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十七篇,除《丧服》篇外,记录了古代各种典礼仪式的举行过程。这些典礼仪式多是在宫室中进行的。然而《仪礼》经文在记录这些宫室时极为简略,仅仅是称述与典礼仪式相关的各部份宫室结构的名称,如果某一部分在整个典礼仪式中不被使用,则不会提及。如此,经文所描绘出的仅仅是一个个残缺不全的、零散的宫室片段。宫室结构的整体布局如何,后人不禁感到茫然。因此,作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梳理和考订文献,借助考古资料,对《仪礼》宫室作了较为系统、完整的研究。
前言
第一章 前人《儀禮》宫室研究
第一節 《儀禮》宫室研究的歷史現與現狀
第二節 “故訓式”《儀禮》宫室研究
第三節 “釋例式”《儀禮》宫室研究
第四節 “繪圖式”《儀禮》宫室研究(上)
第五節 “繪圖式”《儀禮》宫室研究(下)
第二章 《儀禮》宫室制度考
第一節 士、大夫宫室制度考
第二節 諸侯、天子宫室制度考
第三節 庠、序宫室制度考
第四節 廟制考
第三章 《儀禮》宫室結構考
第一節 《儀禮》中的宫室結構
第二節 “兩下五架”與“四阿重屋”
第三節 三代宫室結構
第四章 《儀禮》宫室考(上)
第一節 室考
第二節 房考
第三節 堂考
第五章 《儀禮》宫室考(下)
第一節 阼階、西階考
第二節 庭考
第三節 門考
第四節 附考
第六章 《儀禮》宫室尺度考
第一節 宫室結構比例考
第二節 《儀禮》中的宫室尺度
第三節 三代宫室尺度
結語
引用書目
附錄:新定《儀禮》宫室圖
读完(或者说,是带着极大的好奇心去想象)《仪礼·宫室考》这个书名,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种沉静、学术的气息。这不像是那种轻松阅读的普及读物,更像是一部需要耐心咀嚼的专业著作。我推测,作者必定是下了极大的功夫,将《仪礼》原文中那些零散、有时甚至互相矛盾的描述,进行了一番精密的整合与辨析。重点可能在于“考”字,意味着大量的文献比对和学术争鸣。比如,对于特定仪式的场所要求,古代不同时期的理解是否有所变化?不同诸侯国的宫室形制是否有显著差异?如果作者能清晰地梳理出这些脉络,并对一些关键概念给出明确的界定,那么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就非常高了。我非常关心作者处理“礼制”与“实用功能”之间关系的方式。古代的建筑难道仅仅是满足居住和活动的需要,还是说每一梁一柱、每一进院落都承载着特定的政治或伦理意义?这本书如果能解答这些深层的问题,无疑会成为相关领域的一个标杆性的研究成果。
评分老实说,看到“仪礼”二字,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得有多硬核啊!《仪礼》本身就是儒家经典中难度系数较高的部分,再加上“宫室考”这种专攻建筑形制和礼仪规范的课题,想必内容会非常扎实,估计普通读者光是啃下术语可能就要费一番功夫。我猜这本书的侧重点,可能在于对《仪礼》中那些与空间、建筑相关的记载进行“定位”和“复原”。比如,书中会不会通过对不同篇章的交叉印证,来勾勒出一个完整的古代都城或贵族府邸的平面图?我很想知道,作者是如何解决古代文献记载的模糊性和滞后性的问题。是不是采用了考古发现作为佐证?或者引入了历代注疏家的观点进行批判性继承?如果这本书能够将抽象的礼仪符号转化为可感知的空间结构,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周代的宗庙或宴饮场景之中,那就太成功了。它不仅仅是在讲解“礼”,更是在解读“礼”是如何通过“物”——也就是宫室——得以体现和强化的。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倒是挺有意思的,《仪礼·宫室考》,一听就觉得是那种考据严谨、深入经史的作品,光是名字就让人联想到那种厚重典雅的古代书籍。我猜这书的内容,应该会围绕着《仪礼》这本书中关于古代宫室、建筑规制的记载进行细致的梳理和考证吧。特别是“宫室”这两个字,涵盖了从王公贵族的居所到祭祀场所的方方面面,涉及礼仪制度、建筑形制、材料运用等等,内容必然极其丰富。我期待作者能把那些晦涩的古籍文献翻译得生动有趣,将抽象的礼制还原成具体的画面。比如,书中会不会详细描绘出天子朝会的殿宇布局,贵族宴饮的厅堂陈设,甚至是不同等级的房屋形制有哪些细微差别?如果能配上一些复原图或者图解说明,那就更好了。毕竟,古代的礼仪和建筑是紧密相连的,理解了宫室的形制,才能更好地体会《仪礼》中蕴含的社会结构和等级观念。这本书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对于研究古代社会史和建筑史的人来说,绝对是一份珍贵的资料。我希望能从中窥见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古代礼制世界。
评分仅仅从书名来看,《仪礼·宫室考》似乎注定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细品的学术著作。我的想象中,这本书的每一章可能都像是一次微观考古的发掘工作,试图从古代文献的字里行间,拼凑出周代宫室建筑的全貌及其背后的文化意涵。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本书的重点或许在于“功能”与“象征”的辩证关系。宫室首先是居住之所,其次才是礼仪的载体,那么,这两者是如何互相影响、互相塑造的?书中是否会探讨不同等级的宫室在空间设计上,如何体现出严格的等级差异,例如屋顶样式、门道数量、庭院的开合等细节?如果作者能提供详实的数据和对比分析,甚至引入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比如古代的木工技术或材料学,来佐证其观点,那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会大大提升。它应该能让读者明白,古代的建筑,绝非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而是凝固了的社会秩序与哲学思想的物质形态。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仪礼·宫室考》给我的感觉是,它是一部深入挖掘古代生活细节的力作。我猜测,它不会仅仅停留在对礼仪条文的表面解读上,而是会深入到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中去。比如,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场合,宫室中的器物摆放、人员站位、行走动线,会不会都有详细的描述?如果作者能把这些细节描绘出来,这本书的价值就不亚于一部“古代生活百科全书”。我特别好奇,作者在考证过程中,是如何处理不同史料之间的冲突和取舍的。毕竟,先秦文献的传承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各种增删和误传。一本优秀的考据之作,需要有清晰的方法论来支撑其结论。我希望这本书能展示出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而不是盲目地穿凿附会。如果它能成功地将周代的礼制精神与当时的物质文化(即宫室建筑)建立起牢固的联系,让读者真正理解“礼”是如何渗透到人们的居住空间中的,那么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再读。
评分非常好的辅助阅读工具书
评分非常好的辅助阅读工具书
评分很不错的一本书,值得一读。
评分非常好的辅助阅读工具书
评分《仪礼》宫室研究,后附作者新定宫室图。
评分很深奥,但是对经学的书还是比较感兴趣
评分很不错的一本书,值得一读。
评分《仪礼》宫室研究,后附作者新定宫室图。
评分很深奥,但是对经学的书还是比较感兴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