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味道是一種很奇特的感覺,有時候不在於菜式的本身,而是在於那時節、那人和那情感。
不過是一道日常小吃,卻承載瞭幾韆年的文化風情,又調和瞭製作者的心意,還有汪先生與傢人朋友的迴憶。
活著真好啊!像汪先生那樣像感受生活的樂趣。
作者簡介
汪曾祺:
1920~1997。
他在短篇小說和散文創作上頗有成就。散文集《蒲橋集》《人間草木》等。
寫字、畫畫、做飯,明明是平常普通的日常,他卻深得其中的樂趣。
不管在什麼環境下,永遠不消沉沮喪,無機心,少俗慮。這就是汪曾祺。
目錄
第一輯四方食事
四方食事 / 002
故鄉的食物 / 012
傢常酒菜 / 030
吃食和文學 / 036
《吃的自由》序 / 046
《旅食與文化》題記 / 050
食道舊尋——《學人談吃》序 / 053
王磐的《野菜譜》 / 060
馬鈴薯 / 065
韭菜花 / 069
貼鞦膘 / 074
手把肉 / 078
鱖魚 / 083
肉食者不鄙 / 086
魚我所欲也 / 092
五味 / 096
食豆飲水齋閑筆 / 102
栗子 / 113
昆明的果品 / 116
米綫和餌塊 / 123
故鄉的元宵 / 130
果蔬鞦濃 / 134
豆汁兒 / 139
宋朝人的吃喝 / 141
第二輯草木春鞦
果園雜記 / 146
花 / 150
紫薇 / 157
臘梅花 / 162
北京的鞦花 / 165
雲南茶花 / 171
昆明的雨 / 174
天山行色 / 179
湘行二記 / 204
菏澤遊記 / 215
泰山片石 / 223
金陵王氣 / 241
長城漫憶 / 245
濠河逝水 / 250
滇遊新記 / 256
鬍同文化 / 270
午門 / 275
覓我遊蹤五十年 / 278
四川雜憶 / 286
美國短簡 / 302
精彩書摘
《人間滋味》:
故鄉的食物
炒米和焦屑
小時讀《闆橋傢書》:“天寒冰凍時暮,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醬薑一小碟,最是暖老溫貧之具”,覺得很親切。鄭闆橋是興化人,我的傢鄉是高郵,風氣相似。這樣的感情,是外地人們不易領會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瞭炒米糖。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買瞭,咯咯地嚼著。四川有“炒米糖開水”,車站碼頭都有得賣,那是泡著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專業的作坊做的,不像我們那裏。我們那裏也有炒米糖,像彆處一樣,切成長方形的一塊一塊。也有搓成圓球的,叫做“歡喜團”。那也是作坊裏做的。但通常所說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結的,是“散裝”的;而且不是作坊裏做齣來,是自己傢裏炒的。
說是自己傢裏炒,其實是請瞭人來炒的。炒炒米也要點手藝,並不是人人都會的。入瞭鼕,大概是過瞭鼕至吧,有人背瞭一麵大篩子,手執長柄的鐵鏟,大街小巷地走,這就是炒炒米的。有時帶一個助手,多半是個半大孩子,是幫他燒火的。請到傢裏來,管一頓飯,給幾個錢,炒一天。或二鬥,或半石;像我們傢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齊,沒有零零碎碎炒的。過瞭這個季節,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著。一炒炒米,就讓人覺得,快要過年瞭。
裝炒米的壇子是固定的,這個壇子就叫“炒米壇子”,不作彆的用途。舀炒米的東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傢大都是用一個香煙罐頭。我的祖母用的是一個“柚子殼”。柚子, 我們那裏柚子不多見,從頂上開一個洞,把裏麵的瓤掏齣來,再塞上米糠,風乾,就成瞭一個硬殼的鉢狀的東西。她用這個柚子殼用瞭一輩子。
我父親有一個很怪的朋友,叫張仲陶。他很有學問,曾教我讀過《項羽本紀》。他薄有田産,不治生業,整天在傢研究易經,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隻有他一個人用蓍草算卦。據說他有幾卦算得極靈。有一傢,丟瞭一隻金戒指,懷疑是女傭人偷瞭。這女傭人濛瞭冤枉,來求張先生算一卦。張先生算瞭,說戒指沒有丟,在你們傢炒米壇蓋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時就不大相信,算卦怎麼能算得這樣準,怎麼能算得齣在炒米壇蓋子上呢?不過他的這一卦說明瞭一件事,即我們那裏炒米壇子是幾乎傢傢都有的。
炒米這東西實在說不上有什麼好吃。傢常預備,不過取其方便。用開水一泡,馬上就可以吃。在沒有什麼東西好吃的時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來瞭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點心。鄭闆橋說“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說其省事,比下一碗掛麵還要簡單。炒米是吃不飽人的。一大碗,其實沒有多少東西。我們那裏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闆橋所說“佐以醬薑一小碟”,也有,少。我現在歲數大瞭,如有人請我吃泡炒米,我倒寜願來一小碟醬生薑, 最好滴幾滴香油,那倒是還有點意思的。另外還有一種吃法,用豬油煎兩個嫩荷包蛋 我們那裏叫做“蛋癟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這種食品是隻有“慣寶寶”纔能吃得到的。誰傢要是老給孩子吃這種東西,街坊就會有議論的。
我們那裏還有一種可以急就的食品,叫做“焦屑”。糊鍋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我們那裏,餐餐吃米飯,頓頓有鍋巴。把飯鏟齣來,鍋巴用小火烘焦,起齣來,捲成一捲,存著。鍋巴是不會壞的,不發餿,不長黴。攢夠一定的數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碎,放起來。焦屑也像炒米一樣。用開水衝衝,就能吃瞭。焦屑調勻後成糊狀,有點像北方的炒麵,但比炒麵爽口。
我們那裏的人傢預備炒米和焦屑,除瞭方便,原來還有一層意思,是應急。在不能正常煮飯時,可以用來充飢。這很有點像古代行軍用的“糟”。有一年,記不得是哪一年,總之是我還小,還在上小學,黨軍(國民革命軍)和聯軍(孫傳芳的軍隊)在我們縣境內開瞭仗,很多人都躲進瞭紅十字會。不知道齣於一種什麼信念,大傢都以為紅十字會是哪一方的軍隊都不能打進去的,進瞭紅十字會就安全瞭。紅十字會設在煉陽觀,這是一個道士觀。我們一傢帶瞭一點行李進瞭煉陽觀。祖母指揮著,特彆關照,把一壇炒米和一壇焦屑帶瞭去。我對這種打破常規的生活極感興趣。晚上,爬到呂祖樓上去,看雙方軍隊槍炮的火光在東北麵不知什麼地方一陣一陣地亮著,覺得有點緊張,也覺得好玩。很多人傢住在一起,不能煮飯,這一晚上,我們是衝炒米、泡焦屑度過的。沒有床鋪,我把幾個道士誦經用的蒲團拼起來,在上麵睡瞭一夜。這實在是我小時候度過的一個浪漫主義的夜晚。
第二天,沒事瞭,大傢就都迴傢瞭。
炒米和焦屑和我傢鄉的貧窮和長期的動亂是有關係的。
……
人間滋味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