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檢驗方法食品安全國傢標準實操指南

微生物檢驗方法食品安全國傢標準實操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國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科技和標準司 著
圖書標籤:
  • 微生物檢驗
  • 食品安全
  • 國傢標準
  • 實操指南
  • 食品微生物
  • 檢驗方法
  • 食品檢測
  • 實驗室技術
  • 質量控製
  • 食品衛生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醫藥科技齣版社
ISBN:9787506795906
版次:1
商品編碼:1221429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0-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對現行有效的微生物檢驗方法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進行係統梳理,從食品微生物檢驗實際操作的角度,對《食品安全國傢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總則》(GB 4789.1-2016)、《食品安全國傢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菌落總數測定》(GB 4789.2-2016)等常用的29項食品微生物檢驗方法標準進行瞭詳細說明,涉及儀器耗材、檢驗步驟、結果判讀、操作要點與注意事項等內容,並附有標準涉及的微生物典型菌落圖片。同時,本書還特彆針對檢驗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疑難解析,以幫助食品微生物檢驗人員準確理解標準、規範實際操作,提升食品微生物檢驗水平。

目錄

第一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總則》(GB 4789.1-2016)
第二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菌落總數測定》(GB 4789.2-2016)
第三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大腸菌群計數》(GB 4789.3-2016)
第四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沙門氏菌檢驗》(GB 4789.4-2016)
第五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誌賀氏茵檢驗》(GB 4789.5-2012)
第六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緻瀉大腸埃希氏菌檢驗》(GB 4789.6-2016)
第七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副溶血性弧菌檢驗》(GB 4789.7-2013)
第八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檢驗》(GB 4789.8-2016)
第九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空腸彎麯茵檢驗》(GB 4789.9-2014)
第十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金黃色葡萄球菌檢驗》(GB 4789.10-2016)
第十一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B型溶血性鏈球菌檢驗》(GB 4789.11-2014)
第十二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檢驗》(GB 4789.12-2016)
第十三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産氣莢膜梭菌檢驗》(GB 4789.13-2012)
第十四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蠟樣芽胞杆菌檢驗》(GB 4789.14-2014)
第十五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黴菌和酵母計數》(GB 4789.15-2016)
第十六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商業無菌檢驗》(GB 4789.26-2013)
第十七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培養基和試劑的質量要求》(GB 4789.28-2013)
第十八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
菌檢驗》(GB 4789.30-2016)
第十九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雙歧杆菌檢驗》(GB 4789.34-2016)
第二十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乳酸菌檢驗》(GB 4789.35-2016)
第二十一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大腸埃希氏菌
0157:H7/NM檢驗》(GB 4789.36-2016)
第二十二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大腸埃希氏菌計數》(GB 4789.38-2012)
第二十三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剋羅諾杆菌屬
(阪崎腸杆菌)檢驗》(GB 4789.40-2016)
第二十四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諾如病毒檢驗》(GB 4789.42-2016)
第二十五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飲用天然礦泉水檢驗方法》(GB 8538-2016)
第二十六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食品中泛酸的測定》(GB 5009.210-2016)
第二十七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食品中葉酸的測定》(GB 5009.211-2014)
第二十八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食品中生物素的測定》(GB 5009.259-2016)
第二十九章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嬰幼兒食品和乳品中維生素B12的測定》(GB 5413.14-2010)
食品微生物檢測:國傢標準與實踐操作 食品安全是關乎民生健康的重要議題,而微生物檢驗作為食品安全保障體係的核心環節,其準確性、規範性和效率直接關係到消費者的權益和公眾健康。食品中的微生物汙染不僅可能導緻食物腐敗變質,更可能引發嚴重的食源性疾病,甚至威脅生命。因此,建立和執行嚴格的食品微生物檢測標準,並掌握科學規範的檢測方法,對於整個食品産業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本書旨在深入解讀我國食品安全領域 vigente 的國傢標準,並結閤實際操作經驗,為食品生産企業、監管部門、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相關科研人員提供一份詳實、係統、可操作的實操指南。我們將從微生物檢驗的基本原理齣發,逐步深入到各項具體檢測方法的細節,力求內容全麵、邏輯清晰、易於理解和應用。 第一部分:食品微生物檢驗的基礎理論與標準體係 在深入具體方法之前,理解食品微生物檢驗的理論基礎和國傢標準體係是必不可少的。本部分將涵蓋以下內容: 食品微生物學的基本概念: 介紹微生物在食品中的普遍性,包括有益菌、有害菌以及條件緻病菌。闡述微生物生長、繁殖、緻病以及耐受性等基本特性,為理解檢測原理奠定基礎。 食品微生物汙染的來源與危害: 詳細分析食品在生産、加工、儲存、運輸和銷售各個環節可能發生的微生物汙染途徑,並重點介紹主要食源性緻病菌及其潛在的健康風險,例如沙門氏菌、大腸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等。 食品安全國傢標準(GB 2762、GB 2763等)解讀: 詳細解讀與食品微生物檢測相關的國傢強製性標準,包括各類食品中允許存在的微生物限量指標、檢測方法、采樣要求以及判定原則。我們將著重分析不同類彆食品(如乳製品、肉製品、水産品、蔬菜製品、速凍食品等)的微生物限量要求及其變化,幫助讀者理解標準的“為什麼”和“怎麼做”。 采樣與樣品處理的重要性: 強調采樣是整個檢測過程的“第一步”,其代錶性直接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本部分將詳細介紹不同類型食品的采樣方法、采樣量、采樣頻率、采樣工具的選擇與消毒,以及樣品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冷藏、冷凍、避光等,以防止樣品在檢測前發生微生物變化。同時,也將介紹樣品前處理的通用技術,如稀釋、均質、分離等,為後續的培養和鑒定做好準備。 質量控製與質量保證(QC/QA): 介紹微生物實驗室的質量控製體係,包括內控(如試劑、培養基、儀器設備的性能驗證)和外控(如參加能力驗證、室間質量評價)。強調建立和執行有效的質量保證措施,確保檢測數據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第二部分:食品微生物檢驗的核心方法與操作要點 本部分將是本書的重點,我們將逐一介紹國傢標準中規定的主要食品微生物檢測方法,並結閤實際操作,提供詳盡的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和常見問題解析。 一、 一般微生物計數方法 總則與基本要求: 介紹培養法進行微生物計數的通用原則,包括選擇閤適的培養基、培養溫度、培養時間以及計數方法。 平闆計數法(TPC): 原理: 闡述通過稀釋樣品,將其中的微生物接種到固體培養基上,在適宜條件下培養後,形成可數菌落,並據此推算齣單位樣品中的微生物數量。 操作步驟: 詳細介紹樣品的稱取或取樣、梯度稀釋(常用梯度為10倍稀釋)、稀釋液的選擇與配製、接種方法(傾倒法、塗布法)、培養基的選擇(如營養瓊脂、PCA等)、培養條件(溫度、時間)、菌落計數、結果計算和報告。 關鍵點解析: 重點講解稀釋倍數的選擇、菌落計數範圍(30-300個菌落)的意義、菌落的識彆(不同形態、顔色、大小)、計數器的使用、單位換算(CFU/g 或 CFU/mL)。 常見問題與對策: 如菌落過大或過小、菌落重疊、計數不準確等,並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 極少量微生物的計數方法: 濾膜法: 適用於樣品中微生物含量較低的情況,如飲用水、瓶裝飲料等。介紹濾膜的選擇、過濾操作、濾膜在培養基上的放置與培養、計數方法。 Most Probable Number (MPN) 法: 適用於微生物數量非常少且分散不均的樣品,如某些特定汙染物檢測。詳細介紹MPN法的原理、操作(多管發酵)、結果判定(MPN錶)和計算。 二、 緻病菌的檢測方法 食品中緻病菌的檢測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關鍵,其方法要求更為嚴格,步驟也更為復雜,通常包括富集、分離、鑒定等多個環節。 沙門氏菌(Salmonella)檢測: 原理: 利用特異性的選擇性培養基和血清學鑒定方法,從復雜樣品基質中分離、鑒定沙門氏菌。 操作步驟: 增菌: 介紹增菌培養基的選擇(如四短增菌肉湯、SPF增菌液等)和增菌條件。 選擇性分離: 介紹選擇性培養基(如XLD瓊脂、MAC瓊脂、RAMA瓊脂等)的選擇和接種方法。 初步鑒定: 介紹根據菌落特徵、革蘭氏染色、生化反應(如IMViC試驗)進行初步鑒定。 確證試驗: 介紹血清學鑒定(如O、H抗原凝集試驗)和分子生物學方法(如PCR)進行最終確證。 關鍵點解析: 強調增菌環節的充分性,選擇性培養基的正確使用,鑒定步驟的嚴謹性,假陽性與假陰性的鑒彆。 大腸杆菌(Escherichia coli)與大腸菌群(Coliforms)檢測: 原理: 利用能選擇性抑製非大腸菌群微生物生長,同時能使大腸菌群顯色的培養基,進行定性和定量檢測。 操作步驟: MPN法(如經典的5-5-5法): 介紹液體選擇性培養基(如L-EMB肉湯、BGLB肉湯)的使用,培養條件,氣體産生和顯色判定,以及MPN結果的讀取。 平闆計數法(如使用VRBA瓊脂): 介紹固體選擇性培養基的使用,培養條件,菌落計數,以及與MPN法的聯係。 關鍵點解析: 區分大腸菌群與大腸杆菌的檢測方法,標準中關於大腸菌群和E.coli的限量要求,氣體産生和顯色的判定標準。 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檢測: 原理: 利用能選擇性抑製其他細菌生長,並能提示金黃色葡萄球菌生化特性的培養基進行檢測。 操作步驟: 增菌: 介紹增菌培養基(如營養肉湯)。 選擇性分離: 介紹選擇性培養基(如 telurite-egg yolk agar, Baird-Parker Agar)。 初步鑒定: 介紹菌落形態、革蘭氏染色、過氧化氫酶試驗、凝固酶試驗(兔血漿法)。 確證試驗: 針對一些特殊情況。 關鍵點解析: 凝固酶試驗的可靠性,以及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毒素的間接評估。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檢測: 原理: 針對李斯特氏菌的生長特性和生化反應,采用多步富集、選擇性分離和確證方法。 操作步驟: 介紹增菌(如FRASER增菌液)、選擇性培養基(如PALCAM瓊脂、Listeria OPHA瓊脂)、初步鑒定、以及確證試驗(血清學、生化反應、PCR)。 關鍵點解析: 李斯特氏菌在低溫下的生長能力,以及其緻病性對孕婦和免疫力低下人群的威脅。 其他常見緻病菌檢測(根據國傢標準要求,例如: 阪崎腸杆菌、副溶血性弧菌、蠟樣芽孢杆菌等),將根據國傢標準的要求,選擇性地進行介紹。 三、 其他重要微生物檢測 酵母菌和黴菌計數: 原理: 利用低pH選擇性培養基,抑製細菌生長,同時允許酵母菌和黴菌生長,並通過計數菌落進行定量。 操作步驟: 介紹專用培養基(如PDA、YGC)、培養條件、計數方法。 關鍵點解析: 酵母菌和黴菌在食品中的分布特點,以及其對食品風味和質地的影響。 指示性微生物檢測: 腸道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檢測: 作為腸道汙染的指示菌,其檢測方法與大腸菌群類似,但使用不同的培養基和判定標準。 大腸杆菌(E. coli)的定量檢測: 重點介紹定量檢測的意義和方法。 第三部分:食品微生物檢驗中的儀器設備、試劑與耗材 微生物實驗室的基本配置: 介紹微生物實驗室必需的設備,包括超淨工作颱、培養箱、恒溫水浴鍋、高壓滅菌鍋、離心機、pH計、冰箱、天平等。 常用培養基的配製與管理: 詳細介紹國傢標準中常用培養基的配方、配製方法、滅菌要求、保存條件以及使用前的性能驗證。 重要試劑與抗血清的準備與使用: 介紹進行微生物鑒定的常用生化試劑、指示劑、以及血清學鑒定的關鍵——特異性抗血清。 無菌操作技術的重要性: 強調微生物檢驗過程中無菌操作的重要性,包括一次性耗材的選擇與使用、操作人員的衛生習慣、環境的控製等,以避免交叉汙染。 儀器設備的維護與校準: 介紹常用儀器設備的日常維護、定期校準和性能驗證,以確保其正常運行和測量準確性。 第四部分:檢測結果的判讀、報告與法規要求 微生物限量標準的解讀與應用: 結閤不同食品類彆的國傢標準,詳細講解如何根據檢測結果判斷食品是否閤格,如何處理“不閤格”樣品。 檢測報告的書寫規範: 介紹食品微生物檢測報告的基本要素,包括樣品信息、檢測方法、檢測結果、判定結論、報告日期、報告人、審核人等,以及如何清晰、準確地錶達檢測結果。 食品微生物檢測的法律法規與監管要求: 簡要介紹與食品微生物檢測相關的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配套規章,以及監管部門對食品微生物檢測工作的要求。 常見問題的處理與申訴: 探討在檢測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如樣品問題、方法問題、結果疑問等,以及如何進行有效的溝通和處理。 本書的特色: 緊密結閤國傢標準: 所有方法均以最新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傢標準為依據,確保指導的權威性和實用性。 強調實操性: 詳細的操作步驟、圖示(若有)、關鍵點解析和常見問題,幫助讀者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能力。 內容全麵深入: 涵蓋從基礎理論到具體方法的各個方麵,為不同層次的讀者提供所需信息。 突齣重點難點: 針對食品微生物檢測中容易齣現錯誤或需要特彆注意的環節進行重點講解。 語言通俗易懂: 避免使用過於專業的術語,力求語言簡潔明瞭,便於讀者理解。 本書的目標是成為食品行業從業人員、監管人員及相關研究人員在進行食品微生物檢測工作時不可或缺的參考工具。通過掌握本書所闡述的內容,讀者將能夠更加科學、規範、高效地開展食品微生物檢測工作,為保障食品安全貢獻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接地氣”。作為一名食品流通環節的檢驗員,我日常接觸的樣品種類繁多,而且檢驗的環境也相對復雜。我需要一本能夠快速上手,並且在實際操作中能夠解決問題的指南。這本《微生物檢驗方法食品安全國傢標準實操指南》恰恰滿足瞭我的需求。書中的檢驗方法描述得非常具體,比如如何正確地稀釋樣品、如何選擇閤適的培養皿,以及在某些特殊樣品(如冷凍食品、醃製食品)的檢驗中需要注意的事項,都寫得非常詳細。我嘗試瞭書中關於沙門氏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檢測方法,效果非常顯著,比我之前使用的方法要快得多,而且結果也相當準確。書中的圖文並茂,使得復雜的操作過程變得直觀易懂,我甚至可以利用午休時間,快速地查閱某個特定菌種的檢驗流程。這本書對於我這種基層檢驗人員來說,就是一本“隨身攜帶的老師”,它幫助我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更加自信地麵對工作中的挑戰。

評分

在食品行業,微生物的把控是消費者信任的基石,也是企業生命綫。我所在的工廠,一直緻力於將食品安全做到最好,而微生物檢驗是其中的關鍵環節。我拿到這本《微生物檢驗方法食品安全國傢標準實操指南》後,如獲至寶。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套完整的質量管理體係的指導。書中對每一項檢驗都進行瞭詳細的標準化描述,從樣品采集、運輸、儲存到最終的檢驗報告,都清晰地界定瞭操作規程,這極大地減少瞭人為因素對檢驗結果的影響。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結果判讀”部分的詳細闡述,很多時候,檢驗結果的準確與否,關鍵就在於如何正確地判讀。這本書為我們提供瞭一套科學、客觀的判讀標準,避免瞭主觀臆斷的可能性。此外,書中還強調瞭儀器設備的維護和校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實驗室質量管理體係,這對於我們提升整體的檢驗水平非常有指導意義。這本書的實用性極強,每一頁都充滿瞭實踐經驗的沉澱,它幫助我們構建瞭一個更加堅實的微生物安全防綫。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封麵的字體清晰,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專業、嚴謹。當我翻開第一頁,就立刻被其內容的係統性所吸引。雖然我是一名剛入行的食品檢驗員,但這本書的內容組織得非常有條理,從微生物的基本概念講起,循序漸進地深入到具體的檢驗方法。每一章節都配有詳細的操作步驟和圖示,讓我這個新手也能看得懂,並且能照著操作。特彆是關於不同類型食品中常見微生物的檢驗章節,詳細列舉瞭各種樣品的前處理、培養基的選擇、培養條件以及結果的判讀,這對於我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書中還穿插瞭一些檢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和常見問題的分析,這比我之前看的一些理論書籍要實用得多。我尤其欣賞的是,書中引用瞭大量的國傢標準,讓我能夠快速找到相關的法規依據,確保我的檢驗工作符閤國傢規定。我嘗試按照書中的方法對幾種日常食品進行瞭簡單的模擬檢驗,效果齣乎意料的好,準確率和效率都比我之前自己摸索要高很多。這本書的語言也比較通俗易懂,沒有太多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即使是像我這樣基礎不是特彆紮實的讀者,也能很快上手。我相信,在今後的工作中,這本書會成為我案頭必備的工具書。

評分

作為一名食品安全領域的研究生,我在撰寫畢業論文的過程中,需要查閱大量的微生物檢驗相關文獻。偶然間,我發現瞭這本《微生物檢驗方法食品安全國傢標準實操指南》。起初,我隻是想把它當作一本參考資料,但沒想到,它給我帶來瞭巨大的驚喜。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包含瞭基礎的檢驗方法,還涉及瞭一些前沿的研究方嚮和最新的技術應用。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分子生物學在微生物檢測中的應用的章節很感興趣,這與我目前的研究課題緊密相關。書中對這些技術的原理、操作流程以及優缺點進行瞭詳細的闡述,並列舉瞭一些實際的應用案例,這為我的論文研究提供瞭寶貴的思路和數據支持。此外,書中對於各種微生物的分類、鑒定以及耐藥性分析也進行瞭深入的探討,這對於理解食品中微生物的生態以及潛在的健康風險非常有益。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嚴謹而不失可讀性,充分體現瞭作者在微生物學領域的深厚功底。它不僅是一本操作指南,更是一本值得深入研究的學術參考。

評分

我是一名在食品企業從事質量管理多年的老兵,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尋求一套能夠指導基層操作人員規範進行微生物檢驗的標準方法。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們解決瞭這個難題。它的內容非常全麵,涵蓋瞭食品生産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絕大多數微生物檢驗需求。書中的方法論部分,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操作步驟,而是深入地闡述瞭每個步驟背後的原理,這對於我們理解為什麼這樣做,以及如何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至關重要。例如,在討論到無菌操作的重要性時,書中詳細解釋瞭交叉汙染的風險和預防措施,這讓我深刻認識到操作規範對於檢驗結果準確性的決定性影響。此外,書中還對一些復雜的檢驗技術,如定量檢測和鑒定方法,進行瞭詳細的講解,並提供瞭大量的實例分析,這對於我們提升實驗室的檢驗能力非常有幫助。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質量控製的章節,它強調瞭從試劑準備到結果報告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嚴格的質量控製,這與我們日常的質量管理理念不謀而閤。這本書的齣版,對於提升整個食品行業微生物檢驗的規範性和準確性,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評分

是正版,挺實用。推薦推薦~

評分

新國標,書本看起來比較方便

評分

挺好的書,不錯

評分

很好的專業書籍。

評分

實用

評分

早晨9點多下單,晚上就收到貨。非常感謝快遞哥哥

評分

是正版,挺實用。推薦推薦~

評分

挺好的書,不錯

評分

是正版,挺實用。推薦推薦~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