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滋味

人间滋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汪曾祺 著
图书标签:
  • 美食
  • 生活
  • 情感
  • 治愈
  • 温暖
  • 人间烟火
  • 随笔
  • 散文
  • 味蕾
  • 记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04688
版次:1
商品编码:12153009
品牌:悦读纪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雅致纸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味道是一种很奇特的感觉,有时候不在于菜式的本身,而是在于那时节、那人和那情感。

不过是一道日常小吃,却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风情,又调和了制作者的心意,还有汪先生与家人朋友的回忆。

活着真好啊!像汪先生那样像感受生活的乐趣。


作者简介

汪曾祺:

1920~1997。

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上颇有成就。散文集《蒲桥集》《人间草木》等。

写字、画画、做饭,明明是平常普通的日常,他却深得其中的乐趣。

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这就是汪曾祺。


目录

第一辑四方食事

四方食事 / 002

故乡的食物 / 012

家常酒菜 / 030

吃食和文学 / 036

《吃的自由》序 / 046

《旅食与文化》题记 / 050

食道旧寻——《学人谈吃》序 / 053

王磐的《野菜谱》 / 060

马铃薯 / 065

韭菜花 / 069

贴秋膘 / 074

手把肉 / 078

鳜鱼 / 083

肉食者不鄙 / 086

鱼我所欲也 / 092

五味 / 096

食豆饮水斋闲笔 / 102

栗子 / 113

昆明的果品 / 116

米线和饵块 / 123

故乡的元宵 / 130

果蔬秋浓 / 134

豆汁儿 / 139

宋朝人的吃喝 / 141

第二辑草木春秋

果园杂记 / 146

花 / 150

紫薇 / 157

腊梅花 / 162

北京的秋花 / 165

云南茶花 / 171

昆明的雨 / 174

天山行色 / 179

湘行二记 / 204

菏泽游记 / 215

泰山片石 / 223

金陵王气 / 241

长城漫忆 / 245

濠河逝水 / 250

滇游新记 / 256

胡同文化 / 270

午门 / 275

觅我游踪五十年 / 278

四川杂忆 / 286

美国短简 / 302



精彩书摘

  《人间滋味》:
  故乡的食物
  炒米和焦屑
  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柚子, 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时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
  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家常预备,不过取其方便。用开水一泡,马上就可以吃。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点心。郑板桥说“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说其省事,比下一碗挂面还要简单。炒米是吃不饱人的。一大碗,其实没有多少东西。我们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也有,少。我现在岁数大了,如有人请我吃泡炒米,我倒宁愿来一小碟酱生姜, 最好滴几滴香油,那倒是还有点意思的。另外还有一种吃法,用猪油煎两个嫩荷包蛋 我们那里叫做“蛋瘪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这种食品是只有“惯宝宝”才能吃得到的。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街坊就会有议论的。
  我们那里还有一种可以急就的食品,叫做“焦屑”。煳锅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我们那里,餐餐吃米饭,顿顿有锅巴。把饭铲出来,锅巴用小火烘焦,起出来,卷成一卷,存着。锅巴是不会坏的,不发馊,不长霉。攒够一定的数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碎,放起来。焦屑也像炒米一样。用开水冲冲,就能吃了。焦屑调匀后成糊状,有点像北方的炒面,但比炒面爽口。
  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和焦屑,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在不能正常煮饭时,可以用来充饥。这很有点像古代行军用的“糟”。有一年,记不得是哪一年,总之是我还小,还在上小学,党军(国民革命军)和联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了红十字会。不知道出于一种什么信念,大家都以为红十字会是哪一方的军队都不能打进去的,进了红十字会就安全了。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观。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祖母指挥着,特别关照,把一坛炒米和一坛焦屑带了去。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张,也觉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泡焦屑度过的。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
  第二天,没事了,大家就都回家了。
  炒米和焦屑和我家乡的贫穷和长期的动乱是有关系的。
  ……
《人间滋味》 《人间滋味》是一部深刻描绘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现实主义小说。它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群像,通过不同人物的故事,展现了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选择与坚守。这不是一本关于美食的书,而是关于生活本身,关于那些在平凡日子里涌动着的,五味杂陈的情感。 故事的主线围绕着几个命运交织的家庭展开。在繁华都市的一隅,老街坊赵家的故事是小说的缩影。 patriarch 赵老汉,一个经历过岁月洗礼的老人,他的脸上刻满了生活的痕迹,也藏着一颗不屈的心。他的子女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生活轨迹。大儿子赵强,勤恳踏实,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屡屡碰壁,他为了养家糊口,尝遍了世间的辛劳与不易。二女儿赵敏,聪慧却冲动,渴望摆脱小镇的束缚,在城市里闯荡,却也因此卷入了情与法的纠葛。小儿子赵勇,性格内向,在大哥大姐的羽翼下成长,却在关键时刻展现出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担当。 故事并非一帆风顺,它充满了曲折与无奈。赵家兄弟姐妹在追求各自幸福的过程中,既有彼此扶持的温情,也有因为现实压力而产生的矛盾与隔阂。他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变革与机遇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的时代。工厂的倒闭,下岗的潮水,市场经济的冲击,这些宏大的社会变迁,都像无形的手,拨动着每一个普通家庭的命运。 小说中,作者并没有回避生活的残酷。失业的困境,债务的压力,疾病的侵袭,亲情的考验,爱情的背叛,这些现实的问题被毫不留情地展现出来。比如,赵强在一次次的创业失败后,不得不低头去工地搬砖,汗水浸透的衣衫,是他对生活最真实的写照。赵敏因为一时的冲动,卷入了一场官司,面临着牢狱之灾,她的选择,让整个家庭陷入了绝境。 然而,《人间滋味》并非一部消极悲观的作品。在那些沉重的现实面前,作者同样描绘了人性的光辉。即使身处困境,赵家的人们依然保持着善良和尊严。赵老汉在晚年,用自己微薄的积蓄,帮助困境中的邻里。赵强在最艰难的时候,也没有放弃对家人的责任。赵敏在失去一切后,并没有沉沦,而是选择重新开始,用自己的双手去弥补过去的错误。 小说中,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是作者倾注心血的创作。他们不是完美的英雄,也不是脸谱化的坏人,他们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有着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比如,赵家的邻居,开小吃店的王阿姨,她热心肠,嘴巴却有点碎,常常在家长里短中传递着最真实的信息。还有那个沉默寡言的张师傅,他总是默默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却从不求回报。 《人间滋味》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感。作者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出城市的街景,老屋的陈设,人们的面容,以及那些细微的情绪变化。读者仿佛能闻到老街的烟火气,听到市井的喧嚣,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波澜。那些熟悉的场景,那些朴实的话语,都带着一种亲切的乡愁,一种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小说中的“滋味”,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是成功的喜悦,是失败的痛苦,是离别的伤感,是重逢的激动,是家庭的温暖,是社会的冷漠,是人生的无奈,也是希望的渺茫。这些“滋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生图景。 例如,故事中有一段描写,讲述了赵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一位曾经帮助过他的人。那一刻,他内心的感激和愧疚交织在一起,让他百感交集。这段描写,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和细微的动作,将深沉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又比如,当赵敏身陷囹圄时,赵老汉虽然心痛如绞,却依然坚强地安慰着家人,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传递着为人父的担当和不离不弃的爱。这种深沉而克制的父爱,触动人心。 《人间滋味》也探讨了时代的变迁对人性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些人迷失了方向,变得唯利是图,而另一些人则在艰难的环境中,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良知。小说中,你可以看到那些为了金钱而背叛亲情的朋友,也能看到那些在困难时期伸出援手,给予温暖的陌生人。 作者并没有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关于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小说中的人物,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有的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静,有的仍在继续前行。他们的命运,折射出当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困惑与选择。 《人间滋味》是一本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书。它让我们看到,在光鲜亮丽的都市背后,隐藏着无数普通人的辛勤汗水和默默付出。它让我们反思,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我们是否忽略了生活中更宝贵的东西,比如亲情、友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这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的作品,每一次阅读,或许都能从中品味出新的滋味。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生活的真实面貌,也激发我们对人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它不是一份食谱,也不是一篇童话,它是一曲关于生活的赞歌,一首关于人性的挽歌,一幅关于时代的史诗。它告诉我们,生活本身,就是最深刻的“滋味”。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久违的宁静。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常常感到焦虑和浮躁。而这本书,仿佛是一股清流,让我能够慢下来,静下心来,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它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更多的是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悟。我从中看到了那些平凡人的喜怒哀乐,看到了那些被时间冲刷过的记忆,也看到了那些朴实无华的情感。这种真实感,是我在许多其他作品中难以找到的。它让我意识到,生活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去回味作者所描绘的场景,去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这种阅读体验,让我感到非常治愈。

评分

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对这本书的预期并没有那么高。我以为它可能只是市面上众多“鸡汤”文中的一本,充斥着空泛的说教和陈词滥调。然而,当我深入阅读后,我被彻底打脸了。这本书的深刻之处在于,它并没有试图去“教育”读者,而是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一些人生哲理融入到故事和感悟之中。它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反而像是和你并肩而坐的老友,用过来人的语气,分享着他的见闻和体会。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于细节的描绘,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在作者的笔下,却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我常常会一边阅读,一边在脑海中构建画面,仿佛亲身经历了一般。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很多习以为常的事物,也让我开始思考,在平淡的生活中,如何去发掘那些被隐藏的闪光点。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足够吸引人,封面那淡淡的暖色调,仿佛能闻到一股炊烟的香气,又或者是一碗热腾腾的汤面升腾起的雾气。初拿到手里,就有一种踏实感,纸张的质感也很舒服,不是那种泛着冷光的廉价印刷。我喜欢它那种不张扬,却又带着点年代感的朴素美。翻开第一页,字里行间仿佛就能感受到一种质朴的情感,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是用最平实的语言,勾勒出生活的点点滴滴。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会用怎样的笔触,去描绘那些平凡却又动人的瞬间。这本书的名字《人间滋味》,听起来就有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让人联想到那些柴米油盐、喜怒哀乐,那些构成我们生活最基本元素的东西。我猜想,这本书里一定藏着很多关于家、关于爱、关于回忆的故事,能勾起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情感。我期待着,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找到一些共鸣,一些温暖,一些对生活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读到这本书的某个部分,我突然被一种莫名的情绪攫住了。不是因为情节的跌宕起伏,也不是因为人物的生离死别,而是一种细微的、难以言喻的触动。仿佛作者捕捉到了空气中那些转瞬即逝的情绪,又或是那些藏在心底深处,自己都未曾清晰意识到的感受。我开始回想起自己过往的一些经历,那些曾经被忽略的细节,那些曾经被匆匆掩埋的情感,在这一刻,仿佛被温柔地揭开。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像是置身于一个安静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而你的思绪,也跟着那些光影,开始自由地游荡。这本书的语言有一种独特的魔力,它不追求震撼,却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它让我想起那些曾经让我感动过的电影片段,那些没有一句台词,却能让我热泪盈眶的场景。我不知道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但这无疑是一种高超的艺术。

评分

我不得不说,这本书在语言的运用上,有着一种令人惊喜的独特性。它不落俗套,没有华而不实的修饰,却能在最朴素的文字中,勾勒出最生动的画面,触动最深沉的情感。我常常会被作者的某些句子逗乐,又或者被某些描述所感动得热泪盈眶。它不是那种需要你费力去解读的“高深”作品,而是像一位老朋友,用最真诚的语气,与你分享他的故事和感悟。这种亲切感,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到非常放松和愉悦。它让我重新审视了那些我们常常忽略的生活细节,也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间滋味”。我甚至开始尝试着去模仿作者的笔触,记录下自己生活中的点滴,尽管我知道,我无法达到他那样的高度,但这个过程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收获。

评分

人间滋味

评分

活动价很便宜,物流快,物美价廉

评分

看得都能流哈喇子

评分

人间滋味

评分

帮公司买的,用来送给员工福利的,人手一本,每天给自己补充正能量,特特的书会一直支持的

评分

看着不错~~~~~~~

评分

帮公司买的,用来送给员工福利的,人手一本,每天给自己补充正能量,特特的书会一直支持的

评分

还没有看,活动,囤货

评分

精致小开本,大家作品,值得拥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