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UG NX 10.0 为平台,从工程实践应用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UG NX 10.0 软件的建模、装配、工程图模块的基础应用。内容包括截止阀各零件的三维建模,空压机部分零件三维建模操作;空压机装配实例操作,截止阀阀体工程图实例操作,汤匙和礼帽的曲面建模操作。本书以实例为载体,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注重解题思路和分析方法,操作步骤详细,读者可以按照操作步骤完成实践操作。每章有学习目标、工作任务、任务分析、实践操作步骤、相关理论、关键步骤等。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教材,也适合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学生自学教程。
项目1 UG NX10.0 用户界面… …………………………………………………………………1
任务1.1 熟悉UG NX10.0用户界面… …………………………………………………………………… 1
任务1.2 文件操作………………………………………………………………………………………… 6
任务1.3 定制UG NX 10.0 工具条… …………………………………………………………………… 9
任务1.4 UG NX 10.0 视图操作… ………………………………………………………………………13
项目2 截止阀的三维数字建模… ……………………………………………………………… 16
任务2.1 锥形轴三维数字建模……………………………………………………………………………16
任务2.2 压盖三维数字建模………………………………………………………………………………35
任务2.3 螺栓三维数字建模………………………………………………………………………………61
任务2.4 阀体三维数字建模………………………………………………………………………………88
任务2.5 扳手三维数字建模…………………………………………………………………………… 104
项目3 空压机三维数字建模………………………………………………………………… 118
任务3.1 活塞三维数字建模…………………………………………………………………………… 118
任务3.2 曲轴三维数字建模…………………………………………………………………………… 127
任务3.3 连杆三维数字建模…………………………………………………………………………… 147
任务3.4 机座三维数字建模…………………………………………………………………………… 158
项目4 装配设计……………………………………………………………………………… 173
任务4.1 空压机自底向上装配………………………………………………………………………… 173
任务4.2 装配爆炸图…………………………………………………………………………………… 194
项目5 截止阀阀体工程图…………………………………………………………………… 203
任务5.1 创建截止阀阀体工程图……………………………………………………………………… 203
任务5.2 截止阀装配爆炸工程图……………………………………………………………………… 226
项目6 曲面设计……………………………………………………………………………… 234
任务6.1 汤匙三维数字建模…………………………………………………………………………… 234
任务6.2 礼帽数字建模………………………………………………………………………………… 279
附录A 空压机各组件模型图………………………………………………………………… 303
附录B 全国计算机辅助技术认证CAXC项目认证介绍…………………………………… 309
参考文献……………………………………………………………………………………… 314
前 言
三维数字化技术是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的推动力,已成为开启和引领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工业4.0”、“工业互联网”变革的竞争焦点。UG NX 为用户的产品设计及加工过程提供了数字化造型和验证手段。UG NX 针对用户的虚拟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的需求,提供了经过实践验证的解决方案。 NX 产品开发解决方案完全支持制造商所需的各种工具,可用于管理过程并与扩展的企业共享产品信息。UG NX 与 UGSPLM 的其他解决方案的完整套件无缝结合;CAD 、 CAM 和 CAE 在可控环境下的协同产品数据管理、数据转换、数字化实体模型,并且UG NX 10.0 增加了许多新功能:全面支持中文名和中文路径;同时新增航空设计选项、新增创意塑型、新增偏置3D 曲线、新增绘制“截面线”命令,“修剪与延伸”命令分割成两个命令、加入了生产线设计line design 模块,等等,能带给用户更为非凡的设计,助力中国工业2025。
目前数字化设计的主流软件有UG NX、Solidworks、CTAIA 等,本书从“中国制造2025”中核心“中国智造”——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需求出发,应用主流软件UG NX 10.0 为平台,以项目式案例为载体,按企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一般流程,设计截止阀各零件的三维建模、空压机部分零件三维建模、空压机装配、截止阀阀体工程图、调羹和礼帽的曲面建模操作等教学案例,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注重解题思路和分析方法,操作步骤详细,理实一体。
本书同时开发了一些数字化资源学习包,可以通过扫码获取学习资源。该资源可以在手机上使用,满足大众学习需求,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人才,满足“ 互联网+”新业态下,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要求。
本书由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陈丽华、庞雨花、陶永德老师主编,刘伟、陶波老师任副主编,博世力士乐(常州)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侯军府参编。陈丽华编写了项目2、项目6;庞雨花编写了项目3;陶永德编写了项目1;刘伟、陶波编写项目4;侯军府编写了项目5。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辅助与制造专业14 和15 级学生以及博世力士乐(常州)有限公司、中铁建等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本书每个项目均配有素材,可到华信教育网(www.hxedu.com.cn)下载或向编辑(hzh@phei.com.cn)索取。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编者
2017 年4 月
这本书,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非常有分量。翻开目录,看到里面包含的各个章节,从基础的草绘工具到复杂的曲面造型,再到装配和工程图,感觉内容非常全面,几乎覆盖了UG NX 10.0产品建模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其中关于高级曲面造型的部分,文字描述得非常详细,配合着大量的实例截图,即使是之前对曲面造型比较头疼的我,也能一步步跟着操作。书中对于一些关键节点的解释也十分到位,比如在绘制复杂曲面时,如何控制曲面之间的连续性,书中给出了多种方法和技巧,并详细说明了每种方法的适用场景,这对于提升建模的精度和效率非常有帮助。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命令,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每个命令背后的设计理念和应用逻辑。举个例子,在讲解“扫掠”命令时,书中不仅介绍了基本扫掠,还详细演示了引导线扫掠、截面扫掠等高级用法,并且通过实际的零件案例,让我们理解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哪种扫掠方式最合适。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希望真正掌握UG NX 10.0,而不仅仅是学会点击按钮的人来说,简直是太宝贵了。我觉得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耐心地引导着我一步步探索UG NX 10.0的强大功能,并且教会我如何像一个专业的设计师那样去思考和建模。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从基础到进阶,循序渐进,让我这样的初学者也能够轻松上手。一开始,它会从UG NX 10.0的用户界面和基本操作讲起,让我很快就熟悉了这个软件的常用功能。然后,它会逐步引导我去学习草图绘制,包括各种约束的应用,这为后续的三维建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我看来,草图的绘制是建模的灵魂,这本书在这方面的讲解非常扎实,让我能够绘制出精确且符合设计意图的草图。接着,它就开始介绍各种实体建模的工具,比如拉伸、旋转、扫掠、混合等,并且通过丰富的实例,让我能够理解这些工具在实际建模中的应用。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布尔运算”的讲解,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加减合并,书中还通过一些案例,演示了如何利用布尔运算来创建复杂的形状,这让我对建模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书中对每个工具的讲解都非常详尽,包括各种选项的含义和具体用法,这让我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工具,而不是死记硬背。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学习路径非常清晰,让我能够有条不紊地掌握UG NX 10.0的建模技巧,并且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设计工作室里,和一群资深的设计师一起学习。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那些过于专业化或者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用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来讲解复杂的建模技巧。而且,书中对每一个步骤的描述都非常清晰,配合着大尺寸、高清晰度的截图,完全不用担心跟不上。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并没有把每一个命令都单独拎出来讲解,而是将它们融入到具体的案例中,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模型,来学习和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这种“学以致用”的学习方式,让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了成就感。比如,在学习如何创建复杂的曲面的时候,书中并没有罗列一堆曲面指令,而是通过一个汽车后视镜的建模案例,一步步展示了如何利用曲面指令来模拟出流线型的外观。这种方式让我能更直观地理解每个指令的应用场景和效果。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设计心得和经验分享,这些“软”内容同样非常有价值,让我不仅学会了“怎么做”,更懂得了“为什么这么做”。我感觉读完这本书,不仅技能得到了提升,思维方式也得到了启发。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在于它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我之前也看过一些UG NX的教程,但很多都只是点到为止,很多关键的步骤和技巧一带而过。这本书则不同,它对每一个建模步骤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讲解,甚至包括一些鼠标的点击位置和参数的输入范围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这对于我这种喜欢刨根问底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比如,在讲解如何创建圆角的时候,书中不仅介绍了基本的圆角命令,还详细讲解了变半径圆角、圆锥角等高级用法,并且通过实际的零件案例,让我能够理解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哪种圆角方式最合适。另外,书中对图层管理、颜色设置、以及建模过程中的优化技巧也都有深入的探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却直接影响到模型的质量和后续的加工效率。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书中关于“模型修复”的部分,对于一些由于操作失误或者导入模型产生的破面问题,提供了多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这让我即使在建模过程中犯错了,也能及时得到纠正。这本书真的让我体会到了“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UG NX建模中的重要性,它教会了我如何精益求精,打造出高质量的三维模型。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体现在它对实际应用场景的深度挖掘上。很多建模教程往往停留在基础命令的介绍,但这本书不同,它真正地将UG NX 10.0与实际的产品设计流程紧密结合。从一个简单的零件开始,逐渐过渡到复杂的装配体,再到最终的工程图输出,整个过程都非常连贯且贴合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书中对不同行业的产品案例分析也很有针对性,比如汽车零部件、模具设计、消费电子产品等,这些案例都非常贴近我们日常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个案例,是关于一个复杂的注塑模具的建模过程。书中不仅详细展示了模架的设计,还重点讲解了分型面的创建、冷却系统和唧嘴的设计,这些都是模具设计中的难点,但通过书中细致的步骤分解和图文并茂的讲解,我感觉自己豁然开朗。而且,书中对于一些细节的处理也非常讲究,比如如何在建模过程中考虑倒扣、拔模角等工艺要求,这些细节的讲解,直接决定了模型的可加工性和产品的质量。我觉得这本书不单单是一本技术教程,更是一本关于产品设计思路和工程实践的指南,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从概念到实体的完整设计思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