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百萬億資管業何去何從?16傢行業領軍機構深度建言;
2. 中國財富傳媒集團董事長葛瑋、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鼎力推薦;
3.新華社智庫中國財富研究院、百億老牌私募星石投資聯閤編著。
業領軍機構撰寫。來自銀行、信托、券商資管、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五大資管行業的金融機構,剖析瞭相關行業麵臨的機遇和挑戰,有針對性地建言獻策。同時,報告還從大類資産配置、海外市場投資、固定收益類投資、權益類投資和社會責任投資五大方嚮入手,邀請瞭投研實力強大的五傢投資機構進行分析展望,幫助讀者更好地進行投資決策。
中國財富研究院是中國財富傳媒集團的智庫平颱,依托新華社和中國財富傳媒集團在經濟領域的優勢,通過研究、谘詢、會議、論壇等方式,為經濟轉型發展、改善民生、國際經濟閤作等提供智力服務。
星石投資成立於2007年,是一批私募基金公司之一,管理規模超過百億元,公司人員過百人,是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首批特彆會員。星石投資成立十年來秉承“中長期趨勢投資”理念,業績始終居於行業前列,纍計獲得國內外奬項80餘項,包括7次獲得國內私募行業的奬項“中國私募金牛奬”,獲得首屆晨星中國對衝基金奬。
?一 總報告
監管轉嚮審慎協調.多層次資管市場加速建立………… 2
二 機構篇
銀行理財業務概述:嚴監管下理財規模止步.破解剛兌後需找準定位………… 28
銀行資管大類資産配置麵臨三大挑戰…………………… 33
轉型進入窗口期.銀行資管客群産品兩頭創新………… 46
信托資管業務概述:競爭格局嬗變.信托業進入“20萬億”時代 …………… 56
藉力普惠金融大潮.信托公司踏浪消費金融…………… 62
在探索中前行.自主管理證券信托.發力FoHF業務 … 74重新定位迫在眉睫.信托業轉型“危機”並存…… 84
券商資管業務概述:轉型主動管理.證券公司資管業務圖變 ………………… 94
開展投行化資管業務.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99
公募基金業務概述:數量爆發式增長.公募基金差異化競爭 ……………… 110
提供資産配置服務.FOF推動公募行業發展 ………… 116
發揮公募基金優勢.服務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 123
期待頂層設計.公募REITs業務發展空間巨大 ……… 135
私募基金業務概述:規模分化明顯.私募基金進入發展壯大期 …………… 144
嚴監管下行業“重塑”.順應大勢堅守能力圈……… 151
股權投資方興未艾.産融結閤大勢所趨……………… 163
三 投資篇
大類資産配置:關注小復蘇邏輯.大類資産整體陽光………………… 174
海外投資:立足中國投資海外.固定收益投資:中國經濟韌性增強.權益類投資:
主動管理創造價值……………… 204
配置短債猶勝長債……………… 214
股市迎來新常態.“復興牛”行情有望開啓………… 222
ESG投資:社會責任與投資收益雙贏.A股ESG投資超額迴報明顯…………………………………………… 240
迎接正本清源的大資管
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齣瞭“迴歸本源、優化結構、強化監管、市場導嚮”四項原則,以及“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要求強化金融監管的專業性、統一性、穿透性,這為資産管理行業的健康發展指明瞭方嚮。
事實上,伴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居民財富的積纍,近年來我國的資産管理行業得到長足發展。據相關專業機構統計,截至2016年末。全國個人持有的可投資資産規模達到165萬億元,在過去10年中增長瞭5倍。同期,全社會各類資産管理業務總規模達到96.66萬億元,其中,公募基金9.16萬億元,私募證券投資基金2.61萬億元,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基金5.28萬億元,證券基金期貨經營機構特定客戶資産管理業務34.74萬億元,非保本銀行理財産品23.11萬億元,資金信托産品17.46萬億元,投連險、萬能險等投資型保險産品4.3萬億元。各類受托資産管理業務已經成為社會財富最重要的管理方式,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資管機構要深入貫徹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正本清源,力求行穩緻遠。
首先,資産管理行業要迴歸“受人之托,代人理財”之本源,做好資産管理主動管理業務,強化勤勉負責、盡職管理的義務,切實做到以投資者利益為重。發達國傢經驗顯示,信托製度是資産管理行業的最優選擇。國內實踐經驗顯示,《基金法》是規範信托主體具體權利義務關係的基本法,奠定瞭資産管理活動的基本規範和行業依法監管的根基。以公募基金為例,基於《基金法》信托責任的製度化安排使公募基金成為投資者權益保護最充分、市場最規範、係統性風險因素最少的資産管理行業,樹立瞭大眾理財服務的標杆。同時,《基金法》打開瞭私募基金規範發展的新篇章。因此,未來全社會資産管理活動都應當遵循《基金法》確立的信托關係,通過統一有序、規範透明的方式共同參與社會財富的管理,促進資本形成和社會發展。
其次,資産管理機構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天職,充分發揮機構投資者的功能價值,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正所謂“不畏浮雲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資管機構尤其要避免過度強調短期功利主義,積極踐行長期、有價值、可增長的責任投資,服務中國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和促發中國經濟新動能,戰勝挑戰,為實現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國投資者可持續收益發揮有益、有效、有恒的作用。
最後,資産管理機構要把防控風險放在更重要的位置,進一步夯實風險控製和處置能力,加強機構內控建設,強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堅持“把閤適的産品賣給閤適的投資者”,確保資産管理行業穩定與安全。
需要指齣的是,良好的資産管理市場,應當建立“基礎資産-集閤投資工具-大類資産配置”的生態體係,三層架構的每一環節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具體而言,從基礎資産到組閤投資交給普通公私募基金以及公募REITs等專業化投資工具,由公私募基金從投資人利益齣發,充分發揮買方對賣方的約束作用,關注科技動嚮、産業發展趨勢、公司戰略、企業傢精神,跟蹤經營成效,發現具有低成本、技術領先和細分市場競爭優勢的企業,或者尋找有長期穩健現金流的基礎資産,建立特定投資組閤,打造適閤不同市場周期的投資工具;從組閤投資工具到大類資産配置,交給養老金FOF,比如目標日期基金(TDFs)和目標風險基金(TRFs)等配置型工具,專注於長周期資産配置和風險管理,開發滿足不同人群生命周期需求的全麵解決方案。在這個有機生態中,通過投資工具的分散投資可以化解非係統性風險,通過大類資産配置可以化解係統性風險。
另外,資本市場稅收製度有待進一步完善。稅收製度是影響資本市場運行效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應加快研究有助於資本市場投融資效率和促進長期資本形成的稅收體製,建立公平、中性稅負機製,推動稅收遞延惠及個人賬戶養老金等長期資金;推動《基金法》稅收中性原則落地,避免基金産品帶稅運營,推動REITs等長期投資工具更好地對接養老金需求,服務實體經濟轉型。
看到《2017年中國資産管理行業報告》這個標題,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無數關於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的畫麵。2017年,對於中國資産管理行業來說,無疑是承前啓後、充滿挑戰和機遇的一年。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宏觀的視角,幫助我全麵理解當年行業的發展軌跡。我希望書中能夠包含對當時市場主要驅動因素的深入剖析,例如宏觀經濟政策的影響、利率環境的變化、以及全球金融市場的聯動效應。同時,我也好奇作者是如何分析不同類型資産管理機構的競爭格局,比如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資管、銀行理財以及保險資管等,它們各自在2017年的錶現如何,又麵臨著怎樣的轉型壓力。書中如果能夠對一些關鍵的行業熱點問題進行深度解讀,例如金融去杠杆的推進、資管新規的齣颱背景和潛在影響、以及科技在資産管理領域的應用前景等等,那將非常有價值。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展現過去的成就,更能揭示行業發展的內在邏輯和未來走嚮。
評分老實說,我一直對中國的金融市場,特彆是其資産管理領域充滿瞭好奇,但常常感到無從下手,信息碎片化嚴重。當看到《2017年中國資産管理行業報告》這個書名時,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可能就是我一直在找的那本能夠係統梳理行業脈絡的書!”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領我這個“新手”或者說“非專業人士”,清晰地認識2017年中國資産管理行業的全貌。我期待它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當時行業麵臨的主要挑戰,例如剛性兌付的打破、監管政策的收緊、以及市場競爭的白熱化。同時,我也想瞭解,在這樣的背景下,有哪些新的機會正在湧現,例如綠色金融、養老金管理、以及海外資産配置等領域的探索。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判斷,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嚮,那將是極大的驚喜。我尤其關注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看看那些成功的資産管理公司是如何應對市場變化的,它們的策略有什麼值得藉鑒之處。
評分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一本能夠撥開迷霧,深入剖析行業現狀的書籍顯得尤為珍貴。我一直對中國的資産管理行業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關注其在2017年這一關鍵轉型期的發展脈絡。這本書(盡管我尚未閱讀具體內容)從書名本身就傳遞齣一種專業、嚴謹的學術態度,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將帶領讀者穿越錯綜復雜的市場格局。我期待它能夠提供詳實的數據支撐,精準地描繪齣當年基金、信托、券商資管等各類機構的市場份額、産品創新、閤規監管以及麵臨的挑戰與機遇。 2017年,中國金融市場的改革步伐明顯加快,資管新規的醞釀和落地對行業産生瞭深遠影響。一本好的報告,必然會對這些政策層麵的變化進行深入解讀,分析其對市場參與者行為、産品設計乃至整體行業生態的重塑作用。我很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梳理這些復雜信息,並將其轉化為易於理解的洞察。此外,不同細分領域的對比分析,例如公募基金的規模擴張與挑戰,私募基金的策略演變,以及銀行理財産品的轉型方嚮,都將是我關注的重點。這本書,如果能做到這些,無疑將成為我理解中國資産管理行業發展曆程的寶貴參考。
評分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首先被它堅實的標題所吸引。“2017年中國資産管理行業報告”,聽起來就像是一份來自前沿研究機構的深度洞察。我個人在金融領域摸爬滾打多年,深知一年一度的行業報告對於把握市場脈搏、預測未來趨勢的重要性。 2017年,對於全球金融市場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資産管理行業的動態更是牽動著無數投資者的神經。我特彆好奇,這本書是否能夠捕捉到當時市場的一些微妙變化,比如,在技術創新(如Fintech)的浪潮下,傳統的資産管理模式發生瞭哪些顛覆性的改變?人工智能、大數據在投資決策中的應用進展如何? 또, 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例如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供給側改革等,又是如何影響資産管理行業的呢? 我設想,這本書應該會包含對當時主要資産類彆(股票、債券、房地産、另類投資等)的深入分析,以及對不同風險偏好投資者的産品配置建議。如果報告能夠兼顧理論深度和實踐操作性,那將是極其難得的。我渴望從書中獲得能夠指導我實際操作的真知灼見,而不隻是空泛的理論陳述。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經濟發展和金融市場變化保持高度關注的讀者,我對於《2017年中國資産管理行業報告》這本書抱有極大的期待。2017年,是資産管理行業經曆深刻變革的一年,監管的趨嚴、市場的波動以及新興技術的興起,共同塑造瞭當年行業的新格局。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份詳盡的“診斷報告”,清晰地呈現齣當時行業整體的體量、增長趨勢、以及各類機構(基金公司、證券公司、保險機構、信托公司等)的市場份額和業務特點。 我對書中關於“風險管理”和“閤規經營”的篇幅尤其感興趣。在監管日益嚴格的環境下,資産管理公司如何有效識彆和控製風險,如何進行閤規創新,以及如何提升透明度和投資者保護水平,這些都是我迫切想瞭解的問題。此外,書中對産品創新的探討,例如各種新型基金、理財産品以及另類投資工具的齣現和發展,也必將是精彩的看點。我期望這本書能夠揭示齣,在挑戰與機遇並存的2017年,中國資産管理行業是如何走嚮更加成熟和規範的。
評分書很不錯,太難買瞭
評分東西不錯,然後物流挺快的。
評分內容簡明扼要,分析到位,值得推薦!
評分東西不錯,然後物流挺快的。
評分很不錯喲,可以瞭解各個行業的特點
評分好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東西不錯,然後物流挺快的。
評分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