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22
本書遴選《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孫臏兵法》《六韜》《黃石公三略》《曹操兵法著作選編》《諸葛亮兵法著作選編》《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太白陰經》(節選)、《守城錄》(節選)、《虎鈐經》(節選)、《練兵實紀》(節選)、《百戰奇略》《三十六計》、《曾文正公全集》(節選)等15部古代兵法著作進行翻譯、注釋和簡評,以饗廣大兵法愛好者。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
★研究古代兵法為現代戰爭和軍隊建設服務。——聶榮臻
★曆代著名兵法注釋——張愛萍
作者簡介:
邵學清,1945年生,湖北孝感市人。大校軍銜,副研究員。1969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外語係,1970年3月入伍,曾齣任駐外使館武官。
孫金城,1946年生,河南西平縣人,大校軍銜,副研究員。1970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外語係,1970年5月入伍,曾任某軍區空軍情報處長等職。
前言/1
上?捲
孫子兵法...............................................3
計篇 / 3
作戰篇 / 5
謀攻篇 / 7
形篇 / 9
勢篇 / 11
虛實篇 / 14
軍爭篇 / 17
九變篇 / 19
行軍篇 / 21
地形篇 / 24
九地篇 / 27
火攻篇 / 32
用間篇 / 33
孫子兵法總評 / 36
附錄 / 37
吳子兵法.............................................41
圖國第一 / 41
料敵第二 / 45
治兵第三 / 49
論將第四 / 53
應變第五 / 56
勵士第六 / 60
吳子兵法總評 / 62
孫臏兵法.............................................63
擒龐涓 / 63
見威王 / 65
威王問 / 68
陳忌問壘 / 72
篡卒 / 75
月戰 / 76
八陣 / 77
地葆 / 79
勢備 / 80
兵情 / 82
行篡 / 83
殺士 / 85
延氣 / 85
官一 / 87
強兵 / 90
十陣 / 91
十問 / 94
略甲 / 97
客主人分 / 99
善者 / 101
五名五恭 / 102
兵失 / 104
將義 / 105
將德 / 106
將敗 / 107
將失 / 108
雄牝城 / 109
五度九奪 / 111
奇正 / 112
積疏 / 114
孫臏兵法總評 / 115
六韜..................................................118
……………………
孫子兵法
計?篇
【原文】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①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時製②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麯製、官道、主用③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製權④也。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⑤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逸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齣其不意。此兵傢之勝,不可先傳⑥也。
夫未戰而廟算⑦勝者,得算多⑧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譯文】
孫武說,戰爭是國傢的大事,關係到人民的生死,國傢的存亡,不能不慎重研究。所以,要從五個方麵研究戰爭,分析比較敵我在這些方麵的優劣,以探索戰爭勝負的情況和途徑。這五個方麵:一是政治,二是天時,三是地利,四是將帥,五是法製。政治就是使百姓能和君主同心協力,生死與共而不怕危難。天時是指氣候、時令等條件。地利是指路途遠近,地勢的險阻和平坦,作戰地域的廣闊和狹隘,地形是否利於攻守或進退。將帥是指統帥應有的纔智、信義、仁愛、英勇和威嚴等。法製是指部署隊伍的製度,統率將士的辦法,管理軍備物資的計劃和保障等。以上五個方麵,將帥沒有不知道的。然而,隻有深刻瞭解並確實掌握瞭的人纔能打勝仗,否則,就不能取勝。因此必須從七個方麵進行分析比較,探索敵我的實際情況。這就是:哪一方的君主比較賢明?哪一方的將帥比較有纔能?哪一方占據比較有利的天時、地利條件?哪一方的法令能切實貫徹執行?哪一方麵的軍隊實力強盛?哪一方的士卒訓練有素?哪一方的賞罰分明?根據以上的分析對比,我們就可以判明誰勝誰負瞭。
如果能夠聽從我的計謀,指揮作戰一定勝利,我就留下;如果不能聽從我的計謀,指揮作戰一定失敗,我就辭去。有利的計策已被采納,還要設法去造“勢”以輔助作戰的進行。所謂“勢”,就是視具體情況而采取相應的行動。用兵打仗是一種詭詐的行為。所以,能攻而假裝不能攻,能打而假裝不打,欲近擊而假裝要遠襲,欲遠襲而假裝要近擊。敵人貪利就引誘他,敵人混亂就攻取他,敵人堅實有力時就防備他,敵人強大時就避開他,敵人易於惱怒就挑逗他,敵人鄙視我方就讓他更加驕傲,敵人安逸就使他疲勞,敵人內部團結就離間分化他。攻敵不備,取敵不意。這些軍事傢取勝的秘訣,是不能事先泄露和具體規定的。
開戰前,有周密的作戰計劃是能戰勝敵人的,這是因為計算周密,勝利條件多瞭。沒有周密的計劃,就不能戰勝敵人,是因為計劃有漏洞,勝利條件少。計劃周密能取勝,計劃不周密不能取勝,何況沒有計劃呢?我據此觀察,就可以預見戰爭的勝負瞭。
【注釋】
①計:分析、計算、籌劃。
②時製:春、夏、鞦、鼕四季的更替。
③麯製、官道、主用:麯製,部署部隊的組織編製;官道,各級將吏的職責區分,統轄管理製度;主用,主是掌管,用是物資費用。
④製權:權變,靈活處理。
⑤示:錶現,這裏是僞裝的意思。
⑥先傳:預先說定。
⑦廟算:古時齣兵作戰以前,君主要先在宗廟裏舉行儀式,商討作戰計劃和謀略事宜。
⑧得算多:算,計數用的籌碼,這裏引伸為勝利條件。
【評述】
本篇講述戰略謀劃。戰略謀劃是決定戰爭勝負的先決條件。
首先講述戰略謀劃的五個方麵內容,即指戰爭的性質(人民是否支持)、天時、地利、雙方將領的品素能力、雙方體製實力和後勤保障能力。綜閤這五方麵分析計算的結果,就是戰爭的勝負結果。
“五校之計”是孫子戰略謀劃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這種思想方法在後代直至現代戰爭中,仍然具有重要意義。
毛澤東和中國人民軍隊創造性地發展瞭孫子戰略謀劃的思想,善於在戰爭展開前和戰爭中從全局齣發,全麵分析敵我階級、政治、經濟、社會和外交等綜閤實力,製定指導戰爭的正確戰略戰術。
例如,抗日戰爭開始的時候,毛澤東全麵分析瞭中日兩國政治、經濟、社會發展和外交狀況,得齣瞭抗日戰爭“持久論”的結果,正確地指導瞭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直至取得最後勝利。
作戰篇
【原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韆駟,革車韆乘,帶甲十萬,韆裏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韆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①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
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②。力屈中原、內虛於傢,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傢之費,破軍罷馬,甲胄矢弓,戟盾蔽櫓③。丘牛大車,十去其六。
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④,當吾二十鍾;.稈一石⑤,當吾二十石。
故殺敵者,怒也;取敵之利者,貨也。車戰得車十乘以上,賞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
故兵貴勝,不貴久。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傢安危之主也。
【譯文】
孫武說,凡起兵打仗,需要齣動輕車韆輛,重車韆乘,兵士十萬,還要韆裏送糧。那麼為打仗,前後方的費用,招待來賓、使者的開支,修造軍械的物資,車輛盔甲的補充,幾乎每天費資韆金,然後十萬士兵纔能行動。用這樣的軍隊作戰,則要求速勝;時間長瞭,會使軍隊疲憊,銳氣挫傷,攻打城郭會使戰鬥力損耗,軍隊長期在前方作戰,國傢的開支會感到不足。軍隊疲憊,銳氣挫傷,戰鬥力耗損,國傢物資用盡,那麼諸侯就會乘隙嚮我進攻,就是很有纔智的人,也難以妥善處理其後事。所以,隻聽說即使笨拙的用兵,也要迅速取勝,沒看到過用兵巧妙,反而把時間拖長。持久作戰而對國傢有利的事,是沒有的。所以不能完全瞭解用兵害處的人,就不能瞭解用兵的好處。善於用兵的將帥,不徵兩次兵,糧秣不用多次運載;裝備取於國內,糧秣得之於敵區,這樣軍糧就可以充足瞭。
國傢因軍隊而貧睏是由於為供應軍隊而遠途運輸,遠途運輸造成瞭百姓的貧睏。軍隊駐地附近,物價會上漲,物價上漲就會使百姓的錢財枯竭,錢財枯竭就難以完成國傢徵收“軍賦”的任務。力竭,財枯,國內就空虛。對人民的傢庭而言,百姓的財物十去其七。國傢的財力,因車破馬死,盔甲、弓箭、槍戟、盾牌和大牛、大車的耗損,也要用掉十分之六。所以明智的將帥謀求取食於敵國。吃敵國糧食一鍾抵得上本國的二十鍾;用敵國的草料一石,抵得上本國的二十石。
所以要使軍隊奮勇殺敵,就要激起自己軍隊對敵人的仇恨;要使軍隊能奪取敵人的財物,就要奬賞自己的士兵。在車戰中,繳獲戰車十輛以上,要奬賞首先奪取戰車的人;奪到的戰車要更換旗幟,夾雜在自己的車隊裏使用;對俘虜的士兵要很好的安撫,這樣就可以戰勝敵人,而使自己更強大。
故作戰利於速勝,不利於持久。
所以,懂得用兵的將帥,是人民生死的主宰,國傢安危的柱石。
【注釋】
①暴師:“暴”同“曝”,指軍隊在前方作戰。
【評述】
本篇講述一個重要的戰略戰役原則,即戰爭速度和時間問題。孫子主張速勝論,這是由當時社會生産力和生産關係的許多方麵決定的。
毛澤東和中國共産黨是將戰略和戰役分彆進行謀劃的。在戰略上實行內綫持久的積極防禦戰的同時,在戰役戰鬥上實行外綫的速決的進攻戰。通過戰役戰鬥上的攻防作戰,不斷削弱和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逐漸轉變敵我強弱的形勢,使我由戰略上的劣勢變為戰略上的優勢,適時將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徹底消滅敵人,奪取戰爭的最後勝利。遼瀋戰役即是此例。
謀攻篇
【原文】
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於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③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④。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與戰、不可以與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禦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貽。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譯文】
孫武說,指導戰爭的原則是:使整個敵國降服是上策,擊破敵國次之;使敵全軍降服為上策,擊垮敵軍次之;使敵人全旅(五百人為旅)降服為上策,擊垮其次之;使敵人全卒(一百人為卒)降服為上策,擊垮次之;使敵人一伍(五人為伍)全部降服是上策,擊垮次之。因此,百戰百勝還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戰而使敵人降服,纔是最高明的。
所以,最好的作戰方法是以謀勝敵,其次是用外交手段勝敵,再次是用兵交戰勝敵,最下等的是攻城。用攻城的方法戰勝敵人是迫不得已的方法。製造盾牌,
用兵的方法是:我有十倍於敵人的兵力就圍殲他;有五倍於敵人的兵力就進攻他;
中國曆代兵法譯注評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中國曆代兵法譯注評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中國曆代兵法譯注評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