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湖帆年谱

吴湖帆年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叔重,陈含素 著
图书标签:
  • 吴湖帆
  • 书画
  • 艺术史
  • 传记
  • 近代史
  • 文化
  • 中国美术
  • 画家
  • 年谱
  • 艺术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ISBN:9787547310892
版次:1
商品编码:12186269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46
字数:67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艺术爱好者

吴湖帆作为一位集绘画、书法、鉴赏、收藏于一身的艺术大师,其生平和艺术成就并不是孤立的,它代表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一种现象。因此,《吴湖帆年谱》的出版对于我们客观公正地认识吴湖帆艺术人生及其在美术史上的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内容简介

  《吴湖帆年谱》是迄今所见各种大画家年谱中分量*重的著作之一。书中除了以画家吴湖帆的生平、交游为主线,更注重对其所创作的画迹的搜集及整理,见其画中诸题及鉴藏各类书画碑帖诸跋皆录之,以见其学术思想。

作者简介

吴湖帆,中国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曾与赵叔孺、吴待秋、冯超然被誉为“海上四大家”,与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并称为“三吴一冯”,与张大千、溥心畬并称“南吴北张”和“南吴北溥”。他的山水,杂糅百家而能自出新意,独树一帜,不仅清丽隽永,更有高风秀骨,一纸烟霞;他的书法,学米芾、赵佶,却融入自己的审美意趣,自成一格;他精于鉴赏,收藏宏富,在30年代就有鉴定“一只眼”的美誉,与大藏家钱镜塘并称“鉴定双璧”,“梅景书屋”天下闻名;他雅善填词,书画题跋常有锦言妙语;他与夫人潘静淑琴瑟和鸣、丹青唱和,堪与宋人赵明诚、李清照和元人赵孟頫、管道昇并传千古……吴湖帆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影响实已远远超出他作为一名画家的意义。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吴湖帆年 谱
1894年 清光绪二十年 甲午 一岁
1895年 清光绪二十一年 乙未 二岁
1896年 清光绪二十二年 丙申 三岁
1897年 清光绪二十三年 丁酉 四岁
1898年 清光绪二十四年 戊戌 五岁
1899年 清光绪二十五年 己亥 六岁
1900年 清光绪二十六年 庚子 七岁
1901年 清光绪二十七年 辛丑 八岁
1902年 清光绪二十八年 壬寅 九岁
1904年 清光绪三十年 甲辰 十一岁
1905年 清光绪三十一年 乙巳 十二岁
1906年 清光绪三十二年 丙午 十三岁
1907年 清光绪三十三年 丁未 十四岁
1908年 清光绪三十四年 戊申 十五岁
1909年 清宣统元年 己酉 十六岁
1910年 清宣统二年 庚戌 十七岁
1911年 清宣统三年 辛亥 十八岁
1912年 中华民国元年 壬子 十九岁
1913年 民国二年 癸丑 二十岁
1914年 民国三年 甲寅 二十一岁
1915年 民国四年 乙卯 二十二岁
1916年 民国五年 丙辰 二十三岁
1917年 民国六年 丁巳 二十四岁
1918年 民国七年 戊午 二十五岁
1919年 民国八年 己未 二十六岁
1920年 民国九年 庚申 二十七岁
1921年 民国十年 辛酉 二十八岁
1922年 民国十一年 壬戌 二十九岁
1923年 民国十二年 癸亥 三十岁
1924年 民国十三年 甲子 三十一岁
1925年 民国十四年 乙丑 三十二岁
1926年 民国十五年 丙寅 三十三岁
1927年 民国十六年 丁卯 三十四岁
1928年 民国十七年 戊辰 三十五岁
1929年 民国十八年 己巳 三十六岁
1930年 民国十九年 庚午 三十七岁
1931年 民国二十年 辛未 三十八岁
1932年 民国二十一年 壬申 三十九岁
1933年 民国二十二年 癸酉 四十岁
1934年 民国二十三年 甲戌 四十一岁
1935年 民国二十四年 乙亥 四十二岁
1936年 民国二十五年 丙子 四十三岁
1937年 民国二十六年 丁丑 四十四岁
1938年 民国二十七年 戊寅 四十五岁
1939年 民国二十八年 己卯 四十六岁
1940年 民国二十九年 庚辰 四十七岁
1941年 民国三十年 辛巳 四十八岁
1942年 民国三十一年 壬午 四十九岁
1943年 民国三十二年 癸未 五十岁
1944年 民国三十三年 甲申 五十一岁
1945年 民国三十四年 乙酉 五十二岁
1946年 民国三十五年 丙戌 五十三岁
1947年 民国三十六年 丁亥 五十四岁
1948年 民国三十七年 戊子 五十五岁
1949年 己丑 五十六岁
1950年 庚寅 五十七岁
1951年 辛卯 五十八岁
1952年 壬辰 五十九岁
1953年 癸巳 六十岁
1954年 甲午 六十一岁
1955年 乙未 六十二岁
1956年 丙申 六十三岁
1957年 丁酉 六十四岁
1958年 戊戌 六十五岁
1959年 己亥 六十六岁
1960年 庚子 六十七岁
1961年 辛丑 六十八岁
1962年 壬寅 六十九岁
1963年 癸卯 七十岁
1964年 甲辰 七十一岁
1965年 乙巳 七十二岁
1966年 丙午 七十三岁
1967年 丁未 七十四岁
1968年 戊申 七十五岁

征引书目
后记
吴湖帆作品选辑

精彩书摘

  《吴湖帆年谱》:
  约是年一月卅日(3月13日),张大干致信徐伯郊信,问候吴湖帆:“伯郊吾兄足下:惠书迟覆,至以为罪。稚柳、巨来、湖帆有消息否?望赐告以释悬虑。承保存之刘松年大画及石谷师弟合绘安麓村小像,特属郎世兄晋谒。伊即日南来,幸付其便中携下为感也。一月卅日。弟爰。飞景夫人前山荆叩安。”
  上海中国画院进入大串联时期。“工宣队”进驻画院,开始清理阶级队伍。
  6月,上海中国画院编辑《批判毒画》——上海市红代(筹)文艺界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批判文艺黑线联络站·美术分站·上海中国画院《斩阎王》,中有关于吴湖帆的“批评”:
  (一)‘《反革命大地主吴湖帆》:反革命大地主吴湖帆,是清朝两广总督吴大潋的孙子,国画界的大霸头,在解放前一贯勾结反动官僚,在敌伪时期,他依附汉奸官僚,强行霸道。吴与大汉奸汪精卫、周佛海、陈公博、梁鸿志等都有密切交往,并做过梁鸿志的私人秘书,并与上海市伪市长钱大钧关系密切,吴会过大卖国贼蒋该死,为蒋该死和汪精卫作画献媚。
  “解放后,吴坚持反动立场与人民为敌,收罗门徒数十人,绝大多数都是牛鬼蛇神。吴利用做黑诗、画黑画等手段攻击共产党和毛主席,污蔑社会主义制度。在一九五六年画院筹备期间,吴勾结大右派叶恭绰、夏高阳、刘海粟与其门徒,共同策划,阴谋夺取画院的领导权,制造t檀香扇,事件,疯狂向党进攻,吴与其门徒结成一个反党集团,在反右斗争中他的几个在画院里的门徒大都戴上右派分子帽子,而这个大右派却被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庇护过关。在反右斗争后,吴湖帆仍坚持反革命立场,继续利用作画写诗,题挽联进行反党活动,极其恶毒地污蔑共产党和毛主席,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和三面红旗。在周扬、夏衍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包庇下,这个漏网的大右派,却又窃取了市政协委员、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市文联委员、上海博物馆文物收购鉴定委员等要职,为他捞取政治资本。下面就是反革命大地主吴湖帆利用黑画对党对人民犯
  (二)‘《虚心学习又红又专》:反革命大地主吴湖帆公开向我们挑战、向我们放毒箭。他把‘虚心学习,又红又专’恶毒地画成一块红砖头,压着一棵小竹子。
  “‘红专’是以政治为第一、为统帅、为灵魂,是以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为标准。而吴湖帆十分险恶的把没有生命、没有灵魂的‘红砖头’比喻成‘红专’,把多节空心的小竹子比喻成‘虚心学习’。用‘红砖头’压得小竹子得不到正常生长,不得向上,来影射要求上进的人都被这红专的包袱快压死了,压得抬不起头来了。如果不是‘红砖(专)你(竹子)那里会这样被压得喘不过气,不得向上呢?’吴湖帆狗胆包天故意用‘红砖头’、‘小竹子’来攻击党的‘红专’—疗针。
  “这是怀恨党和诋毁毛泽东思想的一棵大毒草。”
  (三)‘《南天门》:一九五八年,是一个不平常的一年;一九五八年,是永不忘却的一年;一九五八年是大跃进的一年,是举国欢腾,干劲冲天,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一年,是工农业全面跃进的一年。
  “一九五八年是我们最最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根据各个战线上出现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高潮的新形势,集中全国人民的革命意志,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这个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全国人民更加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破除迷信,敢想敢干,把冲天的革命干劲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开展了大跃进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农村里实现了人民公社化,我国又完成了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进一步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这是伟大的新变革,是我国人民群众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下所进行的伟大的光辉的创造。
  “当时国际上帝国主义的‘预言家’们正在大街小巷像瞎子算命一样兜售谎言,说什么‘离现实仍然有很长距离’,什么‘不但没有大跃进,反而脸朝下倒了下去’等荒谬绝伦。
  “就在这样的一个国际国内形势之下,吴湖帆在一张一尺多宽三尺多长的纸张上却发泄了对党对社会主义的刻骨仇恨,也彻底地暴露了他的狰狞面目,在这幅画上边题上‘跃进再跃进,鼓足干劲一跃上昆仑,再跃跨过南天门,冲破云霄几万层,手把红旗插向太阳顶’企图以此来讽刺嘲笑大跃进。画面上一座杳无人烟的荒山秃岭,虚无缥缈的太空,一轮破碎的残阳,还有一个被歪曲丑化的又矮又小的工人手里拿着一杆小旗,正从高空木头架上跳过去……就这样,明目张胆地在向三面红旗放箭。把我们的大跃进比喻虚无缥缈,把全国六亿人民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冲天干劲丑化成为一个矮小的跳梁小丑即将跌了下来,把我们常常用来比喻人民公社,比喻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比喻我们伟大的领袖的光焰无际的红太阳,画得破碎残缺,用心何其毒也。
  “看!这株大毒草不正是帝国主义的‘预言家’们所‘预想’的插图吗?这不是吴湖帆和这些帝国主义者内外勾结,串通一气来攻击反对我们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大法宝的又一铁证吗?尽管他们这些家伙狼狈为奸,猖獗一时,然而,是逃不脱人民的慧眼的。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把反革命黑画家吴湖帆揪出来示众,把他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
  (四)“《南京路上所见》:吴湖帆这个阴险狡诈的反革命大地主内心十分恶毒,他一次又一次,一支又一支地向党向人民,向毛泽东思想射出毒箭。
  “他一贯反对毛主席的文艺路线,反对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反对深入工农兵。他公开说:‘我画山水向来就不用看山水’,他在《南京路上所见》这张画中,只随手涂上三个山头,其用心恶毒之极。
  “南京路上那里有什么山呢?他偏偏画三座山头别的什么都没有,他的意思就是:‘你叫我深入生活;我偏不深人生活;你叫我深入生活,我偏不画生活,你叫我深入生活,我到南京路上去画山头,你又拿我怎么样7’
  “吴湖帆这家伙就是从骨髓里渗透了对党对毛泽东思想的仇恨,一心要与毛主席的文艺路线顽抗到底,更阴险的是他借三个山头隐晦曲折地表现了他对失去了的‘天堂’的怀念:他希望过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重新再压到人民的头上。反革命大地主吴湖帆的心真比豺狼还狠毒。”
  ……
卷帙浩繁的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史:从唐宋到近现代的流变与创新 一部关于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发展脉络的深度考察与精微解读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位特定艺术家的生平年谱,而是致力于构建一幅宏大而细腻的中国书画史全景图。它以时间为轴,以地域和流派为节点,深入剖析了自唐代肇始,历经宋、元、明、清,直至民国初年这一漫长历史周期内,中国书画艺术如何呼吸、演变、冲突与融合的复杂过程。全书秉持一种扎实的文献考据精神和敏锐的艺术史洞察力,力求还原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忽视或被片面解读的艺术现象与创作思潮。 第一部分:盛唐气象与宋代文人化的基石(约300字) 开篇首先回顾了唐代书画的辉煌成就,重点探讨了盛唐时期,尤其是吴道子与张萱、周昉等人所代表的“庙堂气象”与“生活图景”在绘画领域的双重建构。我们详细梳理了唐代山水画从李思训的青绿到王维的水墨渐变,并指出这种转变如何为后世文人画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紧接着,笔锋转向宋代。宋代是书画艺术史上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文人精神开始深度介入艺术创作。本书将宋代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阶段进行深入探讨。北宋,以范宽、郭熙为代表的山水画,其“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审美理念如何反映了士大夫阶层对宇宙秩序的理解与寄托。同时,我们不会放过对宋代院体的精细研究,尤其关注徽宗时期“写生”理论对花鸟画领域的革命性影响,将其置于当时的科技与哲学背景下考察。南宋的“尚意”之风与对“气韵生动”的重新诠释,则被视为对北宋写实精神的一种矫正与深化。 第二部分:元代转型与士人精神的极致张扬(约350字) 元代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个充满张力的时期。本书将大量篇幅用于解析“四僧”——赵孟頫、吴镇、倪瓒、黄公望——对中国画理论与实践的深远影响。我们不把赵孟頫仅仅视为“复古主义者”,而是深入分析他如何通过“书入画”的理念,成功地将个人修养与笔墨技法紧密结合,确立了文人画的典范。 倪瓒的“一派空白”与黄公望的“以书为法”,被视为文人精神的两种极端体现。本书通过对大量元代题跋、信札的文本分析,揭示了这些艺术家在特定政治环境下,如何将艺术创作转化为一种隐逸的道德实践与精神自救。我们详细辨析了元四家在皴法、点苔、用墨上的细微差异,并阐明了这种差异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辨。此外,对于元代版画和士人收藏之风的兴起,也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叙述,以勾勒出完整的文化生态。 第三部分:明代流派纷呈与笔墨的学术化(约400字) 明代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集大成”与“再出发”的时代。本书将明代书画的发展划分为早期、中期与晚期三个阶段。 明初,以“台阁体”为代表的宫廷艺术,在继承元代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种规范化的审美趣味。然而,真正的活力存在于江南文人圈中。沈周、文徵明等吴门画派的领袖人物,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注入新的生活气息和个体情怀,是本部分讨论的重点。我们侧重分析了吴门画派内部的学术分歧,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建立完善的师承体系,使文人画的理论和技法得以制度化和普及化。 晚明时期,尤其在董其昌的理论指导下,书画进入了一个“学术化”的高峰期。董其昌的“南北宗论”被置于当时的文化背景下进行批判性考察,分析其如何重构了中国画的艺术史叙事。本书深入剖析了董其昌在山水画中对“淡墨”与“写意”的推崇,以及他对“笔墨当随时代”这一观点的独特阐释。同时,我们也考察了晚明以徐渭、陈淳等为代表的写意花鸟画的狂放不羁,以及他们对后世扬州八怪的影响。 第四部分:清代高峰与近现代的文化转向(约450字) 清代,书画艺术呈现出“守正”与“创新”的双重张力。早期,以“四王”为核心的摹古之风达到了一个技术上的巅峰,本书力图避免简单地将“四王”视为僵化的模仿者,而是细致分析了他们如何通过对前人范本的“集大成”式提炼,构建了一种精致、典雅、具有高度秩序感的审美体系。 然而,对传统的过度强调也催生了反叛。以“四僧”(弘仁、髡残、八大山人、石涛)为代表的“遗民画家”,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历史巨变的深刻体验。特别是对八大山人的极简主义和象征性语言,以及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观,进行了详尽的技法和心性分析。本书认为,他们的探索是理解近现代中国画变革的钥匙。 最后,本书简要勾勒了清末民初,随着西方文化与艺术观念的涌入,中国书画领域所发生的巨大震动。在社会转型期,传统笔墨艺术面临着如何与现代性对话的严峻挑战。我们分析了如何将传统技法应用于现代主题,以及一些先行者在探索“中西融合”道路上所做出的艰难尝试,为理解整个中国近现代艺术史的起点,提供了坚实的传统基础。 全书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立体、注重内在逻辑关联的中国书画艺术史叙事,而非对某个特定艺术家的履历进行编年记录。它是一部关于审美理想、笔墨语言和时代精神相互作用的学术著作。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吴湖帆年谱》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是它大概会是一本十分厚重、充满学术气息的作品。毕竟,年谱这种体裁,通常需要严谨的考证和扎实的史料支撑。我对吴湖帆的了解,主要集中在他的山水画,那种“吴湖帆 style”的山水,温润典雅,用笔细腻,色彩清雅,总能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受。但“年谱”二字,让我意识到,这本书的内容远不止于他的艺术成就。它应该会涵盖他从出生到去世的每一个重要节点,包括他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师友交往、社会活动、乃至于他的思想变化和生活琐事。我期待的是,通过这份详尽的年谱,能够勾勒出吴湖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形象。他的少年时代是怎样的?他又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一代大家?他与同时代的其他艺术家,如张大千,顾恺之,王诜,又有着怎样的故事?这些细节,对于我理解他的艺术风格的形成,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艺术生态,都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个时间胶囊,让我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个时代的艺术氛围。

评分

《吴湖帆年谱》这个名字,让我联想到的是一种系统性的梳理和记录。我一直对吴湖帆的艺术成就和他的个人生活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信息比较零散,缺乏一个全局性的了解。年谱这种形式,正好弥补了这一点。我期待通过这本书,能够清晰地看到他艺术生涯的发展脉络,比如他的早期学习,他的师从,他的风格演变,以及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代表作品。更重要的是,我也非常想了解他作为一个“吴湖帆”的完整人生。他的家庭背景如何影响了他的艺术之路?他在社会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他的个人经历中,有哪些重要的转折点?我尤其好奇的是,他在动荡的时代里,是如何坚持艺术创作的?这些细节,往往是构成一个艺术家生命厚度的重要部分。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资料的汇集,更能让我感受到吴湖帆这个人,感受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评分

说实话,当我看到《吴湖帆年谱》这本书时,我内心是有些忐忑的。年谱,听起来总归是有些“冷”的,尤其是对于一个非专业的研究者来说,可能会觉得它缺乏故事性,充斥着各种生卒年月、事件记录。我更习惯于阅读那些带有强烈个人色彩、充满叙事感的传记。然而,转念一想,吴湖帆本身就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本身就包含了无数精彩的故事。这份年谱,或许正是那些故事最原始、最真实的记录。我好奇的是,在那些看似平淡的事件罗列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人生际遇?他的人生是如何被时间串联起来的?他的艺术创作,他的家庭生活,他的社会关系,这些看似独立的方面,又是如何在年谱的编年体结构中,呈现出一种必然的联系?我设想着,也许在翻阅的过程中,我会逐渐发现,那些冰冷的年份和事件,其实都跳动着生命的热情,都诉说着一段段动人的过往。这本年谱,或许会成为我重新认识吴湖帆,甚至重新认识那个时代的钥匙。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虽然叫《吴湖帆年谱》,但我还没有来得及细读。不过,光是看到这个书名,就足以勾起我极大的兴趣。吴湖帆,在近现代书画史上,那绝对是个响当当的名字,他的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个时代,一个独特的艺术风格。我一直对民国时期的那些大家们心存敬意,尤其是那些在艺术领域留下浓墨重彩印记的人物。年谱这种形式,虽然听起来有些枯燥,但它提供了一个最直接、最完整的视角去了解一个人的一生。我非常好奇,通过这份年谱,我能否触摸到吴湖帆作为艺术家,作为一个社会活动家,甚至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真实轨迹?他的创作灵感是从何而来?他的生活经历又如何影响了他的艺术发展?他的朋友圈子,他的师承关系,他的艺术理念的形成过程,这些我都很想从年谱中找到线索。我预感,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枯燥的时间记录,而更像是一部关于一位传奇画家的传记,它会带领我走进一个充满艺术气息和时代风云的世界。我甚至可以想象,在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我会不自觉地将书中的文字与我脑海中关于吴湖帆的模糊印象进行对照、印证,或许还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评分

我对《吴湖帆年谱》的期待,更多的是源于对这位艺术巨匠的深深敬意。吴湖帆的名字,在我心中一直代表着一种温文尔雅、功力深厚的艺术精神。然而,对于他“年谱”式的生平记录,我内心是带着一种探究的心态去期待的。我很好奇,在那些严谨的年岁和事件的梳理中,我能否捕捉到他人生轨迹中的那些闪光点?他的艺术创作,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他的生活经历,又是如何渗透进他的笔墨之中,最终形成他独特的艺术面貌?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面镜子,让我窥见吴湖帆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他的奋斗与坚持,他的困惑与释然。我甚至可以想象,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会不自觉地将书中的信息与我对他的艺术作品的理解相结合,从而获得一种更深刻、更立体的认识。这份年谱,或许会为我揭示一个我未曾完全了解过的吴湖帆。

评分

此书不错,内容尚不足,倘若搜罗多点做长编则更佳。

评分

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价廉物美,性价比高!

评分

16开精装,印制精美,可读可藏。

评分

16开精装,印制精美,可读可藏。

评分

一不小心又买多了,双十一又疯了,光纸箱子就堆满了客厅,送货的摩肩接踵,买的时候挺痛快,现在一算账就肉疼了,花钱如流水呀,

评分

此书不错,内容尚不足,倘若搜罗多点做长编则更佳。

评分

苏轼书法大字典苏轼书法大字典

评分

经典著作,很期待,能再版真好,活动入手,很合算。

评分

《吴湖帆年谱》是迄今所见各种大画家年谱中分量*重的著作之一。书中除了以画家吴湖帆的生平、交游为主线,更注重对其所创作的画迹的搜集及整理,见其画中诸题及鉴藏各类书画碑帖诸跋皆录之,以见其学术思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