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以液压传动为主、控制为辅的机械类非液压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书中介绍了液压传动与控制(伺服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介绍了机床及工程机械中常用的液压元件、典型液压回路以及液压传动在机床、压力机械、船舶机械等通用机械设备中的具体应用实例和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工程实例的设计。 全书共十二章:第一章、第二章为液压传动的基础部分,即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和液压流体力学基础;第三章至第六章为液压元件,包括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阀和液压辅助装置;第七章至第九章为液压基本回路、典型液压系统和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第十章为工程实例;第十一章为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简介);第十二章为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本书提供的素材可登录华信资源教育网(http://www.hxedu.com.cn)免费下载。 本书为全国高等学校部委级重点教材,由中船总公司流体传动与控制委员会推荐为机械类非液压专业本科生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用书。它可以作为普通工科高等院校及职业技术学院、广播电视大学、业余大学、职工大学、函授学院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液压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学院退休教师,是液压传动领域资深专家,主编了“全国高等学校部委级重点教材”《液压传动与控制》,一直修订 到第4版。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1
第二节液压传动的主要优缺点5
小结6
自我检测题及其解答6
习题6
第二章液压油和液压流体力学基础7
第一节液压油的性质和选用7
第二节静止液体力学17
第三节流动液体力学21
第四节液体在管道中的流动28
第五节液流流经小孔及缝隙的流量计算34
第六节液压冲击和空穴现象40
小结42
自我检测题及其解答42
习题44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47
第一节概述47
第二节齿轮泵和齿轮液压马达51
第三节叶片泵及叶片液压马达56
第四节柱塞泵及柱塞液压马达63
第五节液压泵(液压马达)的选用67
小结68
自我检测题及其解答68
习题69
第四章液压缸71
第一节液压缸的类型及其特点和应用71
第二节液压缸的结构和组成78
第三节液压缸的设计和计算90
第四节液压缸的材料及技术条件93
小结95
自我检测题及其解答96
习题97
第五章液压阀99
第一节液压阀的分类及基本要求99
第二节方向控制阀99
第三节压力控制阀114
第四节流量控制阀129
第五节比例阀和逻辑阀133
小结138
自我检测题及其解答139
习题140
第六章辅助装置143
第一节滤油器143
第二节蓄能器147
第三节油箱和热交换器153
第四节其他辅件155
小结159
自我检测题及其解答159
习题160
目录第七章液压基本回路161
第一节调速回路161
第二节快速运动回路和速度换接回路175
第三节方向控制回路180
第四节压力控制回路182
第五节多缸工作控制回路190
第六节液压马达回路199
小结201
自我检测题及其解答202
习题204
第八章典型液压系统210
第一节组合机床液压系统210
第二节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液压系统213
第三节YB32-300型四柱万能液压机液压系统218
第四节船舶机械液压系统223
习题225
第九章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227
第一节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227
第二节液压系统主要性能参数的确定231
第三节拟订液压系统图233
第四节计算和选择液压件234
第五节液压系统性能的估算235
第六节绘制工作图、编写技术文件238
第七节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举例239
习题258
第十章工程实例——码头行人踏板液压系统设计261
第十一章液压伺服系统简介268
第十二章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272
第一节PLC简介272
第二节PLC应用举例273
小结PLC的编程要领281
习题281
附录液压传动部分常用图形符号(职能符号)(摘自GB/T 786��1—2009)283
参考文献287
出版说明
根据国务院发(1978)23号文件批转试行的《关于高等学校教材编审出版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我们开展了全国高等学校船舶类专业规划教材编审、出版的组织工作。
为了做好教材编审组织工作,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相应地成立了“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动力”、“船电自动化”、“惯性导航及仪器”、“水声电子工程”、“流体传动与控制”、“水中兵器”七个教材委员会,聘请了有关院校的教授、专家50余人参加编审指导工作。船舶类专业教材委员会是有关船舶类专业教材建设研究、指导、规划和评审方面的专家组织,主要任务是协助政府机关做好高等学校船舶类专业教材的编审工作,对提高教材质量起审查把关作用。
经过前四轮教材建设,共出版教材300余种,建立了较完善的规章制度,扩大了出版渠道,在教材的编审依据、计划体制、出版体制等方面实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为“九五”期间船舶类专业教材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根据原国家教委对“九五”期间高校教材建设的要求:“抓好重点教材,全面提高质量,继续增加品种,整体优化配套,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加强组织领导”,船舶总公司于1996年组织制定了“全国高等学校船舶类专业教材(九五)选题规划”。列入规划的选题共129种,其中部委级重点选题49种,一般选题80种。
“九五”教材规划是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一个教材规划,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外部环境,“九五”船舶类专业教材建设实行指导性计划体制。即在指导性教材计划指导下,教材编审出版由主编学校负责组织实施,教材委员会进行质量审查,船舶工业教材编审室组织协调。
“九五”期间要突出抓好重点教材,全面提高教材质量,为此教材建设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教材委员会评审、择优确定主编,实行主编负责制。教材质量审查实行主审、复审制,聘请主编校以外的专家审稿,最后教材委员会复审,复审合格后由有关教材委员会发给编者出版推荐证书,作为出版依据。全国高校船舶类专业规划教材,就是通过严密的编审程序和高标准、严要求的审稿工作来保证教材质量。
为完成“九五”教材规划,主编学校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规划教材的立项是由学校申报,立项后由主编校组织实施,教材出版后由学校组织选用,学校是教材编写与教材选用的行为主体,教材计划的执行主要取决于主编校工作情况。希望有关高校切实负起责任,各有关方面积极配合,为完成“九五”船舶类专业教材规划、为编写出版更多的精品教材而努力。
由于水平和经验局限,教材的编审出版工作和教材本身还会有很多缺点和不足,希望各有关高校、同行专家和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改进提高。
船舶工业教材编审室
第4版前言
本书原版是全国高等院校“九·五”规划部委级重点教材(第1版曾获国家级优秀教材三等奖),自2001年1月出版以来前后重印多次,被众多院校单位不同层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教学选用为教材,受到读者的广泛青睐。胡晓东、贾春杨、张春亮参加了第3版的编写,特表示感谢。
本次再版对上版教材做了通盘、严密梳理,在保持上版教材原有特色和体系的前提下,做了如下修订:
(1) 为了更便于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自学、理解,对用“词”欠佳之处给予改善;
(2) 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内容比较“费解” 之处,重新进行编辑,使之更加通俗易懂;
(3) 对于有关言语叙述 “不够严谨” 之处,进行调理使之更科学、得当;
(4) 纠正了发现的 “笔误”“漏误”,使有关内容、概念更加清晰;
(5)为了进一步引导领、强化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增补了第十章,即“码头行人踏板液压系统设计”的工程实例。
对于理论性、概念性、实践性都很强的“液压传动与控制”这门课,其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只有两个 —— “看图”和“用图”。所谓“看图”就是对给定的,特别是机床、压力机械、船舶机械、通用机械设备等工程上应用的液压系统,能看懂,能正确地分析出其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对系统能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估,以便他人借鉴。所谓 “用图” 即 “学以致用”,是对给定的工程项目既能设计出符合设计技术要求、节能减材、高性能的液压系统,又能相对应的液压装置实施正确安装和调控。对于前者,本书已列举了足够的工程实例可供读者学习和参考;对于后者,借本次教材修订之机作者又引入了一项别有特色的工程实例(码头行人踏板液压系统设计)的设计项目,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第十章的工程实例中,正、负负载交变,且变化较大,尤其是负负载变化较大,在此工况下,如何解决液压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运行中,若突然断电,如何保证在空中运行的重物( 负载)能被安全稳定地锁定在空中任意位置而不下滑,是此工程项目的“核心”、“关键”。通过应用验证,该“核心”“关键”问题在所设计项目设备的实际运行中都得到了解决。因此,解决上述 “核心”“关键”问题的思路、方式、方法对工程上类似情况亦有一定的帮助和参考价值。
鉴于机械类专业面较宽,考虑到不同行业的需要,书中撰写的内容比较丰富,对机械类不同专业可有所侧重的选择,故本书也可以作为职业技术学院、广播电视大学、业余大学、职业大学、函授学院等相关专业的教材。
本书共十二章。第 一、二、五、七、八、十章及附录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贾铭新编写;第三、四、十一、十二章由黑龙江大学陈雪峰编写;第六、九章由黑龙江大学刘博编写。贾铭新但任主编,陈雪峰和刘博担任副主编。
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本次修订依然难免存在缺点和疏漏,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贾铭新2017年6月
这本书的篇幅很厚重,封面上的“第4版”字样也预示着其内容的扎实和更新。作为一名刚刚接触工程机械液压领域的在读研究生,我被导师推荐了这本书作为入门和参考。坦白说,这本书的学术性非常强,理论推导严谨,公式符号的运用相当规范。很多章节,比如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理论分析,讲解得非常透彻,从原理到性能参数的计算,都有详细的论述。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液压缸动态特性的分析,包括了惯性、摩擦等因素的考量,这对于理解实际应用中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至关重要。然而,这本书的阅读难度确实不小,需要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我经常需要借助其他资料来辅助理解一些高深的理论,比如拉普拉斯变换在系统分析中的应用。尽管如此,我还是能感觉到,每一次的深入阅读,都在为我的知识体系添砖加瓦。书中提供的工程实例,虽然没有详细的图纸,但描述的工况和解决思路,也给了我不少启发。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专业书籍,它为我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指明了进一步学习的方向。
评分这是一本看了会让你感觉头皮发麻,但又忍不住想继续翻下去的书。我之前对液压这块儿几乎是零基础,听同事说这本书是经典,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了。刚开始看的时候,那些复杂的原理图、密密麻麻的公式,真的让我有点招架不住。什么单向阀、换向阀、溢流阀,名词看得我眼花缭乱,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刚闯入化学世界的炼金术士,面对着一堆看不懂的符号和反应式。我反复阅读了好几遍,尝试着去理解每一个部件的功能,每一个回路的逻辑。书中的一些例子,比如挖掘机的液压系统,详细地解析了各个阀门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状态,这让抽象的概念变得稍微具象化了一些。有时候,我会在脑子里模拟液压油的流动路径,想象着压力是如何传递的。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讲解方式,虽然严谨,但确实能够引导你一步步深入。我发现,理解液压系统的关键在于掌握其“血液循环”的原理,而这本书正是将这个“循环”拆解得清清楚楚。虽然目前我还没有完全吃透,但至少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初步的框架,不再像一开始那样完全懵懂了。
评分我是一名在生产线上工作的技术员,平日里接触最多的就是各种机械设备。这次因为需要处理一些液压系统的故障,朋友给我推荐了这本《液压传动与控制(第4版)》。不得不说,这本书对于像我这样的实践者来说,简直是一本“救命稻草”。它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推导,而是更加侧重于实际应用和问题解决。书中对于各种常见液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故障诊断和维修的方法,都有非常详细的介绍。比如,当我遇到一个液压系统工作压力不稳定的问题时,我翻到关于溢流阀和调压阀的部分,书中详细列举了可能导致压力不稳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检查和调整步骤。这种“按图索骥”式的讲解方式,对于一线技术人员来说非常实用。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去排查,竟然真的解决了好几个困扰我很久的设备问题。虽然我无法深入理解背后的所有理论,但这本书提供的实用技术,已经大大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作为一名在企业从事多年设备维护的工程师,我手头的液压相关书籍不在少数,但《液压传动与控制(第4版)》是我近年来翻阅次数最多的一本。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的陈述,而是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尤其是关于液压系统的节能技术和环保要求方面的章节,对于我们这种需要考虑运行成本和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来说,非常有价值。书中对变频技术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回路设计来降低能耗,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节能理念应用到我们现有设备的改造上,效果非常显著,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此外,书中对于一些新型液压元件的介绍,也让我对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本书的知识点非常全面,而且都来源于实际工程经验,实操性很强,是我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评分这本《液压传动与控制(第4版)》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其内容组织的条理性。从最基本的液压油的性质和要求开始,逐步过渡到各种液压元件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再到复杂的液压系统设计和控制策略,逻辑清晰,层层递进。我是一名刚入行的液压工程师,之前学习的知识比较零散,这本书就像一个“操作系统”,将我所有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梳理。书中对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列举了很多实际案例,并给出了详细的分析过程和解决方案。这对于我理解液压系统的鲁棒性和可靠性非常有帮助。例如,关于液压伺服系统控制精度的讨论,以及如何通过优化控制参数来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这些内容对我今后的系统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书中的插图和图表也绘制得非常精美,直观地展示了元件的内部结构和系统的运动轨迹,极大地减轻了阅读的负担,也便于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