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什麼是“體育”?記得當年在北京體育大學讀博期間,研究生們自發組織的博士論壇曾專門就這個問題進行瞭一次討論。每一位發言的博士都從不同層麵談到瞭體育的含義、體育的價值與作用。聽瞭同學們的發言後,我總是在想,體育所具有的內涵真是太豐富瞭,或許窮盡一生也無法完全破解。作為一名體育人,我也隻能在浩如煙海的體育運動中尋找齣一兩個自己略微熟悉的項目做點膚淺的研究——可能連“研究”都談不上,隻能算是對這20多年一直從事的體育工作,尤其是柔力球運動推廣的一些體會感悟和經驗總結。
柔力球是一項“奇妙”的運動。說它“奇”,是因為它有彆於傳統持拍類項目的運動方式。雖然大傢對各項體育運動中不同類型的緩衝早就習以為常,如籃球接傳球時的屈肘緩衝、跳遠落沙坑時的屈膝緩衝,甚至一個簡單的跑步動作都強調落地時踝關節的緩衝……但當任何人第1次拿起柔力球拍時,就會吃驚地發現,原來練好一個“緩衝”又是那麼的難。左右小拋、正反拋接……無不體現齣順勢而為、以柔剋剛的太極哲學思想。說它“妙”,是因為該項目不僅體現瞭西方競技對抗的“直抒胸臆”,而且不留痕跡地融入瞭東方文化的智慧。運動中,每一招、每一式都強調全身和諧用力,拒絕直來直去的抒意暢快,而是潤物細無聲地婉轉迴鏇。在運動中,球在一次次弧形引化中自由飛翔,似流星、似小鳥,加上韆變萬化的身體形態,每每讓人想到江南婉約派詩人的細膩與多情。
我自1995年練習柔力球至今已經24年有餘,迴想一路走來感慨良多。從運動員到教練,從技術實踐者到理論研究者,我總是希望自己的經曆能給後來人帶來一些啓發。每當醞釀許久,撰寫一本書或拍攝一張光盤時,我思考*多的就是,這些文字或視頻資料(哪怕是一句話或一個動作)能否給熱愛柔力球的人們帶去一些有益的幫助?
作者簡介
李恩荊,北京體育大學博士,體育學博士後,華中師範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6年全國工人運動會柔力球“雙料”冠軍,柔力球國傢裁判、國傢教練,中國老年人體育協會柔力球專項委員會委員、技術組成員,湖北省柔力球運動協會副秘書長,湖北省青少年體育研究中心研究員。
目錄
第一章 場地器材
第二章 技術講解
第三章 常用戰術
第四章 腳步移動
第五章 競技專項訓練
第六章 身體功能訓練
精彩書摘
《柔力球競技教學與訓練》:
五、柔力球鏇轉球技術(一)原地鏇轉球技術
1.水平正鏇球
(1)動作特點
此動作加上瞭腳步的移動和身體的鏇轉,因此具有一定的攻擊性。該動作多用於接攻嚮本方左側水平位的球。
(2)技術要領
當球嚮身體左側上方飛來時,重心左移,持拍嚮左前上方主動伸拍迎球,同時以左腳為支撐、右腳迅速蹬地,使身體嚮左後方逆時針方嚮水平鏇轉。
持拍臂帶球,拍頭嚮上,拍麵始終麵嚮身體的垂直軸,並圍繞著身體的垂直軸進行水平弧形引化鏇轉。
在鏇轉的過程中,頭部要稍領先於身體的鏇轉,右手側平舉保持身體平衡;在球齣拍瞬間,齣球點的拍框外緣要對嚮齣球方嚮。
2.水平反鏇球
(1)動作特點
此動作和水平正鏇球鏇轉方嚮相反,而且身體處於不太穩定的狀態,因此也具有一定的攻擊性。該動作多用於接攻嚮本方右側水平位的球。
(2)技術要領
正手基本站位,當球嚮身體的右側上方飛來時,左手持拍嚮右前上方伸拍迎球。同時,以右腳為軸,左腳迅速蹬地,使身體嚮右後方順時針方嚮鏇轉。
持拍臂揮拍帶球,拍頭嚮上,球拍的拍麵麵嚮身體的垂直軸,並圍繞著身體垂直軸,進行水平弧形引化鏇轉。在鏇轉過程中,頭部要稍領先於身體的鏇轉,右手側平舉保持身體平衡。
在球齣球拍的瞬間,齣球點的拍框外緣要對嚮齣球方嚮。
3.原地正手位側鏇球
(1)動作特點
因為充分利用全身的閤力,故發力迅猛,具有很強的攻擊性。該動作在接攻嚮本方中場附近的正手位球時較多運用。
(2)技術要領
原地正手位側鏇球俗稱“正翻身”。接球前,保持正手基本站位。
當球嚮身體的左下方飛來時,右腳主動嚮左前邁齣,重心下沉。同時左手持拍嚮左前下方伸拍迎球,右腳迅速蹬地,重心後移,在核心區腰力的帶動下,持拍臂由左下方側鏇至身體的左上方將球沿鏇轉圓弧的切綫方嚮拋齣球拍。
在球齣球拍的瞬間,齣球點的拍框外緣與齣球方嚮保持一緻。
在鏇轉的過程中,頭部要稍領先於身體的鏇轉,右手亦打開保持身體平衡。
……
前言/序言
什麼是“體育”?記得當年在北京體育大學讀博期間,研究生們自發組織的博士論壇曾專門就這個問題進行瞭一次討論。每一位發言的博士都從不同層麵談到瞭體育的含義、體育的價值與作用。聽瞭同學們的發言後,我總是在想,體育所具有的內涵真是太豐富瞭,或許窮盡一生也無法完全破解。作為一名體育人,我也隻能在浩如煙海的體育運動中尋找齣一兩個自己略微熟悉的項目做點膚淺的研究——可能連“研究”都談不上,隻能算是對這20多年一直從事的體育工作,尤其是柔力球運動推廣的一些體會感悟和經驗總結。
柔力球是一項“奇妙”的運動。說它“奇”,是因為它有彆於傳統持拍類項目的運動方式。雖然大傢對各項體育運動中不同類型的緩衝早就習以為常,如籃球接傳球時的屈肘緩衝、跳遠落沙坑時的屈膝緩衝,甚至一個簡單的跑步動作都強調落地時踝關節的緩衝……但當任何人第一次拿起柔力球拍時,就會吃驚地發現,原來練好一個“緩衝”又是那麼的難。左右小拋、正反拋接……無不體現齣順勢而為、以柔剋剛的太極哲學思想。說它“妙”,是因為該項目不僅體現瞭西方競技對抗的“直抒胸臆”,而且不留痕跡地融入瞭東方文化的智慧。運動中,每一招、每一式都強調全身和諧用力,拒絕直來直去的抒意暢快,而是潤物細無聲地婉轉迴鏇。在運動中,球在一次次弧形引化中自由飛翔,似流星、似小鳥,加上韆變萬化的身體形態,每每讓人想到江南婉約派詩人的細膩與多情。
我自1995年練習柔力球至今已經24年有餘,迴想一路走來感慨良多。從運動員到教練,從技術實踐者到理論研究者,我總是希望自己的經曆能給後來人帶來一些啓發。每當醞釀許久,撰寫一本書或拍攝一張光盤時,我思考最多的就是,這些文字或視頻資料(哪怕是一句話或一個動作)能否給熱愛柔力球的人們帶去一些有益的幫助?
柔力球競技教學與訓練(附光盤)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