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1
《让孩子心悦诚服》是真正贴近中国家庭的力作。杨杰老师深入一线,咨询经验超过10年,以独到的见解来处理中国家长迷茫困惑无所适从的问题。
★直面孩子的苦恼,具备超强的精准处理能力。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这样评价杨杰:现在教育类书籍很多,谈理论并不是件很难的事,几乎谁都可以说得头头是道,难的是如何把这些理论融入自己的行动。可以说正是“实践”这个硬标准,检验出了谁只能谈教育,谁真正可以做教育。杨杰“做教育”的能力表现在她的工作中,也体现在她所写下的这些文字中——那些让家长晕头转向的问题,她居然可以一目了然;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她的手中可以—步步解开。
★面对家长的困境,作者能够共情理解。
她重视家长的点滴进步,她说:“我深度了解过许多家长的成长故事,有些经历听来令人感概不已,在这样的现实基础上想要超过自己,每一步都是很难的。所以,无论家长重犯多少次错误,我都不愿意责备。能清醒地觉察到自己有错并想方设法改错,就是了不起的父母!我想,总有一天他们的孩子会明白,就算父母依然不够完美,也是他们跨越万水千山才达到的生命高度。”
★本书在原创家教领域,以情真意切的写作态度得到了超过10000名家长的力挺。
小编发现,无论家长自己有多高的学历,事业上具备多强的能力,在面对孩子的成长时,依然有那么多的迷茫和困惑。《让孩子心悦诚服》能够帮助家长理解和解决孩子的苦恼,为您和孩子带来生命的喜悦感。
让孩子心悦诚服,强调的不是让孩子乖乖听话,而是父母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共同体味到内心的喜悦。作者十年来站在教育的第一线,与家长携手,直面各种现实中的烦恼:
对孩子的无名怒火究竟从哪里来?
孩子为什么总改变不了磨蹭的习惯?
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建立?
什么是真正的“冷处理”,而非“不处理”?
面对孩子的攀比心,到底应该怎么回应?
……
这些让家长焦头烂额的沟通困局,被作者轻松破解。她用精准的方法,改变了一件又一件事情的走向。
她说:“每件生活小事中,都隐藏着宝贵的教育契机;每位家长身上,都隐藏着尚未开发的教育能力。”本书贴近教育的本质,帮助读者举一反三,找到与孩子沟通的恰到好处的方式。
杨杰
亲子教育咨询师,有专业过硬的学历背景,也具备死磕的工匠精神。
她能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们的所思与所想,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品察孩子微妙的情绪触动。她能把孩子的感觉和需求“翻译”给家长,搭建亲子之间的桥梁。
她是父母的成长助手:即便对同样的问题,她也能充分考虑细微的变量,给家长提供精准的方式去和孩子进行放松、无障碍的沟通。
《让孩子心悦诚服》是她分享亲子沟通经验,帮助更多中国家庭回到爱的状态的一部经典作品。
现在教育类书籍很多,谈理论并不是件很难的事,几乎谁都可以说得头头是道,难的是如何把这些理论融入自己的行动。可以说正是“实践”这个硬标准,检验出了谁只能谈教育,谁真正可以做教育。
杨杰“做教育”的能力表现在她的工作中,也体现在她所写下的这些文字中——那些让家长晕头转向的问题,她居然可以一目了然;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她的手中可以—步步解开!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 尹建莉
第一章 轻轻松松让孩子长大
无名怒火从哪里来
管理自己的念头
不对孩子发脾气的小绝招
学会尊重学会爱
你在孩子面前的威望值是多少
请别说无可救药(上)
请别说无可救药(中)
请别说无可救药(下)
第二章 无条件地爱孩子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不为没教过的事情责备孩子
孩子不会自动符合我们的期望
孩子如何与社会规则接轨
别只给挫折不教育
小孩儿都是行动派
等主动性自然浮现
懂得“自夸”,远离炫耀
被尊重的孩子胆更大
孩子“偷钱”怎么办
第三章 这样沟通更有效
认真说话,认真听话
如何“引”,“导”向哪里
理解孩子的“后台”运作
多请求,少命令
让孩子完整表达
分层设立目标
做沟通的好榜样
用感觉理解感觉
重视每次亲子互动
温言暖语感人心
第四章 突发事件的解决路径
冷处理≠不处理
把争吵化作“笔录”
最突出的,未必是最重要的
守住亲子间的公平
在冲突中寻找转机
小纷争,大学问
化解孩子的自卑
怎能不分青红皂白
调停父子纷争
突发事件的解决路径
第五章 高效地学习
如何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心不在焉有多可恨
错误一定要指出来吗
又快又好怎么可能
作业,要怎么检查
分数不重要吗
学与用的结合
粗心不可怕
怎样复习更有效
放手是个技术活儿(上)
放手是个技术活儿(下)
后记 “拼娘”时代
化解孩子的自卑
家长日志:
孩子说:“丹丹说我的伞是旧的,都长锈了。她拿她的伞和我比,气死我了。”丹丹是我妹妹的孩子,她什么都看不上我儿子,我儿子在她面前很自卑。我准备给他买个新的。
看了这一小段日志,我首先注意到一个令人惊喜的变化,这次孩子直接向妈妈表达了委屈,还形象地说“气死我了”。在此之前,孩子一直用闹腾和纠缠来表达他的负面情绪,从来不肯直接说出来。前后比较会发现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信号,同时也说明孩子对妈妈的信赖感在增强。他感觉这样和妈妈说话是安全的,会得到理解,而不是招来指责和批评。
这位妈妈用“标新立异”来形容我的观察,她说自己就是看不到。当然,她只是用这个词语来形容她的吃惊,其实这也恰好是她的教育方法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她看不到孩子细微的进步,不能识别出孩子巨大的变化,因此就容易用负面的方法教育孩子。
接下来,我问妈妈孩子的伞旧到什么程度,是否影响使用?妈妈告诉我,很好用,只是样子不新了。
既然如此,伞的事情便可以灵活处理。我与妈妈一起分析这件事情。很显然,从孩子的表述中可以推测,孩子并不是特别想要把新伞,而是在强调“气死我了”。这里面包含了一种尴尬和自卑,也包含了对表妹的不满。换一把伞固然可以消除旧雨伞给孩子带来的尴尬,但小朋友之间难免还会不断地比较,特别是表妹家的条件远远优越于这个孩子家的条件。如果孩子一抱怨,家长就给他买新的,总有一天,当父母能力达不到的时候,孩子会怨恨父母。这样的方法只是解决了令人自卑的事情,并没有化解掉孩子的自卑心理。很显然,他同学的伞,比他好的多得是,关键是他同学不笑话他,不和他攀比,他就不会尴尬。他更受不了的是别人的嘲笑。所以,父母的重点工作是要让孩子学会面对嘲笑,适应自己的境况。
这位妈妈说,爸爸听了孩子的抱怨,悄悄对妈妈说,“能满足他就尽量满足,减少他的自卑”。对此,妈妈也很困惑,不知道是否应该满足孩子。我对妈妈说,我们要做的不是减少孩子的自卑,而是化解孩子的自卑,让孩子学会接纳自己。
于是,我们就这件事情,厘出一个思路,让妈妈劝慰孩子:
“儿子,妹妹说我们的伞旧了,的确是有点旧。妹妹那样的语气,有点笑话我们的意思,听了让人感到不舒服,难怪你会生气。我听了可能也会生气。不过话又说回来,雨伞是用来遮雨的。她的伞能遮雨,咱的伞也能。妹妹的伞好看,但是未必有咱们的伞能干。咱们的伞,虽然用了很久,但是很结实,就算很大的风雨也不怕。儿子,被人笑话可不好受。以后,如果你同学的伞比你的还旧,你会像妹妹这样笑话他吗?妈妈希望这把陪了爸爸妈妈多年的伞也能保护你,这样妈妈会很放心。不过,如果觉得特别难过,妈妈也愿意给你换一?把。”
劝慰孩子,最忌讳故意否认事实,所以我们首先承认——伞的确旧了。接着回应孩子的感受,这是重点。孩子用“气死我了”来形容当时的感受,可见心情之郁闷。因此,我们要从孩子的角度理解他的感受。当然,需要掌握好话的分寸:如果回避这个话题,便没法安慰孩子;如果话说得过重,则会影响孩子与表妹的关系。然后再分析伞的问题,妹妹的伞很新很漂亮,自己的伞虽然旧,但很结实。从这个角度看,自己的伞并非一无是处。同时,要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顺便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让孩子通过生活琐事,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最后,把选择权给孩子。妈妈说这段话,她自己听了都很舒服。后面的事实证明,孩子听了这番话,很坦然地接受了现实,没有买新伞。
处理这样的事情,具体的表述可以千变万化,最核心的一点是我们的话一定要让孩子感到舒服。孩子感觉舒服,才能达到抚慰情绪的效果。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除了精心设计语言表达方式,还要格外注意语气的运用。我们也正是通过这个过程,为孩子做出示范,教孩子学会化解冲突。所以,我建议妈妈,一定要用理智的态度、柔和的语气来表述这句话。尤其是对表妹行为的评论,如果我们带着负面情绪来说这段话,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我喜欢观察亲子之间的互动,我发现语气是特别容易被忽略的因素。
有一次,我在买东西的路上看见两个3岁左右的小朋友发生了争执,且各不相让。就听见一位妈妈厉声吼孩子:“你要好好和他说!”我想,她说得没错,“好好说”是很有效的策略,可惜她自己的语气违反了她自己倡导的原则。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更应该保持理智与温情。
这里只是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关于孩子和表妹的关系,我们并未多说,而是作为一个重要的主题记在心里。我和妈妈约定,我们要等待机会,来继续协调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后来,我们重点做了两件事情:一是让孩子客观认识妹妹的行为,虽然妹妹会笑话他,但多数时候对他很好;二是让孩子学会用温和的方式回应妹妹,既保护了自己,又改变了妹妹的态度。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写道:“自卑感绝非不正常,它是人类改善环境的动因。”自卑情绪不但人人都有,而且自卑本身也有正面的意义——促使我们做出改变。
对于让我们感到自卑的事情,我们首先要学会接纳,然后再尝试超越。比如,这个孩子,表妹家的生活条件远比他优越,如果他接纳了这个事实,便不会自惭形秽。如果妹妹嘲笑他,他也可以有理有据地反驳妹妹,为自己营造一个平和的环境。当孩子接纳自己的处境,接受与表妹有差距这件事情后,就不会再伤害他。
消除自卑的一个误区就是不肯接纳,只想着改变。这会生出一个极端的目标来:任何事都要比别人强!许多事事要强的人,往往就持有这个逻辑:“等我足够强大,就不自卑了。”这样做可以让自己变得优秀,但未必能消除自卑。事实上,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更强大的对手。如果总是与张三比容貌,与李四比财富,与王五比地位……这相当于发起了一场不对等的“战争”——无论我们多努力都无法比一个群体更优秀、更优越。逼迫自己变得优秀,并不能打败自卑,相反有时会使自己一直陷入恐惧、敌视和不安的情绪当中。这样做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赢家。
人生是一个成长和绽放的过程,也是发挥自己创造力的过程,发现自己并不断超越自己,活出自己的风采,才是我们人生的真正使命。
教育贵在精准
尹建莉
杨杰年龄比我小,但我们已是交往多年的老朋友了。对家庭教育的共同热爱,对这份工作的不断探索,让我们一直彼此欣赏、互相激励。
她从北京师范大毕业时,就已明确自己要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我曾经在心里暗暗为她捏了一把汗,她能胜任这份工作吗?
她后来的工作当然很好地回答了我的疑问,不但胜任,而且游刃有余。每次读她这些在工作中形成的细腻的文字,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赞叹。她总能从我们熟视无睹的生活小事中,挖掘出隐藏其背后的深层教育逻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温暖、细腻的分析,给出恰到好处的对策。在与家长的互动中,一切都显得那样轻灵与娴熟。她对教育尺度的拿捏,简直到了让人惊叹的地步。如果一定要找一个词来形容杨杰工作的出色,“精准”这个词应该是最合适的。
这本书中,杨杰自己也特别强调了教育的准确性。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专业水准。这就像是乒乓球,拿起拍子谁都可以打几下,但那都是业余的消遣,能成为世界冠军的选手,则是因为他们能精准地处理好每一拍球。在对教育问题的处理上,杨杰常常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
读者一定会感到好奇,她的精准程度来自哪里呢?我想,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天赋和悟性。所谓的“天赋”,说到底就是一种喜欢,凡事喜欢就是天才。杨杰是我见到的对教育真正充满热爱、真正执着和坚持的人,我非常想说,或者说想预言的是,她就是为教育而生的。
现在教育类书籍很多,谈理论并不是件很难的事,几乎谁都可以说得头头是道,最难的是如何把这些理论融入自己的行动中。可以说正是“实践”这个硬标准,检验出了谁只能谈教育,谁真正可以做教育。
杨杰“做教育”的能力表现在她的工作中,也体现在她所写下的这些文字中——那些让家长晕头转向的问题,她居然可以一目了然;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她的手中可以一步步解开!我想,这种天然而精准的直觉,是她今生最大的财富。她像一座桥梁,用自己的工作,连通了家长与孩子的心。她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要唤醒童年的记忆,用孩子的心,去理解孩子。
她的确有做这项工作的天赋,但她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则更因为她个人的努力。有一个理论叫作“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大致的意思是,任何人想成为某一领域的“天才”,都需要一万小时的精深练习。所谓“精深练习”,指的是目标清晰、方法适宜的专门练习。如果用这一理论来衡量,她用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阅读、思考和实践的时间,远超过一万小时。特别是教育咨询工作,是磨炼教育精准程度的最佳途径。当然,我们未必迷信“一万小时”这个具体的数字。我想,这个理论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是,所有的成就都自有它的来路,在每种才华和能力的背后,都隐藏着踏实的努力和不懈的坚持。
在这本书里,杨杰通过非常具体的事例,为我们展示了教育孩子应有的思路和状态。大家可以从中找到很多教育的“妙招”,相信这些妙招可以给家长们很多启发。但我想,“支招”并不是她写书的初衷。她呈现的“技巧”,说到底是教育精准度的具体表现。这背后,是她不断地思考和学习所形成的深厚理论功底,以及一颗爱孩子的心——这是她真正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做深入的关键所在。同时,这也是她书中最迫切要传达的东西。
这几年,杨杰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和实践新型家庭教育模式,影响了不少家长。相信她的书会影响到更多的家长。一个在教育之路上有心、有力、不断坚持的人,注定会走得更远!
让孩子心悦诚服(新版)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让孩子心悦诚服(新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很不错。很好,很棒,很好很好。书的内容很好,很值得看。谢谢啦
评分慢慢看,感觉会很吸引人
评分学校老师介绍的,还没看,到时候看了再来分享
评分这本书很实用,值得学习,技巧很好!
评分内容贴切实际,就是书没有封边。
评分正版 方便 活动便宜很多 京东一搞活动就囤很多很多书
评分做活动时买的,性价比很高!
评分蛮不错,以后继续买
评分这本书很实用,值得学习,技巧很好!
让孩子心悦诚服(新版)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