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内经讲义(第3版 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共分上篇、下篇、附篇三部分,上篇是《内经》概论,内容加强了《内经》的文本结构与理论体系构成的思维方式介绍;下篇是原文导读,按照学术内容分章节,每节下又根据不同的内容,按顺序编号归类。每章篇题下概括论述本章的主要学术内容,在每段原文下,按照需要给予校注和简要的按语。按语主要针对原文中具有理论内涵和临床指导价值的文句或医理进行阐释与发挥,以帮助学生理解《内经》深刻的医学理论。每条按语的第1句话为该段原文中重要文句或提炼的医理。
内页插图
目录
上篇 《内经》概论
第一章 《内经》其书
第一节 《内经》的成书年代与作者
第二节 《内经》书名的含义
第三节 《内经》沿革与版本流传
第四节 《内经》文本与篇目内容介绍
第二章 《内经》研究概况
第一节 《内经》注释与校勘
第二节 《内经》专题研究与发挥
第三章 《内经》的理论体系
第一节 《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
第三节 构建《内经》学术体系的思维方法
下篇 原文导读
第一章 天地合气
第一节 气本原论
第二节 气运动论
第二章 阴阳应象
第一节 阴阳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第三章 天年寿天
第一节 养生理法
第二节 生命节律
第四章 五脏之象
第一节 脏腑
第二节 形体官窍
第五章 血气精神
第一节 精气
第二节 神
第六章 经脉逆顺
第一节 十二正经
第二节 奇经八脉
第七章 百病始生
第一节 病因与发病
第二节 病机
第三节 预后与传变
第八章 病之形态
第一节 热病
第二节 咳
第三节 痛
第四节 痹
第五节 痿
第六节 水肿
第七节 瘅
第九章 色脉参伍
第一节 诊法原则
第二节 望闻问切
第十章 治病求本
第一节 治则治法
第二节 治疗措施
附篇 五运六气
第一章 干支甲子
第一节 天干地支
第二节 干支的阴阳五行方位属性及其应用
第三节 甲子
第二章 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五运
第二节 六气
第三节 运气相合
第三章 五运六气的实践意义
第一节 推测气候变化规律
第二节 指导疾病预防与治疗
主要参考书目
前言/序言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适应新形势下全国高等院校中医药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本教材按照全国高等院校中医药类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本课程的性质与内容编写而成。本教材可供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本科生使用。
本教材在历版教材的基础上,取各版之长进行体例的设计与内容的选定,并在编写方法上做了一定的改进。全书共分上篇、下篇、附篇三部分,上篇是《内经》概论,内容加强了《内经》的文本结构与理论体系构成的思维方式介绍;下篇是原文导读,按照学术内容分章节,每节下又根据不同的内容,按顺序编号归类。每章篇题下概括论述本章的主要学术内容,在每段原文下,按照需要给予校注和简要的按语。按语主要针对原文中具有理论内涵和临床指导价值的文句或医理进行阐释与发挥,以帮助学生理解《内经》深刻的医学理论。每条按语的第一句话为该段原文中重要文句或提炼的医理。
本书对《内经》原文的排序结构,采取原篇与分类辑录相结合的方式,在尽可能保持某些主要篇章原篇经文顺序与完整性之下,再按照内容进行相对的分类,并与相关联的其他篇章组合,以便尽可能完善地体现《内经》的学术思想与旨意。原文编号“一”是每节下按照内容进行的大体分类;“1”则是本节所选篇章的顺序,为本节第一篇文章;“101”则代表段落排序,“1”代表第一章,“01”,代表本章第一段原文。
本教材由各编委成员共同执笔撰写,在上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上篇概论部分由贺娟撰写,下篇原文导读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由王小平负责,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以及附篇由苏颖负责,第六章、第七章由谷峰负责,第八章由赵博负责,第九章、第十章由唐雪梅负责。初稿完成后,经主编、副主编修改,最后经主审王庆其教授审定完成。
本教材所辑录的原文,《素问》部分据明·顾从德刻本,用字以195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素问》影印本为标准,个别文字出现繁简前后不统一的,如“于”与“於”等,径予统一;《灵枢经》部分据明·赵府居敬堂刻本,用字则按《黄帝内经素问》的繁简标准进行统一。
本书的原文导读,采取了内容分类与篇章结合的方式,即在分类辑录原文的大原则下,尽可能保持《内经》原篇的整体性,如下篇第二章“阴阳应象”,主要选择了《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金匮真言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的内容,且段落顺序基本按照原篇排列。虽力求层次清晰,严谨科学,但由于水平所限,难免出现个别内容归类不清甚至不当之处,希望诸位老师、同学发现后提出宝贵意见,给予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完善。
内经讲义(第3版 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