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技术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道农,于跃海 著
图书标签:
  • 电力系统
  • 时间同步
  • 相位测量
  • PMU
  • WAMS
  • 高精度时钟
  • GNSS
  • PTP
  • IEEE 1588
  • 电力通信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9803162
版次:1
商品编码:12155193
包装:精装
开本:特16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2
字数:29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随着超大规模电网互联、广域控制与保护、智能电网等新技术的推进,需要更安全、可靠、精确的时间同步系统。《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技术》作者在主编十余项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编写本书,主要从现代授时技术、电力系统时间与时间同步系统标准、时间同步检测技术、时间同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典型工程应用等几个方面介绍了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技术的理论和应用。本书内容从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研究、生产、检测、调度、运行、维护等方面析出,是国内diyi本全面介绍电力系统领域时间同步技术的专业书籍,对时间同步的相关背景、标准要求、技术规范、设计方案、应用案例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可为电力系统设计规划、试验检测、运维管理等人员提供参考,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目录

前言
第1 章  时间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技术 1
    1. 1  时间的基本概念 1
        1. 1. 1 天文时 2
        1. 1. 2 原子时 4
        1. 1. 3 协调世界时 5
    1. 2  现代授时技术 7
        1. 2. 1 短波授时 7
        1. 2. 2 长波授时 8
        1. 2. 3 低频时码授时 9
        1. 2. 4 卫星授时 12
        1. 2. 5 其他授时技术 23
        1. 2. 6 各种授时方法比较 26
    1. 3  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技术 27
        1. 3. 1 卫星双向法 27
        1. 3. 2 卫星共视法 29
        1. 3. 3 卫星全视法 30
        1. 3. 4 载波相位法 31
        1. 3. 5 搬运钟法 31
    1. 4  定时技术 32
        1. 4. 1 定时原理 32
        1. 4. 2 定时终端 32
        1. 4. 3 定时误差分析及处理方法 41
    1. 5  守时技术 45
        1. 5. 1 频标 45
        1. 5. 2 频标的技术指标 51
       1. 5. 3 提高守时能力的方法 53
    参考文献 54
第2 章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系统 56
  2. 1 时间同步简介 56
    2. 2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简介及发展历程 57
        2. 2. 1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简介 57
        2. 2. 2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发展历程 62
    2. 3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系统常用授时接口 64
        2. 3. 1 TTL 直流电平输出接口 64
        2. 3. 2 RS-232 串行输出接口 64
        2. 3. 3 RS-422/485 差分电平输出接口 65
        2. 3. 4 交流输出接口 66
        2. 3. 5 静态空接点输出接口 66
        2. 3. 6 光纤接口 67
        2. 3. 7 RJ45 以太网接口 67
        2. 3. 8 时间同步信号与接口类型的关系 68
    2. 4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系统相关授时信号 69
        2. 4. 1 脉冲信号 69
        2. 4. 2 串行口时间报文 70
        2. 4. 3 IRIG-B 码 72
        2. 4. 4 网络时间协议(NTP) 73
        2. 4. 5 精确时间同步协议(PTP) 79
        2. 4. 6 DCLS 时码 89
    2. 5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系统常用通信协议 90
        2. 5. 1 NMEA-0183 90
    2. 5. 2 IEC 61850/MMS 通信 95
    2. 5. 3 IEC 60870-5-104 规约 96
    2. 6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装置 97
        2. 6. 1 时间同步装置的输入 97
        2. 6. 2 多时间源输入的选择 99
        2. 6. 3 时间同步装置的内部时钟 100
        2. 6. 4 时间同步装置的输出 101
    2. 7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网 101
    2. 8  时间同步在线监测 106
     2. 8. 1 时间同步在线监测系统 106
        2. 8. 2 时间同步在线监测实施原则 108
        2. 8. 3 智能变电站时间同步在线监测方案 109
        2. 8. 4 常规变电站时间同步在线监测方案 110
    2. 9  时间同步系统安全性 110
        2. 9. 1 时钟源安全性 111
        2. 9. 2 数据流安全性 111
    参考文献 113
第3 章  时间同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15
    3. 1  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时间同步技术 115
        3. 1. 1 时间同步系统构成及功能 116
        3. 1. 2 应用分析 117
    3. 2  厂站端时间同步技术 120
        3. 2. 1 常规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 120
        3. 2. 2 智能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 124
        3. 2. 3 电厂时间同步系统 129
    3. 3  配电网时间同步技术 131
        3. 3. 1 配电网概述 132
        3. 3. 2 配电网中的时间同步应用 133
    3. 4  时间同步技术在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中的应用 137
        3. 4. 1 利用故障录波器进行故障分析 138
        3. 4. 2 利用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故障分析 139
        3. 4. 3 利用广域保护系统进行故障分析 142
        3. 4. 4 利用行波测距进行故障分析 144
    参考文献 147
第4 章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检测技术 148
    4. 1  时间同步检测方法 148
        4. 1. 1 主要测试设备 150
        4. 1. 2 输出信号检测 151
        4. 1. 3 守时性能测试 157
        4. 1. 4 接收灵敏度测试 157
        4. 1. 5 状态指示测试 158
        4. 1. 6 告警输出功能测试 158
        4. 1. 7 延时补偿检测 159
       4. 1. 8 电网频率测量测试 159
    4. 2  时间同步检测类型 159
        4. 2. 1 实验室检测 160
        4. 2. 2 出厂检验 162
        4. 2. 3 现场检测 162
        4. 2. 4 安全性检测 165
    4. 3  时间同步测试仪 168
        4. 3. 1 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169
        4. 3. 2 主要测试功能 171
        4. 3. 3 主要性能指标 175
        4. 3. 4 典型产品 176
    参考文献 177
第5 章  典型工程应用 178
    5. 1  脉冲/编码同步方式工程应用 178
        5. 1. 1 上海徐行500kV 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 178
        5. 1. 2 延安洛川750kV 智能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 180
        5. 1. 3 哈密南—郑州±8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时间同步系统 182
    5. 1. 4 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 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
时间同步系统 185
    5. 2  PTP 网络同步方式工程应用 188
        5. 2. 1 无锡西泾220kV 智能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 188
        5. 2. 2 辽宁何家220kV 智能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 194
        5. 2. 3 河北苏正220kV 智能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 198
        5. 2. 4 陕西户县330kV 智能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 200
        5. 2. 5 长春南(金城) 500kV 智能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 203
    5. 3  广域时间同步方式工程应用 206
        5. 3. 1 海南电网时间同步系统 206
        5. 3. 2 浙江电力时间同步网 210
        5. 3. 3 苏州玉山500kV 智能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 216
    参考文献 221
第6 章  分析与展望 223
    6. 1  时间同步系统性能分析 223
        6. 1. 1 时间信号及信息接口的规范 223
        6. 1. 2 电力系统对时间精度的要求 224
    6. 1. 3 时间获取与传递的安全性分析 224
    6. 2  时间同步技术展望 224
        6. 2. 1 频标系统的发展 225
        6. 2. 2 天地互备的时间同步网 226
        6. 2. 3 统一在线时间监测 227
        6. 2. 4 智能电网对时间同步的需求 228
    参考文献 230
附录 A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技术相关标准简介 231
    A. 1  技术标准简介 231
    A.1.1 DL/T 1100.1—2009《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系统 
第1部分:技术规范》 231
    A. 1. 2 DL/T 1100. 2—2013《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 
第2 部分:基于局域网的精确时间同步》 232
    A. 1. 3 《电力系统北斗卫星授时应用接口 
第1部分:技术规范》 233
    A. 1. 4 Q/GDW 1919—2013《基于数字同步网频率信号的
时间同步技术规范》 233
    A. 1. 5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系统 第3 部分:基于数字同步网的
时间传输技术规范》 233
        A. 1. 6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系统 第4部分:测试仪技术规范》 233
    A. 2  检测标准简介 234
    A. 2. 1 GB/T 26866—2011《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
系统检测规范》 234
    A. 2. 2 《电力系统北斗卫星授时应用接口 
第2 部分:检测规范》 234
索引 235

前言/序言

随着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和互联电网的发展, 我国电网迫切需要在统一的时间基准下运行, 以满足电网同步采样﹑系统稳定性判别﹑线路故障定位﹑故障录波和分析﹑事故反演等应用对时间一致性的要求。同时, 随着电力系统对时间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技术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 在我国已经投运的智能变电站中出现了不少由时间同步技术引起的问题, 经分析, 这主要是因为对时间同步技术及相关标准的理解与应用存在欠缺。因此, 需要一部系统、全面地介绍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技术的书籍来为时间同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本书围绕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技术, 对时间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技术、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系统、时间同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检测技术、典型工程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讲述, zui后进行了分析与展望。其中第1 章为时间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技术, 描述了时间作为一个物理量存在的概念, 以及授时、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定时、守时等相关技术; 第2 章为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系统, 主要介绍了电力系统常用的授时接口、授时信号、通信协议、时间同步装置、时间同步网, 并论述了时间同步在线监测技术及时间同步系统的安全性; 第3 章为时间同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主要描述了电力系统应用时间同步技术的场合和应用方法; 第4 章为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检测技术, 主要介绍了与时间同步相关的装置的检测方法、检测内容等; 第5 章为典型工程应用, 主要描述了电力系统应用时间同步技术的典型工程, 给出了典型工程的方案及其特点; 第6章为分析与展望, 分析了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展望了时间同步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其在其他行业的应用。zui后在附录中对相关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进行了简要介绍。本书的编写人员为我国时间同步技术领域的专家, 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与国内外同行保持着广泛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同时也是该技术领域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员。本书不仅介绍了时间同步相关技术和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系统的基础知识; 而且将电力系统对时间同步技术的需求进行分类, 并分别提出了指标要求; 同时介绍了时间同步检测技术; zui后详细描述了典型工程应用。因此本书兼具理论参考价值与工实践价值, 既可作为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高校师生的参考书, 也可为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的科研人员、技术管理人员、规划设计人员、运维人员、检测人员提供参考。
编者对关注本书出版的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 TC82) 原主任委员刘国定先生和中国
电力科学研究院厂站自动化及远动室原主任、SAC/ TC82 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委员会远动及厂站自动化专业副主任陆天健先生表示
感谢!zui后, 欢迎读者对本书的疏漏之处给予批评指正!
编 者
2016 年1 月
《电网的脉搏: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探秘》 在现代电力系统运行的复杂交响乐中,每一个指令、每一次测量、每一次切换都仿佛是跳动的音符,而精准的时间同步,则是确保这些音符和谐统一、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无形指挥棒。本书将深入剖析这一看似微小却至关重要的技术领域,带领读者探索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的奥秘,理解其在保障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中的核心作用。 第一章:时间同步的基石——原理与发展 本章将从基础出发,详细阐述时间同步在电力系统中的必要性。我们将回顾时间同步技术的演进历程,从早期的模拟同步到如今依赖于高精度数字技术的飞跃。深入解析不同时间同步原理,如原子钟、GPS/GNSS、PTP(Precision Time Protocol)等,探讨它们各自的特点、优劣以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场景。通过生动的图示和案例,让读者直观地理解时间基准的建立和传播过程,为后续的技术探讨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PTP协议的精髓——精准时间在网络传输中的实现 随着电力系统通信网络化程度的提高,PTP协议(IEEE 1588)已成为高精度时间同步的主流技术。本章将聚焦PTP协议,深入解读其工作机制。我们将详细解析主时钟、从时钟、边界时钟等概念,阐述消息同步、延迟测量、时钟校正等核心流程。通过对不同PTP Profile(如G.8275.1、G.8275.2)的对比分析,揭示其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适应性与性能差异。本章还将探讨PTP在复杂网络拓扑下的性能表现,以及如何通过优化配置和算法来提升同步精度。 第三章:GNSS的守护——卫星导航系统在电力时钟中的角色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特别是GPS,是电力系统获取高精度时间基准的重要外部源。本章将详细介绍GNSS技术如何为电力系统提供时间同步服务。我们将解析GNSS接收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接收卫星信号、解算时间信息的过程。深入探讨GNSS信号易受干扰的问题,例如多径效应、电离层延迟等,并介绍相应的抗干扰技术和差分技术(如RTK)如何提高授时精度。本章还将分析GNSS在不同地理环境下,以及在电磁干扰较强区域的应用挑战。 第四章:硬件的支撑——高精度时钟设备与网络组件 时间同步的实现离不开高性能的硬件设备。本章将深入探讨各类高精度时钟设备,包括原子钟、铷钟、OCXO(恒温晶体振荡器)等,分析它们在时间稳定性和精度上的差异,以及在电力系统中的选择依据。同时,本章还将关注支持PTP协议的网络交换机、网卡等组件,以及高精度时钟服务器的配置和功能。我们将探讨这些硬件设备如何协同工作,构建稳定可靠的时间同步网络,并分享在实际部署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技术细节。 第五章:应用的广度——时间同步在不同电力系统场景下的实践 时间同步技术并非仅限于理论,其应用已渗透到电力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本章将通过大量实际案例,展示时间同步在以下方面的关键作用: 继电保护与故障录波: 高精度时间同步是精确判断故障位置、分析故障过程、记录故障波形的基础,极大地提高了故障定位和保护的准确性。 调度自动化: 实时准确的时间戳对于调度指令的下发、执行以及状态信息的采集至关重要,确保了调度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电能计量与数据采集: 在分布式能源接入、智能电表部署日益增多的背景下,精确的时间同步是实现多点数据同步关联、进行精准计量和负荷分析的前提。 通信网络运维: PTP技术在电力通信网络中的应用,不仅实现了时间同步,还为网络故障诊断和性能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新能源并网: 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波动性需要精确的时间信息来支撑其接入与控制,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 第六章:挑战与未来——时间同步技术的前沿探索 尽管时间同步技术已取得显著进展,但面对日益复杂的电网环境和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挑战依然存在。本章将展望时间同步技术的发展趋势。我们将探讨以下前沿议题: 网络延迟与抖动的动态补偿: 如何在不可预测的网络条件下,实现更高精度的实时时间同步。 量子时钟与下一代授时技术: 探索量子技术在未来时间同步领域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变革。 基于AI的时间同步预测与优化: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时间同步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 网络安全与时间同步的融合: 应对网络攻击对时间同步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保障电网运行安全。 面向5G/6G通信的时间同步需求: 探讨未来通信技术对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提出的新挑战与机遇。 本书旨在为电力工程师、科研人员以及对电力系统技术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学习平台。通过阅读本书,您将能够深刻理解时间同步技术的重要价值,掌握其核心原理和关键技术,并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电网发展带来的挑战。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首先想到的是,“电力系统”和“时间同步”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一定是一本非常专业的、可能有些枯燥的书。我本身对电力行业了解不多,对技术细节也并不特别感兴趣。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立刻被作者的叙述方式吸引了。他并没有急于深入技术层面,而是先描绘了现代电力系统是如何庞大、复杂且精密的,以及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时间同步技术是如何成为保障其稳定运行的基石。他用非常生动的语言,将时间同步技术比作是电力系统的“心脏”,负责协调和驱动整个系统的运行。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现实案例的运用。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堆砌,而是通过讲述几个因为时间同步问题而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让我对这项技术的重要性有了直观的认识。比如,在电网发生故障时,不同区域的保护装置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协同工作,如果时间不同步,就可能导致误判和连锁反应,从而加剧故障。这种“后果”导向的叙述方式,比枯燥的原理介绍更能打动人。书中对几种主流时间同步技术的介绍,也做得相当出色。作者在讲解原理的同时,也分析了它们的优劣势,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择。虽然涉及一些专业术语,但作者的解释清晰易懂,并且配以大量的图解,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理解。这本书让我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看到了技术是如何在看不见的角落里,默默地保障着我们的生活。

评分

这本书,我拿到手里的时候,说实话,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技术”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有点枯燥乏味,更像是技术手册的风格。我本身也不是电力行业的专业人士,只是出于一种好奇心,想了解一下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技术,在庞大的电力体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拿到书后,我先是粗略地翻了一下目录,嗯,果然充斥着各种缩写和专业术语,什么PTP、NTP、GPS、BDU……看得我有点头晕。但是,当我真正开始阅读第一章的时候,我的感觉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大量的公式和理论,而是从电力系统运行的宏观层面入手,娓娓道来。他描绘了一个现代电力系统是如何复杂而精密的,就像一个巨大的生命体,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然后,他引出了“时间同步”这个概念,并且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它。我突然意识到,原来电力系统里的“时间”不仅仅是报时,它关乎着数据的准确性、指令的执行效率,甚至关系到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比如,当发生故障的时候,不同区域的保护装置需要协同工作,如果它们的时间有偏差,那么指令的发送和接收就会乱套,轻则误动作,重则可能导致大面积停电。作者还举了一些实际的案例,虽然我很多细节都听不太懂,但大体的意思我还是能理解的,这些案例非常有说服力,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时间同步技术的重要性,远超我的想象。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比我预想的要流畅很多,虽然是技术类书籍,但并不是那种冰冷的、公式化的表达。作者似乎很擅长将复杂的概念化繁为简,用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即使遇到一些我不熟悉的技术名词,他也会在后面进行解释,或者给出参考链接,这一点非常贴心。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初次接触电力系统的学生,在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的带领下,一点点地揭开这个神秘面纱。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包含了一种对电力系统运行原理的深刻理解和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它让我看到了技术进步是如何一步步解决电力系统中的难题,而时间同步技术正是其中一个关键的突破。

评分

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确实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充斥着各种晦涩难懂的公式和枯燥的理论讲解的技术报告,但拿到手后,翻开第一页,我立刻被一种略带故事性的叙述方式吸引了。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钻进技术细节里,而是先宏观地描绘了现代电力系统在能源转型和智能化发展趋势下的挑战,以及为何“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如此至关重要的角色。他将时间同步技术比喻为电网的“神经网络”,强调了其在保证数据一致性、提升保护响应速度、实现精确计量以及优化调度等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书中穿插了一些历史性的发展案例,比如早期的电网是如何在缺乏精确时间同步的情况下运行的,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局限性。然后,逐步引入各种时间同步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模拟同步到如今的原子钟和卫星导航系统,这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技术演进的脉络。书中对几种主流时间同步技术的原理、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的分析,也非常到位。虽然我并非专业工程师,但作者的讲解逻辑清晰,语言通俗易懂,很多复杂的概念都得到了很好的阐释,甚至还引用了一些形象的比喻,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勉强理解。例如,他用“交响乐团的指挥”来比喻时间同步在协调电网各个子系统时的作用,这种生动形象的比喻,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而且,书中的配图也非常精良,很多流程图和示意图都非常直观,有助于我理解那些抽象的技术原理。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门技术,更是在了解一项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如何运作的。这本书让我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让我对那些默默支撑着我们日常生活运转的幕后技术有了敬意。

评分

第一次看到《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技术》这个书名,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得有多么枯燥啊!”毕竟,“电力系统”本身就够复杂了,“时间同步”听起来更是充满了各种专业术语和复杂的算法。我本身也不是电力行业的从业者,所以拿到这本书,更多的是出于一种“了解一下”的心态。然而,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吸引人。他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大量的公式和理论,而是先从一个宏观的视角,描绘了现代电力系统是如何庞大、精密,以及在这个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时间同步技术是如何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他用了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将时间同步技术比作是电力系统的“神经系统”,确保了所有信息都能在正确的时间被接收和处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通过几个生动的小故事,来阐释时间不同步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比如,在电网发生故障时,不同区域的保护装置需要协同工作,如果它们的时间有偏差,就可能导致误判和连锁反应,从而引发大面积停电。这种“后果导向”的叙述方式,比单纯的技术原理讲解更能引起我的共鸣。书中对几种主流时间同步技术(如NTP、PTP、GPS等)的讲解,也做得非常到位。作者不仅解释了其原理,还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并且配以大量的图表和示意图,即使是像我这样的非专业读者,也能逐渐理解其中的奥秘。这本书让我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让我看到了技术是如何在看不见的角落里,默默地支撑着我们现代社会的运转。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第一反应是:“哇,这个题目听起来就好硬核!”我对电力系统算不上是行家,但多少也知道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而“时间同步”听上去就更加专业化了。我本来抱着一种“了解一下,看不懂也没关系”的心态开始阅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吸引人。他没有一开始就用一大堆专业术语把我吓退,而是先从一个更宏观的层面,讲述了现代电力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在数字化、智能化的大趋势下,时间同步技术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他把时间同步技术比作是电力系统运行的“脉搏”,强调了它在保证数据准确性、设备协调以及故障分析等方面的重要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实际案例的描述。虽然我不是电力专业的,但作者的描述让我能够大致理解,当不同区域的设备时间出现偏差时,可能会引发多么严重的连锁反应。比如,在处理故障时,如果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不精确,就可能导致本应被隔离的故障区域扩大,甚至引发更严重的电网崩溃。这种“后果”导向的讲述,让我深刻体会到时间同步技术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关乎整个电网稳定运行的基石。书中对几种主流时间同步技术(例如NTP、PTP、GPS等)的原理和优劣势的分析,也做得相当到位。虽然涉及一些技术细节,但作者的讲解清晰易懂,并辅以大量的图表和示意图,即使是像我这样的非专业读者,也能从中获得不少启发。这本书让我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复杂性和精密度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看到了技术如何在看不见的角落里,默默地支撑着我们现代社会的高效运转。

评分

老实说,我拿到《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技术》这本书时,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我对电力系统不算很了解,而“时间同步”这个概念听起来就充满了技术细节,可能会让我感到枯燥。但当我开始阅读,却发现事情并非我想象的那样。作者并没有上来就抛出一堆公式和晦涩的术语,而是先从一个非常宏观的视角,描绘了现代电力系统是如何复杂而精密地运转的,以及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浪潮下,时间同步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他用了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将时间同步技术比作是电力系统运行的“血液循环系统”,确保了所有信息和指令都能在正确的时间点上传递和执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通过几个非常生动的例子,说明了时间不同步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比如,在电网发生故障时,不同区域的保护装置需要协同工作,如果它们的时间有偏差,就可能导致保护动作失效,甚至引发大面积停电。这种“后果导向”的叙述方式,让我立刻对时间同步技术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作者在介绍不同的时间同步技术时,也做到了深入浅出。他详细讲解了NTP、PTP、GPS等主流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虽然书中包含一些专业内容,但作者的讲解逻辑清晰,语言流畅,并且配以大量的图表和示意图,即使是像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也能逐渐理解其中的奥秘。这本书让我对电力系统的运作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看到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技术,是如何支撑着我们现代社会的正常运转。

评分

坦白说,我拿到这本书时,内心是有些犹豫的。毕竟“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技术”听起来就像是一本晦涩难懂的教科书,而我自身也并非电力行业的专业人士。然而,抱着一丝好奇,我还是翻开了它。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作者并没有直接抛出大量公式和专业术语,而是从一个更宏观、更具叙事性的角度切入。他首先描绘了现代电力系统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下的发展趋势,以及时间同步技术在这个新时代所扮演的“定海神针”一般的角色。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比如将时间同步比作电网的“神经网络”,或者“交响乐团的指挥”,我立刻对这项技术的重要性产生了初步的认知。我尤其被书中对一些实际案例的描述所吸引。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讲述一些因为时间同步问题而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比如在电网故障发生时,保护装置的协同动作出现偏差,从而导致故障范围扩大,甚至引发连锁反应。这种“后果导向”的叙事方式,比单纯的技术原理讲解更能打动人心,让我深刻理解到,看似微小的时间差异,在电力系统这个庞大而精密的体系中,却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书中对几种主流时间同步技术(如NTP、PTP、GPS等)的介绍,也做到了深入浅出。他不仅解释了技术原理,还对其优缺点、适用场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配以大量的图示和流程图,即使是非专业读者,也能循序渐进地理解。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技术,更是在讲述一个关于“精确”和“协同”的故事,而时间同步技术正是这个故事的核心。

评分

说实话,我拿到《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技术》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并没有太大的期待。我不是电力行业的专业人士,对“时间同步”这个概念也只是模糊的了解。但让我意外的是,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远超我的想象。作者并没有以一种枯燥的、公式化的方式来讲解,而是从一个更宏观、更具故事性的角度入手。他首先描绘了现代电力系统是如何复杂而精密地运转,以及在数字化、智能化的大趋势下,时间同步技术是如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将时间同步技术比作是电网的“指挥官”,确保了所有设备的动作都能在恰当的时间点上完成。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实际案例的描述。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讲述一些因为时间不同步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让我深刻认识到这项技术的重要性。比如,在电网故障发生时,如果不同区域的保护装置的时间有偏差,就可能导致误动作,甚至引发大面积停电。这种“后果导向”的叙述方式,比单纯的技术原理讲解更能吸引我。书中对几种主流时间同步技术(例如NTP、PTP、GPS等)的介绍,也做到了深入浅出。他详细解释了这些技术的原理,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虽然涉及一些专业内容,但作者的讲解逻辑清晰,语言流畅,并且配以大量的图表和示意图,即使是像我这样的非专业读者,也能从中获得不少启发。这本书让我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让我看到了技术是如何在看不见的角落里,默默地支撑着我们现代社会的运转。

评分

坦白说,我对技术类书籍的阅读兴趣并不算特别浓厚,尤其是涉及到像“电力系统”这样庞大且复杂的领域。但是,当我拿到这本《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技术》时,一种莫名的吸引力让我开始翻阅。我并非电力行业的从业者,对其中的很多专业术语可能一知半解,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让一个非专业人士也逐渐进入到那个世界。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枯燥的理论,而是以一个宏大的视角,阐述了在当前电力系统日益智能化、数字化的背景下,时间同步技术所承担的关键性角色。他用非常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电力系统如同一个精密运转的巨型机器,而时间同步技术,则像是这台机器的“神经系统”,确保所有部件都能在最恰当的时刻做出反应。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通过几个生动的小故事,来阐释时间不同步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比如,在电网故障发生时,不同区域的保护装置如果不能精确地同步时间,就可能导致误判和连锁反应,从而引发大面积停电。这种“后果导向”的叙述方式,比单纯的技术原理讲解更能打动我。作者在介绍各种时间同步技术时,也并非一味地罗列公式,而是注重解释其背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比如,对于GPS时间同步,他不仅说明了其原理,还探讨了其在野外环境下可能遇到的信号衰减等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这种对技术细节的深入挖掘,又不会让非专业读者感到 overwhelming,确实是作者功力所在。我感觉自己像是在看一部关于“时间”如何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发挥巨大作用的纪录片,只不过是用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本书让我对“时间”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理解,不再仅仅是手表上的数字,而是连接和驱动整个电力系统的核心要素。

评分

坦白讲,当我看到《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技术》这本书的书名时,内心是有些抗拒的。我总觉得这类技术性的书籍会非常枯燥,充斥着我看不懂的公式和专业术语。我本身也不是电力行业的专业人士,所以购买这本书更多的是一种好奇,想看看它到底讲了些什么。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却被作者的叙述方式吸引住了。他并没有一开始就钻进技术细节里,而是先从一个更宏观的层面,描绘了现代电力系统是如何庞大、精密,以及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时间同步技术为何如此重要。他将时间同步技术比作是电力系统的“心脏”,负责驱动和协调整个系统的运行。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现实案例的描述。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讲述几个因为时间同步问题而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让我对这项技术的重要性有了直观的认识。比如,在电网发生故障时,不同区域的保护装置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协同工作,如果时间不同步,就可能导致误判和连锁反应,从而加剧故障。这种“后果”导向的叙述方式,比枯燥的原理介绍更能打动人。书中对几种主流时间同步技术的介绍,也做得相当出色。作者在讲解原理的同时,也分析了它们的优劣势,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择。虽然涉及一些专业术语,但作者的解释清晰易懂,并且配以大量的图解,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理解。这本书让我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看到了技术是如何在看不见的角落里,默默地保障着我们的生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