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动员全美的相关专家共同完成的在全美通用的标准健康问卷和人体测量方法(简称PhenX工具包)的中文版。
本书为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研究提供了一整套设计完整、有效、标准化的统一、实用的标准问卷和测量方法,使研究者收集科学研究数据更加标准化,数据更加可靠而精准,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得以保证,使测量结果可在同一水平上进行合理的比较与分析。
本书包括15个优化的测量方法和标准问卷,可以广泛应用于21个研究领域,包括人口统计,环境暴露,营养与膳食补充剂,酒精、烟草和其他物质,社会环境,社会心理,人体测量,体力活动和身体素质,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统,传染病与免疫,神经病学,呼吸系统,生殖健康,精神病,眼,语音与听觉,口腔健康,皮肤、骨骼、肌肉和关节。大大扩展了研究者问卷设计的广度和深度,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优良的跨学科科研工具,也为课题间的数据整合打下了基础。
张军 ,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现任环境与儿童健康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世界卫生组织生殖健康部顾问,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研究员,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和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学科带头人。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生殖健康与研究部顾问。
第一章人口统计 1
$一、 目前年龄 2
$二、 出生地 3
$三、 父母的出生地 4
$四、 (外)祖父母的出生地 5
$五、 种族 6
$六、 民族 7
$七、 性别 8
$八、 当前地址 9
$九、 目前婚姻状况 10
$十、 当前教育程度 11
$十一、 家庭年收入 12
$十二、 在本地生活的年数 13
$十三、 目前就业状况 14
$十四、 住户名册——关系 15
$十五、 医疗保险状况 17
第二章环境暴露 18
$一、 目前居住环境 19
$二、 饮水来源 22
$三、 居住史 24
$四、 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暴露 26
$五、 职业/职业史 28
$六、 爱好相关的暴露 35
$七、 目前环境中的烟草烟雾暴露 37
$八、 兄弟姐妹关系/出生顺序 38
$九、 日托/幼儿园 40
$十、 母乳喂养史 41
$十一、 家庭环境中的空气污染 42
$十二、 灰尘收集——吸尘器灰尘收集袋 47
$十三、 紫外线暴露 49
$十四、 工作和家庭环境中的塑料暴露 52
第三章营养和膳食补充剂 54
$一、 母乳喂养 55
$二、 钙(每日)的摄入量 56
$三、 咖啡因的摄入量 67
$四、 乳制品(每日)摄入量 70
$五、 膳食补充剂的使用 72
$六、 纤维素的摄入量 74
$七、 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 82
$八、 脂肪中摄取的能量百分比 88
$九、 硒 93
$十、 糖(添加)的摄入量 94
$十一、 维生素D 97
$十二、 总膳食摄入量 98
第四章酒精、烟草和其他物质 100
$一、 酒精——终身使用 101
$二、 酒精——首次使用的年龄 104
$三、 酒精——30天内的使用数量和频率 105
$四、 酒精——24小时的最大饮酒量 106
$五、 酒精——终身滥用和依赖 107
$六、 烟草——吸烟状况 116
$七、 烟草——首次使用年龄 118
$八、 烟草——30天内使用的数量和频率 120
$九、 烟草——戒烟年龄 123
$十、 烟草——尼古丁依赖程度 125
$十一、 其他物质——终身使用 127
$十二、 其他物质——首次使用的年龄 130
$十三、 其他物质——30天内使用的频率 131
$十四、 其他物质——终身滥用和依赖程度 133
第五章社会环境 150
$一、 儿童虐待 151
$二、 儿童填报的家长受教育程度 152
$三、 歧视 154
$四、 家庭矛盾 160
$五、 家庭管理和组织 162
$六、 家庭人际关系 163
$七、 健康的食品环境 164
$八、 邻里团结力——社区的凝聚力和非正式的社会制约 165
$九、 邻里安全 167
$十、 学校的社会环境 168
$十一、 社会网络 171
$十二、 工作压力 177
$十三、 社区集中的不利条件 178
$十四、 种族/民族居住隔离 182
$十五、 生活事件 186
第六章社会心理 193
$一、 文化适应 194
$二、 应对方式 196
$三、 目前生活质量 198
$四、 去抑制行为——冲动行为 199
$五、 情绪状态 205
$六、 一般自我效能感 208
$七、 领悟社会支持/冲突 211
$八、 压力知觉 214
$九、 自尊 216
$十、 社会隔离 217
$十一、 性格 219
$十二、 犯罪与违法 220
$十三、 慢性应激 226
$十四、 暴力接触 229
$十五、 社会资本 245
第七章人体测量 246
$一、 臂长 248
$二、 出生体重 250
$三、 身体结构 253
$四、 身体形象 256
$五、 儿童头围 262
$六、 优势手 264
$七、 身高 267
$八、 臀围 272
$九、 成人身高最大值 274
$十、 成人体重最大值 275
$十一、 中上臂围 276
$十二、 颈围 279
$十三、 孕期体重增加 280
$十四、 体重减少/增加 281
$十五、 体重 282
$十六、 腰围 285
第八章体力活动和身体素质 293
$一、 心肺功能 295
$二、 综合适应能力 297
$三、 肌肉力量 308
$四、 进行体力活动的预备状态 314
$五、 身体功能——客观衡量 317
$六、 坐/久坐行为 326
$七、 总体力活动——综合衡量 330
$八、 总体力活动——客观测量 355
$九、 总体力活动——筛查 359
$十、 步行——步行客观测量 362
$十一、 身体功能——主观衡量 363
$十二、 体力活动——社区环境 365
$十三、 体力活动自信心 367
$十四、 心肺功能——非运动试验评估 370
第九章癌症 371
$一、 终身累积的酒精暴露 372
$二、 终身累积的体力活动 374
$三、 被动吸烟暴露 376
$四、 外源性雌激素的使用 377
$五、 排卵史 380
$六、 癌症: 个人史和家族史 381
$七、 个人对与吸烟有关癌症风险的认识 384
$八、 与癌症相关的共患疾病 385
$九、 癌症筛查 388
$十、 戒烟尝试 389
$十一、 癌症治疗 390
$十二、 药物(目前和过去使用的止痛药、他汀类药物和类固醇) 393
第十章心血管疾病 395
$一、 心脏病发作的家族史 396
$二、 血脂 398
$三、 血压(成人/基础) 400
$四、 妊娠期高血压 406
$五、 心脏瓣膜功能 407
$六、 心绞痛 413
$七、 心搏骤停 415
$八、 心肌梗死 417
$九、 外周动脉疾病 421
$十、 腹主动脉瘤 425
$十一、 心律失常(房性和室性) 426
$十二、 深静脉血栓形成 432
$十三、 肺栓塞 434
$十四、 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 436
第十一章糖尿病 437
$一、 1型糖尿病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438
$二、 糖尿病家族史 439
$三、 药物清单 442
$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444
$五、 1型和2型糖尿病病史 445
$六、 肾功能衰竭病史 446
$七、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447
$八、 糖尿病空腹血浆葡萄糖筛查 448
$九、 反映长期血糖浓度的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452
$十、 口服糖耐量试验 455
$十一、 空腹C肽以测定剩余β细胞功能 460
$十二、 空腹血清胰岛素 463
$十三、 反映肾功能的血清肌酐测定 466
$十四、 反映肾功能的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468
$十五、 反映肾功能的尿肌酐测定 470
第十二章消化系统 472
$一、 胃肠功能紊乱评估 473
$二、 胆囊疾病及胆囊相关情况的评估 475
$三、 乳糜泻检测 477
$四、 结直肠疾病的诊疗程序及结局 480
$五、 腹部脏器计算机体层摄影(CT)检查 493
$六、 负性情绪对胃肠道的影响 497
$七、 炎症性肠病对健康的影响 499
$八、 肝功能的检测 500
$九、 腹痛(类型和程度) 502
$十、 消化道状态的个人既往史 503
$十一、 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相关症状 505
第十三章传染病与免疫 507
$一、 衣原体/淋病的检测 508
$二、 12种细胞因子的联合检测 510
$三、 丙型肝炎的检测 512
$四、 乙型肝炎的检测 514
$五、 1型、2型单纯疱疹病毒的检测 516
$六、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型的检测 518
$七、 梅毒的检测 520
$八、 免疫反应相关状况——筛查 522
$九、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 524
$十、 免疫接种 526
$十一、 注射药物 527
$十二、 国际旅游史 529
$十三、 医疗史 532
$十四、 自身免疫性及炎症性疾病的个人史与家族史 533
$十五、 过敏、传染病及免疫接种的个人医疗史 538
第十四章神经病学 545
$一、 帕金森病的症状 546
$二、 临床神经病变评估 551
$三、 卒中史——缺血性脑梗死和脑出血 553
$四、 癫痫筛选 558
$五、 偏头痛 560
$六、 头部外伤史 563
$七、 总体精神状态筛查 565
$八、 言语记忆 570
$九、 视觉记忆 571
$十、 工作记忆 572
$十一、 执行功能 573
$十二、 粗大运动功能 574
$十三、 特发性震颤体征 578
$十四、 不宁腿综合征的症状 580
第十五章呼吸系统 581
$一、 动脉血气分析(ABG) 582
$二、 支气管舒张试验(BDR) 585
$三、 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 588
$四、 运动能力/6min步行试验 591
$五、 免疫球蛋白IgE(总IgE和特异性IgE) 599
$六、 呼气流速峰值(PEFR) 600
$七、 个人及家族呼吸系统疾病史 601
$八、 脉搏血氧测定(运动状态) 613
$九、 脉搏血氧测定(休息) 620
$十、 呼吸系统疾病后的生活质量 623
$十一、 呼吸频率 628
$十二、 睡眠呼吸暂停 630
$十三、 肺功能检查 637
$十四、 尿液烟草烟雾的含量检测 640
第十六章生殖健康 641
$一、 青春期发育的评估 642
$二、 已知不孕不育的原因和处理 646
$三、 避孕方法 649
$四、 受孕困难 655
$五、 女性生殖器官手术 656
$六、 青春期前的发育史 657
$七、 激素疗法 659
$八、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疫苗的使用 662
$九、 男性生殖道出生缺陷 663
$十、 男性性功能 664
$十一、 月经史 666
$十二、 前列腺健康 667
$十三、 生育史 668
$十四、 性生活史 672
$十五、 睾丸发育 674
第十七章精神病 676
第十八章眼 781
第十九章语音和听觉 860
第二十章口腔健康 899
第二十一章皮肤、骨骼、肌肉和关节 929
记住:旋转表用EPS转成TIF图插入
本书为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研究提供了一整套设计完整、有效、标准化的统一、实用的标准问卷和测量方法,使研究者收集科学研究数据更加标准化,数据更加可靠而精准,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得以保证,使测量结果可在同一水平上进行合理的比较与分析。
本书包括15个优化的测量方法和标准问卷,可以广泛应用于21个研究领域,包括人口统计,环境暴露,营养与膳食补充剂,酒精、烟草和其他物质,社会环境,社会心理,人体测量,体力活动和身体素质,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统,传染病与免疫,神经病学,呼吸系统,生殖健康,精神病,眼,语音与听觉,口腔健康,皮肤、骨骼、肌肉和关节。大大扩展了研究者问卷设计的广度和深度,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优良的跨学科科研工具,也为课题间的数据整合打下了基础。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琐碎的健康数据,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丰富的信息和深刻的意义。我曾以为“人体测量”就是简单地量量腰围、看看体重,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将这些数据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不再是孤立的数字,而是变成了解读身体状况、预测健康风险、乃至评估群体健康水平的有力工具。 书中对各项人体测量指标的定义、采集方法、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意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比如,在讨论体脂率的测量时,它不仅列举了多种测量方法(如皮脂夹、生物电阻抗法),还深入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适用人群以及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更重要的是,它将这些测量结果与疾病风险(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生活方式的干预效果联系起来,让我看到了这些数据在预防和管理健康方面的巨大价值。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讲解方式,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专业的健康管理课堂,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启发,它让我认识到,健康的管理并非仅仅是表面的行为改变,而是建立在严谨的科学方法和客观的数据之上。我曾经以为“健康问卷”就是问问你有没有不舒服,然后“人体测量”就是量量围度和体重,但这本厚重的书,却将这些看似简单的事物,提升到了科学研究的高度。 它详细阐述了如何构建一套科学、可信的健康问卷,不仅仅是问题的设计,更是涉及了问卷的信效度、采样方法以及数据分析的统计学原理。当我读到关于如何设计一个关于睡眠质量的问卷时,书中提供的细致指导,包括了问题的措辞、选项的设置,甚至是为了避免潜在的认知偏差而采取的策略,都让我叹为观止。同样,在人体测量部分,它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测量技巧,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测量工具的校准、测量环境的标准化、以及如何处理测量过程中的误差,这一切都让我看到了“标准”背后蕴含的严谨性和专业性。
评分我一直对如何科学地了解自己的身体抱有浓厚的兴趣,总觉得市面上充斥着各种碎片化的健康信息,让人难以辨别真伪,更别说付诸实践了。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为我指明了一盏明灯。它并没有直接告诉你“吃什么”、“练什么”,而是从最根本的“测量”和“标准”入手,构建了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 书中对各种健康指标的定义和采集方法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说明,而且不仅仅是“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例如,对于血压的测量,它会解释为什么需要在特定时间、特定条件下进行,以及不同读数的意义。对于体重和身高,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量,还会涉及到BMI的计算原理以及其局限性。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标准”的探讨,它解释了这些标准是如何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得出的,以及它们在个体健康评估和公共卫生监测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严谨的态度和系统性的讲解,让我对自己的健康有了更清晰、更客观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约而专业,但当我翻开它时,却发现它所包含的内容远超我的初步印象。它并非是一本浅尝辄止的健康指南,而是以一种严谨且深入的方式,系统地阐述了“标准”的含义。我原本以为会是一些简单的测量技巧,比如如何测量身高体重,或者记录日常饮食。然而,书中对“标准”的定义和建立过程的探讨,让我意识到了其背后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统计学基础。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些“标准”是如何经过反复验证和优化的。 举个例子,书中在讨论身高测量时,详细介绍了不同年龄段儿童和成人身高的测量规范,包括了测量环境的要求(如平坦的地面)、测量姿势(如背部挺直,双脚平行)、以及所使用的测量工具的精度要求。更令我惊喜的是,它还触及了历史发展中身高测量标准的演变,以及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可能存在的差异,这让我对“标准”的相对性和动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这种深入的解读,让我不再将这些测量视为简单的物理动作,而是认识到它们是连接个体健康数据与宏观健康趋势的关键环节。
评分我原以为会读到一本关于如何管理日常饮食和运动的“生活方式手册”,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本书更像是一本为健康领域专业人士量身打造的“方法论”指南。它所强调的“标准”二字,贯穿了整本书的始终,让我对“科学”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书中关于各种健康指标的测量方法,无论是基础的身高体重,还是更复杂的生化指标,都进行了极其详尽的描述。例如,在介绍血常规的采集和分析时,它不仅列出了各种细胞的正常范围,还解释了这些数值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变化趋势,以及导致这些变化的生理机制。这种深入的分析,让我明白了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都承载着丰富的生理信息。同时,书中对“标准”的建立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让我认识到,科学的健康管理离不开统一、严谨的标准。
评分还可以
评分用处不是很大,只有问卷没有配套评判标准,没有意义。
评分用处不是很大,只有问卷没有配套评判标准,没有意义。
评分还可以
评分用处不是很大,只有问卷没有配套评判标准,没有意义。
评分用处不是很大,只有问卷没有配套评判标准,没有意义。
评分有一定参考价值吧
评分有一定参考价值吧
评分有一定参考价值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