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棄大全集的概念,以美為標準為讀者甄選更美,更適閤當下閱讀吟誦的唐詩作品。每首作品都配以注釋,使我們在閱讀的時候更能體味這首詩的深意以及詞作者的生平韻事。裝幀精美,內文全四色印刷,封麵采用專色進口紙特種紙印刷,開本適閤放在包裏,方便隨時閱讀。
這是一本以美為標準的宋詞精選集。
全書收錄瞭更具意境,更適閤當下讀者閱讀的宋詞作品,並配以注釋,讓讀者省去甄選的時間,直接閱讀到優美有深意的宋詞作品。一本書讀完中國zui美宋詞。
顧非熊,中國詩詞文化研究學者,緻力於為大眾讀者甄選更好的唐詩宋詞選本。
1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唐]李白
5 憶秦娥(蕭聲咽)?[唐]李白
9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唐]溫庭筠
12 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五代]馮延巳
16 鵲踏枝(幾日行雲何處去)?[五代]馮延巳
18 臨江仙(冷紅飄起桃花片)?[五代]馮延巳
21 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五代]李璟
25 攤破浣溪沙(手捲真珠上玉鈎)?[五代]李璟
27 相見歡(林花謝瞭春紅)?[五代]李煜
29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五代]李煜
30 浪淘沙(往事隻堪哀)?[五代]李煜
32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五代]李煜
34 虞美人(春花鞦月何時瞭)?[五代]李煜
36 菩薩蠻(紅樓彆夜堪惆悵)?[五代]韋莊
40 蘇幕遮(碧雲天)?[北宋]範仲淹
43 禦街行(紛紛墜葉飄香砌)?[北宋]範仲淹
45 雨霖鈴(寒蟬淒切)?[北宋]柳永
51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北宋]柳永
53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北宋]柳永
55 一叢花(傷高懷遠幾時窮)?[北宋]張先
60 韆鞦歲(數聲鵜)?[北宋]張先
62 碧牡丹(步帳搖紅綺)?[北宋]張先
65 浣溪沙(一麯新詞酒一杯)?[北宋]晏殊
68 山亭柳(傢住西秦)?[北宋]晏殊
73 玉樓春(綠楊芳草長亭路)?[北宋]晏殊
75 浣溪沙(一嚮年光有限身)?[北宋]晏殊
77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北宋]晏殊
79 木蘭花(燕鴻過後鶯歸去)?[北宋]晏殊
81 少年遊(闌乾十二獨憑春)?[北宋]歐陽修
88 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北宋]歐陽修
91 玉樓春(彆後不知君遠近)?[北宋]歐陽修
93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北宋]歐陽修
96 蘇幕遮(露堤平)?[北宋]梅堯臣
100 桂枝香(登臨送目)?[北宋]王安石
106 清平樂(留春不住)?[北宋]王安國
109 臨江仙(夢後樓颱高鎖)?[北宋]晏幾道
112 蝶戀花(醉彆西樓醒不記)?[北宋]晏幾道
114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北宋]晏幾道
116 鷓鴣天(守得蓮開結伴遊)?[北宋]晏幾道
118 鷓鴣天(鬥鴨池南夜不歸)?[北宋]晏幾道
120 鷓鴣天(醉拍春衫惜舊香)?[北宋]晏幾道
124 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北宋]晏幾道
127 鷓鴣天(十裏樓颱倚翠微)?[北宋]晏幾道
129 鷓鴣天(手撚香箋憶小蓮)?[北宋]晏幾道
131 鷓鴣天(九日悲鞦不到心)?[北宋]晏幾道
134 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北宋]蘇軾
138 永遇樂(明月如霜)?[北宋]蘇軾
142 蔔算子(缺月掛疏桐)?[北宋]蘇軾
145 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北宋]蘇軾
149 醉落魄(輕雲微月)?[北宋]蘇軾
152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北宋]蘇軾
155 念奴嬌(大江東去)?[北宋]蘇軾
158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北宋]蘇軾
161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北宋]秦觀
166 踏莎行(霧失樓颱)?[北宋]秦觀
172 鵲橋仙(縴雲弄巧)?[北宋]秦觀
174 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北宋]秦觀
177 青玉案(淩波不過橫塘路)?[北宋]賀鑄
182 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北宋]賀鑄
184 踏莎行(楊柳迴塘)?[北宋]賀鑄
187 南柯子(十裏青山遠)?[北宋]仲殊
190 浣溪沙(樓上晴天碧四垂)?[北宋]周邦彥
193 蘇幕遮(燎沉香)?[北宋]周邦彥
195 少年遊(朝雲漠漠散輕絲)?[北宋]周邦彥
197 少年遊(並刀如水)?[北宋]周邦彥
201 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北宋]周邦彥
203 菩薩蠻(溪山掩映斜陽裏)?[北宋]魏夫人
208 浣溪沙(滿目江山憶舊遊)?[北宋]慕容嵓卿妻
210 鷓鴣天(玉慘花愁齣鳳城)?[北宋]聶勝瓊
213 鳳凰颱上憶吹簫(香冷金猊)?[南宋]李清照
216 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南宋]李清照
218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鞦)?[南宋]李清照
221 小重山(春到長門春草青)?[南宋]李清照
224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南宋]李清照
227 永遇樂(落日熔金)?[南宋]李清照
229 聲聲慢(尋尋覓覓)?[南宋]李清照
231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宋]呂本中
233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南宋]嶽飛
235 滿江紅(怒發衝冠)?[南宋]嶽飛
238 釵頭鳳(紅酥手)?[南宋]陸遊
242 蔔算子(驛外斷橋邊)?[南宋]陸遊
244 蔔算子(不是愛風塵)?[南宋]嚴蕊
247 臨江仙(憶昔午橋橋上飲)?[南宋]陳與義
250 念奴嬌(洞庭青草)?[南宋]張孝祥
254 念奴嬌(我來吊古)?[南宋]辛棄疾
259 鷓鴣天(晚日寒鴉一片愁)?[南宋]辛棄疾
261 鷓鴣天(唱徹陽關淚未乾)?[南宋]辛棄疾
263 青玉案(東風夜放花韆樹)?[南宋]辛棄疾
265 浣溪沙(細聽春山杜宇啼)?[南宋]辛棄疾
268 水龍吟(楚天韆裏清鞦)?[南宋]辛棄疾
271 鷓鴣天(陌上柔條初破芽)?[南宋]辛棄疾
273 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南宋]辛棄疾
274 破陣子(醉裏挑燈看劍)?[南宋]辛棄疾
277 永遇樂(韆古江山)?[南宋]辛棄疾
281 賀新郎(甚矣吾衰矣)?[南宋]辛棄疾
285 鷓鴣天(巷陌風光縱賞時)?[南宋]薑夔
288 鷓鴣天(憶昨天街預賞時)?[南宋]薑夔
290 鷓鴣天(肥水東流無盡期)?[南宋]薑夔
292 鷓鴣天(輦路珠簾兩行垂)?[南宋]薑夔
294 踏莎行(燕燕輕盈)?[南宋]薑夔
296 點絳唇(燕雁無心)?[南宋]薑夔
297 揚州慢(淮左名都)?[南宋]薑夔
300 清平樂(風高浪快)?[南宋]劉剋莊
302 玉樓春(年年躍馬長安市)?[南宋]劉剋莊
304 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南宋]蔣捷
菩薩蠻
[唐]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
寒山一帶傷心碧。[1]
暝色入高樓。[2]
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
宿鳥歸飛急。[3]
何處是歸程。
長亭接短亭。[4]
詞人小傳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五歲時隨父親遷居到綿州昌隆縣(後因避唐玄宗諱更名昌明縣、彰明縣,今屬四川江油)青蓮鄉,所以自幼受蜀地文化影響很大。李白少年時喜好劍術,頗有遊俠習氣,青年後仗劍齣蜀,漫遊四方,自稱曾經手刃數人。據研究李白的學者周勛初的意見,李白殺人一事的真實性很高。李白的傢境非常富有,加之他有任俠仗義之風,所以養成瞭一擲韆金、揮金如土的生活習慣。像“韆金散盡還復來”這種話,齣身貧寒的詩人就說不齣。天寶初年,李白來到京城長安,將詩作獻給賀知章看,賀知章大為贊嘆,稱他為“謫仙人”,即被貶謫到凡間的神仙。唐玄宗委任李白為翰林供奉,但這種文學侍從的角色並不是立誌於安邦定國、為帝王師的李白所想要的。後來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但他的濟世之心始終未泯。及至安史之亂爆發,缺乏政治敏感度的李白站錯瞭隊伍,被永王李璘拉攏,成為永王旗下的唯一一位大名士。待安史之亂平定,永王與唐肅宗爭位失敗,李白受到政治清算,流徙夜郎;未到夜郎時遇到赦免,於是心情振奮,在返程途中作有《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韆裏江陵一日還”,之後病逝於安徽當塗。
詞牌故事
《菩薩蠻》,原是唐代從西域傳入的外來舞麯。一說所謂“菩薩蠻”,就是波斯語Mussulman的音譯,意思是伊斯蘭教徒(穆斯林)。
《菩薩蠻》是所有詞牌中最古老的幾種之一,全調共四十四字,由五言句和七言句雜錯而成,每兩句一換韻,平聲韻與仄聲韻交替。很多現代的詩詞選本都是按照語意來做標點,這很容易抹殺詞的音律特點。如李白的這首《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與“寒山一帶傷心碧”押仄聲韻,“織”和“碧”在古音裏都是仄聲字,屬於同一個韻部;接下來“暝色入高樓”與“有人樓上愁”押平聲韻;下片“玉階空佇立”與“宿鳥歸飛急”押仄聲韻,“立”和“急”在古音裏都是仄聲字,屬於同一個韻部;“何處是歸程”與“長亭接短亭”再轉押平聲韻。我們讀任何一首《菩薩蠻》的時候,隻要掌握瞭這個音律要領,就會發現它的音色變化在所有古典詩詞裏屬於尤其豐富而動聽的一種。
注講
[1]傷心:很,非常。在今天的四川一帶,“傷心”一詞仍然保留著這個古義。
[2]暝色:暮色。
[3]宿鳥:歸巢棲息的鳥。
[4]長亭接短亭:長亭和短亭都是古代郊野的地方給路人歇腳蓋的亭子,五裏設短亭,十裏設長亭,也有的就是驛站。庾信《哀江南賦》有“十裏五裏,長亭短亭”,所以“亭”和“路”是聯係在一起的,人們送彆會在長亭,行路之人思鄉也會望望一路上的長亭、短亭,所以長亭、短亭就有瞭惜彆和思鄉這兩個意象。
名句?何處是歸程。長亭接短亭。
……
時間的手一揮,滾滾紅塵,滄海桑田,物是人非。
詞,在長久的曆史中扮演著流行文化的角色。
古時的詞人和當今著名的作詞、作麯人一樣受人追捧,大纔子們靠自己寫詞的纔華俘獲瞭多少少女思春的心。
詞背後的樂麯隻能傳唱一時;失掉麯調,隻是輕輕念齣來也依然動人心魄的是詞。我們想象柳永雨霖鈴的麯調一定是婉轉多情且充滿彆離不捨的,我們想象大江東去一定是氣勢磅礴、充滿英雄氣概的。好的詞用簡單幾筆,勾勒一個場景,講述一個故事。
輕吟淺唱,繁華似錦,流年都隨雨打風吹去。我們通過詞領略瞭古人的情感起伏——多情公子,繾綣心傷;我們也藉詞來唱我們自己的悲歡——盼團圓時的韆裏共嬋娟,喝醉時的藕花深處。無論是李清照還是蘇軾,我們都熟悉得一如身邊的朋友。
這本書收集的詞,是完全以美為標準的。
不論這些詞錶達的是婉約、悲傷還是豪放、暢快,都必定是美的,纔能流傳於世,長長久久地成為人們錶達情感的宿主。
在逐漸浮躁的閱讀環境裏,我們忙於瀏覽各種有效信息,很難再找到純粹的、詩意的閱讀感受瞭。在時間碎片化嚴重的當下,古時的詞依然能帶來美好的閱讀體驗。一首詞,短短幾行,閱讀它隻占用極少的時間,卻能給我們帶來極長久的思考和美感體驗。
從編輯的角度,我希望這本書是一本可以隨身攜帶、隨時拿齣來讀一下的書。城市裏繁忙急促的步伐催促著我們前進,留給自己的時間很少,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找到靈魂的棲身之所。不論在人潮擁擠的地鐵裏,還是偶有閑暇的午後咖啡館裏,翻開它就可以獲得一些安靜的、從容的滋養和力量。
小說裏藏有一個民族的靈魂,詞裏則有這個民族的個人的喜怒哀樂。
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就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厚重感,像是在說人生的本質或許就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姿態。我最近在尋找一些能觸及靈魂深處的文學作品,那些能讓人在喧囂中停下來,好好審視自己生存狀態的書。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理解那些看似平凡卻蘊含著巨大情感張力的瞬間。我特彆關注作者如何處理“蒼涼”這個意象,它是悲觀的絕望,還是曆經滄桑後的通透與釋然?如果能從中解讀齣一種與自我和解的力量,那將是非常寶貴的體驗。我期待它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能構建起一個完整而深刻的精神世界,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仿佛也經曆瞭一場漫長的自我對話,最終能帶著一絲溫柔的理解,重新麵對生活的瑣碎與宏大。
評分我最近購買瞭不少關於中國古典文學的書籍,但閱讀體驗常常是參差不齊的。我更偏愛那些行文流暢,邏輯清晰,同時又飽含真情實感的作品。對於這種探討人生哲思的書籍,最怕的就是故作高深,堆砌晦澀的詞藻。我期望這本書能夠以一種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展開敘述,去挖掘那些詩詞背後隱藏的人性掙紮與光輝。比如,李白那豪邁背後的孤獨,杜甫那憂國憂民的深沉,蘇軾那曠達豁達的底色。如果這本書能將這些復雜的情感層次一一剝開,讓我們看到,原來古人的“蒼涼”並非一味消沉,而是一種對生命復雜性的深刻擁抱,那簡直就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引人注目,那種略顯陳舊的質感和內斂的色彩搭配,仿佛能讓人一下子穿越迴那個充滿詩意的年代。我一直對唐詩宋詞的研究性讀物抱有濃厚的興趣,但很多時候,它們往往流於學院派的枯燥分析,缺乏與現代人情感的連接。我衷心希望這套“人生自有詩意”的套裝係列,能夠找到一個絕佳的平衡點——既有紮實的文學根基,又能用當代人可以理解的語言,去解讀古人那些穿越時空的智慧。尤其想看看,作者是如何將那些韆古名句,與現代人普遍經曆的“蒼涼”感受進行對接的。如果這本書能像一位老友,在你失意時遞過來一杯溫熱的茶,輕聲講述那些不朽的篇章,那它就成功瞭。
評分坦白講,我對這種將文學與人生哲學結閤的嘗試抱持著審慎的樂觀。一套好的套裝係列,理應在內容編排上展現齣匠心。我關注的重點在於它的結構是否嚴謹,脈絡是否清晰。如果它能像一條精心編織的藤蔓,將唐詩的雄渾和宋詞的婉約巧妙地串聯起來,並最終指嚮“蒼涼手勢”這一核心母題,那麼它就具備瞭極高的收藏價值。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平衡詩詞引用的恰當性與個人論述的深入度的,希望它不是簡單的摘錄與贊美,而是一場深入的、帶著批判性思考的文本對話。如果能從中獲得一套分析和欣賞古典詩詞的有效工具,那將是最大的驚喜。
評分從書名來看,它似乎在暗示一種宿命感,但“人生自有詩意”又提供瞭另一層希望的注解。我一直在尋找能幫助我構建內在穩定性的讀物,尤其是在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我們太容易迷失於錶麵的繁華,忘記瞭內心深處對美的渴求和對意義的追尋。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種慢下來的藝術,引導我重新發現日常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詩意”瞬間。也許,詩意的存在,正是對抗蒼涼的最佳良藥。我希望作者能用極具畫麵感的文字,帶領我走進一個既有風霜雨雪,又有春華鞦實的精神境界,讓閱讀成為一種沉靜的、具有療愈作用的儀式。
評分物流很快 書的質量很好
評分做奬品用的,習慣好評!
評分書的質量很好,值得購買!
評分寶貝已收到,速度很快,繼續保持。
評分不錯。紙張很好。名傢名篇,內容豐富。
評分包裝不錯,買來還沒來得及拆封。不錯,這個價格算是對plus會員的一份特彆優惠吧。
評分美好的詩詞永遠都是值得收藏品閱的,永恒的經典。
評分好書,好文,值得推薦,值得擁有!
評分包裝還不錯,外殼也沒有什麼破損的地方,挺滿意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