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出走之所以好玩,就是因为那是一个秘密,他们藏在大都会博物馆也是一个秘密。但是,这些都不是长久性的,迟早会结束,只有天使不会。
多少人有离开平淡生活的愿望,却缺少一个计划、一种动力。多少人在走访罗浮宫的时候,会设想夜深时分,那些古希腊雕像会不会站起来,埃及石棺里的亡灵会不会活过来……孤独漫步在午夜的博物馆是什么感觉?《天使雕像(升级版)》正是写这种内在的欲望。
一个厌倦于平凡生活的小女孩,决定带着弟弟跷家。他们躲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以少的花费吃饭坐车,却参观每一个展馆,以近的距离,享受丰盛的精神飨宴。有一天,他们看见许多人排队在看一个雕像“天使”,传说它是米盖朗基罗的作品。但它到底是不是,却还有待认定。小女孩就近观察,发现雕像的底座上,刻有M的字样,她认为这是米盖朗基罗的名字缩写,便写了一封信给博物馆。她的生命因此有了骤然的转变,由一个跷家的小女孩,变成艺术奥秘的追寻者。她认为唯有得到答案,了解“天使”雕像的秘密,才是她此行的目的,这是让她和别人不一样的所在。
这是一个意义与追寻的故事。文笔流畅易懂,但对生命意义的诠释却远远超出一本童书。值得特别推荐。
E.L.柯尼斯伯格(E.L.Konigsburg)193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长大。她虽然从小喜爱阅读,但上大学时却选择了主修化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化学教师。后来她慢慢地发觉自己感兴趣的是学生脑子里在想些什么,而不是实验室中的瓶瓶罐罐。与此同时,她发现自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在她开始写作后,也尝试着自己画插图。她的作品结构细腻,富有逻辑性和幽默感,这可能也得益于她早年的理科学习。
本书曾荣获1968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而她的处女作《小巫婆求仙记》在同年荣获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在美国,获得过多届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的作家不在少数,但在同一年中囊括金奖和银奖的作家可以说是*的。
这本书包含了能够吸引读者的因素——幽默、悬疑和谋略。 ——学校图书馆杂志
引子 致萨克逊伯格律师的信
第一章 计划出走
第二章 成功离家
第三章 在大都会博物馆过夜
第四章 天使雕像
第五章 想家
第六章 发现惊人的秘密
第七章 信交出去了
第八章 芭瑟夫人的秘密档案
第九章 揭开谜底
第十章 尾声
第一章 计划出走
克劳迪娅知道,那种一气之下背着小背包就离开的传统出走方式,绝不可能发生在她身上。她不喜欢不舒服的生活,甚至不能忍受野餐时的脏乱和不方便。野外到处有虫子,太阳也会使蛋糕上的奶油融化。所以,她下决心离家出走,不仅仅要“离家”,更重要的是“出走”到一个好地方去。最好是一个又大又舒适的地方,一定要在室内,而且得是一个漂亮的地方。这也是她看上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原因。
克劳迪娅计划得很周详,除了开始存零用钱,还要挑选同伴。她挑的是杰米,也就是家里三个弟弟排行中间的那一位。杰米很可靠,守口如瓶,有时也傻得好笑。再说,他还是一个小富翁。他跟同龄的孩子不一样,没有花钱搜集棒球卡的嗜好。他把每一分钱都存下来。
克劳迪娅迟迟不跟杰米说他是她计划中的人选,是因为他还没可靠到能保密那么久,而她却需要那么久才能存够钱。身上没有钱就离家出走,那多蠢啊!她住在郊区,知道生活中处处都需要钱。
克劳迪娅要存的钱包括买火车票和其他的花费。在存钱的这段时间里,她几乎忘了为什么要离家出走,但也没有完全忘掉,她记得她想离家出走与在家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有关。她是家里的老大,也是唯一的女孩,因此受到了一大堆不公平的待遇。有时候她必须在同一晚负责在饭前排好餐具以及在饭后清空洗碗机,而三个宝贝弟弟却什么事都不必做。(也许我比克劳迪娅更了解,另外一个让她想离家出走的原因,就是每天那种单调乏味、千篇一律的生活。)她厌倦每天当一个模范生克劳迪娅·金凯德,厌倦每个星期日和弟弟们争吵到底要看哪一台的晚间七点半电视节目,她烦透了一成不变的作息和不公平的待遇。
她每个星期那少得可怜的零用钱,少到她必须三个星期不吃太妃糖圣代(一种外面淋上热软糖,里面包着冰淇淋的甜点),才能存够买一张到纽约市的火车票的钱,这又是另一个不公平的例子。(萨克逊伯格,你向来都是自己开车到纽约市,所以可能不知道火车的票价。让我来告诉你,票价是一元六角。克劳迪娅还差一个月才满十二岁,杰米也只有九岁,他们两个人都可以买半票。)克劳迪娅打算等大家了解到她的重要性之后再回家,所以,她得存够相当于一张单程全票的钱。克劳迪娅知道,他们所住的康涅迪格州有几千人到纽约市上班,每天都买往返票。她的爸爸就是这样。就这点来说格耕威治镇的确可以被看作是纽约市的郊区。
以她所受的不公平待遇和次数来说,跑到纽约市实在不够远,不过那儿却是个玩失踪把戏的好地方。跟她妈妈一起打麻将的太太们都管纽约市叫“城里”。她们大都没去那里冒过险,又累,又让人神经紧张。克劳迪娅上四年级的时候,她们全班去曼哈顿参观名胜古迹。齐纳森·里克特的妈妈不让齐纳森去,因为她担心他会被纽约街头汹涌的人潮冲散。里克特太太脑筋有点错乱,直说孩子一定会“搞丢了回来”。她还说纽约市的空气太差了,对孩子的呼吸不好。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艺术品,色彩的搭配和构图都透露着一种古典的神秘感,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我就被这种沉甸甸的质感和精美的装帧吸引住了,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珍品。内页的纸张质量也非常好,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便是长时间沉浸其中,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无疑为整本书增添了许多光彩。我特别喜欢扉页上的那句引言,它简洁却有力地勾勒出了故事的某种基调,让人在翻开正文之前,就已经对即将展开的旅程充满了期待。这本书的装帧工艺水平,完全符合国际大奖小说的水准,看得出出版方在制作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资源,绝对是送礼或自藏的绝佳选择。
评分故事情节的推进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丝毫没有拖沓之感,每一个章节的转折都出乎意料却又合乎情理。作者的叙事功力令人称道,他擅长在看似平淡的日常描写中埋下伏笔,然后在不经意间引爆宏大的戏剧冲突。我常常在阅读时被情节的张力所牵引,仿佛身临其境地体验着角色的喜怒哀乐。尤其是一些关键场景的描写,画面感极强,细腻到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能在脑海中清晰地重现。这种高超的叙事技巧,让整部作品的阅读体验酣畅淋漓,让人一旦开始就难以放下,直到最后一页才依依不舍地合上书卷。
评分语言风格方面,这本书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学魅力,它既有古典文学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语汇的活力,使得文字既典雅又易于接受。作者的遣词造句总是那么精准而富有诗意,即便是描绘最黑暗的场景,也能从中捕捉到一丝微弱却坚韧的光芒。我尤其欣赏作者对环境和氛围的营造,那些细腻的感官描写,比如光影的变化、空气中弥漫的气息,都极大地丰富了阅读的层次感,将读者完全带入了故事所构建的世界观之中。这种文字的魔力,让我在阅读时时常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精彩的句子。
评分这部作品的主题探讨是极其深刻和富有远见的。它不仅仅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在触及关于存在、道德困境以及人类精神力量的永恒命题。它迫使读者跳出自身的舒适区,去思考那些宏大而复杂的问题,但又不像某些严肃文学那样故作高深,而是通过情节的自然发展,引导我们去感悟。每一次阅读,似乎都能从中挖掘出新的层次和理解,它的后劲非常足,合上书后很长一段时间,书中的哲思和情感依然在脑海中萦绕不去,绝对是那种值得反复品味、常读常新的佳作。
评分人物塑造是这部小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每一个主要角色都有着极其复杂和丰满的内心世界,他们绝非扁平化的符号,而是活生生的、充满矛盾与成长的个体。他们的动机、他们的挣扎,都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在理解他们的同时,也时常反思自己。比如那个看似坚不可摧的领袖角色,在面对内心深处的恐惧时所展现出的脆弱,就让人感受到了人性深处的真实与无奈。作者似乎对人性的幽微之处有着深刻的洞察,笔下的对话也极其精妙,充满了潜台词和智慧,让人回味无穷。
评分看起来不错,宝宝喜欢。
评分感谢京东,买齐了119本小说。
评分收到了,蛮好的。
评分很好很满意!!!!!!!
评分刚到,价格还好,可是快递把书的角撞烂了
评分购书上京东自营,哈哈,实惠不是一点点。
评分学校推荐的课外书目,图书馆去了几趟都借不到,只好买了。
评分排版,纸张都不错?
评分孩子还小,买来先屯着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