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技术实用手册(精)

PLC技术实用手册(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PLC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 工业自动化
  • 电气工程
  • 技术手册
  • 实用指南
  • 编程
  • 控制系统
  • 工业控制
  • 维修调试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0348
版次:1
商品编码:12216515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865
字数:1453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手册可供PLC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作为工具书查阅使用,也可供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本手册有如下特点:
1.本手册全面介绍了5个常用PLC机型的应用技术,即西门子S7-200/300/400系列PLC、三菱FX系列PLC和欧姆龙CP1系列PLC,省去读者看多本图书的繁琐,方便了读者的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2.内容由浅入深、由基础到应用,理论联系实际,既适合初学者学习使用,也可以供有一定基础的人结合书中大量的实例,深入学习PLC工程应用。
3.用实例引导读者学习。本书的内容全部用精选的例子来讲解,例如,用例子说明现场总线通信的实现全过程。同时所有的例子都包含软硬件的配置方案图、接线图和程序,而且为确保程序的正确性,程序已经在PLC上运行通过。 对于比较复杂的例子,均配有学习资源,包含视频和程序源代码。如工业以太网通信的硬件组态较复杂,就配有视频和程序源代码,读者可以下载这些资料进行学习。

内容简介

  本手册从基础和实用出发,以方便读者学习PLC技术和在工作中查阅为目的,系统介绍了5个常用PLC机型的应用技术,即西门子S7-200/300/400系列PLC、三菱FX系列PLC和欧姆龙CP1系列PLC。全书共分六篇,内容从PLC的基础知识到高级应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分别讲解了不同型号PLC的硬件和接线、编程软件的使用、PLC的编程语言、编程方法与程序调试;在高级应用篇,系统介绍了PLC的通信、PLC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PLC在运动控制中的应用和工程应用案例等。
  本手册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且讲解了大量的实用案例,方便读者模仿学习,同时每章后都配有习题供读者训练之用。书中大部分实例都有详细的软件、硬件配置清单,并配有接线图和程序,本书所附电子资源中有重点内容的程序和操作视频资料,读者可以到出版社网站上下载(网址见本书前言)。
  本手册可供PLC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作为工具书查阅使用,也可供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篇基础入门
第1章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基础2
1.1概述2
1.1.1PLC的发展历史2
1.1.2PLC的主要特点3
1.1.3PLC的应用范围3
1.1.4PLC的分类与性能指标4
1.1.5PLC与继电器系统的比较5
1.1.6PLC与微机的比较5
1.1.7PLC的发展趋势5
1.1.8PLC在我国6
1.2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6
1.2.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硬件组成6
1.2.2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模式10
1.2.3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10
1.2.4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立即输入、输出功能12
1.3PLC前导知识12
1.3.1低压电器简介12
1.3.2传感器和变送器13
1.3.3隔离器19
1.3.4浪涌保护器19
1.3.5安全栅19
第2篇西门子S7-200PLC硬件和指令系统介绍
第2章S7-200PLC的硬件22
2.1S7-200系列PLC22
2.1.1西门子S7系列模块简介22
2.1.2S7-200的性能特点23
2.2S7-200CPU模块及其接线23
2.2.1S7-200CPU模块23
2.2.2S7-200CPU的接线24
2.3S7-200扩展模块27
2.3.1数字量I/O扩展模块27
2.3.2模拟量I/O扩展模块28
2.3.3其他扩展模块30
2.4电源需求计算32
2.4.1最大I/O配置32
2.4.2电源需求计算32
第3章S7-200PLC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34
3.1STEP7-Micro/WIN编程软件的安装34
3.1.1STEP7-Micro/WIN编程软件概述34
3.1.2STEP7-Micro/WIN编程软件的安装步骤35
3.1.3安装和使用STEP7-Micro/WINV4.0注意事项36
3.2STEP7-Micro/WIN的使用37
3.2.1STEP7-Micro/WIN软件的打开37
3.2.2STEP7-Micro/WIN软件的界面介绍37
3.2.3创建新工程41
3.2.4保存工程41
3.2.5打开工程42
3.2.6系统块的设置43
3.2.7数据块45
3.2.8程序调试46
3.2.9交叉引用48
3.2.10符号表48
3.2.11变量表49
3.2.12工具浏览条50
3.2.13帮助菜单50
3.3用户自定义指令库51
3.4S7-200扩展模块的地址分配52
3.4.1模块的地址分配52
3.4.2模块的地址查询53
3.5用STEP7-Micro/WIN建立一个完整的项目55
3.6仿真软件的使用61
3.6.1仿真软件简介61
3.6.2仿真软件S7-200SIM2.0的使用61
第4章S7-200PLC的指令及其应用63
4.1S7-200的编程基础知识63
4.1.1数据的存储类型63
4.1.2元件的功能与地址分配65
4.1.3STEP7中的编程语言69
4.2位逻辑指令69
4.2.1基本位操作指令69
4.2.2置位/复位指令71
4.2.3RS触发器指令72
4.2.4边沿触发指令73
4.3定时器与计数器指令75
4.3.1定时器指令75
4.3.2计数器指令80
4.3.3基本指令的应用实例83
4.4功能指令91
4.4.1比较指令91
4.4.2数据处理指令93
4.4.3移位与循环指令96
4.4.4算术运算指令102
4.4.5功能指令的应用110
4.5S7-200PLC的程序控制指令及其应用111
4.5.1子程序调用112
4.5.2中断调用112
4.5.3跳转指令115
4.5.4循环指令116
4.5.5暂停指令117
4.5.6结束指令117
4.5.7指针118
4.5.8顺控继电器指令(SCR)118
4.5.9程序控制指令的应用120
4.6S7-200的高速输入及其应用120
4.6.1高速计数器的简介120
4.6.2高速计数器在转速测量中的应用124
第3篇西门子S7-300/400PLC硬件和指令系统介绍
第5章S7-300/400PLC的硬件128
5.1S7-300PLC概述128
5.1.1西门子PLC简介128
5.1.2S7-300的基本结构128
5.2S7-300的CPU模块及其接线129
5.2.1CPU模块的技术规范130
5.2.2紧凑型CPU的接线133
5.3数字量模块及其接线135
5.3.1数字量输入模块SM321135
5.3.2数字量输出模块SM322137
5.4模拟量模块及接线140
5.4.1模拟量输入模块SM331连接140
5.4.2模拟量输出模块SM332连接142
5.4.3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SM334连接143
5.5S7-300的其他模块简介145
5.5.1S7-300系列PLC的通信处理模块145
5.5.2S7-300系列PLC的功能模块145
5.5.3ET-200的模块146
5.5.4电源模块146
5.5.5接口模块147
5.5.6导轨(RACK)147
5.6S7-400PLC概述148
5.6.1S7-400的结构148
5.6.2S7-400的特点148
5.7S7-400CPU模块149
5.7.1S7-400CPU模块的基本结构149
5.7.2S7-400CPU模块的分类和技术规范149
5.8S7-400PLC的机架151

前言/序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可编程序控制器、变频器、伺服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等技术为主体的新型电气控制系统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继电器电气控制系统,并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由于西门子S7-200/300/400系列PLC、三菱FX系列PLC和欧姆龙的CP1系列PLC是中国市场主流机型,在工控市场占有非常大的份额,应用十分广泛。本手册把PLC共性部分合并讲解,各种PLC机型特色部分分别讲解,将市场上常用的5种机型内容合并成一个手册,便于读者学习各种机型的PLC。特别在通信部分、运动控制部分、过程控制部分和工程应用部分,往往同一个例子,用多种机型PLC解题,非常适合读者掌握不同机型PLC的应用特色。
  本书详略得当,用较多的小例子引领读者入门,让读者读完入门部分后,能完成简单的工程。应用部分精选工程的实际案例,供读者模仿学习,提高读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使读者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我们在总结长期的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联合相关企业人员,共同编写了本书,使读者通过“看书”就能学会常见PLC。
  我们在编写过程中,除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PLC技术的基础知识外,还结合实际应用,将一些生动的操作实例融入书中,以提高读者的学习效率。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由浅入深、由基础到应用,理论联系实际,既适合初学者学习使用,也可以供有一定基础的人结合书中大量的实例,深入学习PLC工程应用。
  (2)用实例引导读者学习。本书的内容全部用精选的例子来讲解,例如,用例子说明现场总线通信的实现全过程。同时所有的例子都包含软硬件的配置方案图、接线图和程序,而且为确保程序的正确性,程序已经在PLC上运行通过。
  (3)对于比较复杂的例子,均配有学习资源,包含视频和程序源代码。如工业以太网通信的硬件组态较复杂,就配有视频和程序源代码,读者可以在出版社的网站http://download.cip.com.cn/“配书资源”一栏中下载学习。
  本手册共分为6篇19章,包括:
  第1篇基础入门,包括PLC的历史沿革、PLC的工作原理和学习PLC的一些前导知识。
  第2篇西门子S7-200PLC硬件和指令系统介绍,包括S7-200系列PLC硬件、S7-200系列PLC接线、S7-200系列PLC编译软件和S7-200系列PLC指令系统,章节中还有典型的工程应用实例讲解。
  第3篇西门子S7-300/400PLC硬件和指令系统介绍,包括300/400系列PLC硬件、300/400系列PLC接线、S7-300/400系列PLC编译软件、S7-300/400系列PLC指令系统、程序结构和组织块等,章节中还有典型的工程应用实例讲解。
  第4篇三菱FXPLC硬件和指令系统介绍,包括FX系列PLC硬件、FX系列PLC接线、FX系列PLC编译软件和FX系列PLC指令系统等,章节中还有典型的工程应用实例讲解。
  第5篇欧姆龙CP1PLC硬件和指令系统介绍,包括CP1系列PLC硬件、CP1系列PLC接线、CP1系列PLC编译软件和CP1系列PLC指令系统等,章节中还有典型的工程应用实例讲解。
  第6篇常用PLC高级应用,包括PLC的编程方法与调试、PLC在通信中的应用(详细讲解了PPI通信、自由口通信、MPI通信、MODBUS通信、PROFIBUS通信、并行通信、N∶N通信、CC-Link通信和工业以太网通信)、PLC在运动控制中的应用、PLC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和PLC工程应用案例。这部分包括PLC在工程应用中常见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本书最具特色的部分。
  编写这部手册,内容多,工作量大,编写组邀请了具有实践经验且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校教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参与讨论、提供案例和编写工作,具体如下。
  本手册由向晓汉和黎雪芬主编,其中第1、3~6章由锡职业技术学院的向晓汉编写;第2、12~14章由锡职业技术学院的黎雪芬编写;第7~9章由锡雷华科技有限公司的陆彬编写;第10章由锡雪浪环保有限公司的刘摇摇编写;第11章由锡雷华科技有限公司的阳思惠编写,第15、16章由锡雪浪环保有限公司的王飞飞编写,第17和18章由向定汉编写,第19章由曹英强编写。参加编写的还有付东升和唐克彬。本手册由锡职业技术学院的黄麟教授主审。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者将万分感激!
  
  编者
智能制造的基石:工业自动化核心技术解析 本书聚焦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实践应用,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理解现代制造业如何通过自动化提升效率、优化流程、实现智能化生产。内容涵盖了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设计、集成、调试与维护等关键环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力求打造一本兼具学术深度与工程实用性的参考著作。 第一部分:工业自动化系统架构与通信 本部分将首先梳理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整体框架,从底层传感器、执行器,到中层的控制单元,再到上层的监控与管理系统,勾勒出完整的自动化链条。我们将深入探讨各种主流的工业通信协议,如Ethernet/IP、PROFINET、Modbus TCP/IP等,分析它们的特点、优势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择依据。理解这些通信机制是实现系统互联互通、数据高效传输的基石。此外,还将介绍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等技术在现代工厂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构建稳定可靠的工业网络。 第二部分:核心控制器技术详解 作为工业自动化的“大脑”,控制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部分将重点剖析当前工业界广泛应用的各类控制器技术。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详细阐述DCS的架构、优势,以及在大型复杂过程控制中的应用案例。我们将分析其在化工、电力、制药等行业的成功实践,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此处为避免重复,将对PLC的内容进行概念性描述,但不涉及具体技术细节,重点放在其在整个自动化系统中的作用)PLC作为一种高度可靠、灵活的工业控制器,在离散制造、装配线、物料搬运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将探讨其基本原理、硬件构成、输入/输出模块的选型,以及其在实现逻辑控制、顺序控制、定时计数等基本功能方面的强大能力。 人机界面(HMI)与监控系统(SCADA): HMI是操作员与自动化系统进行交互的关键接口,而SCADA系统则提供了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监控、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本部分将详细介绍HMI的设计原则、常用组态软件的特点,以及SCADA系统在生产调度、故障诊断、能源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我们将通过实例解析,展示如何构建直观易懂、功能强大的操作界面,以及如何利用SCADA系统实现生产的可视化与智能化管理。 机器人控制系统: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已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部分将介绍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类型、运动学与动力学原理,以及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轨迹规划、路径跟随、力控等。我们将探讨机器人与自动化生产线的集成,以及其在焊接、搬运、装配等任务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传感器与执行器技术 精确的测量与可靠的驱动是自动化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的前提。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各类工业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原理、选型与应用。 传感器技术: 涵盖了位置传感器(光电、接近、磁簧)、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等多种类型。我们将分析不同传感器的测量原理、精度、响应速度、防护等级等关键参数,并提供针对不同工业环境的选型指导。 执行器技术: 包括了电机(直流、交流、步进、伺服)、气动执行器、液压执行器、电磁阀等。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类执行器的驱动原理、控制方式、额定功率、扭矩特性等,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执行器,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与力输出。 第四部分: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本部分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工业自动化前沿领域。 运动控制: 详细阐述伺服系统、步进系统等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以及在精密加工、包装机械、印刷设备等领域的应用。我们将讨论PID控制、模糊控制等高级控制算法,以及如何通过运动控制器实现多轴联动、插补运动等复杂功能。 机器视觉: 作为工业自动化的“眼睛”,机器视觉技术在产品检测、尺寸测量、缺陷识别、条码识别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本部分将介绍机器视觉系统的组成、图像采集、图像处理、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等核心技术,并展示其在质量控制、装配引导等方面的成功案例。 工业物联网(IIoT)与大数据: 探讨IIoT如何通过连接设备、传感器和系统,实现生产数据的全面采集与互联互通。我们将分析大数据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如预测性维护、工艺优化、能源效率提升等,以及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技术驱动生产决策与创新。 工业安全: 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工业安全问题愈发重要。本部分将介绍工业安全标准、安全继电器、安全光幕、安全门锁等安全设备,以及如何构建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第五部分:系统集成、调试与维护 一个成功的自动化项目离不开有效的系统集成、严谨的调试与持续的维护。 系统集成: 探讨不同自动化设备、软件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项目管理与协同工作。 调试策略: 介绍自动化系统的调试流程、常用调试方法和工具,以及如何快速定位和解决潜在问题。 维护与故障诊断: 强调预防性维护的重要性,介绍常见的故障模式、诊断技巧和维修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远程监控与诊断提升维护效率。 本书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结合丰富的实例,为读者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工业自动化知识体系。无论您是从事工业自动化设计的工程师、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还是希望了解智能制造发展趋势的学生或研究者,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知识与启示,助力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用户评价

评分

《PLC技术实用手册(精)》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这种“实操派”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学习PLC技术,理论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如何在实际项目中落地。这本书的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它紧密结合实际应用,提供了一系列非常具有指导意义的案例分析。我之前在做一些简单的自动化控制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解决方案,比如用大量的中间继电器来实现复杂的逻辑,导致线路杂乱、调试困难。这本书中的很多案例,都展示了如何利用PLC指令的强大功能,来简洁高效地实现复杂的控制逻辑。例如,关于步进梯形图的应用,它能够清晰地展示出生产过程的每一个步骤,使得程序结构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PID控制算法在PLC中的实现讲解,这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技术难点。书中不仅详细解释了PID算法的原理,还提供了具体的程序模块和参数整定方法,让我能够自信地将其应用于温度、压力、流量等闭环控制系统中。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给出更多关于HMI(人机界面)与PLC集成的案例,因为在现代自动化系统中,人机界面的交互和监控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如何设计友好、高效的HMI,并与PLC实现无缝集成,是我一直在探索的方向。

评分

拿到《PLC技术实用手册(精)》这本书,我立刻就被它那种“厚重感”和“实用性”所吸引,这绝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介绍性读物。我之前在工作中,虽然接触过PLC,但始终觉得自己的技术水平“浮于表面”,对于一些深层次的原理和高级应用,总是力不从心。比如,PLC与上位机之间的通讯,我之前只是模糊地知道有RS232、RS485、以太网等接口,但具体如何配置,如何实现数据交换,以及各种通讯协议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我都是一知半解。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简直是给我打了一剂强心针。它不仅详细介绍了各种通讯接口的硬件特性,还深入讲解了Modbus TCP/IP、Profinet等主流通讯协议的原理和配置方法,并且给出了具体的编程示例。这对我来说,无疑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PLC与其他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的能力。另外,书中对于PLC在不同工业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也让我眼前一亮。比如,在制造业的自动化生产线、水处理厂的DCS系统、建筑物的楼宇自控等等,这些案例都非常贴近实际工作,而且讲解得非常细致,从系统设计、硬件配置到程序编写,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期待通过学习这些案例,能够触类旁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我自己的实际项目中,从而提升我的工作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

当我翻开《PLC技术实用手册(精)》这本书时,我就感觉到,我之前对PLC的很多模糊认识,都将在这里得到清晰的解答。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合理,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非常适合我这种想要系统性学习PLC技术的人。我过去在接触PLC编程时,总是觉得指令太多,记不住,用不好。这本书对PLC指令的讲解,非常有条理,它不仅罗列了常用的指令,更重要的是,它阐述了这些指令的逻辑功能、使用方法以及在实际项目中的典型应用。例如,书中关于跳转指令(如JMP、CALL)的讲解,让我理解了如何通过程序分支和子程序调用,来构建更复杂的控制流程。我还注意到,书中对PLC的模拟量处理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包括模拟量输入的采集、滤波、标定,以及模拟量输出的生成和控制。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实际的工业过程,都需要对模拟量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控制。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更多关于PLC系统集成和组网的知识,比如如何构建一个基于PLC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如何实现PLC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以及如何与MES、ERP等更高级别的系统进行对接。我相信,这些内容将为我打开更广阔的视野。

评分

我对《PLC技术实用手册(精)》这本书的初步印象,可以说是充满了一种“拨云见日”的惊喜感。在过去,我接触PLC,总感觉像是在一片迷雾中摸索,很多概念都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甚至有些理解是似是而非的。比如,对于PLC的工作原理,我之前只能大概知道它是顺序扫描、执行指令,但具体到扫描周期、中断的执行顺序、以及不同类型指令在扫描周期中的具体作用,就有些模糊了。而这本书,从第一章开始,就对PLC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非常详尽的剖析,我尤其喜欢它对于CPU模块、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硬件组成部分的介绍,配以清晰的图示,让我对PLC的“身体”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PLC的指令系统进行了系统性的讲解,不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针对不同的指令类型,比如逻辑指令、定时器、计数器、跳转指令、数据传送指令等,都给出了详细的解释、使用场景和编程实例。这对于我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过去写程序,很多时候都是凭着经验和记忆去调用指令,效率不高,而且容易出错。现在,我感觉自己终于有了一个系统性的指导,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精准地选择和运用指令。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比较平实易懂,虽然涉及专业知识,但不会让人觉得晦涩难懂,更像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在循循善诱。我特别期待后续章节中对于实际应用案例的讲解,我相信结合理论知识,通过具体的项目演示,能让我更快地理解和掌握PLC编程的精髓。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叫《PLC技术实用手册(精)》,我最近刚入手,说实话,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对PLC的理解可以说是停留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基石”这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上。我之前做过一些相关的项目,但都是依赖于别人的技术指导,自己独立完成的难度很大,很多时候遇到了问题,都只能是靠试错和查阅零散的资料来解决,效率非常低,而且总感觉基础不牢,心里没底。这次看到《PLC技术实用手册(精)》这本书,名字里的“实用”和“精”字一下就吸引了我,我当时就觉得,这可能是我期待已久的那本能够把我带进PLC核心世界的钥匙。拿到书的当天晚上,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本的装帧就很扎实,封面设计简洁大方,虽然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但给人一种非常专业、靠谱的感觉。我先大概浏览了一下目录,看到里面涵盖了从PLC的基本原理、硬件组成、指令系统,到具体的应用案例,甚至还提到了通讯、组态软件的使用,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全面的知识体系。特别是看到一些章节的标题,比如“PLC的梯形图编程技巧”、“模拟量输入输出的原理及应用”、“PID控制在PLC中的实现”等等,这些都是我过去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但又感到困惑的技术点,我立刻就觉得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高。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系统地梳理PLC的知识脉络,掌握那些真正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方法和技巧。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让我自己能够独立地设计、编写和调试PLC程序,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会用现成程序的阶段。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很高,希望它能够成为我未来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深入发展的重要助力。

评分

我必须说,《PLC技术实用手册(精)》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以一种非常清晰、系统的方式,展现了PLC技术的全貌。在我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对PLC的认识,就像是站在山脚下,只能看到零星的几棵树,而这本书,则为我勾勒出了整座山的轮廓,并且为我指明了登山的路径。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PLC编程中的一些“软技巧”的讲解,比如如何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如何进行有效的变量命名,如何编写具有良好注释的程序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能在实际工作中带来巨大的效率提升和维护便利。我过去编写的程序,常常因为缺乏规范,导致自己后续也看不懂。这本书的指导,让我意识到规范化编程的重要性。另外,书中关于PLC的扩展模块和通信协议的讲解,也为我打开了新的思路。我过去只是知道PLC可以扩展,但具体有哪些类型的扩展模块,如何配置,以及如何实现不同品牌PLC之间或者PLC与变频器、仪表之间的数据交换,都不是很清楚。这本书的讲解,让我对这些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包含更多关于PLC在特定行业应用(例如食品饮料、制药、电力等)的深入案例,或者提供一些PLC与机器人协同工作的解决方案,这将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具体的方向和参考。

评分

在我眼中,《PLC技术实用手册(精)》这本书,就像是通往PLC自动化世界的一扇精心打造的“万能钥匙”,其内容之详实,逻辑之严谨,让我感到无比兴奋。在此之前,我对PLC的理解,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迷宫中,只能看到零星的几个指示牌,而这本书,则为我绘制了一张清晰的、全景式的地图。我尤其看重书中对于PLC硬件选型和基础知识的讲解,很多时候,在项目初期,我们就需要根据生产需求来选择合适的PLC型号,而过去,这对我来说是个相当头疼的问题,因为我不知道不同型号PLC的性能差异、扩展性以及在成本上的考量。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让我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更让我欣喜的是,书中对PLC编程语言的讲解,特别是梯形图、指令表、结构化文本等,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我过去在编写梯形图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逻辑上的死结,不知道如何优化,也不知道如何写出更简洁、更高效的程序。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非常巧妙的编程技巧和设计思路,例如如何利用子程序和功能块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复用性,如何通过状态机来处理复杂的逻辑流程,这些都是我过去从未接触过的,或者即使接触过也无法融会贯通的宝贵经验。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给出更多关于故障诊断和排除的实用方法,因为在实际工作中,设备出现故障是常有的事,而高效地找到并解决问题,是衡量一个PLC工程师水平的重要标准。

评分

我对《PLC技术实用手册(精)》这本书的评价,可以用“醍醐灌顶”来形容,它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PLC技术的零散认知,构建了一个完整而深刻的知识体系。在我过去的认知里,PLC更多的是一个“黑匣子”,我只知道输入信号进去,它会按照预设的程序输出控制信号,但其内部到底是如何运作的,我一直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本书,特别是关于PLC硬件结构和内部工作原理的章节,让我恍然大悟。它详细解释了PLC的CPU、内存、I/O模块、电源模块等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工作流程,让我明白为什么PLC能实现如此高效和可靠的控制。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PLC扫描周期的讲解,包括执行周期、中断周期、通信周期等,这对于我理解程序的执行顺序和实时性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于PLC数据类型和寻址方式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我过去在编写程序时,常常为数据存储和访问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内存空间。这本书通过清晰的图示和实例,让我理解了不同数据类型(如布尔量、整型、浮点型等)的特点,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地址分配和数据读写。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讲解PLC的异常处理和故障诊断机制,因为在实际应用中,设备的稳定运行是第一位的,而了解如何预防和解决问题,对于提升PLC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评分

《PLC技术实用手册(精)》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深度”和“广度”,它不仅涵盖了PLC技术的方方面面,而且在很多关键技术点上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之前在学习PLC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边角料”的知识,比如PLC的内存管理、中断优先级、定时器溢出等,这些细节我总是记不住,也想不到它们在实际项目中有什么重要的作用。这本书,恰恰在这些容易被忽略但又至关重要的细节上,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讲解。例如,书中关于PLC的错误代码和诊断信息的解读,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很多时候,PLC出现故障,我们只能看到一堆错误代码,而不知道如何去分析和定位问题。这本书提供了详细的错误代码列表和相应的处理方法,让我能够更快速地排除故障。我还对书中关于PLC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的部分非常感兴趣,例如如何防止程序被非法访问,如何设计冗余系统来提高设备的可用性等等。在工业自动化越来越重视安全和稳定的今天,这些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包含更多关于PLC在物联网(IoT)和工业4.0时代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比如如何将PLC与云平台对接,如何利用PLC实现智能制造等。

评分

《PLC技术实用手册(精)》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它不仅传授知识,更传递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我接触PLC的初期,我常常因为一个陌生的指令或者一个复杂的逻辑而卡住,然后就是漫无目的地搜索网络资料,花费大量的时间,收效甚微。这本书的出现,改变了我的学习方式。它对PLC指令的讲解,不再是简单的解释,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应用场景,让我能够理解指令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例如,书中对于定时器和计数器的讲解,我过去只是知道它们的作用,但如何巧妙地组合使用,来实现延时启动、周期脉冲、流水灯等效果,这本书都给出了清晰的思路和例程。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PLC程序结构化设计的章节,它强调了模块化编程、子程序调用、中断服务程序的合理运用,这让我意识到,写出“能运行”的程序和写出“优秀”的程序,有着天壤之别。结构化编程不仅提高了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也大大降低了出错的概率。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更多关于PLC程序优化的技巧,比如如何减少扫描时间、如何避免死锁,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调试和测试。我相信,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能够从一个“PLC使用者”真正成长为一个“PLC工程师”。

评分

挺好的,方便快捷,售后也很好,质量还行

评分

物流速度快包装巴适完美

评分

质量不错 办公室用的 同事很喜欢

评分

挺好的,方便快捷,售后也很好,质量还行

评分

说好的配书电子资源找不到,这点不满意。工具书,基础的介绍很详细。

评分

物流速度快包装巴适完美

评分

东西不错,非常喜欢!给个大赞!

评分

11

评分

质量不错 办公室用的 同事很喜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