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先生虽以散文和漫画著称于世,气质却是一位诗人。丰子恺先生的一生是诗化的一生,从童年以《千家诗》启蒙,到晚年在咏诗作画中走完人生的历程,不论在多么晦暗的人生遭际中,他都能从诗中汲取精神的能量,从容面对困厄。丰子恺先生说过:“若诗通画,则窃比吾画于诗可也。”俞平伯说:“您的画本就是您的诗。”朱自清也说过:“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是一首首诗——带核儿的小诗。”
丰先生身上的诗意从何而来?《丰子恺漫画古诗词》或可窥一斑。我们不知道丰子恺先生究竟画过多少首古诗词,但可以猜想这些古诗词他都早已烂熟于心,融入了他的精神和血脉,所以才能信手拈来、妙用于今,使人对古诗的怀抱、对当下的生活能有一番新的领悟和发现。
《丰子恺漫画古诗词》精选丰子恺先生画过的古诗词,并对古诗词做了简明扼要的评注,使读者阅读起来更加晓畅,图文并茂,印制精美,不论对热爱丰子恺先生的读者还是古典诗词爱好者,还是作为给孩子的古诗词选本,都是不错的选择。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漫画家,散文家,教育家。丰先生的漫画,其中一大类以儿童为题材,童心童趣,令观者惊讶于童真世界的美好;另一大类则以古典诗词为题材,托古寓今,寄托了丰先生淡泊高远、不与世争的情怀。
丰子恺先生虽以散文和漫画著称于世,气质却是一位诗人。可以说,他的一生是诗化的一生。丰子恺先生从童年以《千家诗》启蒙,到晚年在咏诗作画中走完人生的历程,八年抗战,十年浩劫,不论在多么晦暗的人生遭际中,都能从诗中汲取精神的能量,从容面对困厄。
正是因为用诗人的眼光观察世界,丰子恺先生的文和画都流露出雅淡恬静的气质。特别是他的绘画,是用线条色彩表述的诗,对他来说,如果没有诗意,就没有情志,也就没有美好境界的追求。丰子恺先生说过:“若诗通画,则窃比吾画于诗可也。”俞平伯说:“您的画本就是您的诗。”朱自清也说过:“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是一首首诗——带核儿的小诗。”
丰先生的诗意从何而来?《丰子恺漫画古诗词》或可揭开谜底。我们不知道丰子恺先生究竟画过多少首古诗词,但可以猜想这些古诗词他都早已烂熟于心、融入了他的精神和血脉,所以才可以这样信手拈来、妙用于今,使人读了对古诗、对当下的生活能有一番新的领悟和发现。
《丰子恺漫画古诗词》这本书以古诗的年代为序,辑录精选150多幅丰先生的古典诗词漫画,并对丰先生画过的这些古诗词进行了简要评注,使读者在欣赏丰子恺先生画作的同时,能够了解其背后完整的古典诗词样貌。
品画,读诗,以永恒的美与情怀,温润当下的生活。愿每一位读者都能像丰子恺先生一样,拥有一颗诗意而丰盈的灵魂。
丰子恺,画家、散文家,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师从弘一法师,学贯中西。泰戈尔、朱自清,郁达夫,巴金、叶圣陶、林清玄,对其文章和漫画赞誉有加。他的文章兼有平易纯朴之风、宽仁隽永之意和童真天然之趣,是现代文学中备受推崇的佳品;他的漫画恬静淡雅,往往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深受人们喜爱,至今依然是大家从中汲取精神营养、争相收藏的佳品。
译者(评注):
李晓润
李晓润,江西宁都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硕士,中央戏剧学院博士。做过大学语文老师,现为自由撰稿人。出版著作有《小河淌水和过桥米线》《银鞍白马度春风:回到唐诗现场》《断鸿声远长天暮:回到宋词现场》等。
丰子恺的漫画是诗与画的具体结合,也是一种创造,高度艺术所表现的境地,就是这样。
——泰戈尔
他的画极家常,造境着笔都不求稀奇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
——朱光潜
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
——俞平伯
你的文和画就像一首首小时,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老咂着那滋味儿。
——朱自清
从丰子恺先生那里,我学到了朴素。
——林清玄
第一部分山有木兮木有枝
越人歌003
燕赵多佳人005
饮酒007
杂诗010
归园田居012
读山海经014
第二部分今朝风日好
从军行019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023
下山歌025
黄鹤楼027
长干行029
采莲曲031
洛阳女儿行033
少年行036
送元二使安西038
塞下曲041
过故人庄043
宿建德江045
长干行047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051
宫中行乐词054
渌水曲057
山中与幽人对酌059
子夜秋歌061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063
前出塞067
春望069
梦李白070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073
又观打鱼074
秋兴076
小寒食舟中作079
田家春望081
逢入京使083
省试湘灵鼓瑟084
夏夜宿表兄话旧087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089
……
第三部分小楼西角断虹明
雨霖铃?寒蝉凄切172
渔家傲?秋思174
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177
玉楼春?春恨178
玉楼春?池塘水绿春微暖181
锦缠道?燕子呢喃183
题闽中驿舍185
题青州兴龙寺老柏院187
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189
生查子?元夕191
南园赏花193
登飞来峰195
示长安君197
陈公广园修禊事席上赋198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201
南歌子?师唱谁家曲203
洞仙歌?冰肌玉骨204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206
诉衷情?建康209
……
第四部分次第春风到草庐
赋所见303
春晚杂兴十二首之六305
四时读书乐?春307
题耕织图308
戏题311
天净沙?秋思313
……
序言
丰子恺的诗化人生
文、潘文彦
丰子恺先生的一生是诗化的一生。他从童年以《千家诗》启蒙,到晚年在咏诗作画中走完人生的历程。抗战八年,举家逃亡,流离失所的日子,他有诗:“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绝。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十年浩劫,受尽屈辱,他有诗:“岁晚命运恶,病肺又病足。日夜卧床榻,食面又食粥。切勿诉苦闷,寂寞便是福。”他是把人生融合在诗中。
我每次去日月楼,丰先生都会谈起诗,多数是对古人诗的品评,像是“诗话”,也有对我的诗词习作的指导,并且每次都会送我用毛笔书写在宣纸上的诗作,有古人的,也有他自己的。如果我有一段时间没有去问候老人家,他会主动书就小尺幅由信中寄来。有一次,我提出想学写他老人家的书体,不久,他写就两件长手卷,嘱儿子新枚送来。一卷《古诗十九首》,另一卷是郑彦龙的《调笑转踏》。新枚说,老人家每天早上五点起身,先书写一页,然后去“牛棚”报到。这三米多长的手卷是一页一页粘接起来的,我由衷地感念老人家对我的关爱之情,终身不忘。
有一次,应新枚之约,曾在日月楼与他们父子俩玩古诗“接龙”,我好像小学生进考场,五月天里窘迫得额上沁出汗水来,他老人家一边随意饮酒,一边脱口而出,从从容容,我目睹他那时愉悦的神情,是“文革”环境下少有的舒心自如,可见饮酒吟诗是他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光。
我最爱读丰子恺先生的《缘缘堂随笔》,文笔浅显而流畅,生动活泼,善于把生活上的小事,娓娓道来,有滋有味,自然、自如、自在,真有说不尽的魅力。读他的散文多了,慢慢地能体会出散文中有诗味,譬如《湖畔夜饮》,他与老友CT(郑振铎)共饮。
黄昏八点钟,我正在酩酊之余,CT来了。……我肚里的一斤酒在这位青年时代共在上海豪饮的老朋友面前,立刻消解得干干净净,清清醒醒。我说:“我们再饮酒!”他说:“好,不要什么菜蔬。”窗外有些细雨,月色朦胧。西湖不像昨夜的开颜发艳,却有另一种轻颦浅笑、温润静穆的姿态。昨夜宜于到湖边步月,今夜宜于在灯前和老友共饮。
墙上,正好贴着一首我写的数学家苏步青的诗:“草草杯盘共一饮,莫因柴米话辛酸。春风已绿门前草,且耐余寒放眼看。”有了这诗,酒味特别好。我觉得世间最好的酒肴,莫如诗句。而数学家的诗句,滋味尤为纯正。因为我又觉得,别的事都可有专家,而诗不可有专家。因为做诗就是做人。人做得好,诗也做得好。倘说做诗有专家,非专家不能做诗,就好比说做人有专家,非专家不能做人,岂不可笑?
我想,不管是谁,读了上面的引文,无论是其中的诗句,抑或是对情景的描述,都会感受到浓浓的诗味。类似这样的文章在《缘缘堂随笔》中,可以说随处可见。丰先生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文学之中,诗是最精彩的。”
丰先生的气质是诗人,他用诗人的眼光观察世界,然后吟出诗句来抒发自己的独特的感情。他的绘画也与一般的画家不同,是诗人的画,就是用线条色彩表述的诗,对他来说,如果没有诗意,就没有情志,也就没有美好境界的追求。他说过:“若诗通画,则窃比吾画于诗可也。”俞平伯说:“您的画本就是您的诗。”朱自清也说过:“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是一首首诗——带核儿的小诗。”同样的,丰先生的随笔《山中避雨》《阿庆》,都是佳妙的叙事诗,他的译文《旅宿》开宗明义的起始几节,正是富含哲理的优美的散文诗。他能自如地融通各门艺术,要知道,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就是融会贯通。丰先生说过:
画中有诗,其实可以认为中国画的一般的特色。中国画因为有“诗趣”“诗意”,一切便协调起来,生动起来。
由此可见,诗意是中国画的精神所在,但它并非丰先生一人独有,艺术创造者都可能拥有,但丰先生绘画中的诗意具有迷人的独特魅力。1924年在《我们的七月》发表了丰氏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立刻引起文化人郑振铎的注意,郑写道:“虽然是疏朗的几笔墨痕,一把壶,几个杯,天上一钩新月,我的情思却被他带到一个仙境,心上有说不出的美感。”笔者相信,这是文化造诣很高的郑振铎的感受。丰先生的画是再创作,诗的精神就在于此。也就是王国维说的大艺术家的造景,意与境浑。
佛教中在许多方面影响了丰子恺先生的诗意绘画。佛教主张清修,用精神来点化现实世界的众生,这是大乘佛教所追求的境界,真空妙有便是诗意。诗意入禅,蕴含着佛学的哲理,渗透到绘画技法中,用笔简练,设色单纯,构图讲究空灵。丰先生恪守的诗意,既是认识的、审美的,也是行为的,实践的。
自然的思想情感里要包含深邃的哲理,只有至情至理才能产生诗意,情志归根结底是艺术家伟大人格的体现,只有情志统一的艺术家才能创造出不朽的艺术品。
最近,丰子恺先生的外孙杨子耘来信,嘱我为即将出版的《丰子恺漫画古典诗词》写序,诚意殷殷。这是我非常乐意的事,但我知道,丰子恺先生的艺术不是学理工的晚辈敢于评说的,内心甚是惶恐。只能写一点个人认识以应,是为序。
这本新近读到的画册,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它的装帧设计充满了古典韵味,纸张的质感也相当考究,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静下来的感觉。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构图上的匠心独运,那些看似随意的线条,实则处处透露着对传统美学的深刻理解。每一幅图画,都像是从悠远的时光中截取的一个瞬间,充满了故事感和人情味。特别是那些对人物神态的捕捉,寥寥数笔,便能将诗词中蕴含的情绪——无论是豪迈、婉约还是孤寂——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配图,更像是一种视觉化的诗意解读,让那些平日里略显晦涩的文字,瞬间变得鲜活起来,仿佛能听到诗人穿越时空的低语。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看书,不如说是一种与古人精神的对谈,让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寻得一处可以安放心灵的角落。那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意境,着实让人回味无穷。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简直是业界典范。每一张画面的墨色层次感都处理得非常到位,即便是最细微的皴擦和晕染,也能清晰地展现出来,完全没有廉价复制品的平面感。这对于欣赏艺术作品来说至关重要,因为画作的韵味往往藏在那些不易察觉的细节之中。装订处牢固且平整,即便是频繁翻阅也不会轻易散架。纸张的选择也十分精妙,略带哑光的质地,既能很好地承载墨色的浓淡变化,又避免了过于光滑带来的视觉疲劳。整体来说,这不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次对精美手工艺品的把玩过程。看得出,出版方在制作过程中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将艺术品的价值感通过实体形式完美地呈现了出来,让人爱不释手,也更愿意珍藏。
评分翻开这本册子,我首先被它那种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所吸引。它没有故作高深的学院派腔调,而是以一种极其亲切、近乎孩童般纯真的视角,重新诠释了那些耳熟能详的篇章。画风简约而不失韵味,色彩的运用极为克制,却总能在关键之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发现,许多以往只停留于字面理解的诗句,在这些图画的诠释下,突然变得立体可感。比如描绘田园牧歌的那些场景,完全没有刻板印象中的僵硬,而是充满了泥土的芬芳和劳作的喜悦。这种将高雅的文学与质朴的生活场景无缝对接的处理方式,极大地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当代读者的距离。它像一位慈祥的长者,耐心地引导着我们,告诉我们,那些流传千年的美好,其实就藏在柴米油盐、风花雪月之中,触手可及。这种“去神秘化”的处理,恰恰是它最动人之处。
评分阅读这本册子,给我的感觉是沉静而有力量的。它不像某些快餐式的读物,看完即忘,而是像一剂温和的清茶,需要慢慢品咂。不同于以往侧重于技巧或典故的解读方式,这里的每一幅图画都像是在进行一场温柔的“心事交换”。它关注的不是诗人写诗时的外部环境,而是诗句背后那个孤独的、敏感的、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灵魂。比如描绘“月”意的几幅图,有的月光清冷如水,有的月色朦胧如梦,完全契合了不同诗人面对同一景物时内心起伏的细微差别。这种深入到人物精神层面的刻画,使得全书的基调统一而深邃,读完后,心中总会留存一份难以言喻的惆怅与释然交织的情绪,让人更愿意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细微变化,这种对“慢生活”的倡导,在当下尤为可贵。
评分说实话,我对许多将古典诗词进行现代演绎的作品都抱持着谨慎的态度,生怕破坏了原有的格调。然而,这本册子却成功地在“致敬”与“创新”之间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作者的功力体现在对意境的把握上,他似乎深谙“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奥秘。那些留白的处理,恰到好处地给予了观者想象的空间,让每个人的心境都能投射到画面之中,形成一种独特的个人体验。我尤其喜欢其中几幅关于哲思性诗句的插画,它们没有试图用具象的符号去解释抽象的概念,而是用光影、结构和人物的姿态,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引导人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这种高妙的艺术手法,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越了一本简单的图文集,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观照世界”的视觉随笔。每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到不同的感悟,时间越久,回味越足。
评分喜欢,一本朴实又精美的漫画书。
评分东西收到了,一次买了很多书,还没有来得及看,看过追评,越来越喜欢京东购物了,发货很快,送货上门。
评分商品不错下回还来购买
评分趁活动买了一堆书慢慢看
评分丰子恺,心中的男神!~~~~
评分丰子恺的漫画作品,很有收藏的价值。
评分图画颜色很淡很淡
评分大师们的画看上去没啥,可能我们不懂。
评分纸质很好,内容很好,值得购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