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型教练:提升能力并达成持续性效果的工具箱

引导型教练:提升能力并达成持续性效果的工具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Dale Schwarz(黛尔·施瓦茨),Anne Davidson(安妮·戴维森) 著,邝耀 著,邝耀均 译
图书标签:
  • 教练技术
  • 领导力
  • 绩效提升
  • 能力发展
  • 行为改变
  • 目标设定
  • 沟通技巧
  • 自我提升
  • 职业发展
  • 影响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27711
版次:1
商品编码:1221748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8
字数:4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引导型教练》将引导和教练进行了深度融合,使个人教练(Individual Coaching)的过程更加透明和多元化。独立来看,《引导型教练》是一本个人教练方面的独特工具书。在本系列中,此书可以为教练协助群体研讨参与者改善心智、调整状态、促进个人实现深层次学习提供非常具体的持续性教练干预指导。

作者简介

黛尔?施瓦茨是一位个人和专业教练、艺术治疗师和工作坊主导老师。30多年来她指导人们充分运用自己的天赋和才能来改变生活。除此之外,她还帮助教练扩展自身的技能,为来自政府和私人领域的客户提供组织发展咨询服务。黛尔是创新意识中心的联合创始主管,也是罗杰?施瓦茨联合公司的合伙人。安妮?戴维森擅长于领导力发展,引导师培训和长期的组织及社团变革项目。她拥有25年与高管、管理群体、工作团队和非营利及各地政府机构开展国际性合作的工作经验。她为个人提供创造性发展和引导型领导力方法运用方面的教练服务。安妮是罗杰?施瓦茨联合公司的顾问,也是《引导型教练》一书的联合作者之一。

简致咨询(K.S Consulting)是2013年成立的一家中国本土咨询机构,公司的创始团队包括前企业CEO、职业引导师和资深HR,专家服务团队则整合了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大陆地区的资深教练和引导师,为企业组织的绩效跃升、创新**、组织变革、团队协同、人才发展等方面提供极具指向性的指导和协助。我们相信企业内企业间的探询式对话,能够有效打破边界,发现创新机会,并为组织绩效的跃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致力于研究群体研讨(Group Dialogue),协助企业直面经营挑战。

目录

第1部分 引导型教练的基础
第1章 扩展教练技能的重要性 3
安妮?玛丽的困境 3
本书推荐的方法的特别之处 6
采用全方位干预手段的重要性 8
使用我们的适应性潜意识 8
扩展教练技能的收获 11
第2章 指导原则 13
引导型教练的指导原则 14
展现指导原则 22
第3章 工具技巧使用指南 24
诊断的建议 24
如何干预 26
干预步骤 26
选择适宜的干预方式 28
共同设计干预方式 30

第2部分 工具、技巧和练习
第4章 从自己开始 35
关注当下 35
有助于你和客户关注当下的练习 37
练习4.1 借由呼吸进入当下 37
练习4.2 静坐式或行走式冥想 38
练习4.3 重新聚焦注意力 40
练习4.4 你在哪里 41
妥善处理内在批判 42
内在批判和辨别性思维的区别 47
内在批判练习系列 48
练习4.5 赋予内在批判实体形式并与之对话 48
练习4.6 要求内在批判让路 49
练习4.7 赋予同理心自我实体形式并与之对话 50
第5章 改善心智 54
基本教练服务和发展性教练服务的区别 54
发展性教练服务:詹姆斯和他的会议 55
心怀敬畏地使用共同设计、好奇心和同理心支持 57
教练服务与心理治疗的区别 58
改善心智的练习 59
练习5.1 敏感话题 59
练习5.2 践行理论干预法 61
练习5.3 左手栏案例法 64
练习5.4 内心的故事 74
练习5.5 创意/生存循环练习 77
第6章 说清楚 86
探索客户陈述中所传递的信息 87
对基本规则的干预 88
探询:热情问题改变人生 89
用故事将点连成线 92
当语言式探索遇到视觉式探索:隐喻和引导式图像 94
使用引导式图像练习 96
“说清楚”的练习 99
练习6.1 脱口而出,走入心灵 99
练习6.2 对基本规则的干预 101
练习6.3 日常基本规则练习 104
练习6.4 打开心门:反思性问题 105
练习6.5 讲故事 106
练习6.6 角色扮演 108
练习6.7 创建隐喻 110
练习6.8 引导式图像练习 112
第7章 写出来 115
结构化的反思性书面表达 116
书面表达练习准则 116
书面表达如何起效:丹娜发现了她的缪斯 117
结构化的书面表达练习 119
练习7.1 制定决策标准 120
练习7.2 阐明目的和目标 122
练习7.3 项目完成的踏脚石 123
练习7.4 制定列表:一个或两个 128
练习7.5 你和我:矛盾关系中的异同 129
练习7.6 创建愿景 131
练习7.7 日志:来自无意识智慧的指导 133
练习7.8 任务:主题日志 136
练习7.9 藏在心间的一首诗(或一首歌) 137
练习7.10 剧本:明确想象的谈话和回想的谈话 140
练习7.11 寄出的信件和未寄出的信件 142
练习7.12 “这是你的人生”时间线 143
第8章 看得见 146
萨莉看到支离破碎的自己 146
视觉认知的力量 147
用视觉表达进行干预 151
视觉表达练习 156
练习8.1 这个或那个:比较和对照 156
练习8.2 制作选择卡片 158
练习8.3 塑造你的现实 160
练习8.4 了解你的天赋和困境 161
练习8.5 镜像绘画 164
练习8.6 涂鸦绘画 165
练习8.7 愿景拼贴画 167
练习8.8 对比体验 168
练习8.9 强制适配 170
练习8.10 邮寄问题明信片 172
练习8.11 有感召力的定位锚画面 174
第9章 动起来 176
安妮发掘自己的身体智慧 176
探索身体的收益 179
练习9.1 三部位呼吸 184
练习9.2 采用循环式呼吸的坐式或卧式冥想 186
练习9.3 身体扫描 188
练习9.4 身体晴雨表 191
练习9.5 保持中正 192
练习9.6 保持平衡 194
练习9.7 化为一座山 195
练习9.8 身体塑像 197
第10章 实地调查与试验 200
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定义 200
实地调查:时机和理由 201
试验:时机和理由 202
设计实地调查和试验 202
实施并总结实地调查和试验 203
引导总结的问题 203
实地调查的练习 204
练习10.1 如何启动一个项目 205
练习10.2 环顾四周:一扇满载可能性的墙壁、一个充满选择的
世界 206
练习10.3 关注并追踪你的行为 208
练习10.4 观察他人 211
练习10.5 喜欢还是不喜欢 213
练习10.6 天赋评估:访谈朋友和同事 214
进行试验的练习 216
练习10.7 用不同方式做同一件事 216
练习10.8 为改变而尝试不完美 217
练习10.9 委派任务 218
练习10.10 工作项目的技能迁移 220
第11章 举行仪式 222
什么是仪式 222
埃琳娜的转折点仪式 223
停车场仪式:帮助团队接受改变 224
使用仪式所带来的收益 225
帮助客户设计并总结仪式 226
练习11.1 设计日常仪式 227
练习11.2 固化意向 229
练习11.3 过渡仪式 230
练习11.4 打破束缚仪式 232
第12章 评估和庆祝结果 235
评估结果 235
庆祝成果 236
评估和庆祝结果的练习 239
练习12.1 评估结果的提问 239
练习12.2 成功和成果清单 241
练习12.3 认可的卡片 243
练习12.4 奖励自己 245
练习12.5 创作奖品 247
练习12.6 庆功晚餐 249
第3部分 合并使用不同的干预方式
第13章 设计你的干预方式 253
让自己去创造 253
尽情挖掘生命的馈赠 254
使用当下任何可用的资源 255
使用你的直觉 257
基于客户循序渐进 257
建立对比 257
聆听隐喻、比喻或丰富多彩的语言 258
改造已知的方式 258
保持好奇心和玩乐心 258
和客户及他人共同创造 259
第14章 整合模式,成功教练 260
构建关系为实施干预提供支持 260
整合认知模式 261
选择形式的基本规则 262
建议认知模式的催化剂 264
结束教练关系 271
合并使用:选择和合并模式的练习场景 271
附录 引导型教练基础模型
附录A 引导型教练模型 276
附录B 单边控制和交互学习模式 286
附录C 高效团队的基本规则 288
附录D 诊断-干预循环 290
附录E 人生学习(创意/生存)模式TM 292
附录F 戏剧三角形 296
资源库 300

精彩书摘

  《引导型教练:提升能力并达成持续性效果的工具箱》:
  注意不匹配之处。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客户声称支持某种价值观、目的或方向,但其所描述的行为却和这些不一致。例如,一个客户可能谈到希望获得他人坦率的反馈意见,但他描述的系列行为中却没有体现这一点,甚至当有人这么做时他反而会很抵触。又如,有客户自我描述为善于建立协作关系,但经常谈到的是他如何指使别人来做事。在引导型教练模式下,我们仔细聆听客户的意图(如保持开阔的心胸和富有同理心)及他们深植于行为之下的价值观和假设(如不征求他人意见就下结论,不公开自己的推断和意图),关注二者的不匹配之处。
  寻找模式。我们聆听的另一目的是寻找模式,寻找出现在似乎不相关事件中的相似元素。例如,有人可能谈到在生活和工作中努力“帮助”他人,这种帮助的方式逐渐听起来像戏剧三角形模式中的拯救他人行为。我们会开始看到深陷拯救者/迫害者/受害者模式的永恒主题,那就是客户的时间和经历被剥夺而难以向创造性的目的前进(对戏剧三角形模式的解释见附录F)。
  ……

前言/序言

我体验过引导型教练的威力。1995年,我和妻子、我们的两个孩子、我姐姐黛尔及她丈夫在圣达非度假。我们坐在当地一家餐厅的露天座位上等待我们的早餐,那天早上天气晴朗,但是我的心情却有些低落。

几个月以来,我一直因为工作而懊恼。尽管我不久前刚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政府学院获得终身职位,并被提升为副教授,可学校在咨询和出版方面的限制政策让我觉得很沮丧。我所撰写的《专业引导技巧》(The Skilled Facilitator)第一版刚刚出版,我希望在大学教书职能之外进行更多的咨询和写作工作,我想将大学职位的工作(和收入稳定)与广泛咨询和出版的自由结合起来。当我在探索有关选项时,发现这二者不能兼顾,这让我左右为难。

早餐送来前,黛尔问我是否愿意通过绘画的方式来探索这个问题。她向我担保这不需要任何艺术技巧。当我同意后,她将餐垫纸翻转过来,从口袋里掏出一盒小蜡笔(她总随身携带小蜡笔)。黛尔让我画出两年后我想要的人生的画面。可以画任何我想画的内容,采用任何我想要的方式进行。这并不容易,我是一个非常喜欢用语言表达的人,如果不采用语言的方式进行探索,我会觉得有些无力。然而,我信任我的姐姐,于是我用蜡笔在纸上涂写。几分钟后,我画出了自己的完美人生。

当我完成后,黛尔让我描述自己所画的内容。图画上的人物都是用线条构成的,有我的家人——亲密而幸福——我的姐妹和父母、朋友,有我在航海和跑步的画面,还有我生活其他部分的画面。我在描述当中,突然停了下来,直盯着那张餐垫纸。“怎么了?”黛尔问。“画里没有我工作的学院。”我说。

在那一刻,直觉清醒地告诉我一个事实。我决定离开大学,创立一家咨询公司。现在回想起来,这是我此生中做过的最好的选择之一。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对教练活动产生了兴趣。虽然教练活动通常是与某个被称为教练的人在一起时才会发生,它也可能通过别的角色以非正式的形式进行。

作为领导者或经理的部分职能,作为一个非正式的领导者或同侪,或者作为一个引导者或顾问,你可能会对他人进行教练[ 教练(coach)一词作为专业词汇,在原文中也会以动词形式出现,为保留原文的专业性以及避免为符合中文语言习惯采用相近词汇而引起的歧义,故中文的译法严格沿用英文句式结构。

如果你的工作任务就是帮助他人学习和成长,有可能你已经或者将有机会为他人提供教练服务。《引导型教练》提供了帮助个人厘清并实现自己目标的一种重要方式。本书在好几个方面有别于其他教练书籍。书中所有的练习都以交互学习模式(Mutual Learning Approach)为基础,该模式也是专业引导技巧的基础。这意味着练习的设置能让你和客户对所发生的一切及发生的原因保持透明公开,对教练的结果保持好奇,对教练的过程承担责任,让你带着对自己和他人的同理心进行教练活动。这种方式看起来对教练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很多教练都在支持它。然而,我经常遇到一些学员,他们所学的教练方式会在不知不觉中损害教练关系。引导型教练(技术)将会在教练与客户间和客户与他人间建立更好的关系并达成更好的结果。

因为工具包(本书所提供的技巧和方法的统称)是以专业引导技术的核心价值观和原则为基础的,你可以将工具包的练习与专业引导技巧或引导型领导技巧(Facilitative Leader approach)中的练习毫无障碍地联合使用。

同样,即使不熟悉专业引导技巧,你也能使用这些练习;甚至就算不使用引导型教练的模型,你也可以使用本书中的练习。只要你的方法符合引导型教练的指导原则,这些练习就会发挥作用。

本书为你帮助他人学习提供了多种方法。黛尔和安妮认为,世界上存在很多不同的认知方式,人们也有很多不同的学习风格,在教练活动中采用各种方式能产生新的成果(她们已经为我的学习提供了帮助)。通常,当人们使用一个不太熟悉的方式时,会获得一个新的视角,从而引发重大突破。有时候让人们获得成功的语言和分析技能会阻碍学习,我的故事就是一个示例。

黛尔和安妮研发的工具包和教练方法融合了她们独特的经历、才能和对教练领域的成果及贡献。作为一个教练、培训师和艺术治疗师,黛尔拥有30多年的从业经历,已经帮助了几千名客户厘清并实现他们的目标。她深刻地了解在教练过程中会出现重要的动态学习机会点,知道如何对其进行利用以更好地促进客户的学习。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她一直秉持一名教练应有的基本素质:关注当下、富有同理心、态度谦逊。作为一名拥有超过25年从业经验的组织发展内部和外部顾问、培训师和教练,安妮已经帮助几千个团队和个人实现了更为有效的团队工作,增强了他们彼此相互学习的能力。她能够从组织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来理解教练的相关背景。她对领导力、团队发展和组织学习有着深刻的理解,擅于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习,她的教练方式也因此深受自己专长的影响。正如你所期望的,本书作者介绍了使用不同认知和学习方式的价值,黛尔和安妮一直在践行着她们的方法,她们都是艺术家,都在练瑜伽(安妮是认证导师),自己也都在记日记。

我亲身感知过引导型教练方法的威力。我观摩过黛尔和安妮的教练过程,有时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也教练了我。我从她们的智慧中受益匪浅。我相信这个工具包也同样会为你带来收获。


罗杰·施瓦茨



探索卓越领导力的新维度:一本让你深刻理解教练式沟通精髓的指南 在这本著作中,我们将一同踏上一段发人深省的探索之旅,深入剖析“引导型教练”这一概念的本质,并揭示其如何成为解锁个人与团队潜能,塑造持久积极变革的强大工具。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技巧,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系统性的思维框架,引导读者理解教练式领导力的核心原则,并将其转化为可实践、可复制的行动。 第一部分:重塑认知——教练式领导力的基石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从根本上重新审视领导力的传统定义。过往,领导力常常与指令、控制、决策者等标签紧密相连。然而,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组织环境的日益复杂,这种模式的局限性愈发凸显。我们在此将深入探讨,为何在当今时代,一种更具赋能、更注重激发与引导的领导模式——教练式领导力,显得尤为重要。 从“管”到“导”的范式转变: 分析指令型领导与教练型领导的根本区别,阐述为何后者更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并提升团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案例,展现指令型领导在何种情境下失效,以及教练型领导如何通过赋权和支持,激发员工内在的驱动力。 理解教练式沟通的内在逻辑: 深入剖析教练式沟通并非“说教”或“建议”,而是一种基于好奇、倾听与提问的对话艺术。我们将解析其中蕴含的心理学原理,例如积极倾听如何建立信任,开放式提问如何引发深度思考。 教练式领导力的核心要素: 明确教练式领导力所包含的关键能力,如同理心、诚实、耐心、以及对个人成长的坚定信念。我们将探讨这些要素如何相互作用,共同构建一个支持性、发展性的工作氛围。 第二部分:核心工具箱——赋能个体与团队 本部分将是本书的实践核心。我们将细致地拆解并阐述一系列经过验证的教练式工具和技术,并提供详实的指导,帮助读者掌握如何将它们灵活运用到日常工作中,以实现个体能力的提升和团队效率的飞跃。 倾听的力量:超越“听见”的艺术: 积极倾听与共情倾听: 详细讲解如何运用眼神交流、身体语言、适时回应来表达专注与理解。区分“听见”与“听懂”,强调在理解对方情感和潜台词方面的关键作用。 聚焦与非干扰性倾听: 教授如何在对话中排除干扰,保持思维的清晰与敏锐,避免过早评判或打断。 倾听中的“停顿”艺术: 探讨有效利用对话中的沉默,为对方提供思考空间,以及如何通过恰当的停顿来引导话题深入。 提问的智慧:点燃思考的火花: 开放式提问的魔力: 示范如何设计能够激发深度思考、鼓励自主探索的开放式问题,例如“您认为可以有哪些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或“如果抛开限制,您会怎么做?” 探询式提问与假设性提问: 学习如何通过一连串的探询性问题,引导对方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掌握如何运用假设性提问,帮助对方跳出固有思维模式,探索新的可能性。 聚焦未来与解决方案的提问: 强调如何将提问的焦点从问题本身转移到未来的解决方案和行动上来,例如“您希望达成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步骤?” 反馈的艺术:建设性的成长驱动器: “ SBI”反馈模型(Situation-Behavior-Impact): 详细讲解如何清晰、具体地描述情境、行为及其带来的影响,确保反馈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强调行为而非人格: 教授如何将反馈集中在可观察的行为上,而非对个人性格的评价,避免引发防御心理。 提供发展性建议与支持: 学习如何将反馈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改进建议,并表达愿意提供的支持,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双向反馈与倾听回应: 强调反馈过程的双向性,鼓励被反馈者表达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并进行有效的互动。 目标设定与行动规划:从愿景到落地: SMART目标设定的进阶应用: 不仅是设定目标,更要探讨如何引导团队成员理解目标背后的意义,以及如何拆解复杂目标为可执行的小步骤。 可视化工具的应用: 介绍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愿景板等工具,帮助团队成员清晰地描绘目标,激发内在动力。 行动计划的制定与承诺: 教授如何与团队成员一同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并鼓励他们为自己的行动承担责任,建立高度的承诺感。 障碍识别与解决方案生成: 引导而非替人解决: 学习如何通过提问,帮助团队成员自主识别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而不是直接提供答案。 激发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头脑风暴、类比思考等方法,引导团队成员发现创新的解决方案。 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探讨如何帮助团队成员预判潜在风险,并共同制定应对预案,提升其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第三部分:情境应用——教练式领导力在实践中的落地 理论与工具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如何在真实的组织环境中灵活运用。本部分将聚焦于教练式领导力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实际应用,帮助读者应对各种挑战,并建立长期的积极影响。 一对一辅导与发展对话: 建立信任与安全感: 详细阐述如何通过持续的真诚沟通,为一对一辅导打下坚实的基础。 识别个人发展需求: 教授如何通过提问与观察,准确把握员工的优势、劣势以及发展兴趣。 制定个性化发展计划: 强调如何与员工共同协作,制定符合其特点与组织需求的学习发展方案。 定期跟进与调整: 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跟进机制,确保发展计划的持续推进,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团队教练与协作提升: 促进团队成员间的有效沟通: 讲解如何通过引导,帮助团队成员打破沟通壁垒,促进信息的顺畅流动。 激发团队的集体智慧: 教授如何运用团队教练的技巧,引导团队成员共同解决复杂问题,激发集体的创造力。 提升团队凝聚力与归属感: 探讨教练式领导如何通过赋权与认可,增强团队成员的归属感,营造积极的团队文化。 管理团队冲突与分歧: 教授如何以教练式的态度,引导团队成员积极面对冲突,寻求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变革管理与文化塑造: 赋能变革的驱动者: 探讨如何通过教练式领导,让员工理解并拥抱变革,成为变革的积极参与者。 建立持续学习与发展的文化: 强调教练式领导力如何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组织的学习模式,培养一种不断自我提升的文化基因。 倡导透明与开放的沟通环境: 探讨如何通过教练式沟通,营造一个鼓励坦诚交流、勇于提出不同意见的开放式组织环境。 第四部分:持续成长——成为一名卓越的引导型教练 成为一名出色的引导型教练,并非一蹴而就。本部分将关注引导型教练自身的持续成长与发展,提供关于自我反思、技能精进以及应对挑战的建议,帮助读者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我,成为真正能够驱动积极变革的领导者。 自我觉察与反思: 强调定期审视自己的教练风格,识别盲点,并不断优化。 学习与实践的循环: 鼓励读者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持续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寻求支持与反馈: 探讨如何建立导师关系、加入教练社群,以获得持续的支持与专业指导。 应对挑战与保持韧性: 面对实践中的困难与挫折,如何保持积极心态,并从中汲取经验,不断前进。 本书的目标,是为每一位渴望提升领导力、激发团队潜能、并创造持久积极影响的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实用且深入的思维与行动指南。我们相信,通过对引导型教练理念的深刻理解与实践,您将能够解锁全新的领导力维度,带领您的团队迈向更高的成就。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自我探索的旅程。作者并没有强行灌输任何理念,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思维的迷宫,发现隐藏的宝藏。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觉察力”的培养,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无法前进,是因为我们缺乏对自身和他人的深刻觉察。书中的练习和工具,帮助我更好地识别自己的思维模式、情绪反应以及他人的潜在需求。这不仅仅是对工作能力的提升,更是对个人成长的巨大推动。我发现,当我对自身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就能更清晰地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并更有效地利用自己的优势。同时,当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时,我的人际关系也得到了显著改善。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完整而精密的“工具箱”,让我能够装备自己,去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并最终实现持续性的积极改变。

评分

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我对“教练”这个概念的理解比较模糊,总觉得它离我很遥远,是专门的职业人士才需要掌握的技能。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教练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惊奇地发现,原来我也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倾听者,一个更具启发性的沟通者。书中关于“提问的力量”的章节,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提问是为了获取信息,但这本书告诉我,提问更是为了激发思考,引导对方发现自己的答案。这一点对我来说是颠覆性的,我开始尝试在与家人、朋友甚至同事交流时,有意识地运用书中教授的提问技巧,发现效果出奇地好。人们似乎更愿意敞开心扉,更积极地参与到对话中来。这本书让我感受到,教练能力并非高不可攀,而是每个人都可以习得并运用的宝贵技能。

评分

这本书对我来说,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框架,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与他人沟通和协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管理者,我时常需要带领团队完成各种任务,但有时候会感觉事倍功半,效率不高。这本书则点醒了我,很多时候问题并非出在任务本身,而是出在沟通和引导的方式上。书中关于“同理心”的强调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明白,真正有效的沟通,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情感的连接和理解。我开始反思自己在过去的沟通过程中,是否过于关注任务本身,而忽略了与团队成员的情感互动和感受。此外,书中关于“目标设定”和“行动计划”的章节,也为我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它教我如何与团队成员一起,清晰地定义目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步骤,确保每一步都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本书就像是一张地图,为我指明了提升团队协作和管理效率的道路。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让我眼前一亮,简洁而有力,散发着一种专业而可靠的气息。翻开第一页,扑面而来的文字并没有让我感到晦涩难懂,反而有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作者似乎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实践者,他用清晰流畅的语言,将那些高深的教练理论,拆解成一个个具体可行的方法。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引导”这个概念的深入剖析,它不像传统的指令式管理,而是强调激发被教练者的内在潜能,让他们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这一点让我非常受启发,也意识到在工作中,我可能需要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从“告诉”变成“引导”。书中提供的工具箱概念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不仅仅是理论的罗列,而是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工具,比如各种提问技巧、倾听方法,甚至还有一些情境化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立刻联想到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并尝试将书中的方法运用进去。我相信,如果我能够真正消化和运用书中的内容,不仅能提升我自身的教练能力,也能帮助我更好地支持团队成员的成长,最终推动整个团队达成更出色的绩效。

评分

我一直对个人成长和能力提升充满热情,也阅读了不少相关的书籍,但很多时候会觉得理论脱离实际,或者缺乏可操作性。直到我读到这本书,才真正感受到一种“醍醐灌顶”的体验。它不是那种“成功学”式的鸡汤,而是充满了智慧和方法的沉淀。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引导性的方式,让你自己去思考,去发现。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持续性效果”的阐述,这正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很多时候,一次性的培训或指导会让人短暂地兴奋,但如果没有持续的跟进和内在的驱动,效果很快就会消退。这本书则提供了如何建立这种持续性机制的思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关于“反馈循环”的论述,它帮助我理解了如何构建一个良性的发展过程,让学习和改进成为一种习惯。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引导我不断探索自己的潜力,并赋予我持续前进的力量。

评分

没看,看了在评价

评分

同时购买的几本,另外几本包装完好,表面干净,但这本无外包装膜,表面有一点点脏污。

评分

实用,推荐了很多朋友买。是本好书

评分

实用,推荐了很多朋友买。是本好书

评分

没看,看了在评价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京东一无既往的好

评分

评分

没看,看了在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