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完全指南 LTE、LTE-Advanced、SAE、VoLTE和4G移动通信(原书第2版)

LTE完全指南 LTE、LTE-Advanced、SAE、VoLTE和4G移动通信(原书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Christopher Cox 著,严炜烨 译
图书标签:
  • LTE
  • 4G
  • 移动通信
  • VoLTE
  • LTE-Advanced
  • SAE
  • 无线通信
  • 通信工程
  • 网络技术
  • 移动网络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70554
版次:2
商品编码:12228890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国际信息工程先进技术译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04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对于电信工程师是有价值的,特别是那些从其他技术如GSM、UMTS和cdma2000转向LTE的,或是精通LTE部分技术但想了解系统整体的,或是刚接触移动通信行业的。

  本书涵盖了4G相关技术的方方面面,介绍了行业当前的新发展,例如LTE版本11和12中的新功能,特别是多点协作传输和邻近服务;LTE语音呼叫的主要短期和长期解决方案,即电路域回落和IP多媒体子系统;以及LTE市场的演进和现状。对于想了解4G移动通信的读者,阅读本书就够了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的是4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LTE相关技术,介绍了包括用于在基站和移动台,以及用于在网络上传输数据和信令消息的无线通信技术。在结构上,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为基础知识,包括第1章引言,第2章系统架构演进,第3章数字无线通信,第4章正交频分多址,第5章多天线技术。第2部分主要讲的是LTE的空中接口,包括第6章LTE空中接口协议的架构,第7章小区获取,第8章数据传输和接收,第9章随机接入,第10章空中接口层2。第3部分介绍了管理移动台的行为信令过程,包括第11章上电和下电的过程,第12章安全机制,第13章服务质量、策略和计费,第14章移动性管理,第15章与UMTS和GSM的互操作,第16章与非3GPP技术的互操作,第17章自优化网络。后一部分介绍了更专业的主题,包括第18章版本9的增强,第19章LTE-A和版本10,第20章版本11和版本12,第21章电路域回落,第22章VoLTE和IP多媒体子系统,第23章LTE和LTE-A的性能。

作者简介

  Christopher Cox是移动通信领域的专业技术培训师和顾问。他是LTE和UMTS的技术和无线网络规划方面的专家,并定期为全球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和咨询公司提供培训课程。他拥有剑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具有超过20年的科技咨询和培训经验。

目录

原书前言
缩略语
第1章 引言
1.1 UMTS和GSM的架构
1.1.1 高层体系架构
1.1.2 无线接入网的架构
1.1.3 核心网的架构
1.1.4 通信协议
1.2 移动通信系统的历史背景
1.2.1 1G到3G
1.2.2 第三代系统
1.3 LTE的需求
1.3.1 移动数据的增长
1.3.2 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
1.3.3 提高系统容量
1.3.4 其他目的
1.4 UMTS到LTE
1.4.1 LTE的高层体系架构
1.4.2 长期演进
1.4.3 系统架构演进
1.4.4 LTE语音呼叫
1.4.5 LTE的增长
1.5 LTE到LTE-A
1.5.1 4G的ITU规范
1.5.2 LTE-A的规范
1.5.3 4G通信系统
1.5.4 4G的意义
1.6 LTE的3GPP规范
参考文献
第2章 系统架构演进
2.1 LTE的高层体系架构
2.2 用户设备
2.2.1 UE的架构
2.2.2 UE的功能
2.3 演进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
2.3.1 E-UTRAN的架构
2.3.2 传输网
2.3.3 小区和家庭eNB
2.4 演进分组核心网
2.4.1 EPC的架构
2.4.2 漫游架构
2.4.3 网络区域
2.4.4 编号、寻址和识别
2.5 通信协议
2.5.1 协议模型
2.5.2 空中接口传输协议
2.5.3 固网传输协议
2.5.4 用户平面协议
2.5.5 信令协议
2.6 示例信令流
2.6.1 接入层信令
2.6.2 非接入层信令
2.7 承载管理
2.7.1 EPS承载
2.7.2 默认和专用承载
2.7.3 采用GTP协议的承载实现
2.7.4 采用GRE与PMIP协议的承载实现
2.7.5 信令无线承载
2.8 状态图
2.8.1 EPS移动性管理
2.8.2 EPS连接性管理
2.8.3 无线资源控制
2.9 频谱分配
参考文献
第3章 数字无线通信
3.1 无线传输和接收
3.1.1 载波信号
3.1.2 调制技术
3.1.3 调制过程
3.1.4 解调过程
3.1.5 信道估计
3.1.6 调制信号带宽
3.2 蜂窝网络中的无线传输
3.2.1 多址接入技术
3.2.2 FDD和TDD模式
3.3 接收信号的损伤
3.3.1 传播损耗
3.3.2 噪声和干扰
3.3.3 多径和衰落
3.3.4 符号间干扰
3.4 错误管理
3.4.1 前向纠错
3.4.2 自动重复请求
3.4.3 混合ARQ
参考文献
第4章 正交频分多址
4.1 OFDMA的原理
4.1.1 子载波
4.1.2 OFDM发射机
4.1.3 OFDM接收机
4.1.4 快速傅里叶变换
4.1.5 OFDMA的框图
4.1.6 傅里叶变换的细节
4.2 OFDMA的优点和附加功能
4.2.1 子载波正交
4.2.2 子载波间隔的选择
4.2.3 频率特定调度
4.2.4 码间干扰的降低
4.2.5 循环前缀插入
4.2.6 符号持续时间的选择
4.2.7 分数频率重复使用
4.3 单载波频分多址
4.3.1 OFDMA功率变化
4.3.2 SC-FDMA的结构图
参考文献
第5章 多天线技术
5.1 分集技术
5.1.1 接收分集
5.1.2 闭环发射分集
5.1.3 开环发射分集
5.2 空间复用
5.2.1 操作原理
5.2.2 开环空间复用
5.2.3 闭环空间复用
5.2.4 矩阵表示法
5.2.5 实现的问题
5.2.6 多用户MIMO
5.3 波束成形
5.3.1 操作原理
5.3.2 波束控制
5.3.3下行链路多用户MIMO技术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第6章 LTE空中接口协议的架构
6.1 空中接口协议栈
6.2 逻辑、传输和物理信道
6.2.1 逻辑信道
6.2.2 传输信道
6.2.3 物理数据信道
6.2.4 控制信息
6.2.5 物理控制信道
6.2.6 物理信号
6.2.7 信息流
6.3 资源网格
6.3.1 时隙结构
6.3.2 帧结构
6.3.3上行链路定时提前
6.3.4 资源网格结构
6.3.5 带宽选项
6.4 多天线传输
6.4.1 下行链路天线端口
6.4.2 下行链路传输模式
6.5 资源元素映射
6.5.1 下行链路资源元素映射
6.5.2 上行链路资源元素映射
参考文献
第7章 小区获取
7.1 获取步骤
7.2 同步信号
7.2.1 物理小区标识
7.2.2 主同步信号
7.2.3 辅同步信号
7.3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
7.4 物理广播信道
7.5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
7.6 系统信息
7.6.1 系统信息的组成
7.6.2 系统信息的传输和接收
7.7 获取后的流程
参考文献
第8章 数据传输和接收
8.1 数据传输流程
8.1.1 下行链路发送和接收
8.1.2 上行链路发送和接收
8.1.3 半持续调度
8.2 PDCCH上的调度信息的传输
8.2.1 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8.2.2 资源分配
8.2.3 示例:DCI格式1
8.2.4 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8.2.5 PDCCH的发送和接收
8.3 在PDSCH和PUSCH上的数据传输
8.3.1 传输信道处理
8.3.2 物理信道处理
8.4 PHICH上的混合ARQ指示的传输
8.4.1 引言
8.4.2 PHICH的资源元素映射
8.4

前言/序言

  本书讲述的是关于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4G移动通信系统——LTE。

  在写作本书时,我的目标是为读者简洁地、系统地介绍LTE使用的技术。本书涵盖了整个系统,包括用于基站和移动台之间无线通信的技术,以及用于在网络上传输数据和信令消息的技术。我希望读者能够从本书中清楚地了解系统和不同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读者将能够自信地面对更先进的资料。

  目标受众是双重的。首先,我希望本书对于LTE工程师是有价值的,特别是那些从其他技术如GSM、UMTS和cdma2000转向LTE的,或是精通LTE部分技术但想了解系统整体的,或是刚接触移动通信行业的。其次,本书也给了那些非技术人员一些有价值的概述,如项目经理、营销经理和知识产权顾问。

  在结构上,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为基础知识。第1章介绍了LTE与早期移动通信系统的关系,并阐述了其要求和关键技术特点。第2章介绍了系统的架构,特别是其包含的硬件组件和通信协议及其无线电频谱的使用。第3章回顾了LTE从早期移动通信系统继承的无线传输技术,而第4、5章描述了正交频分多址和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的最新技术。

  第2部分涵盖了LTE的空中接口。第6章是空中接口的高级描述,而第7章涉及移动台在接通时为发现附近的LTE基站使用的低级过程。第8章涵盖了基站和移动台用于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低级过程。第9章涵盖了特定的过程——随机接入,通过它移动台可以在没有预先安排的情况下与基站联系。第10章介绍了空中接口的高级部分,即媒体接入控制、无线链路控制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第3部分涵盖了管理移动台行为的信令过程。在第11章中,我们描述了移动台在开机时使用的高级过程,向网络注册并与外界建立通信。第12章涵盖了LTE使用的安全过程。第13章涵盖了管理服务质量和数据流计费特性的过程。第14章描述了网络用于跟踪移动台位置的移动性管理过程。第15章描述了LTE与GSM和UMTS的早期技术的互操作,而第16章讨论了与如无线局域网和cdma2000的其他技术的互操作。第17章涵盖了LTE的自配置和自优化能力。

  最后一部分介绍更专业的主题。第18、19和20章描述了在规范的更新版本中对LTE进行的增强,特别是被称为LTE-A的技术的增强版本。第21、22章涵盖了向LTE设备传送语音呼叫的两个最重要的解决方案,即电路域回落和IP多媒体子系统。最后,第23章回顾了LTE的性能,并讨论了用于估计LTE网络的覆盖和容量的技术。

  LTE具有大量的首字母缩略语,并且很难在不使用它们的情况下讨论主题。但是,它们对于新手来说显得并不必要,所以我的目的是将缩略语的使用保持在合理的最低限度,通常偏向使用全称。

  我也努力保持本书的数学内容只需达到理解系统所需的最低限度。LTE空中接口广泛使用复数、傅里叶变换和矩阵代数,但是读者不需要任何预备知识来理解本书。我们有限地使用第3、4章中的复数来对调制进行讨论,并且在第4、5章中引入傅里叶变换和矩阵,以介绍正交频分多址和多天线的更高级方面的内容。然而,读者可以跳过这些,而不影响对主题的总体理解。



《LTE完全指南:LTE、LTE-Advanced、SAE、VoLTE和4G移动通信(原书第2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全面深入的LTE(长期演进)技术权威指南,详细剖析了4G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关键演进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内容涵盖了从LTE的基础原理到LTE-Advanced的增强功能,再到支撑LTE运行的SAE(分组演进核心网)架构,以及革新语音通信体验的VoLTE(基于LTE的语音解决方案),为读者构建了一个360度的4G技术全景图。 第一部分:LTE核心技术与基础架构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深入理解LTE技术的核心要素,为后续更高级的章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LTE概述与演进历程: 介绍LTE产生的背景,包括其作为3G(UMTS)向4G演进的关键技术,以及其与前几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代际差异。探讨LTE的目标,如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更高的频谱效率和更低的运营成本。 OFDMA与SC-FDMA: 详细解析LTE在空中接口采用的核心多址技术——OFDMA(正交频分多址)和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深入阐述OFDMA的优势,如抗多径干扰能力强、频谱利用率高,并剖析其在LTE下行链路中的应用。解释SC-FDMA如何克服OFDMA的峰均功率比(PAPR)问题,并在LTE上行链路中得到优化应用,实现更高的功率效率。 LTE网络架构: 详细介绍LTE的网络架构,包括其扁平化的设计理念。重点解析E-UTRAN(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和EPC(演进型分组核心网)。 E-UTRAN: 详细介绍eNodeB(演进型NodeB)的功能,包括无线资源管理、移动性管理、调度等。阐述eNodeB之间的接口(X2接口)及其在切换过程中的作用。 EPC: 详细介绍EPC的关键节点,包括MME(移动性管理实体)、S-GW(服务网关)、P-GW(分组数据网络网关)、HSS(归属用户服务器)和PCRF(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深入解析每个节点的功能,例如MME负责信令面的管理、用户身份验证和移动性管理;S-GW负责用户面数据的路由和转发,以及移动性锚点;P-GW则负责用户IP地址分配、策略执行和计费接口。 LTE信令面与用户面: 区分并详细阐述LTE中的信令面和用户面。解释信令面负责网络控制、移动性管理、注册、呼叫建立等,而用户面则负责承载用户的IP数据流量。介绍RRC(无线资源控制)、NAS(非接入层)等关键信令协议。 LTE空中接口协议栈: 详细解析LTE空中接口的协议栈,包括物理层、MAC层、RLC层、PDCP层和RRC层。深入探讨各层的功能,如物理层负责信号调制解调、信道编码;MAC层负责调度和混合ARQ;RLC层负责可靠数据传输;PDCP层负责IP头压缩和加密;RRC层负责网络连接的建立、配置和释放。 第二部分:LTE-Advanced的增强技术 本部分聚焦LTE的重大演进——LTE-Advanced,探讨其如何进一步提升LTE的性能,迈向真正的4G。 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 深入解析载波聚合技术,这是LTE-Advanced最重要的技术之一。解释载波聚合如何通过聚合多个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来扩展带宽,从而显著提升峰值数据速率和用户吞吐量。讨论载波聚合的类型(连续与非连续)、不同数量载波的聚合以及对终端设备能力的要求。 MIMO(多输入多输出): 详细阐述LTE-Advanced中MIMO技术的增强应用。介绍MIMO的基本原理,以及在LTE-Advanced中如何利用更高级的MIMO技术,如2x2 MIMO、4x4 MIMO,甚至大规模MIMO(Massive MIMO)来提高频谱效率和网络容量。讨论其对小区覆盖和用户体验的影响。 协同多点传输/接收(CoMP): 讲解CoMP技术,旨在解决小区边缘用户性能下降的问题。阐述CoMP如何通过协调多个基站(eNodeB)的传输和接收,减少干扰,提高边缘用户的吞吐量和覆盖范围。介绍CoMP的类型,如协调空间联合处理(Coordinated Spatial Joint Transmission)和协调资源协调(Coordinated Scheduling and Coordination of Resources)。 中继技术(Relaying): 介绍LTE-Advanced中引入的中继技术。解释中继节点(Relay Node)如何通过接收和转发信号来扩展网络覆盖范围,提高信号质量,尤其是在信号盲区或覆盖受限的区域。讨论不同类型的中继节点(Type 1, Type 2)及其部署场景。 QoS(服务质量)增强: 探讨LTE-Advanced在QoS方面的提升。介绍LTE如何通过更精细的QoS参数和策略来区分和管理不同业务的数据流,确保对时延敏感的应用(如视频、语音)获得更好的服务。 第三部分:SAE(分组演进核心网)深度解析 本部分将详细剖析支撑LTE网络运行的EPC(SAE),揭示其如何实现高效、灵活的数据处理和用户管理。 SAE架构模型: 再次回顾并深入分析SAE的整体架构,强调其核心网扁平化、分组化的设计理念,以及与传统2G/3G核心网的根本区别。 MME(移动性管理实体): 深度解析MME的各个功能实体,包括与接入网(eNodeB)和核心网其他网元的信令交互。重点讲解MME在用户注册、鉴权、位置更新、寻呼、切换控制以及会话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S-GW(服务网关)与P-GW(分组数据网络网关): 详细解析S-GW和P-GW的功能。阐述S-GW如何作为用户面的锚点,处理来自eNodeB的数据包,并在不同基站之间进行数据路由,实现用户移动性。详细说明P-GW如何为用户分配IP地址,执行计费策略,并作为用户终端与外部IP网络(如互联网)的连接点。 HSS(归属用户服务器): 深入理解HSS的作用,作为用户数据和漫游信息的集中数据库。解析HSS如何存储用户配置文件、认证信息、订阅数据以及位置信息,并为MME、S-GW、P-GW等提供实时数据查询和更新服务。 PCRF(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 讲解PCRF在SAE中的核心作用。阐述PCRF如何根据业务需求、用户订阅信息和网络状况,动态生成和管理服务质量(QoS)和计费策略,并将其传递给P-GW,从而实现对用户流量的精细化控制和计费。 第四部分:VoLTE(基于LTE的语音解决方案) 本部分将聚焦VoLTE,解析其如何革新移动语音通信,提供更高质量、更低延迟的语音服务。 VoLTE的必要性与优势: 解释为何需要VoLTE。在LTE网络主要承载IP数据流量的背景下,传统的电路域语音(CSFB -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存在呼叫建立时延大、无法同时使用数据等问题。VoLTE将语音业务转换为IP数据包,实现与数据业务在同一网络中传输,从而带来诸多优势。 VoLTE的实现原理: 详细介绍VoLTE的实现原理,包括其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构建。解释IMS如何提供媒体流控制、会话管理、用户注册和鉴权等功能,从而实现语音业务的端到端传输。 VoLTE的QoS保障: 强调VoLTE对QoS的严格要求。讲解VoLTE如何利用LTE的QoS机制,如专用的QCI(QoS Class Identifier)值,为语音流量分配优先权,确保低时延、高可靠性的语音传输。 VoLTE的呼叫建立流程: 详细解析VoLTE的呼叫建立流程,从用户发起呼叫到双方通话建立的每一个步骤,涉及IMS、MME、S-GW、P-GW等网元的协同工作。 VoLTE与CSFB的比较: 对比VoLTE与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CSFB)在性能、用户体验、网络部署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凸显VoLTE的优越性。 第五部分:4G移动通信的未来展望 本部分将展望4G移动通信的演进方向和未来发展,以及其对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影响。 LTE的持续演进: 探讨LTE技术仍在进行的优化和演进,如LTE-Cat.M1、NB-IoT(窄带物联网)等,以满足物联网(IoT)等新兴应用的需求。 向5G的过渡: 阐述LTE技术如何为5G(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到来奠定基础。讨论LTE在5G网络中的演进,例如非独立(NSA)模式下的LTE锚点作用,以及5G独立(SA)模式与LTE技术的协同。 4G在未来网络中的定位: 讨论4G技术在5G时代仍将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覆盖范围、设备兼容性和成本效益方面。 4G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结4G技术如何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经济的面貌,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以及对信息通信技术(ICT)行业带来的深远影响。 本书内容详实,结构清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为电信工程师、技术研究人员、学生以及对4G移动通信技术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系统性地掌握LTE、LTE-Advanced、SAE、VoLTE等核心技术,深刻理解4G移动通信的原理、架构和发展趋势。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手机通信背后的技术原理非常感兴趣,尤其是4G网络的到来,让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本书《LTE完全指南》简直是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我之前对LTE、LTE-Advanced、SAE、VoLTE这些术语一知半解,读完这本书,感觉自己彻底“开窍”了。书中对LTE核心网SAE的详细讲解,让我明白了各种网元的功能和协同工作方式,这就像是看懂了一幅巨大的通信网络蓝图。而VoLTE的章节,更是让我对高清语音通话的实现原理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语音的数字化,更涉及到数据传输的优化和QoS的保障。LTE-Advanced部分,作者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载波聚合、MIMO等技术是如何实现更高的速率和更好的用户体验的,这些都让我对4G技术有了更深刻的敬意。这本书的知识点非常扎实,而且逻辑清晰,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对于想要全面了解4G移动通信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评分

作为一名对通信技术充满好奇心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4G移动通信的书籍。《LTE完全指南》这本书,可以说是我近几年来读过的最令人满意的一本技术类读物。它的内容涵盖了LTE、LTE-Advanced、SAE、VoLTE等多个核心技术,而且原书第二版还及时更新了最新的发展动态,保证了信息的权威性和前沿性。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复杂技术时,善于运用类比和实例,让原本晦涩难懂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比如,书中在解释VoLTE时,就非常形象地将数据分组传输比作“包裹分拣”,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数据流的本质。而且,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原理层面,还探讨了这些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通信体验,比如VoLTE如何实现更清晰的语音通话,LTE-Advanced如何支撑高清视频流的流畅播放,这些都让我对4G技术的实际应用有了更深的体会。

评分

这本《LTE完全指南》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是一名移动通信领域的初学者,一直想系统地了解4G技术,但市面上大多数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内容陈旧。这本书的出现,彻底解决了我的困扰。从LTE的基础架构,到LTE-Advanced的性能增强,再到SAE(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的演进,作者都用非常清晰易懂的方式进行了阐述。我尤其喜欢书中对VoLTE(Voice over LTE)的讲解,它将语音通话的传输方式从传统的电路域迁移到数据域,这一革命性的变化是如何实现的,书中都给出了详细的技术细节和原理说明,这让我这个之前只知道“打电话”的用户,对背后的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原书第二版更是加入了最新的技术发展和行业趋势,确保了内容的时效性,这对于快速发展的通信领域来说至关重要。阅读这本书,我感觉就像是在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揭开4G技术的神秘面纱,让我对这个改变了我们生活方式的通信技术有了全面的认识。

评分

我是一名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的IT从业者,而4G移动通信技术是绕不开的一环。这本书《LTE完全指南》就像一位老道的导师,为我指明了方向。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LTE,更是将LTE、LTE-Advanced、SAE、VoLTE等一系列相关技术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书中对SAE的介绍,让我对EPC的组成和功能有了清晰的认识,也理解了它在整个4G网络中的核心作用。而VoLTE部分的讲解,更是直击用户体验,它不仅解释了VoLTE的传输原理,还深入分析了其带来的通话质量提升和业务创新潜力。对于LTE-Advanced,书中详细介绍了载波聚合、MIMO等关键技术,让我明白了为什么4G的速度能够如此之快。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合理,循序渐进,从基础到进阶,让我在短时间内掌握了4G技术的核心要义,为我后续更深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说实话,在拿到这本《LTE完全指南》之前,我对4G的理解仅限于“比3G快多了”。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仅仅是罗列技术名词,而是真正地剖析了LTE、LTE-Advanced、SAE、VoLTE这些关键技术背后的原理和实现机制。书中对LTE网络架构的讲解,从eNodeB到EPC(Evolved Packet Core),每一个组件的功能和相互作用都解释得鞭辟入里,让我第一次明白,原来我们手机上网背后隐藏着如此复杂的系统。而LTE-Advanced的部分,更是让我惊叹于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速度,载波聚合、MIMO等技术的引入,是如何大幅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和网络容量的,书中通过大量的图示和案例分析,让我对这些抽象的概念有了具象化的理解。我尤其喜欢它对SAE的阐述,它不仅仅是LTE的骨干,更是整个4G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理解了SAE,就理解了4G网络如何实现业务的灵活部署和高效管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