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反腐编年研究/当代人文经典书库

明代反腐编年研究/当代人文经典书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陶明选 著
图书标签:
  • 明代史
  • 反腐斗争
  • 政治史
  • 历史研究
  • 明朝
  • 官场
  • 制度
  • 编年体
  • 人文经典
  • 社会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ISBN:9787508756165
版次:1
商品编码:12218772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当代人文经典书库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8
字数:40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明代反腐编年研究/当代人文经典书库》是在明代皇家“实录”基础之上,参辑其他明代史书,经过广泛搜录、剔抉与整理而成。全书分五个部分,以年月顺序,将有明一代的重大反贪举措与反腐案例,甄录成史,并进行必要的注解与阐释,从而展示明代反腐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历程。

作者简介

  陶明选,历史学博士,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主要从事徽学、明清社会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主持教育部、省厅级等各类课题10余项。

目录

第一章 明初反腐编年(洪武至宣德年问,1368~1435年)
一、前编:立国前(元至正十二年至正二十七年,1352~1367年)
二、洪武年间(洪武元年至洪武三十一年,1368~1398年)
三、建文、永乐年间(建文元年至永乐二十二年,1399~1424年)
四、洪熙、宣德年问(洪熙元年至宣德十年,1425~1435年)

第二章 明代前中期反腐编年(正统至成化年问,1436~1487年)
一、正统年间(正统元年至十四年,1436~1449年)
二、景泰年间(景泰元年至七年,1450~1456年)
三、天顺年问(天顺元年至八年,1457~1464年)
四、成化年间(成化元年至二十三年,1465~1487年)

第三章 明代中期反腐编年(弘治至嘉靖年问,1488~1566年)
一、弘治年问(弘治元年至十八年,1488~1505年)
二、正德年间(正德元年至十六年,1506~1521年)
三、嘉靖年间(嘉靖元年至四十五年,1522~1566年)

第四章 明代中后期反腐编年(隆庆至万历年问1567~1620年)
一、隆庆年间(隆庆元年至六年,1567~1572年)
二、万历年间(万历元年至四十八年,1573~1620年)

第五章 明末反腐编年(泰昌至崇祯年问,1620~1644.年)
一、泰昌、天启年问(泰昌元年至天启七年,1620~1627年)
二、崇祯年问(崇祯元年至十七年,1628~1644年)

附录
一、《大明律》关于官吏受赃之法规条例
二、《大诰》四编之赃犯及其相关规定
《明代反腐编年研究/当代人文经典书库》 本书简介 本书深入探究明代这一重要历史时期,以编年的叙事方式,系统梳理了明朝由盛转衰过程中,腐败现象的发生、演变及其对政治、经济、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在“当代人文经典书库”这一品牌定位下,本书致力于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宏阔的历史视野和鲜活的史料呈现,为读者揭示明代政治肌体的顽疾,以及当时社会各阶层在反腐浪潮中的挣扎与应对。 核心内容聚焦: 编年视角下的腐败图景: 本书打破了传统的以人物或事件为中心的叙述模式,而是将时间线作为主轴,将明朝从开国至灭亡的近三百年间,每一次重要的腐败事件、反腐运动、相关政策的出台与执行,都置于其发生的具体年代加以考察。从洪武朝严厉打击贪腐的开端,到永乐、仁宣盛世的相对清明,再到中期政治的日趋腐败,以及晚明时期官场的系统性失序,本书力求勾勒出腐败如影随形、时缓时急的动态演变过程。读者可以通过此书,清晰地看到不同皇帝、不同政治派别在反腐问题上的策略差异、成效与局限。 制度的困境与人性的博弈: 明朝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监察和惩治腐败的制度,如都察院、六科给事中等机构,以及一系列法律法规。本书不仅详细介绍了这些制度的设立背景、运作机制,更着重分析了这些制度在实际执行中面临的重重困难。例如,官员的裙带关系、党争的加剧、皇帝的纵容或干预、以及民众对腐败的麻木或无奈,都成为制度有效运转的障碍。本书将深入剖析制度的“笼子”为何难以真正关住贪腐的“猛兽”,以及在制度与人性之间,权力是如何被滥用的。 腐败的多元表现与影响: 腐败在明代并非单一的面貌,它体现在官场的各种环节:从官员的选拔任用(如鬻官)、财政的侵吞(如税赋、国有资产的流失)、司法的徇私枉法,到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公,乃至边防军备的侵蚀。本书将通过大量的史料细节,如奏疏、邸报、笔记、小说、甚至法律条文,展现腐败渗透到明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具体方式。同时,也将详细阐述腐败对农民起义的催生、对经济发展的阻碍、对国家安全的威胁,以及对民众生活造成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反腐的政治博弈与历史遗产: 明代历史上不乏雷厉风行的反腐运动,如洪武年间的“严刑峻法”,以及嘉靖、万历年间的几次大规模整顿。本书将审视这些反腐行动的动机、策略、参与者以及最终的成败。它会揭示反腐往往不仅仅是简单的道德扫荡,更常常是政治权力斗争的工具。通过对历代反腐的成败经验进行比较分析,本书试图提炼出明代在治理腐败方面的历史教训,以及这些教训对后世乃至当代的启示意义。 学术视野与人文关怀: 作为“当代人文经典书库”的一员,本书在保持学术研究的严谨性的同时,也注重人文情怀的注入。本书的研究不仅仅是对历史事实的堆砌,更是对明代社会风貌、权力运作逻辑、人性善恶的深刻反思。作者以现代史学研究的先进方法和理论,对史料进行辨析和解读,力求呈现一个立体、真实、可感的明代社会。本书旨在唤起读者对历史的兴趣,对制度的思考,以及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本书适合读者: 对中国明代史、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感兴趣的学者、学生。 关注历史上的腐败现象、反腐运动及其规律的读者。 希望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理解当下社会问题的读者。 追求深度阅读体验,愿意沉浸于史料细节和深刻分析的读者。 《明代反腐编年研究》是一部集史料性、学术性、思想性于一体的力作,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明代腐败问题的详实资料,更引导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审视权力、制度与人性的永恒命题。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历史的魅力不仅仅在于那些宏大的事件和风云变幻的人物,更在于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社会肌理和人性挣扎。《明代反腐编年研究》这个书名,瞬间就击中了我的好奇心。我脑海里浮现出的,并非是教科书上冰冷枯燥的日期和事件列表,而是那些鲜活的人物,他们面对诱惑时的纠结,他们行使权力时的考量,以及他们的选择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我想象着,书中是否会有一章专门讲述那些在严刑峻法面前,依然敢于挑战体制的“刺头”,或者那些在权力金字塔尖,一边大肆敛财,一边又惺惺作作地标榜廉洁的“伪君子”。编年体研究,意味着我们可以看到反腐斗争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的,哪些措施被证明有效,哪些又最终沦为空谈。我很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明朝不同皇帝在反腐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和策略?是严厉打压,还是选择性忽视?是雷厉风行,还是暗箱操作?“当代人文经典书库”这个前缀,又似乎在暗示着本书不仅仅是一部纯粹的史学著作,它或许还蕴含着对人性的洞察,对社会规律的揭示,甚至是对当下一些问题的深刻反思。我期待着,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找到一些跨越时空的共鸣,看到明朝的影子,也看到我们自己的身影。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起得真是引人入胜,《明代反腐编年研究/当代人文经典书库》。光是这个书名,就仿佛一下子将我拉回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明王朝,耳边回响着那些关于清官廉吏、奸臣巨贪的传说。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对明朝的政治生态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而“反腐”二字更是点睛之笔,预示着本书将深入剖析那个时代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和道德困境。我尤其期待作者能够以严谨的编年体叙事,将那些零散的史料串联起来,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历史画卷。不知道这本书中是否会重点讲述像海瑞这样刚正不阿的清官,还是会侧重于那些身居高位却贪得无厌的权臣?亦或是会探讨明朝统治者在反腐问题上的策略与局限性?编年体研究意味着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与结局都会在时间线上得到细致的呈现,这对于理解反腐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至关重要。我会特别关注书中是否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反腐措施进行了比较,例如洪武时期的严刑峻法,成化年间的贿赂泛滥,以及晚明时期宦官专权下的腐败蔓延。此外,“当代人文经典书库”的定位也让我对本书的学术深度和思想价值充满了期待,相信它不仅会呈现史实,更能引发我们对当下社会的反思,毕竟,腐败的阴影似乎从未真正从人类社会中消失过。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明代反腐编年研究/当代人文经典书库》,光是读出来,就有一种厚重感和历史沧桑感扑面而来。我一直觉得,研究历史,尤其是像明朝这样充满戏剧性和复杂性的朝代,最能触动人心的地方,往往在于那些关于权力、欲望、道德与人性的交锋。《明代反腐编年研究》这个副标题,无疑点燃了我对书中内容的无限遐想。我想象着,在那个王朝的漫长岁月中,有多少场关于“清”与“贪”的较量,有多少个故事,被历史的尘埃所掩埋,又有多少位人物,他们的名字,因反腐而熠熠生辉,或因腐败而遗臭万年。编年体,意味着我可以跟随时间的长河,清晰地看到反腐政策的演变,从最初的严厉禁令,到后来的阳奉阴违,再到腐败的愈演愈烈。我特别期待书中是否会深入剖析那些导致腐败屡禁不止的深层原因,是制度的缺陷,还是人性的弱点,亦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当代人文经典书库”这个定位,更让我确信,这本书绝非仅仅是对史实的简单罗列,它一定饱含着作者深刻的洞察和对当下社会的某种反思,或许,它能让我们在回溯历史的同时,也能照见现实的镜子。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明代反腐编年研究/当代人文经典书库》,让我产生了一种穿越时空的奇妙感受。仿佛可以透过泛黄的纸页,看到明朝那些朝堂之上、街头巷尾的故事。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官僚体系非常着迷,而“反腐”这个主题,更是整个体系中最具张力和戏剧性的部分。在那个讲究等级、人情和利益纠葛的时代,反腐斗争究竟是怎样展开的?是依靠少数清官的孤军奋战,还是整个统治阶级的自觉革新?编年体的形式,让我期待能够跟随历史的脚步,细致地观察每一个案件的发生、调查、审判过程,以及背后牵扯出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我很好奇,书中是否会详细描写那些被揭露出来的巨额贪腐案件,涉及多少官员,涉案金额有多么惊人?又或者,它会更侧重于分析导致腐败产生的深层原因,是制度的漏洞,还是人性的贪婪?“当代人文经典书库”的标签,让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简单陈述,它一定承载着更深远的意义。我希望,通过对明代反腐的深入剖析,能够让我们对当下社会的一些问题,获得新的启示和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明代反腐编年研究/当代人文经典书库》这个书名,像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门,而“反腐”二字,则像是门上最吸引人的雕刻。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社会运作充满了好奇,尤其是那些权力与金钱交织的阴影地带。《明代反腐编年研究》的编年体,让我预感到这将是一部条理清晰、脉络分明的著作。我希望它能带领我一步步走过明朝漫长的岁月中,感受反腐斗争的起伏跌宕。是怎样的官员,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成为了反腐的急先锋?他们的斗争,是如何被记录、被铭记,又或者被遗忘的?我又很好奇,那些被腐蚀的肌体,又是如何一步步将王朝拖入泥沼的。书中会不会涉及一些鲜为人知的案例,或是对一些广为人知的事件,提出了全新的解读?“当代人文经典书库”的定位,更是让我对其学术价值和思想深度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不仅能让我了解明朝的历史,更能引发我对权力、道德、制度与人性的深刻思考,而这些思考,或许能够照亮我们当下的道路,让我们对如何构建一个更公平、更廉洁的社会,有更清醒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明代反腐编年研究/当代人文经典书库》,光是读起来就带着一种厚重的学术气息,同时又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尤其是权力运行的机制非常感兴趣,而“反腐”这个主题,无疑是解读政治运作最核心的环节之一。明朝,作为一个历时长久、政治变革复杂的王朝,其反腐斗争无疑充满了戏剧性和研究价值。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以“编年研究”的方式,为我展现一个清晰的时间线索,让我能够追踪明代反腐的历程,了解不同时期反腐的政策、措施以及它们所面临的挑战。我想象着,书中是否会详细描绘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涉及哪些重量级的官员,他们是如何被查处的,以及查处过程中又牵扯出了怎样的利益网络?我同样好奇,本书是否会深入分析导致明代腐败频发的根源,是制度的缺陷,还是人性的弱点,亦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当代人文经典书库”的标签,更是让我对这本书的学术深度和思想价值充满了期待,我相信它不仅能让我深入了解明代历史,更能从中提炼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智慧,为我们思考当下社会问题提供启示。

评分

《明代反腐编年研究/当代人文经典书库》,仅仅是这书名,就激起了我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的浓厚兴趣。我一直对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朝那个充满权力斗争和政治变迁的时代,有着深切的关注。“反腐”二字,更是整个政治肌体中最敏感、也最能反映时代风貌的节点。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部详实的奏折,将明朝近三百年间的反腐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条理分明地呈现出来。我想象着,它会记录下那些令人扼腕的贪腐案件,揭示出权力是如何一步步将官员引向深渊的;也会讲述那些不畏强权、坚守正义的清官故事,他们的身影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编年研究”的形式,让我相信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清历史脉络,理解反腐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不同时期、不同皇帝在反腐问题上的态度和策略,以及这些策略的实际效果。同时,“当代人文经典书库”的定位,让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简单梳理,它更可能蕴含着对人性和社会深刻的洞察,或许能引发我们对当下反腐工作的思考,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明代反腐编年研究/当代人文经典书库》,仿佛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明朝那段复杂历史的无限联想。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生态,尤其是权力腐蚀的现象深感兴趣,而“反腐”这个主题,恰恰是研究政治生态最核心、也最引人入胜的部分。《明代反腐编年研究》的副标题,让我看到了它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宏大的叙事框架。我期待它能以时间为轴,细致入微地展现明朝近三百年间,反腐斗争的脉络和演变。是怎样的制度设计,在不同的时期,催生出不同的腐败形式?是怎样的权力博弈,让反腐的努力时而收效甚微,时而又雷厉风行?我尤其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那些在反腐斗争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动机、他们的手段,以及他们最终的命运。是那些铁面无私的御史,还是那些身居高位的改革者?“当代人文经典书库”这个前缀,则让我对本书的思想深度寄予了厚望。它是否能够从明代的反腐实践中,挖掘出一些跨越时空的普适性规律,从而引发我们对当下社会建设的深刻反思,甚至提供一些宝贵的借鉴,都是我十分期待的。

评分

《明代反腐编年研究/当代人文经典书库》——仅仅是这个书名,就足够吸引我这个对历史细节充满好奇的读者了。我脑海里立即浮现出明朝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宦官专权、文臣争斗、农民起义,而“反腐”二字,更是将这些事件串联起来的线索之一。我一直认为,一个朝代的兴衰,往往与其政治清明程度息息相关,而明朝,恰恰是一个在反腐问题上跌宕起伏、充满教训的朝代。这本书采用编年体,这让我十分期待。它应该能让我清晰地看到,在不同时期,反腐的措施是如何制定的,执行的力度如何,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我很好奇,书中是否会详细描绘那些轰动一时的贪腐大案,比如刘瑾、严嵩等人的事迹,以及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渊的?又或者,它会更侧重于分析那些导致腐败蔓延的体制性因素,比如官员俸禄不高、权力缺乏制约等等。更重要的是,“当代人文经典书库”这个标签,让我相信这本书并非只是枯燥的史料堆砌,它或许能够从明代的反腐经验中,提炼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下的社会问题,甚至从中获得某种启示。

评分

“明代反腐编年研究/当代人文经典书库”,这名字本身就蕴含着一种穿越古今的学术魅力。我脑海里立刻涌现出无数关于明朝的画面:那些身着官服的官员,在朝堂上勾心斗角;那些被层层剥削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以及那些试图力挽狂澜的清官,在黑暗中点燃微弱的希望。这本书的“编年研究”四个字,给了我一种期待,期待它能够像一部精心编织的时间长卷,将明代反腐的事件一一呈现,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在不同历史节点上,腐败是如何滋生、蔓延,以及反腐的努力又是如何展开,又如何面临挑战的。我很好奇,书中是否会详细记录那些令人发指的贪腐案例,它们涉及的官员级别有多高?贪腐的金额有多么惊人?又是通过怎样的手段实现的?我同样期待,书中是否会分析那些导致腐败反复出现的原因,是制度的漏洞,还是人性的弱点,又或者是二者互相作用的结果?“当代人文经典书库”的定位,更是让我确信,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的记录,它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价值,或许能让我们在回望明朝的镜子中,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并从中获得某种警示或启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