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75──568年,被称为欧洲历史上的民族大迁徙时代。在此期间,众多以日耳曼人(German)为主的蛮族部落入侵罗马帝国(Roman Empire),并将其摧毁。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先后建立起了数十个日耳曼人的“民族国家”,给欧洲未来的政治版图打下了基础。这段历史上承罗马帝国,下启中世纪,因而具有极其独特的重要性。但由于文化落后,各日耳曼民族很少写作历史文献。更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民族、宗教、社会矛盾尖锐,政局混乱,战争频仍,又导致了罗马方面大量珍贵史料的流失。在幸存下来的原始史料中,也多数存在章节严重残缺不全的问题。而少数相对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史料,或是时间跨度不足,或是记载内容过于简单片面,都无法让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后人满意。在这种情况下,拜占廷帝国(Byzantine Empire,即东罗马帝国)神职人员约达尼斯(Jordanes)编写的这本《哥特史》(拉丁文原名:《 De origine actibusque Getarum 》,英文名:《 The Origin and Deeds of the Goths 》,德文名:《 Gotengeschichte 》),就以其保存完整、内容丰富、叙事详细等众多优点,备受后世学者的青睐,成为日耳曼人史、罗马帝国史、以及民族大迁徙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必备参考书。
德文版引言
哥特史
前言
1 世界地理概况
2 不列颠岛
3 斯堪德扎岛
4 哥特人的迁移
5 斯奇提亚
6 中东
7 高加索山区
8 亚马孙人
9 特勒福斯国王
10 哥特与波斯、马其顿
11 迪西纽斯的教学
12 多瑙河
13 图密善皇帝
14 阿马尔家族世系
15 马克西明皇帝
16 奥斯特罗哥塔国王
17 格皮德战争
18 德基乌斯皇帝
19 大瘟疫
20 南征亚细亚
2l 君士坦丁皇帝
22 汪达尔战争
23 埃尔马纳里克国王
24 匈人的入侵
25 西哥特人的逃亡
26 阿德里亚堡战役
27 提奥多西皇帝
28 西哥特一罗马同盟
29 同盟的终结
30 阿拉里克国王
3l 阿塔乌尔夫与普拉希迪娅
32 瓦里亚国王
33 盖瑟里克国王
34 阿提拉的崛起
35 阿提拉的身世
36 抗匈联军的组建
37 阿提拉的备战
38 两军的布阵
39 阿提拉的战前演讲
40 沙隆会战
41 战斗的结局
42 阿提拉人侵意大利
43 阿提拉入侵高卢
44 提奥多里克国王
45 欧里克国王
46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47 欧里克之死
48 东哥特人与匈人
49 阿提拉之死
50 匈人帝国的崩溃
51 小种哥特人
52 匈人帝国的遗产
53 潘诺尼亚的东哥特王国
54 提乌迪米尔国王
55 提乌迪米尔的征服战争
56 提乌迪米尔与罗马帝国
57 提奥多里克的即位
58 提奥多里克的政权
59 阿塔拉里克国王
60 东哥特王国晚期诸王
结束语
《罗马史》节选(367-386节)
附录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略带陈旧感的纹理,仿佛真的能触摸到历史的尘埃。内页的纸张质地也选得很有品位,墨色的印刷清晰锐利,阅读体验极佳。我特别喜欢它字体排版的间距和行高,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对于一本涉及深厚历史背景的著作来说至关重要。初翻阅时,那种沉甸甸的厚重感,就预示着这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它要求读者投入时间去细细品味每一个论断和史料的堆砌。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在章节之间的过渡处理得非常流畅自然,虽然内容本身可能涉及复杂的思想演变和文化脉络,但编排者似乎深谙如何引导读者的思维,让那些看似庞杂的史料最终汇集成一条清晰的河流。从图书的物理实体来看,它无疑是出版界对学术经典尊重与现代工艺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让人从捧起它的那一刻起,就对即将展开的知识旅程充满了敬畏与期待。
评分我花了几乎整个夏天才勉强啃完这本巨著的初稿,坦率地说,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像是一场与历史深层精神结构的对话。作者的叙事视角极为独特,他似乎能够穿透时间迷雾,捕捉到那些决定时代走向的微妙心理动因。书中对早期思想形态的剖析尤其精妙,那些在现代看来或许有些晦涩难懂的哲学思辨,被他用一种近乎诗意的笔法重新唤醒了生命力。我特别欣赏他对社会结构变迁中文化符号意义转变的捕捉,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习以为常的某些概念。然而,我也必须承认,某些章节的论证链条过于冗长和复杂,需要反复回溯才能跟上作者的逻辑跳跃,这对于非专业读者构成了不小的挑战,但这种挑战性也正是其价值所在——它拒绝提供廉价的结论,而是强迫你参与到思考的过程中去。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过去几个世纪的文化思潮有了一种全新的、更具层次感的理解。
评分从文学性的角度来审视,这本书虽然是严肃的学术著作,却展现出一种近乎史诗般的宏大叙事气质。作者的文字功力深厚,语言精准而富有张力,即便是在阐述枯燥的制度变迁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内在的节奏感和历史的磅礴气势。它没有采用那种冷冰冰的客观陈述,而是充满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与理解,这使得冰冷的史实也因此镀上了一层人性温暖的光辉。阅读它时,我时常会联想到那些伟大的古典文学作品,那种对人类处境的深刻反思和对时代精神的精准捕捉,都是相通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由于篇幅巨大和主题的宏大,对于初次接触该领域的新手来说,可能会感到有些无从下手,建议读者最好事先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作为支撑。但对于有准备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场值得全身心投入的思想盛宴,它以其磅礴的气势和深邃的内涵,在学术著作中占据了无可替代的位置。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一次漫长而孤寂的考古发掘。它对细节的描摹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很多在其他史书中一笔带过的事件或人物,在这里却被赋予了极为详尽的背景和动机分析。这使得阅读过程显得缓慢而厚重,你需要不断地停下来,消化那些新鲜的、甚至有些颠覆性的历史图景。我特别关注到书中对那些边缘化声音的重新挖掘与发掘,作者似乎有一种天然的倾向,去关注那些被主流叙事所遮蔽的个体命运和非主流文化实践。这种“自下而上”的历史观带来了极强的冲击力,它挑战了我们对既定历史进程的简单化理解。当然,这种对复杂性的执着,也意味着阅读的门槛相对较高,它要求读者必须放下预设立场,准备好接受一些不那么“舒适”的真相。但最终的回报是丰厚的,它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历史复杂性的容忍度和理解力。
评分这本书的学术深度毋庸置疑,它完全符合我对“深度研究”的全部想象。尤其是在引用和注释体系方面,我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每一处关键论断后都有详实的文献支撑,这些引文的选取极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看得出作者在资料搜集上投入了惊人的心血。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没有陷入纯粹的文献堆砌,而是在庞大的资料基础上,构建起一套极具个人洞察力的分析框架。比如,它在论述某一特定艺术思潮的兴起时,不仅仅停留在风格的描述,而是深入到其背后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心理动摇层面,这种跨学科的视野非常开阔。虽然篇幅浩大,但作者始终保持着对核心问题的专注,没有被旁枝末节所困扰。对于任何希望深入理解某一历史断层的研究者而言,这本书几乎可以作为一本工具书来使用,它的参考价值远超一般的学术专著。
评分商务彩虹系列,汉译名著,非常有用,大家风范作品。学习啦。
评分对于罗马灭亡及欧洲大动荡的历史是第一手资料。
评分商务彩虹系列,汉译名著,非常有用,大家风范作品。学习啦。
评分到合适的话灯火辉煌健身的好的结局
评分不错。
评分这一套书都特别棒,能买到很高兴
评分众里寻他千百度,得来毫不费功夫。
评分到合适的话灯火辉煌健身的好的结局
评分书很好,物流也很快。包装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