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花開的時間為綫索,記錄瞭河北師範大學校園植物220種,其中多數為石傢莊及周邊地區常見的栽培和野生植物。對每種植物都記述瞭的簡要識彆特點、在校園中的分布以及相關的故事。書中所有植物的圖片均為原創,全部拍攝自河北師範大學校園。每種植物的二維碼,可與相關資料庫鏈接,增加瞭便利性和移動互聯網元素。
石碩,遼寜人,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師從我國植物分類專傢洪德元院士,現在河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工作,研究方嚮為苔蘚植物係統學、櫻花櫻桃類植物分類。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 Scientific Reports等雜誌發錶文章十餘篇,為植物分類知名雜誌Phytotaxa、《生物多樣性》等期刊的審稿人。
春
二月
薺 Capsella bursa-pastoris (L.)Medik. 2
榆樹 Ulmus pumila L. 3
三月
望春玉蘭 Yulania biondii (Pamp.) D.L.Fu 4
玉蘭 Yulania denudata (Desr.) D. L. Fu 5
紫玉蘭 Yulania liliiflora (Desr.) D.C. Fu 6
二喬木蘭 Yulania × soulangeana (Soul.-Bod.) D. L. Fu. 7
迎春花 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 8
連翹 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 9
金鍾花 Forsythia viridissima Lindl. 10
蒲公英 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 11
附地菜 Trigonotis peduncularis (Trevir.) S.Moore et Baker 12
諸葛菜 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L.) O.E.Schulz 13
臭薺 Coronopus didymus (L.) Sm. 14
獨行菜 Lepidium apetalum Willd. 15
阿拉伯婆婆納 Veronica persica Poir. 16
通泉草 Mazus pumilus (N.L.Burman) Steenis 17
垂柳 Salix babylonica L. 18
毛白楊 Populus tomentosa Carrière 19
一球懸鈴木 Platanus occidentalis L. 20
二球懸鈴木 Platanus × acerifolia (Aiton) Willd. 21
三球懸鈴木 Platanus orientalis L. 22
紫丁香 Syringa oblata Lindl. 23
美國紅梣 Fraxinus pennsylvanica Marshall 24
紫荊 Cercis chinensis Bunge 25
黃楊 Buxus sinica (Rehder et E.H. Wilson) M. Cheng 26
雞爪槭 Acer palmatum Thunb. 27
美國紅楓 Acer rubrum L. 28
元寶槭 Acer truncatum Bunge 29
山桃 Prunus davidiana (Carr.) Franch. 30
桃 Prunus persica (L.) Batsch 31
榆葉梅 Prunus triloba Lindl. 32
山杏 Prunus sibirica L. 33
毛櫻桃 Prunus tomentosa Thunb. 34
紫葉李 Prunus cerasifera f. atropurpurea (Jacq.) Rehder 35
美人梅 Prunus × blireana‘ Meiren’ 36
棣棠花 Kerria japonica (L.) DC. 37
西府海棠 Malus × micromalus Makino 38
皺皮木瓜 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 Nakai 39
東京櫻花 Prunus yedoensis Matsum. 40
日本晚櫻 Prunus serrulata var. lannesiana (Carr.) Makino 41
早開堇菜 Viola prionantha Bunge42
四月
紫花地丁 Viola philippica Cav. 43
寸草 Carex duriuscula C. A. Mey. 44
點地梅 Androsace umbellata (Lour.) Merr. 45
楓楊 Pterocarya stenoptera C. DC. 46
鬍桃 Juglans regia L. 47
抱莖小苦蕒 Ixeridium sonchifolium (Maxim.) C. Shih 48
中華小苦蕒 Ixeridium chinense (Thunb.) Tzvel. 49
黃鵪菜 Youngia japonica (L.) DC. 50
樸樹 Celtis sinensis Pers. 51
救荒野豌豆 Vicia sativa L. 52
白車軸草 Trifolium repens L. 53
平車前 Plantago depressa Willd. 54
車前 Plantago asiatica L. 55
酢漿草 Oxalis corniculata L. 56
小藜 Chenopodium serotinum L. 57
萹蓄 Polygonum aviculare L. 58
齒果酸模 Rumex dentatus L. 59
黃櫨 Cotinus coggygria Scop. 60
金銀忍鼕 Lonicera maackii (Rupr.) Maxim. 61
日本錦帶花 Weigela japonica Thunb. 62
蝟(蝟)實 Kolkwitzia amabilis Graebn. 63
構樹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Vent. 64
紅瑞木 Cornus alba L. 65
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ews 66
芍藥 Paeonia lactiflora Pall. 67
雜種鵝掌楸 Liriodendron chinense × L. tulipifera 68
柿 Diospyros kaki Thunb. 69
地黃 Rehmannia glutinosa (Gaetn.) Fisch.et C.A.Mey. 70
蘭考泡桐 Paulownia elongata S.Y.Hu 71
日本小檗 Berberis thunbergii DC. 72
野薔薇 Rosa multiflora Thunb. 73
玫瑰 Rosa rugosa Thunb. 74
月季花 Rosa chinensis Jacq. 75
黃刺玫 Rosa xanthina Lindl. 76
平枝栒子 Cotoneaster horizontalis Decne. 77
朝天委陵菜 Potentilla supina L. 78
刺槐 Robinia pseudoacacia L. 79
皂莢 Gleditsia sinensis Lam. 80
山皂莢 Gleditsia japonica Miq. 81
鵝腸菜 Myosoton aquaticum (L.) Moench 82
夏至草 Lagopsis supina (Steph.) Ik.-Gal. 83
打碗花 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 84
播娘蒿 Descurainia sophia (L.) Prantl. 85
小花糖芥 Erysimum cheiranthoides L. 86
歐洲油菜 Brassica napus L. 87
地錦 Euphorbia humifusa Willd. 88
斑地錦 Euphorbia maculata L. 89
黃花菜 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 90
蟣子草 Leptochloa panicea (Retz.) Ohwi 91
白茅 Imperata cylindrica (L.) P.Beauv. 92
黃菖蒲 Iris pseudacorus L. 93
鳶尾 Iris tectorum Maxim. 94
楸 Catalpa bungei C. A. Mey. 95
五月
梓 Catalpa ovata G.Don 96
麥藍菜 Vaccaria hispanica (Mill.) Rauschert 97
石竹 Dianthus chinensis L. 98
瞿麥 Dianthus superbus L.99
沼生蔊菜 Rorippa islandica (Oed.) Borb. 100
龍葵 Solanum nigrum L. 101
澤珍珠菜 Lysimachia candida Lindl. 102
丹參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103
佛甲草 Sedum lineare Thunb 104
亞麻 Linum usitatissimum L. 105
草木犀 Melilotus officinalis (L.) Lam. 106
白花草木犀 Melilotus albus Desr. 107
紫苜蓿 Medicago sativa L. 108
閤歡 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 109
單瓣繅絲花 Rosa roxburghii f. normalis Rehder et E.H. Wilson. 110
粉花綉綫菊 Spiraea japonica L. f. 111
珍珠梅 Sorbaria sorbifolia (L.) A. Br. 112
接骨木 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 113
七葉樹 Aesculus chinensis Bunge 114
金葉女貞 Ligustrum × vicaryi Rehder. 115
北京丁香 Syringa reticulata subsp. pekinensis (Rupr.) P.S.Green et M.C.Chang 116
石榴 Punica granatum L. 117
一年蓬 Erigeron annu
花 海
沒有人不喜歡花。
我們希望校園四季裏每一天都是花海。
我們希望用美來濡化人,美對人的思想、情感、行為方式都會産生無形的積極影響。
我們希望不同的學科在校園裏以各種形式傳播知識,培養多種思維方式,從而增強學生創新意識。
從曆史的角度而言,石傢莊之根的正(真)定早就是個花事繁盛之地。
宋時成德軍節度使、文學傢韓琦說:“咫尺常山似洛城。”學者呂頤浩說:“真定府城周圍三十裏,居民繁庶,佛宮禪刹,掩映於花竹流水之間,世雲塞北江南。”
金代文學傢蔡鬆年,在傢鄉真定彆墅有蕭閑堂, 故自號蕭閑老人,其《鷓鴣天?賞荷》雲:“秀樾橫塘十裏香,水花晚色靜年芳。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盤高走夜光。山黛遠,月波長,暮雲鞦影蘸瀟湘。醉魂應逐淩波夢,分付西風此夜涼。”
元代詩人薩都拉稱贊正定城南的風光時說:“柳色暗藏溪上寺,露華偏濕水邊僧。門前天供荷花滿,齣水遊魚夜戲燈。”
明朝袁宏道在《王郡丞邀飲陽和樓》中寫道:“青天一碧翠遮空,浪捲雲奔夕照中。郭外荷花二十裏,清香散作滿城風。”
明朝高邑東林黨人趙南星在真定梁傢花園感懷詩《夏日遊梁眾甫園池》四首中有:“到及荷開沼, 宵看月在天。 歡呼飛玉犖, 宻坐雜金鈿。花氣聞雲雨, 雞聲人管弦。 陰晴無不美, 似為客來偏。”
清代文學傢梁清標贊美傢鄉真定諸福屯說:“城東彆業輞川圖,手種垂楊一萬株。大麓經鞦霜乾冷,綠煙猶似昔時無。村外喬柯入畫圖,村中名卉幾韆株。閑來策蹇鞦風裏,疏影塞香半欲無。”“躡履遊春香撲袖,繞籬盡是牡丹花。”並且說“餘郡牡丹,舊稱最勝”。
清代文人吳偉業的真定《雕橋莊歌》中有:“綠菂紅蕖水麵開,門前即是鳴騶路。 子弟傳呼韆騎歸,不教鞍馬驚鷗鷺。年年細柳與新蒲,妝點溪山入畫圖。 四海烽煙喬木在,一窗鐙火故人無。相逢隻有江南客,頭白尊前伴老夫。”
清代詩人汪士慎在路過正定城,酬答友人寫下的《水心精捨為大司馬梁公賦》中有:“恒陽城外水煙長,萬頃寒波帶草堂。夾岸芰荷通竹裏,行人疑是輞山莊。”
吳雯過真定賦詩雲:“鎮州荷花一萬柄,正對城門是酒傢。下馬當壚更斟酌,醉臨明鏡看吳娃。”其中鎮州即正定。
錢澄之《真定府》詩中有:韆峰憑堞近,一水繞壕通,想到荷花放,清香滿郡中。清周京過真定城下:“楊柳陰陰紛亂絲,敗荷葉滿漲鞦池,恒陽十裏城邊路,欲上長堤唱竹枝。”
清人趙賓鞦日過真定:“城下花開麵麵紅,城頭紅日照芙蓉,環堤已種韆株柳,近水曾無一廟宮。”
這就是綠水青山和鄉愁吧!
記得有一年在我校召開的環境史學術會議上,我曾說過:歡迎各位來到世界最大的村莊石傢莊,有時候我們名片上會印英文“Shijia-Village”,這是一個“新中國從這裏走來”的城市,隨著我們的三年大變樣,這個城市的曆史在迅速延長,當正定融入、變成我們滹沱(正定)新區的時候,我們從一個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由火車拉來的城市,變成瞭有著韆餘年曆史的古城。作為一個本地人,非常高興嚮各位報告這裏的春天延長瞭。在我小的時候,這裏如果以鮮花來反映春天存在的話,那麼這裏基本上沒有春天,而現在各種遷移的植物已經大大延長瞭這裏的春天,鮮花盛開從三月到六月,甚至更長:鼕至十方院觀300 年蠟梅;五月封龍山槐花,一溝香甜;六月東大街看梓花,公園的丁香,滿街的女貞和椿樹花……春天如此之長, 如此之燦爛、令人神往!
具體到我們學校,教工們辛苦地為我們打造瞭花的世界,從行政樓前的聽楓園,後麵的守正園,到教學樓前的迎春花,南邊宿捨的閤歡,商學院樓前的櫻,順天大道兩邊楸花和西府海棠,理科群裏的牡丹……當然還有草地上那些倏地悠然怒放的小花。
生如夏花。
博物使人沉靜。
而教育的根基,除瞭我們常說的愛,再就是美瞭。
由此引緻我們童年和少兒時缺乏的藝術教育,美就更重要瞭。
好的教育一定是美的,而美即是動力,美更重要的還是秩序!
願我們更多的老師和同學用自己專業學科知識和方法論來豐
富我們美的校園生活,創造屬於我們的花海。
我最近偶然翻到一本叫做《河北師範大學校園花事 校園植物圖譜》的書,這本書真是讓我眼前一亮。作為一名熱愛園藝,但又對植物種類不太熟悉的愛好者來說,這本書簡直太及時瞭。我一直夢想著能在自己的小陽颱或者小花園裏種齣一些漂亮的花草,但總是因為不瞭解植物的特性而屢屢受挫。這本圖譜,給瞭我極大的啓發。書中對每一種植物的介紹都非常詳細,從它的科屬、形態特徵,到它的生長環境、繁殖方法,再到它在不同季節的觀賞價值,都一一做瞭說明。我尤其喜歡那些關於花期的描述,這對於我規劃自己的種植計劃非常有幫助。當我看到書中關於某種植物的介紹時,我腦海裏就會立刻浮現齣它在校園裏盛開時的樣子,那種鮮活的記憶和書中的文字、圖片完美結閤,讓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情感的共鳴。我甚至開始對照書中的描述,在校園裏尋找我特彆喜歡的那些植物,然後記錄下它們的生長情況,嘗試著去瞭解它們的“脾氣”。這本書,讓我對園藝的熱情再次被點燃,也讓我對未來的種植生活充滿瞭信心。
評分我最近剛拿到這本《河北師範大學校園花事 校園植物圖譜》,迫不及待地翻閱瞭起來。作為一名在此地生活瞭多年的教職工,我對校園裏的一草一木都懷有深厚的情感。這本書的齣現,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新視窗,讓我得以更深入地瞭解我每天工作生活的這片土地。我一直覺得,校園裏的花草樹木不僅僅是綠化的一部分,它們更像是沉默的記錄者,見證著我們在這裏的求學、工作、生活。這本書用詳實的圖文,將這些“沉默的記錄者”一一呈現,讓我驚喜地發現,原來我每天經過的那些不起眼的灌木,或是常年挺立的參天大樹,都有著如此豐富的故事。作者對植物的介紹非常細緻,不僅僅停留在識彆層麵,還包括瞭它們的生長周期、對環境的要求,甚至是一些有趣的民間傳說或曆史典故。這讓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植物百科,更是一部關於校園生態和人文曆史的集閤。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不同季節花開的描寫,那些文字讓我仿佛聞到瞭春日的丁 संश्लेषण,夏日的梔子香,鞦日的桂花飄香,鼕日的臘梅傲骨。這讓我在忙碌的工作之餘,能感受到季節的更迭和生命的力量。這本書,讓我對我們共同的校園,有瞭更深的眷戀和更強的歸屬感。
評分作為一名對生活充滿熱情,並樂於分享的人,我總是在尋找能夠與他人分享的美好事物。這本《河北師範大學校園花事 校園植物圖譜》,無疑是我最近發現的寶藏。我非常喜歡它的內容編排,既有科學的嚴謹性,又不失生活的趣味性。每一頁的介紹都詳略得當,既能滿足我對植物知識的好奇,又能讓我感受到校園生活的美好。我經常會把這本書帶到校園裏,一邊散步,一邊對照著書中的圖片和文字,尋找我感興趣的植物。當我發現一株特彆美麗的植物時,我就會停下來,仔細閱讀關於它的介紹,然後把它推薦給我的朋友們。我喜歡看到朋友們因為這本書而對校園的植物産生興趣,大傢一起討論,一起發現,這種分享的快樂,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被大大提升瞭。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圖譜,更是一座連接人與人、人與自然的橋梁。它讓我們的校園生活變得更加有趣,也讓我們之間的友誼因為共同的愛好而更加深厚。我非常推薦這本書給所有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朋友們。
評分這本書,真的是給瞭我太多的驚喜。我一直認為,作為一名在高等學府學習的學生,應該具備一定的自然素養,而對校園植物的瞭解,無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但現實是,很多學生可能隻知道一些耳熟能詳的花名,對於更廣泛的植物知識知之甚少。《河北師範大學校園花事 校園植物圖譜》這本書,恰恰彌補瞭這一不足。它以一種非常係統的方式,將河北師範大學校園內的各種植物進行瞭梳理和介紹。從宏觀的樹木到微觀的花卉,從常見的品種到一些相對稀有的物種,都得到瞭詳盡的展示。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每一種植物的分類和描述,這不僅有助於我們進行科學的識彆,更能幫助我們理解它們之間的親緣關係。而且,書中還融入瞭一些關於植物生長習性、生態功能,甚至是一些藥用價值的介紹,這極大地拓寬瞭我們的視野。我甚至開始將書中的知識運用到我的學習中,比如在進行生態學相關的研究時,這本書就提供瞭寶貴的參考信息。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本極具教育意義和實用價值的讀物,它讓我們能夠更科學、更深入地認識我們所處的校園環境。
評分我是一名地理學專業的學生,一直以來都對環境和生態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學習過程中,我接觸過不少關於植物學的書籍,但大多偏嚮於理論和宏觀。而這本《河北師範大學校園花事 校園植物圖譜》則提供瞭一個非常接地氣,也極具實踐意義的視角。作為一名在這裏學習多年的學生,我幾乎每天都要在校園裏穿行,但說實話,對於那些花草的名字和習性,我瞭解得並不多。這本書的到來,彌補瞭我的知識空白。它的圖片清晰、準確,幾乎可以和真實的植物一一對應。而文字部分的描述,不僅專業,而且生動有趣,將一些復雜的植物學知識轉化為瞭易於理解的語言。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提到瞭一些校園角落裏特彆的植物,比如在某個特定的小花園裏,在某條小路兩旁,它們有著獨特的生長環境和曆史。這讓我意識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蘊含著豐富的生態信息,而這本書則像一位嚮導,帶領我們去發現這些寶藏。我甚至開始帶著這本書去校園裏對照,去實地考察,這不僅加深瞭我對植物的認識,也讓我對校園的生態環境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思考。這本書,讓我對“讀萬捲書”有瞭更深的體會,因為它讓我“行萬裏路”變得更加有意義。
評分我一直對自然界的生物多樣性充滿好奇,尤其喜歡觀察那些細微之處的美麗。當我在書店偶然看到這本《河北師範大學校園花事 校園植物圖譜》時,我立刻被它吸引住瞭。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都非常用心,精美的插畫和清晰的圖片,讓每一頁都充滿瞭視覺的享受。我最看重的是,書中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植物名稱,而是通過生動有趣的文字,講述瞭每一種植物的故事。我喜歡書中對植物生長環境的描述,這讓我能夠理解為什麼某種植物會生長在校園的特定區域,以及它對環境有著怎樣的適應性。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植物學傢,帶領我走進瞭一個充滿驚喜的自然世界。我甚至開始嘗試著去記錄我在這本圖譜的引導下,在校園裏發現的各種植物,記錄它們的生長狀態,以及它們所處的微觀環境。這種體驗,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旁觀者,而是成為瞭校園自然生態的一部分。這本書,讓我在忙碌的學習之餘,找到瞭一種與自然親近的方式,也讓我對校園的美麗有瞭更深的體悟。
評分這本《河北師範大學校園花事 校園植物圖譜》對於我這樣熱愛攝影,但對植物知識知之甚少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一直對校園裏那些形態各異的花卉和樹木充滿好奇,尤其是在不同的季節,它們展現齣不同的姿態,總能激發我按下快門。然而,很多時候我隻知道它們“很漂亮”,卻叫不齣名字,更彆提瞭解它們的生長習性或背後的故事瞭。這本書的到來,徹底改變瞭我的狀況。書中高質量的圖片,每一個細節都捕捉得非常到位,這為我的攝影提供瞭絕佳的參考。更重要的是,文字部分並沒有枯燥的學術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語言,講述瞭每一種植物的特點,它們的顔色、形狀、氣味,甚至它們在校園裏通常齣現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開花。這些信息對於我進行拍攝構圖、尋找最佳拍攝時機非常有幫助。我發現,通過閱讀這本書,我不僅能夠更準確地識彆這些植物,還能理解為什麼它們會在某個地方生長,以及它們對校園環境有著怎樣的影響。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校園的美麗並非偶然,而是由無數精心嗬護的生命共同構成的。這本圖譜,讓我對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瞭新的發現和探索的樂趣。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瞬間吸引瞭我。淡雅的色彩,精美的插畫,仿佛一股清新的花香撲麵而來。我迫不及待地翻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序言,字裏行間流露齣作者對校園花草樹木深厚的情感和細緻的觀察,這讓我對即將展開的閱讀充滿瞭期待。當我翻到內頁,精美的照片和生動的文字結閤,讓我仿佛置身於河北師範大學的綠意盎然之中。我特彆喜歡那些對植物生長習性、開花季節的詳細介紹,這不僅讓我瞭解瞭校園裏每一處景緻背後的故事,也讓我對植物有瞭更深的認識。作者的文筆流暢優美,充滿瞭詩意,將校園裏的花事描繪得如詩如畫,讓我感受到瞭大自然的美好和校園生活的寜靜。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圖譜,更是一本關於校園生活、關於自然情感的記錄,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每天走過的路,身邊的景,那些曾經習以為常的花草樹木,在作者的筆下煥發齣瞭彆樣的生命力。我甚至開始有意識地去尋找書中提到的那些植物,去觀察它們的形態,去感受它們的芬芳,這無疑讓我的校園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次美妙的心靈之旅,讓我感受到瞭生命的力量和自然的美麗。
評分我作為一個初入大學的新生,對於河北師範大學的一切都充滿瞭新奇和探索的欲望。偶然間,我看到瞭這本《河北師範大學校園花事 校園植物圖譜》,它立即抓住瞭我的眼球。我一直覺得,一個大學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它的教學樓和圖書館,更在於它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這本書,恰恰捕捉到瞭校園最細膩的美。它不僅僅是一本圖譜,更像是一本校園的“生活日記”。書中對校園裏各種植物的描繪,從常見的花卉到古老的樹木,都栩栩如生。我喜歡作者的筆觸,帶著一種淡淡的懷舊和深情,仿佛在訴說著校園裏發生的點點滴滴的故事。我迫不及待地想用這本書作為我的“校園探索指南”,去發現那些隱藏在校園角落裏的驚喜。當我看到書中介紹的某種花,我就會想,它在哪個季節最美?它長在校園的哪個地方?這極大地激發瞭我走齣宿捨,去認識校園的熱情。這本書,讓我覺得,我不僅僅是在上學,更是在體驗一種全新的生活,一種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生活。
評分我是一個對曆史和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人,總覺得每一個地方都承載著獨特的故事和記憶。《河北師範大學校園花事 校園植物圖譜》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這方麵的需求。雖然書名聽起來是一本植物圖譜,但當我翻閱時,我發現它遠不止於此。書中不僅僅是對植物的形態和名稱進行介紹,更重要的是,它融入瞭許多關於校園曆史、文化以及一些人文情感的元素。我喜歡書中穿插的一些小故事,比如某種植物是如何被引入校園的,或者它在某個重要的曆史時刻扮演瞭怎樣的角色。這些信息,讓那些曾經被我忽略的校園花草,瞬間變得鮮活起來,仿佛有瞭生命和故事。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河北師範大學不僅僅是一所學校,更是一個充滿曆史積澱和人文關懷的社區。我甚至開始嘗試著去挖掘更多關於校園植物的曆史故事,將書中的知識與我對校園曆史的瞭解相結閤,這讓我對這片土地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情感連接。這本書,讓我覺得,我不僅僅是在認識植物,更是在品讀校園的“前世今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