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就是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坚持用便宜的价格,购买优秀上市公司的股票。
价值投资之道,就是“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分析,深入理解、跟踪公司的优秀基因,做到“只买对的”;把股票估值“化繁为简”,坚持保守的“买入估值门槛”,耐心等待买入良机,最终实现“不买贵的”。
全昌明 注册管理会计师(CMA),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20多年前从中山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后,主要在跨国公司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并曾任几家跨国公司的中国区财务负责人,对跨国公司先进的公司管理和财务管理理念、方法有深入、全面的理解。工作之余,爱好学习、研究价值投资,并结合管理、财务工作,总结提炼出一套投资体系和方法。投资中特别重视对公司基本面和估值的深入研究。在过去10多年的A股、港股投资中获得了不错的收益。现全职投资并管理“私募工场明资道一期证券投资基金”。
读者交流:
雪球ID: 明资道
第一章导读:投资最困难的事
第一节价值投资,知易行难
第二节站在大师的肩膀上
第三节买什么?
第四节用什么价格买?
第二章股东价值驱动因素
第一节股东价值最大化
第二节股东价值驱动因素
第三章看懂上市公司的盈利
第一节能力还是运气?
第二节维度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宏观经济政策
第三节维度二:盈利模式与“含金量”
第四节维度三:公司的竞争优势
第五节“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以宇通客车为例
第六节何为核心竞争力?
第四章公司营运分析(1):经营战略
第一节公司战略管理流程
第二节公司战略的基础分析
第三节公司经营战略主要组成
第四节公司战略案例
第五章公司营运分析(2):创新与执行力
第一节公司营运的关键差异
第二节优秀公司的创新特质
第三节优秀公司的执行力特质
第六章公司组织能力:管理与文化
第一节组织能力金字塔
第二节健全的人事管理系统
第三节稳健的财务管理系统
第四节员工、团队、领导层与文化
第五节管理和文化是核心竞争力
第七章公司治理机制:股权与董事会
第一节公司治理结构
第二节股权结构
第三节董事会
第八章综合分析与商业常识
第一节基本面综合分析
第二节商业常识
第九章估值综述:投资买的是什么?
第一节股票的财富特质
第二节股票的价值:投资买的是什么?
第三节股票估值的关键假设
第四节股票估值:科学还是艺术?
第十章资产估值法
第一节资产估值法简介
第二节估值健康体检
第三节投资实战运用
第十一章盈利估值法
第一节盈利估值法简介
第二节估值健康体检
第三节投资实战运用
第十二章现金流估值法
第一节现金流估值法简介
第二节估值健康体检
第三节投资实战运用
第十三章参照估值法
第一节历史交易估值
第二节私有化估值
第三节估值综合运用
第十四章投资风险、安全边际与估值
第一节投资风险
第二节超额收益源自安全边际
第三节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主要参考文献
跋:为爱投资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于那些闪闪发光的“热门概念股”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过去,我总是容易被市场情绪裹挟,看到哪个板块涨得猛就想赶紧上车,结果往往是高位站岗。这本书的价值分析章节,简直是为我敲响了警钟。它没有简单地教我们如何计算市盈率,而是深入探讨了“内在价值”这个抽象概念是如何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被塑造和扭曲的。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解析那些决定企业长期价值的关键要素,比如护城河的深度、管理层的诚信度以及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个案例,通过对比两家看似相似的公司,展示了不同的资本配置决策是如何在十年间拉开巨大差距的。这种对比分析非常直观,让我理解了为什么巴菲特总是强调“买入你了解的生意”。这本书更像是一本“避雷指南”,它教会我如何透过华丽的财务语言,看到企业运营的底层逻辑,避免掉入那些“漂亮财务报表”的陷阱。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它把投资从“赌博”的范畴,重新拉回到了“商业分析”的轨道上。很多市面上的投资书籍都倾向于讲解如何利用市场波动获利,但这本书完全聚焦于企业本身——它如何赚钱,它的资产质量如何,以及它面临的竞争环境如何。作者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批判性审视,让我意识到,市场的有效性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理想状态,现实中充满了低效和非理性,而这些非理性恰恰是价值投资者寻找机会的土壤。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无形资产”的讨论,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品牌、专利和网络效应这些难以量化的东西,往往才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阅读过程中,我忍不住拿起身边几家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进行比对,试图应用书中学到的框架去审视它们,这种实践性的启发是无价的。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而不是简单地给出几条“鱼”。
评分对于一个习惯于接受碎片化信息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结构和深度着实让我感到惊喜,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它不是那种可以快速浏览、一目了然的“快餐读物”。事实上,我发现自己有好几次不得不停下来,回去翻阅前面的章节,以确保完全理解了某个特定估值模型的假设前提。作者在阐述一些复杂的金融工具和会计处理手法时,显得非常严谨和详尽,这对于想要真正掌握基本面分析精髓的人来说是宝贵的财富。我尤其欣赏他对“保守估计”的推崇,他不断提醒我们,估值本质上是一个概率游戏,过度乐观的假设是投资失败的根源。虽然有些段落需要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其精妙之处,但正是这种深入骨髓的讲解,让我对财务报表的理解从“看热闹”升级到了“看门道”。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能让你马上赚多少钱,而在于它能让你在未来的数十年里,保持清醒的头脑。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对金融市场又爱又怕的“门外汉”量身定制的!我一直对股票投资有兴趣,但每次看到那些复杂的财务报表和动辄几十页的公司年报就头大,感觉自己像是拿着一张藏宝图却看不懂上面的符号。这本书的开篇并没有直接一头扎进枯燥的数字里,而是用一种近乎讲故事的方式,探讨了投资中最令人抓狂的部分——那些“意料之外”的风险和人性中的弱点。它没有给我一套保证赚钱的“公式”,反而更像是给我安装了一个“防火墙”,让我学会如何识别那些看似光鲜亮丽,实则暗藏危机的公司。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信息不对称”的剖析,他让我们明白,市场上的大多数信息都是噪音,真正的价值往往藏在那些被忽视的角落,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批判性思维去挖掘。这种从宏观心态到微观实践的引导,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市场牵着鼻子走的“韭菜”,而是有了一点点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本书没有给我速成的秘籍,却为我构建了一个更稳固的投资心智框架。
评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给我的影响,那就是“重塑”。它重塑了我对“风险”的认知。风险不再仅仅是股价下跌的波动性,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衰退的可能性,是管理层决策失误的累积效应。这本书的论述风格非常内敛,没有夸张的断言,而是通过严谨的逻辑链条和大量的历史数据佐证,构建起一个令人信服的分析体系。我发现,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那些真正优秀企业的敬畏之心,以及对过度杠杆和财务操纵的深刻警惕。它强迫我从一个纯粹的“买家”视角,转变为一个潜在的“收购者”视角去审视一家公司——如果我要买下这家企业,我需要知道什么?这种思维模式的转换,极大地提升了我对投资决策的审慎程度。读完它,我感觉自己仿佛完成了一次为期不短的“商业世界实地考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对待金钱和商业的成熟态度。
评分呵呵!!!!!!!!!!!!!!!
评分财报是用来排除企业的
评分★《投资第一课》
评分唐朝,男,70后,1994年辞去事业单位公职,1995年进入期货市场,无数个不眠之夜,发奋苦读各类技术分析书籍,最终成功爆仓并破产于1996年。终得四字真言:远离杠杆。其后的奋斗,都投了房产和股票,收获还算满意。2006年底,关了公司,成为宅男,享受于读书、品茶和投资之间。
评分印刷质地很好,简单明了。能系统的介绍财务知识。雪球很好。
评分【内容简介】
评分新三板实战500例 套装上下册
评分很好,快递小哥也很辛苦!
评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与变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