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最美古建筑:陕西(第2版)

寻找中国最美古建筑:陕西(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亲历者》编辑部 编
图书标签:
  • 古建筑
  • 陕西
  • 历史
  • 文化
  • 旅游
  • 摄影
  • 建筑学
  • 中国传统建筑
  • 古迹
  • 文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ISBN:9787113225537
版次:2
商品编码:1220427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亲历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56
字数:34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解剖式赏析陕西地区保存完好、文物价值高、欣赏价值高的传统建筑:
◎100+座陕西建筑巨作详细剖析。
◎27个陕西经典古镇、古村、古街、名山。
◎300+幅精美的建筑全景、建筑细节照片。
◎30+幅精细建筑透视手绘图、建筑群俯瞰图。
◎拉线图解式赏析老祖宗传给后人的建筑瑰宝。
◎专题介绍建筑摄影技巧、中国传统建筑发展脉络。
◎直观的陕西古建筑分布图、陕西建筑历史大事记。
◎交通、门票、住宿、美食、周边景点等实用旅游资讯。
没有术语,只有艺术,只有建筑的故事……

内容简介

《寻找中国美古建筑 陕西(第2版)》是一本介绍陕西古建筑的旅游图文书。本书从陕西保存完好的古塔、古城墙、寺庙、窑洞民居中,遴选出大雁塔、西安古城墙、姜氏庄园、周公庙、党家村等30余座古建筑(群),用精练的文字、精美的图片,清晰地阐明了这些古建筑(群)的艺术特征、建筑特色、文化内涵。同时,与建筑相关的历史故事、建筑知识、民风民俗、摄影技巧,书中也有介绍。

作者简介

《亲历者》编辑部是一个由多位有丰富旅行经验、长期编写旅游类图书的专职作者,以及一批热爱行走、热爱文字的兼职撰稿人组成的专业编写团队,曾编写过“Follow Me系列”“Let's Go系列”等一批深受读者好评的旅游类书籍。

目录

目录
陕西建筑 历史篇 4
陕西建筑 鉴赏篇 8
陕西建筑 行摄篇 18
陕西建筑 巨作篇 22

PART 1
西安
大雁塔 32
西安古城墙 44
化觉巷清真大寺 54
西安钟鼓楼 62
西安碑林 68
兴教寺 76
水陆庵 82

PART 2
陕西北线
三原城隍庙 88
药王山 98
宝塔山 106
清凉山 112
李自成行宫 120
姜氏庄园 126
佳县 136

PART 3
陕西西线
彬县大佛寺 148
昭仁寺 156
法门寺 160
周公庙 170
张良庙 176
勉县武侯祠 184
青木川古镇 194

PART 4
陕西东线
华清池 204
华山 214
韩城博物馆 228
司马迁祠 234
党家村 240
船帮会馆 250

示意图目录
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 34
大雁塔 36
玄奘取经路线 38
西安古城 46
西安城墙南门 50
化觉巷清真大寺 56
西安钟楼 64
西安碑林 70

兴教寺 78
水陆庵诸圣水陆殿 83
三原城隍庙 90
药王山 100
宝塔山 108
清凉山 114
李自成行宫 122
姜氏庄园中院和上院 128

“靠崖”式窑洞 130
佳县导览 138
香炉寺 143
法门寺 162
法门寺博物馆 166
周公庙 172
张良庙 178
勉县武侯祠 186

青木川古镇 196
华清池 206
华山 216
华山玉泉院 220
华山西岳庙 222
韩城博物馆 230
党家村 242
船帮会馆花戏楼 252

8.3 下跌趋势中的MACD 操作策略178
8.3.1 DIF 反弹到0轴上方. 178
青松建化(600425)——DIF 反弹到0 轴上方 179
精工钢构(600496)——DIF 反弹到0 轴上方 179
8.3.2 DIF 创新低. 180
科达洁能(600499)——DIF 创新低 180
西昌电力(600505)——DIF 创新低 181
8.3.3 DIF 紧靠0 轴下方横向运行时股价企稳 182
哈空调(600202)——DIF 紧靠0 轴下方横向运行时股价企稳. 182
罗顿发展(600209)——DIF 紧靠0 轴下方横向运行时股价企稳. 183
8.3.4 区分反弹和反转. 183
中电远达(600292)——下跌行情中的反弹. 184
维维股份(600300)——下跌行情中的反转. 185

8.4 震荡趋势中的MACD 操作策略185
8.4.1 震荡趋势持续时间相近. 185
恒顺醋业(600305)——震荡趋势持续时间相近. 186
华菱星马(600375)——震荡趋势持续时间相近. 187
8.4.2 DIF 线与0 轴重合. 187
积成电子(002339)——震荡上涨趋势中DIF 与0 轴接近重合 188
富临运业(002357)——震荡上涨趋势中DIF 与0 轴接近重合 188
大西洋(600558)——震荡下跌趋势中DIF 与0 轴接近重合. 189
金晶科技(600586)——震荡下跌趋势中DIF 与0 轴接近重合 190
8.4.3 DIF 与股价两次探底. 191
上海科技(600608)——DIF 与股价两次探底 191
中华企业(600675)——正确辨认DIF 与股价两次探底形态. 192

第9章 MACD结合形态理论的波段操作策略.193
9.1 形态理论概述.194
9.1.1 5 种经典反转形态 194
9.1.2 经典整理形态. 199
9.2 MACD 与形态理论的实战结合 202
9.2.1 MACD 与头肩顶(底)形态 202
华仪电气(600290)——MACD与头肩顶形态. 202
敦煌种业(600354)——MACD与头肩底形态. 203
9.2.2 MACD 与双重顶(底)形态 204
江西铜业(600362)——MACD与双重底形态. 204
海润光伏(600401)——MACD与双重顶形态. 205
9.2.3 MACD 与三重顶(底)形态 206
中兴通讯(000063)——MACD与三重底形态. 206
ST生化(000403)——MACD与三重顶形态. 208
9.2.4 MACD 与持续整理形态 208
湖北广电(000665)——上涨趋势中的MACD与持续整理形态 209
苏宁环球(000718)——下跌趋势中的MACD与持续整理形态 209

第10章 MACD结合波浪理论的波段操作策略.211
10.1 波浪理论概述212
10.1.1 波浪理论原理.212
10.1.2 波浪的特性.214
10.2 MACD 与波浪理论的实战运用.221
10.2.1 MACD 指标与推进一浪221
南宁糖业(000911)——MACD指标与推进一浪.221
泸天化(000912)——MACD指标与推进一浪.222
10.2.2 MACD 指标与推进三浪223
吉林化纤(000420)——MACD指标与推进三浪.223
厦门港务(000905)——MACD指标与推进三浪.224
10.2.3 MACD 指标与推进五浪224
深纺织A(000045)——MACD指标与推进五浪.225
10.2.4 MACD 指标与调整浪226
川化股份(000155)——MACD指标与调整浪.226

第11章 MACD交易系统227
11.1 交易系统 228
11.1.1 交易系统三要素. 228
鹿港科技(601599)——买点后的可能性. 229
平煤股份(601666)——买点后的可能性. 230
滨化股份(601678)——根据买点确定止损位 231
潞安环能(601699)——仓位的确定 232
11.1.2 对交易系统的认识误区. 233
11.1.3 如何建立高成功率的交易系统. 234
11.1.4 建立交易系统中的误区. 235

11.2 用MACD 指标建立交易系统 236
11.2.1 中长线交易系统. 236
11.2.2 波段交易系统. 237

前言/序言

前 言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
在岁月滚滚的车轮下
它岿然不动
建筑是流淌的文化
在亘古红尘的风云里
它傲然挺立
建筑是恒久的艺术
在历史烟云的流转中
它风采永驻
建筑是我们穿越时光的一条隐秘捷径
带领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了解文化
踏寻千年文脉,触摸历史脉搏——《陕西古韵:探寻国之瑰宝》(暂定名,封面设计与最终出版名称或有微调)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黄河奔腾,文明初肇。而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灿烂文化的土地上,陕西,无疑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摇篮之一。这里曾是十三朝古都,无数辉煌的王朝在此兴衰更迭,留下了令人惊叹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本书,正是为了带领读者深入陕西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去“触摸”那些沉睡千年的建筑瑰宝,去“倾听”它们诉说的历史故事。 我们并非简单地罗列古建筑的清单,而是希望构建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我们将跟随历史的脚步,从那些雄伟壮丽的宫殿遗址,到庄严肃穆的宗教寺庙;从充满生活气息的民居古镇,到独具匠心的陵墓建筑,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陕西古建筑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我们将探寻它们在设计、选址、材料、工艺上的精妙之处,理解它们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如何承载着古人的哲学思想、审美情趣与社会制度。 一、 帝王之都的辉煌印记:宫殿与皇陵的壮丽篇章 陕西,作为中国历史上13个朝代的建都之地,尤其是周、秦、汉、唐等大一统王朝的政治中心,留下了无数象征皇权至高无上的宏伟建筑。本书将首先聚焦于这些帝王时代的杰出代表。 巍峨的长安城遗址与宫殿: 我们将穿越时空的迷雾,走进曾经辉煌的长安城。虽然宫殿主体建筑已不复存在,但通过考古发掘的遗址,如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等,我们可以窥见当年宫殿的规模、布局与气势。我们将详细介绍考古学家如何通过地基、墙体、排水系统等线索,复原出这些古代皇家建筑群的恢弘场景。探讨唐代长安城作为当时世界最大都市之一,其宫殿建筑如何体现集权统治的思想,以及其对后世建筑风格的影响。 秦始皇陵兵马俑——地下帝国的宏伟复苏: 作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无疑是陕西古建筑绕不开的巅峰之作。本书将深入探讨兵马俑坑的结构布局、陶俑的制作工艺、造型艺术以及其背后的军事、社会、丧葬制度。我们将不仅仅停留在对兵马俑数量和精度的惊叹,更会深入分析其作为地下军事博物馆的意义,以及它所折射出的秦朝强大的国家机器和统一思想。同时,我们也会触及秦始皇陵本身,探讨这座宏大陵墓的选址、规模、结构,以及它至今仍未完全揭示的神秘面纱,引发读者对古代工程技术和生死观的思考。 汉唐陵墓的庄严与艺术: 除了秦陵,本书还将重点介绍汉代帝陵(如茂陵、霍去病墓)和唐代帝陵(如乾陵、昭陵、茂陵)。我们将对比不同朝代的陵墓形制,分析它们在规模、布局、地面建筑(如神道、石像生、碑亭)上的演变。特别是唐代帝陵,其规模宏大,选址考究,石刻艺术精湛,如乾陵的无字碑、述圣记碑,以及各种石人、石马、石狮等,都是中华古代雕塑艺术的瑰宝。我们将解读这些石刻背后的历史人物、政治事件和文化意涵,理解它们如何成为帝王生前权威与身后荣耀的象征。 二、 信仰的殿堂,精神的寄托:宗教建筑的千年回响 宗教,自古以来便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和建筑形态。陕西作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中国传播的重要节点,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宗教建筑。 佛法东传的见证——佛教寺庙的庄严与智慧: 法门寺: 摘下“关中塔庙之首”的桂冠,法门寺以其珍贵的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闻名于世。我们将详细介绍法门寺塔的建筑结构、历史演变,特别是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揭示了唐代地宫中出土的无数金银器、琉璃器、丝织品等佛教文物,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巅峰,也为研究唐代社会、文化、工艺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我们将探讨法门寺如何成为古代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 大慈恩寺与小雁塔: 作为唐长安城的重要寺院,大慈恩寺因玄奘法师在此翻译佛经而声名远播。我们将介绍其历史沿革,特别是玄奘法师的贡献,以及大慈恩寺内现存的著名建筑——大雁塔。我们将深入分析大雁塔作为楼阁式砖塔的建筑特点,其内部结构,以及它在传播佛教文化、记录天象、测量时间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小雁塔,虽不及大雁塔规模宏大,但其独特的密檐式结构和风铃之声,也别具韵味,我们将介绍其作为荐福寺的组成部分,及其历史故事。 其他重要寺庙: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提及一些在陕西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佛教寺庙,如香山寺(龙门石窟)、广仁寺(藏传佛教寺庙)等,虽然它们可能不在西安市区,但它们共同构成了陕西多元佛教文化的图景。 道教寻踪: 陕西也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本书将探访一些重要的道教宫观,如终南山的道观群。我们将介绍道教建筑的独特风格,如何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及在选址、布局上如何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 伊斯兰教的融合之美——西安大清真寺: 作为中国四大清真寺之一,西安大清真寺以其独特的中国化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吸引着无数人。我们将详细介绍其礼拜殿、宣礼塔、院落等部分,分析其如何在保留伊斯兰教基本功能的同时,融入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如木结构、飞檐斗拱、彩绘装饰等,展现了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包容与融合。 三、 雅致的栖居,生活的智慧:民居与古镇的烟火气息 古建筑不仅是帝王将相的舞台,更是普通百姓生活的载体。陕西丰富的民居类型和保存完好的古镇,为我们呈现了古代社会生活的真实画卷。 窑洞艺术: 在陕北黄土高原,窑洞是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形式。我们将深入探讨黄土高原窑洞的建筑原理、种类(如崖窑、拱券窑、砖砌窑等)、结构特点。分析窑洞如何在极端的气候条件下,实现冬暖夏凉,展现了劳动人民就地取材、适应自然的智慧。我们将通过具体的村落案例,展现窑洞建筑与当地社区、生活方式的紧密联系。 关中民居: 关中地区的民居,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础上,又展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我们将介绍关中民居的布局(如“三坊一照壁”、“四合院”)、墙体(如土坯墙、砖墙)、屋顶(如小青瓦)、门窗雕饰等,展现其严谨的结构、朴素的美学以及对家族伦理的体现。 保存完好的古镇风貌: 陕西拥有一批充满历史韵味的古镇,如周至楼观镇、旬阳古城、镇安龙王庙古建筑群等。我们将选取其中的代表性古镇,深入其街巷、民居、店铺、祠堂、戏楼等,通过建筑的细节,还原古镇昔日的繁华与宁静。我们将探讨这些古镇的形成原因、发展历史,以及它们在今天的保护与传承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四、 匠心独运,技艺传承:细节与工艺的深度解读 本书并非止于建筑的宏观介绍,更注重对建筑细节、工艺技巧的深度挖掘。 木构架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木构架体系著称。我们将深入剖析斗拱的结构原理、等级划分及其在承重与装饰上的双重作用;介绍梁、柱、枋等构件的连接方式,以及榫卯结构的神奇魅力,是如何实现建筑的灵活性和耐久性。 砖石工艺: 除了木构架,砖石的使用在陕西古建筑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将探讨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砖石材料,以及它们的砌筑工艺。例如,唐代建筑中厚重的砖石基础,宋代建筑中精细的砖雕,以及明清建筑中大量使用的青砖黛瓦。 装饰艺术: 陕西古建筑的装饰艺术同样令人惊叹。我们将重点介绍彩绘、雕刻(木雕、石雕、砖雕)、琉璃等装饰手法,分析它们的图案、色彩、寓意,以及它们如何与建筑的整体风格融为一体,烘托出建筑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境。 风水与建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风水与建筑密不可分。本书将适时探讨古人如何运用“天人合一”的观念,在建筑选址、布局、朝向等方面考虑自然环境与人文因素,以达到趋吉避凶、和谐共生的目的。 结语 《陕西古韵:探寻国之瑰宝》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建筑的书,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我们将带领读者,以虔诚之心,去触摸每一块砖石,去感受每一根木梁,去解读每一个雕饰,去聆听每一段尘封的故事。通过这些历经风雨、巍然屹立的古建筑,我们不仅能够认识一个王朝的兴衰,一个民族的智慧,更能感受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生命力,以及我们与这片土地之间,那份深沉而永恒的连接。希望本书能够成为您探索陕西古建筑、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得力指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次旅行,我带着《寻找中国最美古建筑:陕西(第2版)》,感觉就像是拥有了一位无声却无所不知的向导。在出发前,我只是对陕西的几个著名景点有所耳闻,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对这次旅程的预期。它像一本精心编织的画卷,徐徐展开了陕西丰富多彩的古建筑画廊。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不同时期建筑风格演变的分析,从早期朴实的夯土建筑,到唐代雍容华贵的宫殿遗址,再到明清时期精巧繁复的园林和民居,每个时代的特色都得到了清晰的梳理和生动的展示。书中不仅仅列举了建筑的名称和地点,更重要的是,它引导你去观察那些细节:屋檐下精美的雕刻、石门上的历史印记、寺庙里香火缭绕的虔诚。我学会了如何透过建筑的形制去感知古人的智慧和审美,如何从残存的遗迹中想象曾经的恢弘。而且,书中对于一些相对冷门却同样具有价值的古建筑也进行了介绍,这让我有机会发现一些隐藏在民间、鲜为人知的瑰宝。这本书的图片质量也非常高,很多照片都捕捉到了建筑的灵魂,配合着文字,让人身临其境,仿佛真的置身于那些古老的殿堂之中。它为我这次陕西之行注入了灵魂,让这次旅行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充满了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以为只是市面上常见的介绍性读物。但《寻找中国最美古建筑:陕西(第2版)》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它不仅仅是一本“看图说话”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看懂古建筑”的入门教程。作者在介绍每一处建筑时,都非常有条理,首先会交代其历史背景和重要性,然后深入分析其建筑特点,比如布局、结构、装饰等,最后还会结合一些人文故事,让整个介绍更加立体。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对一些关键的建筑元素,如斗拱、藻井、飞檐等,都有非常细致的图解和文字说明,这对于我这种非专业人士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终于明白了这些看似复杂的结构是如何支撑起宏伟的建筑,又是如何体现出古人的匠心独运。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既有宏观的梳理,又有微观的剖析,让你能够从整体到细节,全方位地欣赏古建筑的美。而且,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参观建议,比如最佳的拍摄角度、需要注意的细节等,这对于计划前往参观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帮助。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陕西的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去欣赏和解读这些历史的瑰宝。

评分

我一直觉得自己对历史建筑的了解仅停留在“好看”的层面,直到我读了《寻找中国最美古建筑:陕西(第2版)》。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仅仅是罗列景点,而是试图通过建筑本身,去讲述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去揭示隐藏在砖瓦石木背后的文化密码。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建筑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和精神内涵的解读。比如,在介绍一处古老的宫殿时,作者会详细阐述它在王朝政治中的地位,在介绍一座古老的城墙时,会描绘它曾经抵御外敌的英勇事迹,在介绍一处寺庙时,则会探讨其宗教信仰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这种将建筑与历史、文化、社会紧密结合的叙述方式,让每一处建筑都变得鲜活起来,不再是冰冷的石头堆砌,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故事。这本书也让我对“美”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开始明白,古建筑的美,不仅仅在于其外在的雕梁画栋,更在于其内在的结构逻辑、空间布局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书中提供的分析,帮助我打开了欣赏古建筑的另一扇门,让我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的陕西古建筑朝圣之旅的绝佳伴侣!我一直对古建筑情有独钟,但总觉得有些理论化的书籍读起来枯燥乏味,直到我翻开了这本《寻找中国最美古建筑:陕西(第2版)》。它不是那种堆砌史料和术语的学术著作,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你一步一步走进那些沉睡千年的历史遗迹。书中对每一处古建筑的介绍都详尽而不失趣味,从宏伟的城楼到精致的园林,从肃穆的寺庙到古朴的民居,作者都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它们曾经的辉煌和如今的风采。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建筑背后故事的传说和当地的风土人情,这让我在欣赏建筑本身的同时,也对那片土地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比如,在描述某个古村落时,不仅仅是拍了几张精美的照片,还讲述了村民们世代传承的生活方式和对传统建筑的保护理念,这种人文关怀让冰冷的建筑瞬间有了温度。还有,书中关于建筑材料、工艺和结构的讲解,也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即使是没有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甚至激发了我想亲自去触摸那些斑驳的砖石,感受历史沉淀的冲动。可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指南,更是一次沉浸式的文化体验,让我对陕西的古建筑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喜爱。

评分

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书,能够带我走进中国古建筑的世界,感受它们的韵味与辉煌。《寻找中国最美古建筑:陕西(第2版)》无疑满足了我的这份期待。这本书的文字朴实而富有感染力,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字字珠玑,勾勒出古建筑的雄姿与风韵。我特别喜欢书中那种“寻访”的笔触,仿佛作者就是一位谦逊的同行者,带着我一同跋涉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不像学术论文那样高高在上,而是接地气,充满了人文关怀。书中对于一些建筑的细节描述,例如一块风化的石碑上的模糊刻字,一扇斑驳的木门上残留的漆痕,都能引发读者无限的遐想,去揣摩古人的生活场景。我从中不仅看到了建筑本身的美学价值,更感受到了历经岁月洗礼的沧桑感和厚重感。此外,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古建筑保护的思考,这让我意识到,在欣赏这些珍贵遗产的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去守护它们,让它们能够继续向后人讲述历史的故事。这本书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它让我对中国古建筑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也让我对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的眷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