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

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著
图书标签:
  • HCNA
  • 网络技术
  • 实验
  • 华为
  • 认证
  • 网络基础
  • 交换机
  • 路由器
  • 网络安全
  • CCNA
  • 数据通信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58407
版次:1
商品编码:1222782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ICT认证系列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2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针对HCNA级别的每项网络技术知识做单独、细致的讲解,易于学习且可读性强;
2.针对每项技术的特点来量身设计基于企业的应用场景,适用性强;
3.以需求为导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贯穿整体实验,逻辑思维性强;
4.本书后附有命令索引列表,方便查阅命令的含义及使用,实用性强;
5.本书结合华为eNSP模拟器进行学习和实验,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深入学习华为网络技术;
6.本书为市场上第1本华为官方出版的认证培训实验教材。

内容简介

为帮助广大ICT从业人员更好地学习信息和网络技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2012年9月发布了业界首款免费的企业网络仿真软件平台eNSP(Enterprise Network Simulation Platform)。软件平台推出至今,下载量已超过百万,迅速成为ICT从业人员学习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工具。随着学习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能看到与eNSP配套的实验学习指南,从而更好地利用eNSP学习信息和网络技术,并参加华为认证考试。
为此,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泰克网络实验室(华为授权培训合作伙伴)联合编写了本书。本书*大的特点是依据HCNA的知识点,基于eNSP搭建企业网络真实场景,并给出了大量的配置案例,将真实场景与配置实例紧密结合,使读者能够更快速、更直观、更深刻地掌握HCNA所需的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增强实战经验。本书主要内容包括eNSP使用说明、VRP基础操作、二层交换技术和三层路由技术等,特别适合于正在学习HCNA或者想进一步提高对网络知识的理解及实际操作技能的读者。

目录

第1章 eNSP及VRP基础操作 0
1.1 认识eNSP 2
1.2 熟悉VRP基本操作 13
1.3 熟悉常用的IP相关命令 18
1.4 配置通过Telnet登录系统 26
1.5 配置通过STelnet登录系统 30
1.6 配置通过FTP进行文件操作 35
第2章 交换机基础配置 42
2.1 交换机基础配置 44
2.2 理解ARP及Proxy ARP 46
第3章 VLAN 56
3.1 VLAN基础配置及Access接口 58
3.2 配置Trunk接口 62
3.3 理解Hybrid接口的应用 67
3.4 利用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路由 77
3.5 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 83
第4章 生成树 88
4.1 STP配置和选路规则 90
4.2 配置STP定时器 97
4.3 RSTP基础配置 104
4.4 MSTP基础配置 113
第5章 其他交换技术 124
5.1 GVRP基础配置 126
5.2 Smart Link与Monitor Link 133
5.3 配置Eth-Trunk链路聚合 138
第6章 静态路由 148
6.1 静态路由及默认路由基本配置 150
6.2 浮动静态路由及负载均衡 159
第7章 RIP 168
7.1 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 170
7.2 配置RIPv2的认证 174
7.3 RIP路由协议的汇总 181
7.4 配置RIP的版本兼容、定时器及协议优先级 187
7.5 配置RIP抑制接口及单播更新 193
7.6 RIP与不连续子网 201
7.7 RIP的水平分割及触发更新 210
7.8 配置RIP路由附加度量值 215
7.9 RIP的故障处理 220
7.10 RIP的路由引入 232
第8章 OSPF 240
8.1 OSPF单区域配置 242
8.2 OSPF多区域配置 246
8.3 配置OSPF的认证 252
8.4 OSPF被动接口配置 258
8.5 理解OSPF Router-ID 263
8.6 OSPF的DR与BDR 269
8.7 OSPF开销值、协议优先级及计时器的修改 275
8.8 连接RIP与OSPF网络 281
8.9 使用RIP、OSPF发布默认路由 285
第9章 VRRP 290
9.1 VRRP基本配置 292
9.2 配置VRRP多备份组 297
9.3 配置VRRP的跟踪接口及认证 302
第10章 基础过滤工具 308
10.1 配置基本的访问控制列表 310
10.2 配置高级的访问控制列表 314
10.3 配置前缀列表 318
第11章 广域网 326
11.1 WAN接入配置 328
11.2 PPP的认证 331
11.3 帧中继基本配置 338
11.4 OSPF在帧中继网络中的配置 343
第12章 DHCP 352
12.1 配置基于接口地址池的DHCP 354
12.2 配置基于全局地址池的DHCP 358
12.3 配置DHCP中继 364
第13章 IPv6 372
13.1 IPv6基础配置 374
13.2 RIPng基础配置 379
13.3 OSPFv3基础配置 383
第14章 其他特性 390
14.1 实现eNSP与真实PC桥接 392
14.2 SNMP基础配置 397
14.3 GRE协议基础配置 401
14.4 配置NAT 407
附录 命令索引 418
《网络运维实战宝典:从故障排查到性能优化》 前言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网络已不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通道,它更是企业运营的血脉,是社会运转的基石。一个稳定、高效、安全的网络环境,直接关系到企业竞争力、用户体验乃至国家安全。然而,网络的复杂性也与日俱增,从庞大的数据中心到分散的移动接入,从传统的企业专线到新兴的云计算服务,无处不在的网络节点和错综复杂的协议栈,使得网络运维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网络故障的发生往往是突发且影响深远的,一次小小的配置失误可能导致整个业务中断,一次隐蔽的安全漏洞可能被攻击者利用,造成数据泄露或服务瘫痪。同时,随着业务量的激增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提升,如何保证网络的最佳性能,如何进行有效的容量规划,如何为未来的发展预留充足的空间,也成为了网络运维人员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网络运维实战宝典:从故障排查到性能优化》正是为应对这些挑战而生。本书并非一本理论堆砌的学术著作,而是将目光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将多年来网络运维领域的宝贵经验、精髓技巧和实战方法,系统地梳理并奉献给广大网络技术从业者。我们深知,理论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如何将其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在瞬息万变的运维环境中,凭借扎实的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快速定位问题、有效解决问题,并最终实现网络的持续优化。 本书的编写,我们力求做到“精、深、实、用”。“精”体现在对网络运维核心技术和关键流程的精准把握;“深”体现在对网络底层原理的深入剖析,帮助读者理解“为什么”;“实”体现在大量的实际案例、配置示例和排查思路,让读者能够学以致用;“用”则体现在本书的内容能够直接指导实践,帮助网络运维人员提升工作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结构与内容概览 本书围绕着网络运维的两个核心环节——故障排查与性能优化,展开了系统的论述。我们将其划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 网络故障是运维工作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本部分将从故障的定义、分类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各种常见网络故障的成因、表现形式以及排查方法。我们强调的是一套系统性的故障排除思路,而非孤立的技术点。 故障的识别与初步判断: 故障现象分析: 如何从用户反馈、告警信息、系统日志中快速提取关键信息,初步判断故障的性质和影响范围。 分层诊断模型: 深入理解OSI七层模型或TCP/IP四层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故障排查,层层深入,缩小定位范围。例如,物理层问题(网线、接口),数据链路层问题(MAC地址、VLAN),网络层问题(IP地址、路由),传输层问题(端口、TCP/UDP),应用层问题(应用服务、协议)。 常用诊断工具的使用: 详细讲解ping、traceroute、netstat、ss、tcpdump、wireshark等经典工具的用法,以及如何从其输出中解读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将提供丰富的命令行示例和抓包分析技巧。 常见网络故障的深度剖析与排除: 连接性故障: IP地址冲突、网关不可达、DNS解析失败、ARP广播风暴、物理链路中断等。针对每一种情况,提供详细的排查步骤和配置检查项。 性能瓶颈故障: 网络延迟高、丢包率大、吞吐量低、带宽不足等。分析原因可能包括硬件瓶颈、配置不当(如QoS策略错误、端口速率协商问题)、链路拥塞、协议开销过大等,并提供相应的优化建议。 稳定性与可靠性故障: 网络中断、间歇性掉线、设备重启、链路不稳定等。探讨冗余机制(如VRRP、HSRP、LAG)的失效排查,以及路由协议(如OSPF、BGP)的收敛问题。 安全相关故障: DDOS攻击、病毒传播、非法访问、端口扫描等。结合日志分析、流量监控,讲解如何快速定位安全威胁,并采取应急响应措施。 特定设备与协议故障: 针对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无线控制器等不同设备的常见故障,以及DHCP、NAT、VPN、VLAN Trunking等关键协议的配置错误和运行异常进行专项分析。 第二部分:网络性能监控与优化 故障发生后及时修复固然重要,但提前预警、持续优化,将故障扼杀在萌芽状态,更是高级运维的目标。本部分将聚焦于网络性能的监控、分析与优化。 网络性能指标的理解与采集: 关键性能指标: 延迟(Latency)、抖动(Jitter)、丢包率(Packet Loss)、吞吐量(Throughput)、可用性(Availability)、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等。深入理解这些指标的含义、测量方法以及对业务的影响。 监控体系的构建: 介绍SNMP、NetFlow/sFlow、Syslog等协议在网络监控中的作用,以及主流的监控工具(如Zabbix, Prometheus, Nagios, PRTG)的配置与使用。 流量分析与洞察: 如何利用流量分析工具(如Wireshark, tshark, ntopng)挖掘流量模式,识别异常流量,了解应用的网络行为。 网络性能优化策略与实践: 带宽管理与QoS(Quality of Service): 讲解如何根据业务优先级分配网络资源,通过限速、优先级队列、流量整形等技术,确保关键应用的性能。提供复杂的QoS策略配置示例。 路由优化: 分析路由策略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如何优化路由路径,减少拥塞,提高转发效率。探讨路由协议的调优参数。 TCP/IP协议栈调优: 针对操作系统内核参数(如TCP窗口大小、超时重传)、应用层的Keep-alive机制等进行讲解,以提升端到端通信效率。 负载均衡与高可用: 介绍不同类型的负载均衡技术(如DNS负载均衡、Layer 4/7负载均衡)及其在提升应用可用性和性能方面的作用。 网络设备配置优化: 针对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的硬件资源(CPU、内存)、转发模式(ASIC、软件转发)、缓存机制等进行优化讲解。 无线网络优化: 针对Wi-Fi环境,讨论信道选择、功率控制、漫游配置、AP覆盖优化等关键技术。 容量规划与性能预测: 历史数据分析: 如何利用监控系统积累的历史数据,分析网络流量增长趋势、设备负载变化。 业务增长预测: 结合业务发展规划,预测未来网络带宽、设备容量的需求。 扩容与升级策略: 基于容量规划结果,制定合理的网络设备扩容、升级和改造计划,确保网络能够支撑业务的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高级运维场景与案例分析 本部分将结合一些更具挑战性的运维场景,深入分析实际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通过具体的案例,帮助读者将前面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运维: 探讨Leaf-Spine架构、VXLAN、EVPN等新技术在数据中心的应用,以及大规模集群环境下的故障排查和性能调优。 云计算与混合云网络运维: 分析公有云(如AWS, Azure, GCP)和私有云环境下的网络连接、安全组、负载均衡配置,以及混合云场景下的网络互联与策略统一。 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与NFV(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在运维中的应用: 介绍SDN控制器如何辅助故障诊断和流量调度,NFV如何简化网络服务的部署和管理。 网络安全运维实践: 深入讲解防火墙策略的精细化配置、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IDS/IPS)的部署与告警分析、VPN安全审计等。 自动化运维的探索: 介绍Ansible, Python脚本等工具在网络配置管理、故障检测、信息收集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如何构建自动化运维体系,提升效率。 真实案例剖析: 精选若干极具代表性的网络故障案例,从故障发生、排查过程、最终解决方案,到事后总结与经验教训,进行详尽的复盘分析,让读者从中获得深刻的启示。 本书特色 强调实战性: 全书围绕实际工作场景设计,提供大量一线运维人员常用的命令、配置片段和排查思路。 图文并茂: 丰富的网络拓扑图、设备界面截图、流量抓包分析图,直观易懂。 循序渐进: 内容从基础概念到高级应用,逻辑清晰,适合不同阶段的网络技术人员。 覆盖面广: 涵盖了当前主流的网络设备、协议和技术,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视野。 问题导向: 聚焦于解决网络运维中的实际难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致读者 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对网络运维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学习、勤于实践,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领域中立于不败之地。《网络运维实战宝典:从故障排查到性能优化》希望成为您案头必备的参考书,助您在复杂多变的网络世界中,游刃有余,成为一名出色的网络守护者。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能够更自信、更高效地应对各种网络挑战,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配套资源和整体的教学设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我主要是通过实体书学习,但感受到其在结构上是为配合实验环境而量身定制的。内容的设计完全围绕着可以实际操作的场景展开,而不是空泛的理论推演。读完某一章节的理论阐述后,紧随其后的实验环节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们完美地印证了前文所学,强化了记忆和理解。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和乐趣。我个人认为,对于任何希望通过动手实践来巩固网络知识的人来说,这种结构安排是最高效的学习路径。它成功地将学习网络技术从一项枯燥的任务,变成了一场充满探索欲的实践之旅,这才是技术指南的最高境界。

评分

当我开始浏览书中的具体内容时,我发现作者在构建知识体系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它并非简单地罗列技术名词,而是更侧重于将各个技术点融入到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去讲解。例如,在介绍某个协议的工作原理时,作者会先用一个简短的实际网络故障案例来引出这个技术点的重要性,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非常有效地激发了读者的求知欲。我尤其欣赏它对理论与实践之间桥梁的搭建。很多网络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让人觉得脱离实际,要么又过于注重实操而缺乏深层次的原理剖析。而这本书似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它既保证了原理讲解的深度,又配有详尽的步骤指导,确保读者能够将学到的知识立刻付诸实践,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这种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编排结构,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它把晦涩难懂的概念拆解成了易于消化的知识块。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沉稳大气,深蓝色的主色调搭配银色的字体,给人一种专业、可靠的感觉。我拿到手后,首先被它厚实的质感所吸引,纸张的质量相当不错,油墨印刷清晰,即便是长期翻阅也不会轻易出现字迹模糊的问题。虽然我主要关注的是网络技术的基础学习,但这本书在内容的组织和呈现上,确实展现出了一种严谨的态度。排版布局清晰合理,章节之间的逻辑衔接非常顺畅,不会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到思路被打断。尤其是那些图示和流程图,绘制得极为精细,对于理解复杂的网络概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需要抽象思考的部分,通过这些直观的图形一下子就变得清晰起来了。整体来看,这本书在视觉上传达出一种专业教材应有的严肃性,让人从一开始就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抱有很高的期待,觉得这是一本真正下过功夫打磨过的工具书。

评分

从一个资深技术爱好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其标明的应用范围。即便对于已经掌握了基础概念的人来说,它依然提供了许多值得深入挖掘的知识点和优化思路。我注意到书中对某些“老旧”技术在现代网络环境下的兼容性和性能优化策略有独到的见解,这表明编写者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是对技术发展有着持续关注和深入思考的专家。例如,在讨论性能调优章节时,它不仅仅给出了参数设置的建议值,还深入分析了不同参数背后的资源消耗模型,这种深层次的剖析,让我对网络的性能瓶颈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它不是一本仅仅停留在“怎么做”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为什么这样最好”的深度探讨,这对于追求卓越和精益求精的技术人员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没有太多华丽辞藻的堆砌,这正是我个人偏爱的那种技术文档的写作方式。它用词精准、简洁有力,直击要点,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阅读中的理解障碍。在描述技术操作时,作者总是采用一种非常直接、步骤化的陈述方式,每一步骤都清晰明确,几乎不需要读者进行二次的揣摩和猜测。这一点在处理命令行和配置文件的部分尤为突出。我过去在使用某些其他参考资料时,常常需要对照着官方文档反复确认才能开始操作,但使用这本书时,这种不确定感大大降低了。同时,作者在适当的地方会穿插一些“注意”或“陷阱”提示,这些小小的侧边栏信息往往是经验的结晶,能有效避免读者在实际操作中走弯路,这些细节处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实战经验,让人感觉像是有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旁边随时指导。

评分

不错的,讲解非常详细,新手上路推荐

评分

不错,正版图书推荐大家购买,京东送货很快。

评分

包装很好,发货很快。

评分

正版好书,十分喜欢,够看一阵子了。由此成为了华粉,毫不无疑。哈哈哈哈!

评分

真的不错内容和质量

评分

支持京东自营图书,好书,正版。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刚买回来就迫不及待的看了,浅显易懂,非常不错的书。

评分

这本书挺好,适合初学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