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胡塞尔在这部讲稿里,首先对于自己的思想发展历程做了回顾。早期的胡塞尔采取心理主义立场,想用具有客观意义的学科来为客观知识奠定基础。他知道这条路是行不通的,于是想用描述心理学来做尝试,但后来发现与其用心理学这个字倒不如用现象学。胡塞尔从1903年开始有五、六年朝超验现象学去发展,意图用这种方式让所有知识及科学奠定稳固的基础,在这个阶段,现象学和心理学是截然对立的。1913年后重新使用理性心理学,而在1925年则正式提出「现象学心理学」的名称,并发展出「现象学心理学还原」。胡塞尔认为,心理学应该认识到心理现象*主要的本质部分,也就是意向性。胡塞尔心目中的新的心理学乃是一种先天的、本质的、直觉的,或者纯粹的描述的心理学,也就是一门探讨意向性的学问。这种新的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仍然是停留在自然态度之内。一般人是活在自然态度之中,而被心理学当作研究对象的就是一般人。只要有被研究者就免不了有研究者,研究者已经执行了现象学心理学还原,再也不是在自然态度之中了。现象学心理学这门学问所要研究的对象就是心理现象不可或缺的那个部份,也就是其本质,胡塞尔要描述的正是在这个范围之内的心理现象的本质。而意向性正是心理活动的本质所在。所以总结地说,现象学心理学就是研究在世界中的一般人他们的心理现象的本质(即意向性)。当现象学心理学家去描述他们对事情的看法时,不仅是针对某个个别的人而已,而是也可以针对一群人。一群人在特定范围内往往有一定程度心理上的稳定性,现象学心理学正是试图理解这群人的意识活动的本质部分,去探讨他们心理的意识内容,而不是哲学家孤独的意识状态,所以现象学心理学所研究的是在世界中的心理,而非*越世界的心理。换个方式说,前者是活在世界中与世界有所交涉、甚至相互交融的主体,而非与世界无所交涉的超然主体。但这两种心理同样都具有意向性的结构,即经验(意识活动)与被经验的意识对象之间的对应关连性。所以胡塞尔特别强调现象学心理学与超验现象学之间存在平行的关系。
作者简介
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著名德国哲学家,人称现象学之父。
目录
编者引论
1925年夏季学期讲稿
导论
1 近代心理学的发展;狄尔泰关键性的批判(解释的与描述的心理学)
2 狄尔泰对于他同时代的人影响有限的原因:其理解的不尽充分与理论起点所受的限制
3 《逻辑研究》的任务与意义
a)对心理主义的批判;非实在(观念的)对象及非实在(观念的)真理的本质
b)关联性研究:观念对象一心理体验(意义构成)在反思态度中本质描述的媒介
c)对现象学来说具有决定性的反思之进一步说明(反思的阶段性执行)
d)布伦塔诺作为有关内在经验研究的开拓者,发现作为心理之物的基本特质——意向性
e)《逻辑研究》中对意向性思想之进一步发展·意识的成就特质·从纯粹描述的心理学到先天“本质一直观”心理学以及它
对于认识论的意义
f)《逻辑研究》提问之扩充与深化。透过超越论的现象学之对于先天科学的认识论奠基之必然性的揭露——关于超越论
的主体性之科学的揭露
4 新的心理学之总括性特征系统部分
5 现象学心理学的范围:跟其他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对自然与精神概念的质疑
6 回到前科学经验世界以及经验活动的必要性,在经验活动当中,前科学的经验世界是被给予的(经验的一致性)
7 顾及经验世界的科学区分·科学的系统脉络建立在经验世界的结构脉络之中;一个作为普全世界结构的科学以及那些把
经验对象的个别形态当作主题的具体科学·空洞的视域的意义
8 作为先天科学的普遍世界结构的科学
9 本质直观作为掌握先天性的真正方法
a)变异性作为透过想象从事实性脱离的决定性步骤——埃多思作为非变异项
b)变异与变化
c)观念化的环节:从举例(范例)出发去显示变异项的开放无限性(变异项之构成的程序之随意性);一个综合整体性的建议
变异项之上层掩盖;相符者的掌握作为埃多思的掌握
d)区别经验的普遍化以及理念化
e)透过观念的变异而取得种类的阶段序列并获得最高种类——不从经验出发的观念直观
f)本质直观的总结标示
……
补编
A.文章
B.附录
后记
概念译名索引
人名译名索引
译后记
精彩书摘
《现象学的心理学:1925年夏季学期讲稿/中国现象学文库》:
有可能是,我事后亦有充分的理由确信,我不过是受到幻觉的愚弄。然而先前我却是纯然有着“房子在那儿”的意识,就描述而言,它一点也无法跟其他的感知有所分别。在此,所谓外在一内在的心理生理因果性当然是派不上用场,那个实时的体验自身一点都不是主体的体验而已,它正是关于这栋房子的感知。描述地说,那个对象关系(Objekt—Beziehung)乃是隶属于体验,无论对象真实存在与否。同样地,假如我为自己虚构一个半人半马,虚构的体验本身乃是关于那个半人半马的想象;在我们所称为回忆的体验中同样有着对于过去事件的关系,在爱情自身中有着对于被爱者的关系,在仇恨中对于被仇恨者,在意志中对于被欲求者,如此等等。
早在经院学派当时已经出现了意向性的概念;当时所作的区分是作为在己而为己存在的真切实在的对象以及作为内在于被意味者的意味、被经验者的经验、被判断者的判断等纯然意向对象之间。这里所表达的是,作为意识的心理生活,在己地具有关联于对象性的特质。但千万不可误认为布伦塔诺不过只是重新发现一项古老的精院学派的学说而已;他的伟大发现以及真正的原初性在于描述心理学理念的导引之下,虽然他仍受制于自然主义,却想到了在自然科学方式底下的解释性心理学的根本基础:他追求区分生理性与心理之物的描述性原则,并且为此首度确立意向性乃是心理之物的可被描述且被掌握的本质特性。表面上看来这不过是经院学派的意向性学说的小小改变。但这表面上的微小改变却创造了历史,并且决定了科学的命运。
……
现象学的心理学:1925年夏季学期讲稿/中国现象学文库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