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名家词选(恋上古诗词:版画插图版)

唐宋名家词选(恋上古诗词:版画插图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龙榆生 著
图书标签:
  • 唐宋词
  • 宋词
  • 词选
  • 古典诗词
  • 古诗词
  • 版画
  • 插图
  • 文学
  • 中国古典文学
  • 恋上古诗词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27436
版次:1
商品编码:1221376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恋上古诗词:版画插图版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536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词学大师龙榆生作品

版画插图版古诗词读本

古诗词爱好者的必备


内容简介

龙榆生先生是无可争议的词学大师,《唐宋名家词选》可以说是龙榆生先生长期研治唐宋词的结晶,是其词学著作中的代表作之一,被公认为是研读唐宋词的必备书目。所录名家,以能卓然自树或别开生面者为主。本书所选作品,以能代表某一作家的作风或久经传诵者为准。词缘乐曲产生,故于声律方面,不容忽视,本书于此亦加注意。本书所录唐、五代词,依《花间》、《尊前》诸集先例,兼收若干七言绝句体,如《竹枝》《杨柳枝》《浪淘沙》之类,以见诗、词递嬗之迹。同时,本书酌采前人评语,作为参考之助。


作者简介

龙榆生(1902—1966),江西万载人。现代词学大师,与夏承焘、唐圭璋、詹安泰并称“民国四大词人”。1928年起,先后任教于上海暨南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及上海音乐学院等院校。一生致力于词学研究,曾主编《词学季刊》《同声月刊》。著有《中国韵文史》《词学十讲》《唐宋词格律》《唐宋名家词选》等。

精彩书评

龙君标举词学,使百年来倚声末技,顿成显学,厥功甚伟。(夏承焘)


目录

凡例

李白二首1

张志和一首6

韦应物三首7

王建二首8

刘禹锡十二首9

白居易六首14

温庭筠十八首17

皇甫松六首23

韦庄二十首25

薛昭蕴二首35

牛峤一首37

毛文锡二首38

牛希济一首40

欧阳炯五首41

顾夐五首44

鹿虔扆一首47

阎选一首48

尹鹗一首49

李珣九首51

和凝二首55

孙光宪十二首57

张泌四首62

冯延己二十三首65

李璟二首74

李煜十二首77

以上唐五代词二十五家一百五十三首

潘阆五首87

寇准一首89

范仲淹三首90

张先十四首93

晏殊十七首102

宋祁一首110

张昇一首112

欧阳修二十七首113

梅尧臣一首124

韩缜一首126

柳永二十五首128

王安石四首147

王安国一首152

晏幾道三十一首154

苏轼四十二首168

黄庭坚十四首210

秦观十九首221

张耒二首237

贺铸二十九首240

晁补之十首256

陈师道一首265

王雱二首267

晁端礼一首269

赵令畤四首271

李廌一首274

晁冲之二首275

王观二首277

舒亶三首280

毛滂一首283

李元膺二首285

张舜民一首287

僧挥五首289

李之仪三首294

魏夫人二首297

周邦彦三十一首298

万俟咏五首324

曹组四首327

苏庠二首329

李甲一首331

鲁逸仲一首332

廖世美二首333

陈克二首335

李清照十三首337

孙道绚二首351

张元幹七首353

叶梦得七首358

汪藻二首363

陈与义三首365

岳飞二首368

吕本中五首371

朱敦儒十四首374

张孝祥六首380

韩元吉二首385

陆游九首387

范成大五首395

辛弃疾四十四首398

陈亮五首430

刘过三首434

姜夔二十三首438

史达祖七首460

朱淑真三首465

刘克庄十一首468

吴文英十首476

刘辰翁十一首485

蒋捷六首492

周密五首497

王沂孙八首502

文天祥二首508

张炎十四首511

以上宋词六十九家五百五十五首

后记521

初版自序524

前言/序言

后记

“词”是经过音乐陶冶的文学语言,是“曲子词”的简称。它的形式,是要受声律约束的,所以一般把做词都叫作“倚声填词”。

词的发生和发展,是和隋、唐以来所有燕乐杂曲分不开的。在旧唐书卷三十音乐志上说起过:“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我们知道,汉、魏以来,就有了许多外来音乐,不断地从各方面输入;到了隋代,由于长期南北分裂的局面重归统一,这外来音乐和民间歌曲结合起来,在中国乐坛上放射出异样的光辉,从而打开唐、宋两代“倚声填词”的风气。这种综合古今中外而富于创造性的新兴歌曲,随着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大大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那时的诗人们,也都以自己的诗篇能够被乐家们所采用,配上流行的曲调,给姑娘们去演唱,引为莫大的荣宠。最初他们还是不肯牺牲个人运用惯了的五、七言诗体,来迁就“曲拍”;只是任凭乐家的摆布,添上许多“泛声”,勉强凑合着来唱。但是后来诗人们终于敌不过时代风气的激荡,也就只好按谱填词,于是“依曲拍为句”的长短句歌词,就逐渐地盛行起来了。

唐末五代之乱,整个社会经济日趋萎缩,因而影响及于这新兴词体的幼苗,不能够很迅速地茁壮成长。只有西蜀、南唐,获得一个比较安定的局面。这歌词种子,也就在这两个地方生起根来,以至开花、结子,再散播到各地方去。

到了宋朝,北宋的汴京(开封),南宋的临安(杭州),是那时的政治中心,加上商业中心的扬州,都给这种新兴歌曲以发荣滋长的有利条件。词到北宋后期,早就发展到了高峰,而渐渐脱离音乐,作为文人用以抒情的新兴诗体了。

在这四五百年中,这新兴形式,经过长期的陶冶提炼和无数作家的创造经营,因之在严格的声律约束中,把它琢磨成“渐近自然”的格局。就是后来它已脱离了音乐而变为“长短不葺之诗”,我们把它朗诵起来,依然会感觉到每一个词调的声音节奏,都有它的特殊情趣。

词一经和音乐脱离关系,就不复可歌了。南北曲次第兴起,跟着产生另外一种新的曲词;但是它的格局,依然是沿着“倚声填词”的道路向前进展。这“倚声填词”的办法,一直应用了一千多年,所有戏曲里面的唱词,也都不能例外。我们要想在伟大祖国的文学遗产中吸取丰富的养料,尤其是歌词和戏曲方面,把来作为“推陈出新”的借鉴,那么,对唐、宋歌词的深入了解,是有其必要的。

我这选本,原是在前暨南大学国文系用来教课的。嗣由开明书店出版发行,经过几次的重印,足有二十多年了。这次得着修订再版的机会,作了不少的增删。只因时间精力的限制和参考图书的不够完备,缺点还是很多的,希望读者们不断予以纠正。

龙榆生一九五五年一月六日,上海初版自序

词兴于唐,而大盛于两宋。古今选本,无虑数十百种之多,或以应歌,或以传人,或以尊体,或以建立宗派,强古人以就我范畴。虽意趣各殊,瑕瑜互见,而其采掇茂制、揄扬声学之旨则一也。

自词与乐离,声情之美乃全托于文字。于是操选政者始各出手眼,专注于意格与结构。有清一代,号为词学中兴。朱彝尊《词综》出,家白石而户玉田,左右一时风气,末流之弊,乃入于枯寂。张惠言起而振之,以附于风骚之遗。《词选》一编,独标比兴,而门庭过隘,未足以窥见斯体之全。周济更揭四家,领袖赵宋一代;又教学者问涂碧山,历梦窗、稼轩以还清真之浑化,规模视惠言为宏远矣。独于豪放一派,抑苏而扬辛,未免本末倒置。又取碧山与三家并列,亦觉拟不于伦。承常派之流波而能发扬光大,义丰文约,导来学以从人之涂者,其惟彊村先生之《宋词三百首》乎?

予曩从先生学词,先生辑刻《彊村丛书》方竟,时使予分任覆勘,因得尽窥先生手订各家词集,朱墨烂然,一集有圈识至三五遍者。因为录出,益以郑文焯手订《花间集》及《白石道人歌曲》,复参己意,辑为兹编,以授暨南大学国文系诸生。忽忽又三载矣,顷应开明书店之约,重理印行,既略纪因缘,愿更一申微旨。

予意诗词之有选本,务须从全部作品抉择其最高足以代表其人者,未宜辄以私意妄为轩轾其间。即如唐宋人词,各因时代关系而异其风格,但求其精英呈露,何妨并畜兼容。盖自温、韦以来,迄于南唐之李后主、冯延己,北宋之晏殊、欧阳修、晏幾道,为令词之极则,已俨然自成一阶段焉。迨慢曲既兴,作者益众,疏密二派,疆域粗分。疏极于豪壮沈雄,自范仲淹、苏轼以下,晁补之、叶梦得、张孝祥、辛弃疾、陆游、刘克庄、刘辰翁、元好问之徒属之。密极于精深婉丽,自张先、柳永以下,秦观、贺铸、周邦彦、姜夔、史达祖、吴文英、王沂孙、张炎、周密之徒属之。虽各家亦多开径独行,而渊源所自昭然可睹。学者果能于三派之内撷取精英,进而推求其所以异趣之故,则于欣赏与创作皆当受用无穷矣。虑读吾书者怪其刚柔并用,疏密兼收,因为发凡于此云。

龙沐勋重校附识于暨南村寓庐


唐宋名家词选:恋上古诗词(版画插图版) 穿越千年,情系词章:品味唐宋词的锦绣风华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以笔为剑,以情为墨,挥洒出中华诗词的璀璨星河。其中,唐宋词更是集大成者,以其婉约细腻的笔触、深沉悠远的意境、鲜活生动的画面,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如今,《唐宋名家词选:恋上古诗词(版画插图版)》将带领您踏上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词章盛世。 本书精心遴选了唐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词人和他们的经典词作,力求展现唐宋词的广阔视野、丰富内涵与艺术魅力。从初唐的筚路蓝缕,到盛唐的繁花似锦,再到宋代的婉约豪放,本书为您勾勒出词体发展的完整脉络,让您在品读词句的同时,更能感受时代变迁的脉搏。 精选名家,匠心独运:窥探词坛巨擘的心灵世界 本书收录的词人涵盖了唐宋词坛的巨擘,他们每个人都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为词坛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温庭筠: 作为晚唐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温庭筠的词以其香艳秾丽、绮思迷离而著称。他的笔下,有“梳洗罢,独倚望江楼”的闺怨,有“绿窗明月,晚凉闲拂罗衣”的幽怨,更有“十二楼中尽晓妆,彩蝶举,罗袜生尘”的繁华景象。温庭筠的词,如同精美的宫廷画卷,描绘了那个时代贵族女性的精致生活与细腻情感,字里行间流淌着淡淡的哀愁和无可奈何的叹息。他的词句,如同一颗颗璀璨的宝石,闪耀着晚唐时期的独特光芒,即使在今日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份华美与凄婉。 韦庄: 与温庭筠同属花间派,韦庄的词则更显清丽婉约,将江南水乡的柔美风情融入词中。他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将江南的诗情画意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神往。而“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更是将离愁别绪描摹得哀而不伤,凄而不绝。韦庄的词,如同江南烟雨,朦胧而缠绵,每一句都浸润着文人的相思与愁绪,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又不禁潸然泪下。 李煜: 作为南唐后主,李煜的词生动地展现了亡国之君的悲痛与无奈。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深切哀叹,到“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物是人非,他的词充满了对往日繁华的追忆和对现实凄凉的控诉。李煜的词,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他用生命的悲歌谱写了词坛的绝唱,字字泣血,声声恸人,成为后人品读历史、体味人生的重要窗口。 晏殊: 北宋初年的晏殊,以其平和沖淡、浑然天成的风格,开创了宋词的新局面。他的词,不似花间词的秾艳,也不似李煜的凄婉,而是将人生哲理与生活感悟融于其中。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寥寥数语,道尽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无奈,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晏殊的词,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宁静,让人在平静中体味人生的无常与美好。 欧阳修: 作为北宋文坛的领袖,欧阳修的词风豪放与婉约并存,既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情怀,也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烈豪情。他的词,将个人的情感与家国情怀巧妙地结合,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欧阳修的词,如同山间的清泉,时而潺潺流淌,时而奔腾激荡,带给人丰富而多层次的感受。 苏轼: 宋代词坛的巨擘,苏轼的词以其豪放旷达、汪洋恣肆而著称。他打破了词的传统格局,将散文的笔法融入词中,创作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绝唱。苏轼的词,充满了对人生、对宇宙的深刻洞察,展现了文人特有的乐观与豁达。他的词,如同一坛陈年的美酒,越品越有味,越嚼越有劲,让人在豪情万丈中感受到生命的辽阔与壮丽。 秦观: 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秦观的词以其情真意切、细腻感人而闻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深入人心的名句,道出了爱情的真谛。他的词,充满了对爱情的执着与对离别的伤感,字字句句都牵动着读者的心弦。秦观的词,如同情人间的低语,柔情似水,缠绵悱恻,让读者沉浸在浪漫而忧伤的情感之中。 柳永: 作为宋词的集大成者,柳永的词以其铺叙、白描的手法,将市井生活、风俗民情以及男女情爱描绘得淋漓尽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雨霖铃》中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虽然是后人总结的意境,但其词中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已然将这份深情定格。他的词,充满了市井气息,雅俗共赏,深受当时市民的喜爱,也被誉为“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李清照: 中国古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以其清丽婉约、感情真挚而著称。她笔下的词,既有少女的娇憨与对爱情的憧憬,也有中年丧夫、国破家亡的悲痛与孤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个叠字,将她内心的凄凉描摹得入木三分。李清照的词,如同她的人生一般,经历了从明媚到凄苦的转变,她的词,也因此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和深刻的感染力。 辛弃疾: 与苏轼并称的豪放派代表,辛弃疾的词充满了爱国情怀和报国无门的愤懑。他的词,既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壮志凌云,也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执着追求。辛弃疾的词,如同战场上的号角,激昂而悲壮,充满了浓郁的英雄主义色彩。 版画插图,古韵新生: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本书最大的特色之一,便是精美的版画插图。这些插图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与词作内容紧密结合,以古朴典雅的版画风格,将词中的意境、人物、场景生动地再现在读者眼前。每一幅插图都经过精心设计和绘制,力求展现唐宋时期的时代风貌和艺术韵味。 再现历史场景: 当您读到温庭筠的“妆镜台前”的繁华,或是韦庄的“江南水乡”的烟雨,版画便会如同一扇窗户,将您带入那个时代。您可以看见仕女的梳妆打扮,看到舟楫穿梭的江南水巷,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 深化情感体验: 词作中的离愁别绪、相思之苦,常常难以用文字完全表达。而版画的视觉冲击力,则能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当您看到李煜“流水落花”的悲凉景象,或是李清照“孤灯冷月”的凄清画面,版画的意象将与词句的情感产生共鸣,让您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悲欢离合。 增添艺术美感: 版画的线条、构图、色彩,本身就蕴含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本书的版画插图,将古老的版画技艺与现代的审美相结合,呈现出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视觉效果。它们如同诗词的注脚,又如同独立的艺术品,为本书增添了丰富的层次和艺术价值。 激发想象空间: 版画插图并非事无巨细地描绘,而是留有适当的想象空间,鼓励读者在观赏的同时,主动去联想,去填充,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意境。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将使您与词作产生更深的连接。 赏析解读,循循善诱:助您领略词之精髓 本书不仅收录了精美的词作和插图,更附有详实的赏析解读。每一首词都配有专业的解读,帮助您理解词作的背景、主旨、艺术特色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 点明主题,揭示意境: 赏析将帮助您迅速把握词作的核心主题,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例如,对于苏轼的豪放词,赏析会深入剖析其胸襟之辽阔,对人生之达观;对于李清照的婉约词,赏析则会细致解读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个人经历。 解读语言,剖析技巧: 词作的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赏析将为您解读词句中的精妙之处,例如典故的运用、比喻的巧妙、炼字的功力等,让您在欣赏美文的同时,也能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连接历史,阐释文化: 词作是时代的产物,赏析将引导您了解词作创作的历史背景,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思想文化,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词作的价值和意义。 启发思考,引发共鸣: 赏析并非枯燥的学术讲解,而是注重与读者的情感连接,通过解读,激发您对词作产生更深的思考和共鸣,让您在品味古典文学的同时,也能反思人生,感悟生活。 适用人群: 对中国古典诗词怀有浓厚兴趣的读者: 本书是系统了解唐宋词的绝佳选择,将带您走进一个全新的古典文学世界。 喜爱传统文化和艺术的读者: 版画插图与诗词的完美结合,将为您带来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希望提升文学鉴赏能力的学生和读者: 专业的赏析解读将助您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典诗词。 追求生活品质,热爱阅读的您: 本书兼具收藏价值和阅读价值,是您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 结语: 《唐宋名家词选:恋上古诗词(版画插图版)》是一本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典藏之作。它不仅是一本词选,更是一本带领我们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悟生命、品味人生、传承文化的桥梁。翻开这本书,让您的心灵在唐宋词的海洋中徜徉,在版画的古韵中沉醉,恋上那份源远流长的东方古典之美。 让我们一同走进唐宋,恋上古诗词,让这份跨越千年的情感,在您的指尖,在您的心间,温暖而永恒地流传。

用户评价

评分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简直是惊喜连连!我一直喜欢古诗词,但有时觉得纯粹的文字阅读会稍显单薄。这本《唐宋名家词选》恰好填补了我的这份遗憾。版画插图的设计真是太绝了!它不是那种生硬的图文结合,而是巧妙地将版画的意境融入词句之中,让文字活了起来。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意象的描绘,比如看到柳永词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配上那幅描绘杨柳依依、送别场景的版画,瞬间就能体会到那种难舍难分的伤感。还有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插画将那种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淡淡忧伤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本选集让我体会到,原来古诗词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流淌,是意境的展现。版画的加入,让这种意境变得更加具象化,更容易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它让我在品味词句的同时,也欣赏到了高超的版画艺术。

评分

这本书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我对古诗词的阅读体验。一直以来,我对宋词情有独钟,但总是觉得那些文字在纸面上显得有些孤单。直到我翻阅这本《唐宋名家词选》,那种感觉才豁然开朗。令人惊艳的版画插图,为每一首词都注入了灵魂。我尤其钟爱那些描绘自然景致的版画,它们将词人笔下的花鸟鱼虫、山川湖海,以一种独特而富有生命力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读到贺铸那首《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书中配的那幅描绘荷塘月色、美人垂首的版画,简直美得让人窒息,将词人对女性的赞美和那种朦胧的美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再看 Ouyang Xiu 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插画将那层层叠叠的庭院和一丝丝的愁绪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人深深体会到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落寞。这本选集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场美的享受,它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让我与唐宋词的心灵进行了深度对话。

评分

说实话,我对古诗词一直有着深厚的情感,但总是觉得有些抽象,难以真正体会其中的韵味。直到遇到了这本《唐宋名家词选》,一切都改变了。这本选集以其独特的版画插图,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唐宋词世界的大门。我特别喜欢它在选词上的独到之处,不仅收录了家喻户晓的经典,也发掘了一些鲜为人知却同样惊艳的作品。每一首词都配有精心绘制的版画,这些版画并非简单的图解,而是对词作意境的高度提炼和艺术再创作。例如,读到辛弃疾那豪迈奔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词以寄之》,配上的版画便是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战争场面,瞬间便将词中的英雄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而看到秦观那婉约缠绵的《鹊桥仙·纤云弄巧》,则是一幅含情脉脉、月下相思的画面,将词人的离愁别绪渲染得恰到好处。这样的结合,让我在阅读时,仿佛身临其境,更能理解词人所抒发的喜怒哀乐,感受字里行间的万千情愫。

评分

这本《唐宋名家词选》简直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拿到手的那一刻,就被那古朴典雅的封面设计所吸引,那精美的版画插图,每一幅都栩栩如生,仿佛将我带回了那个词韵悠扬的年代。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那些熟悉的诗句在版画的烘托下,更显意境深远。比如,读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脑海中便浮现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境,配上那一幅描绘皓月当空、山峦叠嶂的版画,更是让人心潮澎湃。再看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那“梧桐更兼细雨”的凄美,在版画的笔触下,寥寥数笔便勾勒出孤寂愁苦的画面,让人感同身受,潸然泪下。这不仅仅是一本词选,更是一本艺术品,它用最直观的方式,将文字的魅力和绘画的精妙融为一体,让我在阅读中,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那些文人墨客的情感与才华。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喜,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感动。

评分

对于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唐宋名家词选(恋上古诗词:版画插图版)》无疑是一份宝贵的礼物。我一直认为,艺术是相通的,而这本书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唐宋词的雅致与版画的古朴,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书中收录的每一幅版画,都凝聚着创作者的心血,它们不仅仅是对词作的简单配图,更是对词作意境的深刻解读和升华。我反复品味着李煜的词,特别是那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书中搭配的版画,将那滔滔江水,翻涌奔腾的画面呈现出来,无声地诉说着亡国之君的无限悲凉。而周邦彦的《兰陵王·柳》中那“千古风流,一时多少少年”,配合着繁华的市井景象和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将词作中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时代的变迁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唐宋词,也让我对版画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

非常好的选本,与《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可成系列。

评分

龙榆生的

评分

非常好的选本,与《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可成系列。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评分

正品!超优惠!孩子很喜欢!

评分

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文化艺术精神,不断提升修养。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