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的後處理及應用

3D打印的後處理及應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森昌 著
圖書標籤:
  • 3D打印
  • 後處理
  • 3D打印應用
  • 材料科學
  • 製造技術
  • 錶麵處理
  • 工藝流程
  • 工業設計
  • 快速成型
  • 增材製造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華中科技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8029315
版次:1
商品編碼:1216182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全國應用型高校3D打印領域人纔培養“十三五”規劃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19
字數:16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應用型高校相關專業的學生,3D打印從業人員或愛好者
3D打印技術將使製造活動更加簡單,使得每個傢庭、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創造者。本書主要介紹3D打印件的後處理和3D打印技術的具體應用。對3D打印件的後處理方麵,介紹瞭主要3D打印方法後處理的目的、具體操作過程和要求。內容豐富,緊貼生活實際,通俗易懂。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瞭3D打印件的後處理和3D打印技術的具體應用。後處理方麵介紹瞭主要的3D打印方法後處理的目的、具體操作過程和要求。3D打印技術的應用方麵著重介紹瞭在未來更有發展前景的方嚮,如工業與藝術設計、首飾設計與製造、醫療和生物等。
本書既可以作為應用型高校學生學習的教材,也可以作為3D打印從業人員或3D打印愛好者的參考書籍。

精彩書評

本書主要介紹3D打印件的後處理和3D打印技術的具體應用。對3D打印件的後處理方麵,介紹瞭主要3D打印方法後處理的目的、具體操作過程和要求。內容豐富,緊貼生活實際,通俗易懂。

目錄

第1篇3D打印件的後處理(1)

項目1 3D打印件的直接後處理(2)

任務1.1 3D打印件錶麵的問題及要求(3)

1.1.1 3D打印件的颱階效應(10)

1.1.2 3D打印的輔助支撐結構(11)

1.1.3 3D打印的要求(12)

任務1.2 3D打印件直接後處理的物理方法(13)

1.2.1 3D打印件的直接後處理要求(13)

1.2.2 3D打印件的錶麵打磨處理(14)

1.2.3 3D打印件的拋光處理(14)

1.2.4 3D打印件的去支撐處理 (15)

1.2.5 LOM成形件餘料去除(16)

任務1.3 3D打印件直接後處理的化學方法(16)

1.3.1 3D打印件的延壽後處理(17)

1.3.2 3D打印件的著色後處理(19)

1.3.3 3D打印件的蒸發後處理(20)

1.3.4 SLA成形件的固化處理 (21)

項目2 3D打印件的間接後處理(22)

任務2.1 3D打印件的性能局限性與後處理的要求(22)

2.1.1 3D打印件的局限性(23)

2.1.2 3D打印件間接後處理的原則(24)

任務2.2 3D打印件間接後處理舉例(25)

2.2.1 用矽膠模生産塑料件(26)

2.2.2 生産消失模模型(28)

第2篇 3D打印技術的應用(33)

項目3 3D打印技術應用於小批量産品的製造(35)

任務3.1 3D打印技術應用於小批量産品製造的優勢(36)

3.1.1 快速性(36)

3.1.2 經濟性高(37)

3.1.3 自由性好(37)

任務3.2 3D打印技術應用於零件製造(38)

3.2.1 直接打印零件(38)

3.2.2 間接製造零件(41)

任務3.3 3D打印技術應用於熔模鑄造(42)

3.3.1 3D打印製造熔模的工藝(43)

3.3.2 熔模鑄造的優點 (46)

3.3.3 3D打印技術應用於熔模鑄造的局限性(46)

任務3.4 3D打印技術用於製造産品的模具(47)

3.4.1 直接製模 (48)

3.4.2 間接製模(50)

3.4.3 金屬噴塗模具技術(51)

項目4 3D打印技術應用於工業與藝術設計(53)

任務4.1 3D打印技術應用於工業與藝術設計的優勢(54)

4.1.1 思維限製解除 (55)

4.1.2 周期縮短且容易修改(56)

4.1.3 製造成本低(57)

任務4.2 3D打印技術應用於設計的快速驗證(57)

4.2.1 設計産品形狀的驗證(58)

4.2.2 設計産品中零件裝配關係的驗證(59)

任務4.3 3D打印技術應用於藝術設計驗證和製造(60)

4.3.1 3D打印技術應用於藝術設計驗證(61)

4.3.2 3D打印技術應用於藝術品的製造(62)

項目5 3D打印技術應用於創意領域(67)

任務5.1 3D打印技術應用於創意領域的優勢(67)

5.1.1 創意可不用考慮可行性(68)

5.1.2快速、無限次修改(68)

任務5.2 3D打印技術應用於創意方案的快速驗證(69)

5.2.1 方案可行性的快速驗證(69)

5.2.2 方案實用性的快速驗證(70)

5.2.3 方案安全性的快速驗證(70)

任務5.3 3D打印技術應用於建築設計驗證和製造(70)

5.3.1 建築設計驗證(70)

5.3.2 建築物的打印(71)

5.3.3 彆墅的3D打印(72)

任務5.4 3D打印技術應用於個人製造(73)

5.4.1 定製生活用品(73)

5.4.2 定製耐用消費品——汽車(76)

5.4.3 DIY玩具(77)

項目6 3D打印技術應用於首飾設計與製造(81)

任務6.1 3D打印技術應用於首飾設計與製造的優勢(82)

6.1.1 3D打印技術應用於設計的優勢 (84)

6.1.2 3D打印技術應用於製造的優勢(85)

任務6.2 3D打印技術應用於首飾設計的快速驗證(87)

6.2.1 概念化首飾設計(88)

6.2.2 創建虛擬模型(89)

6.2.3 首飾設計的快速驗證(90)

任務6.3 3D打印技術應用於首飾製造(90)

6.3.1 首飾的製造工藝(91)

6.3.2 3D打印直接成形首飾(94)

6.3.3鑄造模型工藝(96)

項目7 3D打印技術應用於醫療、生物領域(98)

任務7.1 3D打印技術應用於醫療、生物領域的優勢(99)

7.1.1 3D打印技術應用於醫療領域的優勢(102)

7.1.2 3D打印技術應用於生物領域的優勢(104)

任務7.2 3D打印技術應用於牙齒的定製(105)

7.2.1 牙齒修復 (106)

7.2.2 種植牙 (107)

7.2.3 隱形牙套(107)

任務7.3 3D打印技術應用於人頭骨骼的定製(108)

7.3.1 人造脊椎(109)

7.3.2 修復頭蓋骨 (110)

7.3.3 髖關節定製(111)

任務7.4 3D生物打印技術應用於活體生物的打印(112)

7.4.1 人工耳朵(113)

7.4.2 人造血管(114)

7.4.3 皮膚移植(116)

參考文獻(117)

精彩書摘

  《3D打印的後處理及應用》:
  3D打印從誕生就一直用於原型製作,雖然現在3D打印已經在很多領域有其他方麵的應用,但原型製造依舊是很大、最直接的應用領域。由於3D打印具有速度更快,成本更低,可以實現復雜結構的快速成形等優勢,未來原型製造肯定還將是3D打印的應用領域之一。
  2.成形材料
  材料對於3D打印的發展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甚至一些瓶頸需要依靠材料來突破。在投入大量研究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後,可以應用於3D打印的材料是越來越多瞭,未來肯定會齣現更多可以用於3D打印的材料。
  3.醫療保健和生物組織
  3D打印技術在製造或輔助製作中的應用已經比較普遍,如3D打印牙齒、義肢等。由於一些相關醫療政策的限製,一些3D打印的成果尚未大量應用,但研究工作一直在進行,如3D打印的人工血管,用於體內的3D打印心髒起搏器等。
  ……

前言/序言


目前,3D打印這一“改變未來”的技術受到世界廣泛關注,其自身也得到瞭快速的發展。而相關人纔的緊缺已成為製約3D打印技術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人們對3D打印技術本身的特性、能力和適應性也缺乏瞭解。為瞭幫助解決上述這兩方麵的問題,作者編寫瞭本書。本書既可以作為應用型高校學生學習的教材,也可以作為3D打印從業人員或愛好者的參考書籍。
  本書主要介紹3D打印件的後處理和3D打印技術的具體應用。對3D打印件的後處理方麵,介紹瞭主要3D打印方法後處理的目的、具體操作過程和要求。具體應用則主要介紹瞭3D打印技術在小批量産品的製造、工業與藝術設計、創意設計、首飾設計與製造及醫療、生物領域中的應用。
  3D打印件的後處理是對成形後零件的處理,這是關係成形件質量的重要工序之一,目前還沒有書籍進行過集中討論。本書對大部分常用3D打印方法成形件的後處理進行瞭介紹。3D打印技術的應用是3D打印的主要研究領域之一,已有很多介紹相關內容的書籍,本書試圖在未來更有發展前景的方麵,如工業與藝術設計、首飾設計與製造、醫療和生物等,進行相應應用新進展的介紹。
本書的項目5由陳曦撰寫,項目4由陳曦、陳森昌共同撰寫,其餘項目由陳森昌撰寫,全書由陳森昌統一審定。書中除一般原理的介紹外,還列舉瞭大量的事例,這些事例一部分是作者的積纍,一部分來自參考文獻,還有一小部分來自行業報道,報道的事例zui少都經過兩傢不同渠道報道,以求真實。在此,對所參考書籍、論文和報道的作者錶示zui衷心的感謝。學生柯美霞、方澤民、梁文媛、許青雲和陳鈺潔幫助收集、整理瞭大量的資料,對他們的辛勤工作錶示感謝。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使用瞭部分圖片,在此嚮這些圖片的版權所有者錶示誠摯的謝意!由於客觀原因,我們無法聯係到您。如您能與我們取得聯係,我們將在第yi時間更正任何錯誤或疏漏。
  麵對3D打印行業的飛速發展,麵對大量的研究論文和zui新報道,作者越來越感到惶恐,生怕由於自己的學識、能力有限,對材料的取捨、理解存在偏頗,對發展方嚮的判定有失準確。對於書中可能存在的疏漏,懇請廣大讀者不吝批評、指正,以便在將來閤適的時候對其進行修改、完善。






《3D打印的後處理與應用》是一本聚焦於3D打印技術在生産製造、原型開發、藝術創作以及醫療健康等多個領域前沿應用的深度探索之作。本書並非僅僅羅列3D打印的硬件設備或基礎工藝,而是將重點放在瞭3D打印件從打印完成到最終可投入使用或展示的整個關鍵鏈條——後處理環節,並以此為切入點,深入剖析其在各行業中的實際落地與價值實現。 第一部分:精益求精——3D打印後處理的藝術與科學 本書的基石在於其對3D打印後處理工藝的係統性梳理與詳盡解析。我們深知,一件3D打印齣來的作品,往往隻是原材料的初步形態,其最終的價值和性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後續的精細化加工。因此,本書將從以下幾個維度,層層剝開後處理的麵紗: 1. 支撐去除的藝術與技巧:針對不同打印技術(如FDM、SLA、SLS、DLP等)産生的支撐結構,本書將提供一套完整的去除策略。這包括但不限於: 機械去除法:手動工具(鉗子、刀具、打磨棒)的使用技巧,以及如何選擇閤適的工具以避免損傷模型本體。 溶脹與溶解法:針對水溶性、HIPS等支撐材料,提供詳細的溶解液配比、浸泡時間、溫度控製等關鍵參數,以及如何安全高效地處理溶劑。 熱處理法:介紹利用加熱設備(如熱風槍、烘箱)進行輔助支撐去除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溫度閾值和操作規範。 自動化支撐去除:對一些高端後處理設備(如超聲波清洗機、自動噴砂機)的工作原理、適用範圍及操作流程進行介紹,為大規模生産提供解決方案。 支撐結構設計優化:從設計源頭齣發,探討如何優化支撐結構的設計,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支撐體積、縮短去除時間、減少對模型錶麵質量的影響。 2. 錶麵處理的蛻變與升華:3D打印件的錶麵往往存在層紋、孔隙或粗糙感,通過精細的錶麵處理,能夠使其煥然一新,滿足更高的 estetické 或功能性要求。本書將全麵覆蓋: 打磨拋光:從粗砂到細砂的逐級打磨流程,不同材質(PLA、ABS、樹脂、尼龍等)的打磨特性,以及手工打磨與電動工具(如砂輪機、拋光機)的配閤使用。 化學拋光:針對特定材料(如ABS的丙酮蒸汽拋光,樹脂的酒精拋光),詳細介紹化學藥劑的選擇、濃度控製、操作安全事項以及環境要求。 填充與修補:介紹常用的填充材料(如膩子、AB膠、UV膠)的特性、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針對模型的缺陷(如氣孔、裂縫、斷層)進行填補和修復。 塗裝與上色:從底漆、麵漆到清漆的完整塗裝流程,包括噴漆、刷漆、空氣噴槍等多種上色方式,以及顔料選擇、色彩搭配、紋理模擬(如金屬漆、磨砂漆)等藝術化處理技巧。 覆膜與電鍍:介紹真空鍍膜、水轉印、UV覆膜等工藝,如何為3D打印件賦予金屬質感、特殊紋理或增強其耐候性。 3. 增強性能的加固與改性:除瞭美觀,很多應用場景還需要3D打印件具備更高的強度、韌性、耐溫性或導電性。本書將探討: 後固化處理:針對SLA、DLP等樹脂打印件,介紹不同波長、不同時長的UV固化機理,以及如何通過優化固化參數來提升材料的力學性能和尺寸穩定性。 熱處理與退火:對某些材料(如尼龍、TPU)進行熱處理,消除內部應力,提高其韌性和抗衝擊性。 浸滲與塗層:介紹如何利用環氧樹脂、聚氨酯等材料對打印件進行浸滲,填補孔隙,提高其密封性、耐化學性和機械強度。 復閤材料增強:探討如何通過植入金屬件、碳縴維棒等方式,對3D打印件進行局部或整體的結構增強。 功能性塗層:介紹導電漆、防靜電塗層、抗菌塗層等特種塗層的應用,賦予打印件新的功能特性。 4. 精度與尺寸的校準與優化:3D打印件的尺寸精度往往受到材料收縮、環境溫度等因素的影響。本書將提供: 尺寸測量與檢測:介紹使用遊標卡尺、三坐標測量儀等工具對打印件進行精確測量的方法。 尺寸補償設計:如何根據材料的收縮率和打印機的特性,在設計階段進行尺寸補償,以獲得更精確的打印結果。 熱膨脹與冷縮處理:在後處理過程中,如何控製溫度變化,避免因熱脹冷縮導緻的尺寸變形。 第二部分:賦能各界——3D打印後處理在應用中的價值綻放 在紮實地掌握瞭後處理的各項技術之後,本書將視角轉嚮這些技術在不同行業中的實際應用,展示3D打印的無限可能: 1. 工業製造的精密夥伴: 原型驗證與快速迭代:3D打印技術極大地縮短瞭原型開發周期。本書將重點介紹,如何通過高效的後處理,快速將設計轉化為可觸碰、可測試的實體模型,加速産品迭代和市場反饋。例如,汽車零部件的流體動力學模型、電子産品外殼的集成測試原型等。 模具與工裝夾具的定製化生産:針對小批量、定製化的模具需求,3D打印可以快速製造齣高性能的模具。本書將深入探討,如何通過高精度後處理,使3D打印模具達到生産要求,例如用於注塑、吹塑、壓鑄等工藝的模具,以及各種定製化的裝配工裝、檢測夾具,如何通過後處理提升其耐磨性、精度和使用壽命。 小批量生産與個性化定製:對於一些特殊需求的産品,例如航空航天領域的復雜結構件、高端消費品中的個性化部件,3D打印結閤精細的後處理,能夠實現經濟高效的生産。本書將展示如何通過後處理賦予這些部件高強度、輕量化、耐高溫等特性,滿足嚴苛的應用標準。 2. 醫療健康的生命守護者: 精準醫療的實體模型:基於患者CT、MRI等影像數據,3D打印能夠製作齣高精度的人體器官、骨骼模型。本書將著重介紹,如何通過醫用級材料的後處理,使這些模型具備觸感、顔色區分,用於手術規劃、醫患溝通、醫學教學,提高手術成功率。 個性化植入物與假體:從骨骼修復支架到牙科種植體,再到定製化的假肢,3D打印正在革新醫療器械領域。本書將詳述,如何對這些與人體直接接觸的打印件進行生物相容性處理、錶麵抗菌處理、以及符閤人體工程學的後處理,確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手術導闆與器械:為復雜手術設計的定製化手術導闆,能夠精確引導醫生進行操作。本書將展示,如何通過高精度後處理,確保手術導闆的尺寸精度和無菌性,提升手術的精準度和安全性。 3. 藝術與設計的新維度: 雕塑與模型製作的無限可能:3D打印為藝術傢和設計師提供瞭前所未有的創作自由。本書將通過案例展示,如何通過精湛的後處理技術,將數字模型轉化為觸感逼真、細節豐富的藝術品。例如,復雜的雕塑、精細的模型玩具、建築模型等,如何通過後處理展現齣豐富的色彩、紋理和質感。 時尚與珠寶的個性化錶達:從定製化的服裝配飾到獨一無二的珠寶首飾,3D打印正在引領個性化設計潮流。本書將介紹,如何通過錶麵拋光、電鍍、鑲嵌等後處理工藝,使3D打印的時尚單品和珠寶具有高端的質感和美學價值。 4. 教育與科研的強大工具: 可視化教學模型:在科學、工程、醫學等領域,3D打印可以製作齣復雜的教學模型,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抽象概念。本書將探討,如何通過後處理,使這些模型更具吸引力、更易於操作,例如可拆卸的分子結構模型、可演示的機械原理模型。 科研實驗的定製化設備:科研人員經常需要定製化的小型實驗設備或零件。本書將展示,如何利用3D打印和後處理技術,快速、經濟地製作齣滿足特定科研需求的設備,加速科學探索的進程。 本書的特色與價值: 實操性強:本書並非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提供瞭大量詳細的操作步驟、參數設置、工具選擇建議,以及實際案例分析,讀者可以照葫蘆畫瓢,輕鬆上手。 技術全麵:涵蓋瞭目前市麵上主流的3D打印技術和常用的後處理工藝,力求為讀者提供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 應用導嚮:緊密結閤各行業實際需求,展示3D打印後處理技術如何為具體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創造實際價值。 前沿視野:關注行業最新發展動態,介紹一些新興的後處理技術和創新應用,幫助讀者把握技術趨勢。 《3D打印的後處理與應用》旨在成為每一位3D打印愛好者、專業人士、設計師、工程師以及相關行業從業者的案頭必備指南,幫助他們充分釋放3D打印技術的潛力,將創意轉化為現實,並在各自的領域取得卓越成就。本書將帶領您從“打印”走嚮“智造”,從“原型”走嚮“精品”,共同探索3D打印技術在當今及未來世界中的無限精彩。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名對DIY和模型製作充滿熱情的手工藝愛好者,3D打印技術為我的創作打開瞭新的大門。然而,打印齣來的模型往往還需要大量的後期處理纔能達到我想要的效果。市麵上很多關於3D打印的書籍,在打印技術和切片方麵都有詳細的介紹,但對於打印完成後如何讓作品“錦上添花”卻講得不夠深入。《3D打印的後處理及應用》這個書名,簡直就是我一直以來尋覓的答案。我非常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模型修復、打磨、拋光、上色等方麵的詳盡指導。比如,如何有效地去除不同類型打印件的支撐結構,並且不損傷模型錶麵;如何對模型進行不同程度的打磨,以達到光滑的質感;如何選擇閤適的顔料和塗裝技巧,為模型賦予生命力;以及如何進行模型組裝和膠閤,確保結構的穩固和美觀。我更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根據不同的模型類型和設計風格,選擇最閤適的後處理工藝的建議,甚至是針對一些常見問題(例如模型錶麵有拉絲、氣孔等)的解決方案。此外,我也期待書中能介紹一些3D打印技術在個性化定製、手辦製作、藝術裝置等領域的實際應用案例,從中學習經驗,並將這些知識應用到我自己的創作中,製作齣更具藝術價值和觀賞性的作品。

評分

作為一個對科技前沿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我對3D打印技術一直抱有極大的熱情。我常常在想,那些酷炫的3D打印模型,打印齣來之後究竟是怎麼變得如此精美和實用的?市麵上關於3D打印的入門書籍,大多停留在打印機如何工作、切片軟件怎麼用的層麵,對於打印完成後的“魔法”卻鮮有提及。《3D打印的後處理及應用》這個書名,一下子就擊中瞭我的好奇心。我迫切地想知道,如何將打印齣來的粗糙模型,變成一件件可以把玩、展示甚至實用的藝術品或生活用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係統地介紹各種3D打印材料,比如PLA、ABS、PETG、樹脂等,在打印完成後,分彆有哪些適閤的處理方法。例如,如何處理FDM打印件錶麵明顯的層紋,如何讓樹脂打印件的錶麵光滑如鏡,又如何給金屬打印件進行著色或拋光,使其呈現齣獨特的金屬光澤。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模型錶麵處理的詳細步驟,包括不同粗細砂紙的使用、拋光膏的選擇、甚至是一些特殊的錶麵效果處理技巧。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夠涵蓋一些3D打印技術的實際應用案例,讓我看到這些後處理技術是如何被應用到各個領域,比如工業模型、藝術品、定製化産品等,從而拓寬我的視野,激發我的創造力。

評分

坦白說,我之前對3D打印的認識還停留在“打印齣東西來”的階段,對於打印完成後如何讓模型“活起來”或者說“真正可用”卻知之甚少。我是一名平麵設計師,最近對如何將我的二維設計轉化為三維實體作品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藝術雕塑和個性化定製禮品領域。但每次打印齣模型後,總感覺效果不盡如人意,邊緣不夠銳利,錶麵不夠光滑,有時候甚至會因為支撐去除不當而破壞瞭模型。這本書《3D打印的後處理及應用》的書名,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地介紹各種常用的3D打印後處理技術,比如我最關心的打磨、拋光、上色、噴漆等工藝。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根據不同的設計需求,選擇最閤適的後處理方法,以及如何搭配不同的材料和工藝,來達到最佳的視覺和觸覺效果。例如,如何為透明樹脂件做齣晶瑩剔透的效果,如何為金屬質感的模型賦予逼真的光澤,或者如何為復雜麯麵模型進行均勻的色彩塗裝。此外,我也期待書中能有一些關於3D打印模型修復和組裝的技巧,因為我經常需要將多個打印部件組閤成一個更大的整體,這其中的精度和牢固度是至關重要的。

評分

這本書我早就聽說瞭,一直想找機會拜讀一下,最近總算入手瞭。拿到書的那一刻,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精美的封麵吸引瞭。我是一個對3D打印技術一直很感興趣的普通愛好者,之前也接觸過一些基礎的3D打印知識,但總感覺不夠深入,尤其是在打印完成後的處理和實際應用方麵,總覺得是個瓶頸。市麵上關於3D打印的入門書籍不少,但大多集中在打印機的原理、切片軟件的使用等方麵,對於打印完成後如何讓作品更具商業價值、如何將想法真正落地,卻鮮有提及。這本書的名字《3D打印的後處理及應用》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痛點,讓我看到瞭解決問題的希望。我期待著它能提供一些實操性強、接地氣的指導,讓我能夠真正地將3D打印技術運用到實際的項目中去,無論是為自己的創意設計增添光彩,還是嘗試一些小型的生産製造,都希望能有所突破。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包含一些關於不同打印材料的後處理方法,比如樹脂打印件的清洗、固化、打磨,PLA、ABS等綫材打印件的支撐去除、熱風槍處理、噴漆上色等等。同時,我也非常期待它能介紹一些成功的3D打印應用案例,從工業設計、醫療、航空航天到藝術創作、傢居生活,能夠給我帶來一些啓發和靈感,讓我看到3D打印技術的無限可能。

評分

拿到這本《3D打印的後處理及應用》,我最期待的就是它能幫助我突破目前在3D打印技術應用上的瓶頸。作為一個正在創業階段的團隊,我們一直在探索如何利用3D打印技術來加速我們的産品開發流程,並降低成本。目前我們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如何讓打印齣來的模型更符閤最終産品的質量要求,以及如何有效地進行後期處理,以滿足客戶的審美和功能需求。市麵上有很多關於3D打印原理的書籍,但真正深入到“後處理”這個環節的卻很少,很多時候我們隻能自己摸索,效率非常低下。這本書的書名直接點明瞭核心問題,讓我看到瞭希望。我希望書中能詳細講解不同類型的3D打印技術(例如FDM、SLA、SLS等)在打印完成後,針對其材質特性和打印精度所需要的具體後處理步驟和技巧。比如,如何有效地去除支撐結構,避免損壞模型錶麵;如何進行不同程度的打磨,達到光滑細膩的觸感;如何進行錶麵修補,修復打印過程中可能齣現的瑕疵;以及如何選擇閤適的塗料和工藝進行上色和錶麵處理,讓模型更具質感和美觀度。另外,我也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優化打印參數,以減少後期處理工作量的建議,這對於批量生産尤為重要。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