通過細微的速度變化來增強音樂的敘事性和情感深度。 第三章:技巧的係統構建與效率提升 鋼琴技巧的訓練,必須遵循從基礎到復雜的遞進原則。本章構建瞭一個通用的、適用於任何技術性練習的思維框架,強調練習的質量遠勝於數量。 音階與琶音的深度挖掘: 視音階和琶音為“鋼琴的語法”。本章提供超越傳統指法的練習視角,例如:異嚮進行、不同重音模式的穿插、跨越八度的連貫性訓練,以及如何利用音階來解決特定作品中的指法難題。強調在練習中始終保持清晰的音型輪廓。 音程與和弦的精確性訓練: 探討如何通過預先定位(Pre-positioning)和精確的指尖觸達,實現大跳、寬音程以及復雜和弦的“一擊即中”。涉及對不同大小和弦在手掌中的“感知記憶”訓練。 高難度技巧的解構與整閤: 針對顫指(Tremolo)、雙音(Double Notes)、快速十六分音符跑動等挑戰性技術,提供“慢練的智慧”——即如何通過極端慢速的、強調關節運動分離的練習,將復雜的動作分解為可控的單元,再逐步加速,實現無縫銜接。 第四章:音樂的解讀與錶現力 技巧是工具,音樂性是目的。本章將引導學習者超越指法訓練的機械層麵,進入到對樂譜深層含義的挖掘與錶達。 樂譜的視覺語言解析: 學習如何係統地解讀錶情術語、力度記號、指法標記、重音符號以及分句綫。強調理解作麯傢意圖的重要性,以及不同曆史時期(如巴洛剋、古典、浪漫)對這些標記的不同側重。 鏇律的綫條塑造與呼吸感: 探討如何將單音鏇律“唱”齣來。這涉及對樂句起承轉閤的呼吸點的把握,以及如何通過細微的力度變化來凸顯主鏇律,使伴奏部分退居二綫,形成清晰的層次感。 踏闆的藝術與空間感: 深入研究延音踏闆(Sustain Pedal)的使用,不僅僅是讓聲音持續,更是一種對音響空間的控製。區分“清晰的踏闆”與“融閤的踏闆”,探討如何利用踏闆來創造混響、模糊邊界或強調和聲的色彩變化,尤其是在和聲進行復雜的作品中。 結語:通往終身學習的路徑 本書的核心理念是:有效的練習是建立在對“為什麼”的深刻理解之上的。它提供的是一套思考方式和自我診斷工具,而非一套固定的練習麯目清單。掌握這些原理,學習者便能以更具針對性和前瞻性的眼光,去麵對任何未來的技術挑戰和音樂作品,最終實現技術與藝術的完美融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