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國城市管理體製及形成背景 ?? 1
第一節 我國不同等級的城市 ??2
一、直轄市 ??2
二、副省級城市 ??4
三、地級市和縣級市 ??6
第二節 我國城市管理體製的特徵 ??7
一、我國的城市實際上是行政轄區的概念 ??7
二、 我國的城市有行政等級,且區域管理和城市管理界限不清 ???8
三、相對自給自足的城市公共服務體係和基礎設施投入機製 ???????9
第二章 我國行政區劃調整政策沿革??11
第一節 設市工作及標準的演變 ??12
一、新中國成立之初的設市標準 ??12
二、設市工作的停滯與倒退 ??13
三、改革開放以來設市標準演變 ??13
第二節 市領導縣體製演變 ??15
一、改革開放前,市領導縣體製經曆瞭短暫的發展後被叫停??15
二、改革開放後,市管縣體製的嬗變 ??16
三、市領導縣體製簡要評價 ??18
第三節 “縣改市”政策演變 ??18
一、從城區型市製嚮廣域型市製的轉變 ??19
二、“縣改市”標準的調整 ??20
三、“縣改市”工作的收緊 ??21
四、簡要評價 ??21
第四節 市轄區相關政策演變 ??23
一、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70年代末 ??23
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轄區數量變動 ???25
三、當前市轄區的現狀 ??26
第三章 地級市設立效果評估?? 31
第一節 不同階段地級市的設立 ??32
一、新中國成立初期快速發展階段(1949~1957年) ??32
二、大幅迴落階段(1958~1964年)?33
三、徘徊和緩慢增長階段(1965~1982年) ??33
四、加速發展階段(1983~1988年) ??33
五、平穩發展階段(1989~1993年) ??33
六、快速發展階段(1994~2003年) ??34
七、成熟穩定階段(2004年至今) ??34
第二節 行政等級體製下地級市發展的狀況 ??35
一、市轄區總體發展狀況更優 ??36
二、市轄區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拉大瞭與縣的差距?37
三、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呈現齣瞭嚮市轄區集中的趨勢 ??44
第三節 設立地級市的實證分析 ??47
一、數據與參照係的選擇 ??47
二、實證分析 ??49
三、小結 ?77
第四章 縣級市設立的效果評估 ?? 81
第一節 改革開放以來縣級市的設立 ??82
一、啓動加速階段(1978~1982年) ??82
二、快速推進階段(1983~1988年) ??83
三、平穩發展階段(1989~1991年) ??83
四、高速增長階段(1992~1996年) ??83
五、收緊凍結階段(1997~2009年) ??84
六、重新啓動階段(2010年以來) ??84
第二節 撤縣設市對發展影響的理論分析 ??85
一、權力配置和職能重點可以更偏嚮促進城市發展 ??85
二、獲得資源的能力增強 ??86
三、城市地位得到提升 ??86
第三節 撤縣設市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的實證分析 ??87
一、樣本選擇 ??87
二、撤縣設市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92
三、撤縣設市對人口進城影響 ??111
四、撤縣設市的社會效應 ??119
第五章 撤縣(市)設區效果評估?? 123
第一節 市轄區的職能 ??124
第二節 市轄區設立模式 ??126
一、撤縣或縣級市,改設市轄區 ??126
二、直接增設新的市轄區 ??126
三、將部分縣或縣級市的行政區域劃入市轄區的範圍 ??127
四、“地改市”的同時,縣或縣級市改區 ??127
第三節 市轄區設立影響的理論分析 ??128
一、積極作用 ??128
二、存在問題 ??129
第四節 市轄區設立效果評估 ??132
一、樣本選擇說明 ??133
二、參照係的選擇 ??134
三、撤縣(市)設區的分類 ??136
四、撤縣、市設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138
第六章 特大鎮管理體製改革現狀與分析?? 159
一、特大鎮的發展現狀 ??160
二、鎮級管理體製束縛瞭特大鎮活力的充分釋放 ??163
三、放權讓利式改革:反復與倒退 ??169
四、推進特大鎮區劃改革的難點分析 ??172
五、政策建議 ??173
第七章 主要結論和政策建議?? 177
一、行政區劃調整政策變遷與城鎮化發展曆程 ??178
二、行政區劃調整對城鎮化發展的影響機製 ??181
三、行政區劃調整的實證效果分析 ??184
四、行政區劃對城鎮化發展影響負麵效果分析 ??186
五、思考和建議 ??190
參考文獻 ?? 193
附 錄 涉及文件匯編?? 197
國務院關於設置市、鎮建製的決定 ??198
全國人民代錶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可以領導
縣、自治縣的決定 ??200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當前城市工作若乾問題的指示 ??201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調整市鎮建製、縮小城市郊區的指示 ??216
國務院批轉民政部關於調整設市標準和市領導縣條件報告的
通知 ??219
關於調整設市標準和市領導縣條件的報告 ??220
國務院批轉民政部關於調整設市標準報告的通知 ??222
民政部關於調整設市標準的報告 ??223
中央機構編製委員會印發《關於副省級市若乾問題的意見》
的通知 ??226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地市州黨政機關機構改革若乾問題的
通知 ??228
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地市州機構改革中應注意的幾個
問題的通知 ??232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土地管理切實保護耕地的
通知 ??234
附圖目錄 ?? 241
附錶目錄 ?? 244
後 記?? 247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簡潔大氣,給我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書名《城鎮化進程行政區劃調整與改革成效研究》雖然聽起來有些學術化,但內容卻意外地引人入勝。它深入淺齣地剖析瞭我國城鎮化進程中行政區劃調整的復雜性,從曆史沿革到現實挑戰,都進行瞭詳盡的梳理。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論述改革成效時所采用的多維度分析方法,不僅僅停留於宏觀數據,更關注到瞭基層民眾的真實感受和實際利益。書中穿插的案例分析,也使得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讀來不枯燥乏味。例如,對於某個地區因撤縣設市而引發的資源分配、公共服務均等化等問題,作者都進行瞭細緻的探討,並提齣瞭富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這本書不僅為研究者提供瞭寶貴的參考資料,也讓對城鎮化有興趣的普通讀者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其中蘊含的機遇與挑戰。它讓我對“城鎮化”這個概念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不再僅僅是簡單的城市擴張,而是一個涉及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等多方麵因素的係統工程。
評分作為一個對地方治理和城市發展模式頗感興趣的普通讀者,我發現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我們正在經曆的快速城鎮化。書中對於不同地區行政區劃調整的案例對比,讓我對“一刀切”式的政策有瞭更深的思考。它讓我意識到,每一個地區的區劃調整都應該與其自身的經濟基礎、人口結構、地理條件以及發展潛力相匹配。作者在分析改革成效時,並沒有迴避可能存在的負麵影響,比如一些基層行政單位的閤並可能導緻管理效率的下降,或者一些新興城鎮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麵麵臨的巨大壓力。這種客觀中立的態度,反而增強瞭我對本書內容的信任度。此外,書中關於如何平衡區域發展、促進城鄉一體化的探討,也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不僅僅是在“研究”成果,更是在“啓示”我們如何更好地應對城鎮化帶來的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聯想到自己生活的城市,思考它在城鎮化浪潮中的發展軌跡,以及未來可能麵臨的變革。
評分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這本書的齣現,恰逢其時。在我國經濟社會深刻變革、城鎮化進程不斷加速的當下,行政區劃的優化調整顯得尤為重要。它不僅關乎國傢的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直接影響著億萬人民的切身利益。本書作者以紮實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對城鎮化進程中的行政區劃調整進行瞭深入研究,並對改革成效進行瞭客觀、全麵的評價。書中對於如何通過行政區劃的優化配置,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等方麵的論述,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探討改革成效時,所展現齣的“問題導嚮”和“效果導嚮”的思維方式。它不僅僅是在描述現象,更是在探究根源,並力圖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思路。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就像是在與一位經驗豐富的智者進行對話,從中學習到許多關於國傢治理和區域發展的寶貴經驗。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可以說填補瞭當前學術研究在城鎮化行政區劃調整方麵的一個重要空白。我之前閱讀過不少關於城鎮化的著作,但大多側重於經濟發展、人口流動或城市規劃等方麵,很少有能夠如此係統性地聚焦於行政區劃調整及其成效的研究。作者不僅梳理瞭曆次行政區劃調整的背景和動因,更重要的是,深入剖析瞭這些調整對地方經濟、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供給以及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麵産生的具體影響。書中對於改革成效的評估,也顯得尤為嚴謹。它並沒有簡單地用“成功”或“失敗”來定性,而是通過一係列量化和質化的指標,對不同層級的區劃調整效果進行瞭細緻的評估,並在此基礎上,對未來的改革方嚮提齣瞭具有前瞻性的建議。這本書對於政策製定者、城市管理者以及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者來說,都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它不僅提供瞭豐富的案例和理論分析,更重要的是,它引發瞭我們對行政區劃與城鎮化互動關係的深刻反思。
評分我是一位對城鄉關係以及區域發展演變頗為關注的讀者,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學習機會。它深入挖掘瞭城鎮化進程中行政區劃調整的內在邏輯,揭示瞭這種調整如何影響著城鄉之間的資源流動、權力分配以及社會經濟結構。我特彆看重書中對於改革成效的評估部分,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數據,而是通過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呈現齣改革帶來的復雜影響。例如,一些地區通過閤並鄉鎮,實現瞭公共服務資源的整閤,提升瞭管理效率;而另一些地區,則可能麵臨著文化認同的挑戰,或者區域經濟發展的失衡。作者在探討這些復雜性時,展現齣瞭深刻的洞察力和嚴謹的學術態度。這本書讓我意識到,行政區劃的調整並非僅僅是簡單的地理邊界的劃分,它是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戰略性舉措,對國傢發展和人民福祉具有深遠的影響。它為我理解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維度,提供瞭清晰的脈絡和深刻的啓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