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運算放大器和模擬集成電路的電路設計(原書第4版 精編版)

基於運算放大器和模擬集成電路的電路設計(原書第4版 精編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賽爾吉歐·弗朗哥(Sergio Franco) 著
圖書標籤:
  • 運算放大器
  • 模擬集成電路
  • 電路設計
  • 電子工程
  • 模擬電路
  • 精編版
  • 第四版
  • 教材
  • 電子技術
  • 電路分析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81499
版次:4
商品編碼:12254907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國外電子與電氣工程技術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39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全麵闡述以運算放大器和模擬集成電路為主要器件的電路原理、設計方法和實際應用。詳細介紹瞭運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應用、諸多工程實際問題,後介紹麵嚮各種應用的電路設計方法。本書作為第4版,更透徹地闡述瞭負反饋和電路設計布局,新增瞭電流反饋放大器、開關穩壓器和鎖相環的內容。

目錄

目  錄
齣版者的話
譯者序
前言
第1章 運算放大器基礎1
 1.1 放大器基礎2
 1.2 運算放大器4
 1.3 基本運算放大器結構5
 1.4 理想運算放大器電路分析10
 1.5 負反饋15
 1.6 運算放大器電路中的反饋20
 1.7 環路增益和布萊剋曼公式25
 1.8 運算放大器的供電31
 習題35
 參考文獻42
 附錄42
第2章 電阻反饋電路44
 2.1 電流-電壓轉換器44
 2.2 電壓-電流轉換器46
 2.3 電流放大器51
 2.4 差分放大器52
 2.5 儀錶放大器56
 2.6 儀錶應用61
 2.7 傳感器橋式放大器64
 習題69
 參考文獻73
第3章 靜態運算放大器的限製74
 3.1 簡化運算放大器電路圖75
 3.2 輸入偏置電流和輸齣失調電流79
 3.3 低輸入偏置電流運放82
 3.4 輸入失調電壓85
 3.5 低輸入失調電壓89
 3.6 輸入失調誤差和補償技術92
 3.7 輸入電壓範圍和輸齣電壓擺動95
 3.8 最大額定值100
 習題101
 參考文獻104
 附錄105
第4章 動態運算放大器的限製113
 4.1 開環響應113
 4.2 閉環響應117
 4.3 輸入和輸齣阻抗122
 4.4 瞬態響應125
 4.5 有限增益帶寬積對積分電路的影響130
 4.6 有限GBP對濾波器的影響135
 4.7 電流反饋放大器139
 習題146
 參考文獻150
第5章 噪聲151
 5.1 噪聲特性152
 5.2 噪聲的動態分析155
 5.3 噪聲源158
 5.4 運算放大器中的噪聲162
 5.5 光敏二極管放大器中的噪聲167
 5.6 低噪聲運算放大器170
 習題172
 參考文獻175
第6章 穩定性176
 6.1 穩定性問題176
 6.2 相位裕度和增益裕度的測量183
 6.3 運算放大器的頻率補償188
 6.4 有反饋極點的運算放大器電路197
 6.5 輸入時延補償和超前反饋補償203
 6.6 電流反饋放大器電路的穩定性207
 6.7 復閤放大器209
 習題213
 參考文獻218
第7章 非綫性電路219
 7.1 電壓比較器219
 7.2 比較器應用224
 7.3 施密特觸發器230
 7.4 精密整流器234
 7.5 模擬開關238
 7.6 峰值檢測器242
 7.7 采樣-保持放大器245
 習題249
 參考文獻252
第8章 信號發生器253
 8.1 正弦波發生器254
 8.2 多諧振蕩器258
 8.3 單片定時器264
 8.4 三角波發生器268
 8.5 鋸齒波發生器272
 8.6 單片波形發生器273
 8.7 V-F轉換器和F-V轉換器279
 習題284
 參考文獻287
第9章 電壓基準與穩壓電源288
 9.1 性能要求289
 9.2 電壓基準293
 9.3 電壓基準應用297
 9.4 綫性穩壓電源300
 9.5 綫性穩壓電源應用304
 9.6 開關穩壓電源310
 9.7 誤差放大器317
 9.8 電壓模式控製318
 9.9 峰值電流模式控製(PCMC)322
 9.10 boost型變換器的PCMC330
 習題335
 參考文獻338

前言/序言

前  言在近十多年中,由於數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有很多關於幾乎不再需要模擬電路的預言。在遠沒有證實這種預言是否正確之前,這一論點已經挑起瞭相反的辯駁,可以概括為:“倘若你無法用數字的方法來實現設計的話,就可以用模擬的方式來完成。”更為甚者,一般都有這樣一種誤解,比起數字設計這種係統化的技術而言,似乎模擬設計是一種更為玄乎和捉摸不定的藝術。對於受睏惑的學生來說如何來理解這一爭論?繼續選修某些模擬電子學方麵的課程是否值得?抑或最好還是僅僅將精力集中在數字電路方麵?毋庸置疑,傳統上隸屬於模擬電子學領域的許多功能,今天都用數字形式實現瞭。其中最為常見的例子就是數字音響。在這個應用中,由拾音器和其他的聲音傳感器産生的模擬信號被一些放大器和濾波器進行適當的調整,然後轉換為數字形式做進一步處理,如混閤、編輯和産生某些特殊效果,以及更多的是為瞭進行傳輸、存儲和提取等瑣碎卻同樣重要的工作。最後,數字信號被轉換迴模擬信號並經由揚聲器播放齣來。之所以想用數字方法實現盡可能多的功能的主要理由之一是數字電路的高可靠性和高靈活性。然而,物理世界本來就是模擬的。這錶明,總是需要模擬電路去適應這些物理信號,像與傳感器相連的電路,以及把模擬信息轉換為數字信息,再從數字轉換到模擬以供物理世界進一步處理的模擬電路。再者,考慮到速度和功率的因素,采用模擬前端電路更具優勢。新的應用領域不斷齣現,無綫通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的確如此,當今的許多應用是由混閤模式的集成電路(混閤模式IC)和係統組成的,它們依賴模擬電路來與物理世界對接,而數字電路則用作處理和控製。即便這個模擬電路或許僅占這塊芯片麵積的一小部分,但它往往卻是設計中極具挑戰性的部分,並且在整個係統的性能上起著關鍵作用。在這一方麵,通常所謂的模擬設計師就要用明確的數字工藝為實現模擬功能的任務構思齣獨創性的解決方案;濾波中的開關電容技術和數據轉換中的∑-D技術就是大傢所熟知的例子。齣於以上原因,企業對有能力的模擬設計師的需求仍然很強盛。即使是純數字電路,當將它們推嚮運算極限時,它們還是要呈現模擬的行為特性。因此,對模擬電路設計原理和技術的牢固掌握在任何IC(無論是數字或是純模擬的IC)設計中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關於本書本書的目的是利用實際的元器件和應用說明一般的模擬原理和設計方法學。本書旨在作為本科生和研究生模擬集成電路(模擬IC)設計和應用方麵的教科書,以及為工程師們提供實際參考。讀者在電子學方麵應具有初步基礎,熟悉頻域分析方法,並會使用PSpice。盡管本書包括的內容足夠作為兩個學期的課程,但是經適當挑選之後也能作為一個學期的基礎課程。由於本書及其每一章一般都是按從簡到繁、先易後難的順序編寫的,所以挑選過程是極易完成的。
在舊金山州立大學(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這本書可作為兩個一學期課程的係列課對待:一個是本科高年級,另一個是在研究生層次上。在本科高年級的課程中,可選第1~3章、第5章和第6章,以及第9章和第10章的大部分;在研究生的課程中,可選擇全部。作為本科高年級的課程,它是與模擬IC製造和設計課程並行的。為瞭更有效地使用模擬IC,用戶略知一點它們內部的工作原理(即便至少是定性的)是很重要的。為瞭滿足這種需要,本書在一種設計決策上給齣瞭工藝和電路因素的直觀說明。
第4版新增內容新版的主要特點是:①介紹瞭一個全新版本的負反饋,②增加瞭運算放大器動態和頻率概念的介紹,③擴展瞭開關調節器相關內容的覆蓋範圍,④對三極管和CMOS技術進行更平衡的介紹,⑤增加瞭使用PSpice的內容,以及⑥重新設計瞭例題和25%的章末習題,體現瞭版本更新。
此前版本對負反饋的闡述是從運算放大器使用者的特殊視角齣發,而第4版提供瞭更為寬廣的視角,這在其他諸如開關調節器和鎖相環的領域上是有用的。新版本提供瞭雙端口分析(two-port analysis)和反饋比分析(return-ratio analysis),在強調相似性的同時也強調區彆,嘗試消除這兩者之間的混淆(為瞭保證區分,環路增益和反饋係數在雙端口分析中使用L和b,而在反饋比分析中使用T和β)。
當然,新版本負反饋包含對運算放大器動態和頻率補償的擴展重寫。在這裏,第4版采用瞭由R.D.Middlebrook為環路測量提齣的電壓/電流注入技術。
考慮到當今模擬電子技術中便攜設備電源管理的重要性,第4版擴展瞭對開關調節器的覆蓋。對電流控製和斜坡補償,以及諸如右半平麵零點和誤差放大器設計等穩定性問題也給予瞭更多的關注。
本書采用瞭大量的SPICE仿真(使用電路圖代替瞭早先版本中的網錶),以便驗證對手工計算來說計算和研究太過復雜的高階效應。SPICE當今有多種可用的版本,所以,相對於指定某一特定的版本,對於本版選定的示例,學生能夠在選定的SPICE版本上快速重繪。
在之前的版本中,正文的內容通過仔細設置例題和章尾的習題得到強化,通過這些來強調工程師在日常工作中所需的直覺、物理洞察力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
為瞭用一種超脫於最新工藝趨勢的方式來寫一般性和最基本的原理,第4版精選瞭已確立並廣泛形成文件的元器件和工藝作為載體來闡明這樣的原理。然而,隻要有必要,還是要讓讀者瞭解一些更為現代的替代方案,鼓勵讀者自行上網查找這些方案。
本書內容� 〈舜�介紹的是英文版原書的內容安排,本中文精編版的內容安排與此有不同,具體編排見正文內容。——編輯注�【」苊揮忻魅分賦觶�本書實際上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第一部分(第1~4章)基於將運算放大器作為一種理想器件來介紹其基本概念和應用。我們覺得在學生著手處理並評價實際器件限製以前,需要對理想(或接近理想)運算放大器的學習樹立足夠的自信。各種運算放大器的限製是第二部分(第5~8章)的主要內容,在這一版中,這方麵的內容要比此前的版本更為係統和詳細。最後,第三部分(第9~13章)基於前兩部分介紹的基礎,緻力於講解麵嚮設計的各種應用。下麵是各章內容的簡要描述。
第1章復習基本放大器概念,包括負反饋概念。重點內容放在環路增益作為電路性能的一種度量標準上。環路增益的概念通過雙端口分析和反饋比分析來進行闡述,本章還講解瞭這兩種方法之間的相似和不同,嚮學生介紹簡化的PSpice模型,這一模型將隨著本書的進程逐漸復雜和精確。如果教師發現本書對環路增益的介紹過早,可以跳過這一章,而在稍後某個更為閤適的時機再重新迴到這一論題上來。由於各節和各章都盡量獨立編排,所以這類內容易於重新組織。另外,章末的習題也是按節組成的。
第2章介紹各種儀器儀錶和傳感放大器,以及I-V、V-I和I-I轉換器。這一章將重點放在各種反饋拓撲結構和環路增益T的作用上。
第3章包含一階濾波器、音頻濾波器和常用的二階濾波器,像KRC、多重反饋、狀態變量和雙二階拓撲結構等二階濾波器。本章重點是復平麵係統的概念,並以濾波器靈敏度的討論結束。(本中文版未收錄)想深入瞭解濾波器的讀者會發現第4章(本中文版未收錄)是有用的。這一章包括用級聯和直接的方法討論高階濾波器的綜閤。另外,這些方法既是針對有源RC濾波器,又是針對開關電容(SC)濾波器的情況提齣的。
第5章聚焦於由輸入端引起的運算放大器誤差,諸如VOS、IB、IOS、CMRR、PSRR和漂移,並與它們的極限情況一起討論。本章也嚮學生介紹技術指標和性能參數的說明、PSpice的宏模型,以及不同的工藝和拓撲。(本中文版第3章)第6章著重討論頻域和時域中的動態極限,並研究它們對電阻性電路和基於理想運算放大器模型的濾波器的影響。詳細地對電壓反饋和電流反饋進行比較,並廣泛應用PSpice對有代錶性的電路在頻率響應和暫態響應上做可視化展示。在已經掌握瞭理想或接近理想運算放大器的前4章內容之後,學生就可更加好地理解和評價由實際器件的限製造成的結果。(本中文版第4章)將第5、6章介紹的原理結閤起來,自然而然地就引入瞭第7章(本中文版第5章)有關交流噪聲的內容。噪聲計算和估計代錶著另一個領域,其中PSpice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工具。
第二部分以第8章(本中文版第6章)的穩定性專題結束。通過負反饋來增強收斂性需要考慮額外頻率補償,也包含對運算放大器內部和外部的考慮。第4版采用瞭由R.D.Middlebrook為測量環路而提齣的電壓/電流注入技術。同樣,PSpice用來觀察已給齣的不同頻率補償技術的效果。
從第9章開始的第三部分涉及非綫性應用。這裏,非綫性特性要麼源自沒有反饋(電壓比較器),要麼是存在反饋但屬於正反饋類型(施密特觸發器),或有負反饋但是應用瞭像二極管和開關(精密整流器、峰值檢波器、跟蹤保持放大器)這樣一類非綫性元件。(本中文版第7章)第10章包含各種信號發生器,其中有文氏橋和正交振蕩器、多諧振蕩器、定時器、函數發生器,以及V-F和F-V轉換器。(本中文版第8章)第11章專注於調節器。由電壓基準開始,從綫性電壓調節器介紹到開關調節器。本章重點關注的問題包括電流控製和斜坡補償,以及誤差放大器設計的穩定性問題和boost變換器中右半平麵零點的影響問題。(本中文版第9章)第12章處理數據轉換。用係統的方式處理數據轉換器的技術要求,並給齣多種DAC的應用。本章以過采樣轉換原理和轉換器作為結束。關於這一專題也有大量相關專著,所以這一章僅是讓學生瞭解最基本的知識。(本中文版未收錄)第13章用各種非綫性電路作為結束,其中有對數/反對數放大器、模擬乘法器,以及用一種簡要接觸gm-C濾波器的方式構成的運算跨導放大器。這一章最後介紹鎖相環。另外,這一章還將前麵各章所涉及的重要內容組閤在一起介紹。(本中文版未收錄)網站本書的配套網站是http://www.mhhe.com/franco,其上有各種供教師和學生使用的資源。教師資源包含習題解答、一組PowerPoint課件和指嚮勘誤錶的鏈接。
www.CourseSmart.com有本書的電子書。用此電子書,你不僅可以節省紙質課本的費用,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同時,還能利用強大的網絡工具來學習。CourseSmart電子書能夠在綫閱讀或下載到電腦上。電子書允許讀者進行全文搜索,添加高亮標記和筆記,以及同他人分享筆記。CourseSmart擁有可在任何位置訪問的最大的電子書庫。訪問www.CourseSmart.com可瞭解更多內
深入探索模擬世界的基石:運算放大器與集成電路設計精要(修訂版) 在瞬息萬變的電子技術浪潮中,模擬電路設計始終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從精準的信號采集到復雜的信號處理,再到驅動各式各樣的負載,運算放大器(Op-Amp)和模擬集成電路(Analog IC)無疑是構建這些功能的核心積木。本書,《深入探索模擬世界的基石:運算放大器與集成電路設計精要(修訂版)》,將帶您穿梭於模擬電路的奇妙世界,從基礎原理到高級應用,為您精心打磨一套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用的設計技能。 本書並非對某一本特定英文版書籍的直譯或節選,而是基於對模擬電路設計領域多年教學和實踐經驗的凝練,旨在為廣大電子工程專業學生、工程師以及電路設計愛好者提供一份係統、深入且富有洞察力的學習指南。我們緻力於構建一個邏輯清晰、層層遞進的學習路徑,確保讀者在掌握每一個概念的同時,能夠觸類旁通,最終成為一名自信的模擬電路設計師。 第一部分:運算放大器的理論基石與特性解析 我們將從運算放大器這一“萬能”模擬器件的本質入手。首先,深入剖析運算放大器的基本模型,包括理想運算放大器的各項特性,如無窮大的開環增益、無窮大的輸入阻抗、零輸齣阻抗以及無窮大的帶寬。通過對這些理想化條件的理解,我們將為後續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接著,我們將引入實際運算放大器的非理想特性,並逐一解析它們對電路性能的影響。這包括: 有限的開環增益 (Finite Open-Loop Gain):理解開環增益如何影響閉環增益的精度,以及零輸入條件下輸齣電壓的非零偏置(輸入失調電壓)。 有限的輸入阻抗 (Finite Input Impedance):分析輸入阻抗如何影響信號源的負載效應,以及共模和差模輸入阻抗的區彆。 非零的輸齣阻抗 (Non-zero Output Impedance):探討輸齣阻抗在驅動負載時的電壓損失,以及如何通過外部電路改善。 有限的帶寬 (Finite Bandwidth):深入理解運放的頻率響應,包括增益帶寬積 (GBW) 的概念,以及它如何限製電路的信號處理能力。我們將探討如何選擇閤適的運放以滿足特定應用場景的頻率要求。 壓擺率 (Slew Rate):解釋壓擺率為何是高速信號處理的關鍵參數,以及它如何影響輸齣信號的瞬態響應。 共模抑製比 (CMRR):闡述運放抑製共模信號的能力,以及高CMRR在噪聲環境中進行信號放大的重要性。 電源抑製比 (PSRR):分析運放抑製電源紋波的能力,以及如何通過電源濾波等技術來改善電源質量。 輸入偏置電流和輸入失調電流 (Input Bias Current and Input Offset Current):解釋這些電流如何引入額外的電壓誤差,以及如何在設計中最小化其影響。 在掌握瞭這些理論基礎後,我們將引導讀者理解運算放大器的內部結構,例如差分放大器、增益級和輸齣級,雖然本書不深入到具體的晶體管級設計,但瞭解其大緻構成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其非理想特性。 第二部分:經典運算放大器電路分析與設計 基於對運算放大器特性的深刻理解,我們將進入一係列經典的運算放大器電路分析與設計。本書將逐一詳細講解: 基本放大器配置: 同相放大器 (Non-inverting Amplifier):分析其電壓增益、輸入輸齣阻抗特性,以及應用場景。 反相放大器 (Inverting Amplifier):深入剖析其電壓增益、輸入輸齣阻抗特性,以及負反饋對穩定性的貢獻。 電壓跟隨器 (Voltage Follower):強調其作為緩衝器的作用,以及如何解決阻抗匹配問題。 濾波器電路: 低通濾波器 (Low-Pass Filter):從一階到高階,分析不同類型低通濾波器的頻率響應,包括巴特沃斯、切比雪夫等濾波器類型,以及如何利用運算放大器實現有源低通濾波。 高通濾波器 (High-Pass Filter):同低通濾波器,分析其工作原理和設計方法。 帶通濾波器 (Band-Pass Filter):講解如何結閤低通和高通濾波器,以及直接設計帶通濾波器的方法。 帶阻濾波器 (Band-Reject Filter):分析其抑製特定頻率信號的能力。 壓控濾波器 (Voltage-Controlled Filter):介紹如何利用壓控元件實現濾波器參數的可調性。 信號源與信號處理電路: 積分器 (Integrator):理解積分電路的原理,分析其在波形生成、控製係統中的應用,並探討如何剋服實際積分器的漂移問題。 微分器 (Differentiator):分析微分電路的原理,識彆其在邊緣檢測、噪聲放大等問題,以及如何改進其性能。 加法器和減法器 (Summing Amplifier and Subtractor):講解如何實現多路信號的加減運算。 對數和指數放大器 (Logarithmic and Exponential Amplifier):介紹如何利用運放實現信號的對數和指數轉換,及其在測量和信號壓縮中的應用。 比較器與滯迴比較器 (Comparator and Schmitt Trigger):分析比較器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通過引入滯迴電壓來消除噪聲引起的誤觸發。 振蕩器電路 (Oscillator Circuits): RC 振蕩器 (RC Oscillators):講解相移振蕩器、維恩橋振蕩器等基於RC元件的振蕩器設計。 LC 振蕩器 (LC Oscillators):介紹基於LC諧振電路的振蕩器,如哈特萊振蕩器、科爾皮茨振蕩器等。 壓控振蕩器 (Voltage-Controlled Oscillators, VCO):分析如何通過電壓控製實現頻率的調節。 直流穩壓電源設計: 綫性穩壓器 (Linear Voltage Regulators):深入分析串聯型和並聯型綫性穩壓器的原理,以及如何利用運算放大器和功率晶體管構成高性能的直流穩壓電源。 開關穩壓器基礎 (Introduction to Switching Regulators):對開關穩壓器的基本原理進行初步介紹,為讀者瞭解更高效的電源拓撲打下基礎。 在每個電路章節中,我們不僅會詳細解析其工作原理,還會深入討論其性能指標、優缺點以及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注意的設計細節,例如元器件的選擇、穩定性分析、噪聲抑製等。 第三部分: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與應用 本部分將視角從分立的運算放大器擴展到集成的模擬電路。我們將探討集成電路設計中的一些基礎概念和關鍵技術: 模擬集成電路的優勢與挑戰:分析集成化帶來的尺寸、功耗、成本優勢,以及在精度、功耗、設計復雜度方麵的挑戰。 集成電路中的關鍵模塊: 差分放大器 (Differential Amplifier):深入分析其作為運放輸入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實現高共模抑製比。 電流鏡 (Current Mirror):講解其在偏置電流生成和復製中的關鍵作用,以及不同類型的電流鏡。 有源負載 (Active Load):理解其如何替代電阻,減小芯片麵積並提高增益。 偏置電路 (Biasing Circuits):介紹如何生成穩定的直流偏置電流和電壓,為模擬電路提供閤適的工作點。 基準電壓源 (Voltage Reference):講解如何設計高精度、低噪聲的基準電壓源,它是許多模擬電路的基礎。 傳感器接口電路: 電阻式傳感器接口 (Resistive Sensor Interface):如惠斯通電橋,以及如何利用儀錶放大器進行高精度測量。 電容式傳感器接口 (Capacitive Sensor Interface):分析如何測量微小的電容變化。 電感式傳感器接口 (Inductive Sensor Interface):介紹如何測量電感的變化。 熱敏電阻和熱電偶接口 (Thermistor and Thermocouple Interface):講解如何處理溫度傳感器的信號。 數據采集係統簡介 (Introduction to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 模數轉換器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 ADC):簡要介紹不同類型的ADC,如逐次逼近型、Δ-Σ型等,以及它們在信號數字化中的作用。 數模轉換器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s, DAC):介紹DAC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信號重建中的應用。 電源管理集成電路簡介 (Introduction to Power Management ICs): 低壓差綫性穩壓器 (Low Dropout Regulators, LDOs):介紹其工作原理和在便攜設備中的重要性。 開關模式電源控製器 (Switching Mode Power Supply Controllers):對DC-DC轉換器的基本拓撲進行介紹。 第四部分:實際設計考量與進階主題 為瞭讓讀者能夠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的設計能力,本部分將聚焦於一些實際設計中不可忽視的細節和更高級的話題: 噪聲分析與抑製 (Noise Analysis and Reduction): 熱噪聲 (Thermal Noise):分析電阻産生的熱噪聲。 散粒噪聲 (Shot Noise):解釋半導體器件中的散粒噪聲。 閃爍噪聲 (Flicker Noise, 1/f Noise):分析其在低頻段的影響。 噪聲計算與源項 (Noise Calculation and Source Terms):學習如何量化電路的總噪聲。 降低噪聲的設計技術 (Noise Reduction Techniques):如濾波、屏蔽、接地等。 穩定性分析 (Stability Analysis): 反饋迴路的穩定性 (Stability of Feedback Loops):深入理解開環增益、相位裕度和增益裕度的概念。 伯德圖 (Bode Plot):學習使用伯德圖分析反饋係統的頻率響應和穩定性。 補償技術 (Compensation Techniques):介紹如何通過補償元件改善電路的穩定性。 PCB 布局與布綫指導 (PCB Layout and Routing Guidelines): 接地和電源規劃 (Grounding and Power Distribution):強調良好接地和電源設計的重要性。 信號完整性 (Signal Integrity):討論高頻信號的傳輸和乾擾問題。 電磁兼容性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介紹提高電路抗乾擾和減少乾擾的策略。 故障分析與排除 (Failure Analysis and Troubleshooting): 常見故障模式 (Common Failure Modes):識彆電路中常見的故障原因。 調試技巧 (Debugging Techniques):傳授係統化的故障定位和排除方法。 總結與展望 本書的編寫宗旨是激發讀者對模擬電路設計的濃厚興趣,培養紮實的理論功底和卓越的實踐能力。我們相信,通過對本書內容的係統學習和實踐,您將能夠: 深刻理解運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各種非理想特性。 熟練掌握各類經典模擬電路的分析方法和設計技巧。 初步瞭解模擬集成電路設計的基本概念和關鍵模塊。 掌握噪聲分析、穩定性分析以及PCB布局等實際設計考量。 自信地進行各種模擬電路的設計、仿真和調試。 《深入探索模擬世界的基石:運算放大器與集成電路設計精要(修訂版)》 是一本集理論、實踐、應用為一體的綜閤性教材,適閤作為高等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的教材或參考書,也為緻力於提升自身模擬電路設計能力的工程師提供瞭一份寶貴的資源。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段激動人心的模擬電路設計之旅,用智慧和創造力,構建起連接現實世界與數字世界的橋梁。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令人驚嘆,它不僅僅是一本入門教程,更是一本能夠伴隨你職業生涯不斷成長的參考手冊。作者在每一個章節都力求做到詳盡,從基礎的放大器電路到復雜的濾波器和信號調理電路,都進行瞭深入的探討。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噪聲分析”和“失真分析”的章節,這部分內容在很多同類書籍中往往被一帶而過,但在實際的模擬電路設計中,卻至關重要。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示和嚴謹的數學推導,將這些復雜的概念闡釋得淋灕盡緻,幫助我理解如何最小化電路中的噪聲和失真,從而設計齣性能更加優越的電路。此外,書中關於“電源設計”和“PCB布局”的章節,雖然看似是工程上的細節,但作者將其與電路性能的直接聯係進行瞭深入的分析,讓我認識到這些“細節”纔是決定一個模擬電路能否成功的關鍵。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激發讀者的思考,讓你不僅僅滿足於“能用”,更能追求“好用”和“高性能”。

評分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真正地將“理論與實踐”完美地結閤在瞭一起。作者並沒有因為追求理論的嚴謹性而犧牲掉實用性,反之,他用非常貼近實際工程需求的語言和案例,將那些枯燥的理論變得生動有趣。我在閱讀過程中,經常會停下來思考,如何將書中的知識應用到我正在進行的項目中。書中關於“差分放大器”和“共模抑製比”的講解,讓我對如何設計高共模抑製的電路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這對於處理存在噪聲乾擾的信號非常關鍵。此外,書中關於“ADC和DAC接口電路”的設計章節,提供瞭非常實用的參考,對於需要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或反之的工程師來說,這無疑是一份寶貴的指南。作者還分享瞭許多自己在實際工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這些“過來人的經驗”比任何理論都更有價值,能夠幫助我少走彎路,快速提升自己的設計水平。

評分

當我拿到這本書時,我被它精緻的排版和清晰的圖示深深吸引。更重要的是,書中提供的設計思路和方法,完全不同於我之前接觸過的任何教材。作者並沒有拘泥於理論的推導,而是更注重於培養讀者的“直覺”和“工程判斷力”。在講解每一個電路設計時,作者都會先給齣設計的目標,然後一步步分析如何根據這些目標選擇閤適的器件、如何進行參數的計算和優化,以及如何進行實際的測試和調試。這種“以終為始”的設計方法,對於我這樣一個習慣於“由內而外”學習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次顛覆性的體驗。書中對於各種運算放大器的應用場景進行瞭詳細的分類和分析,比如在跨阻放大器、儀錶放大器等特殊應用中的設計要點,讓我受益匪淺。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負反饋”和“正反饋”在電路穩定性分析中的作用的講解,這部分內容對理解振蕩電路和各種穩態行為非常有幫助。

評分

這本書以一種非常直接的方式切入到運算放大器和模擬集成電路的核心,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最關鍵的設計理念和實用技巧。作者並沒有花哨地去羅列各種理論公式,而是側重於實際應用,通過大量精心設計的電路實例,一步步引導讀者理解每種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們在實際電路中的作用。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為何這樣設計”的解釋,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怎麼做”,更重要的是讓你明白“為什麼這樣做”。這一點對於初學者來說至關重要,它能夠幫助建立起紮實的電路設計思維,而不是死記硬背。書中對各種運放型號的特性進行瞭詳細的對比分析,並給齣瞭選擇的指導原則,這對於避免在實際項目中因選型不當而造成的睏擾非常有幫助。另外,關於濾波器設計的部分,從最基本的巴特沃斯、切比雪夫到更復雜的橢圓濾波器,都有清晰的闡述,並且提供瞭實際的設計流程和計算方法,這對於從事信號處理和通信類工作的工程師來說,無疑是寶貴的財富。總的來說,這本書的實用性極強,如果你想快速入門並具備獨立設計模擬電路的能力,這本書絕對是你的首選。

評分

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那種沉浸式的學習體驗,仿佛你真的置身於一個模擬電路設計的實驗室。作者非常善於將復雜的概念分解成易於理解的單元,並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進行呈現。每一次翻閱,我都能從中獲得新的啓發,對之前模糊的理解變得更加清晰。書中對於不同類型模擬集成電路的內部結構和工作機製的剖析,簡直是打開瞭潘多拉的魔盒,讓我對那些看似神秘的芯片有瞭更深入的認識。例如,在講解電壓跟隨器時,作者不僅給齣瞭電路圖,還詳細解釋瞭它在驅動能力、阻抗匹配等方麵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各種實際應用場景中的優勢。這一點讓我在設計中能夠更遊刃有餘地應對各種信號傳輸和隔離的需求。書中關於模擬乘法器、函數發生器等經典模擬集成電路的章節,更是讓我大開眼界,學習到瞭如何利用這些“積木塊”構建齣功能強大的係統。對於那些對模擬電路設計抱有熱情,但又覺得無從下手的朋友,這本書提供瞭一條清晰的學習路徑,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一名閤格的模擬電路設計師。

評分

有輕微損壞

評分

太多翻譯錯瞭,排版錯誤,建議買第三版更好,原版書是好書,第一次給三星

評分

有輕微損壞

評分

太多翻譯錯瞭,排版錯誤,建議買第三版更好,原版書是好書,第一次給三星

評分

理論分析,沒有實際應用案例

評分

一直在京東買書,放心

評分

紙質很好

評分

正版書,質量好評物流快

評分

經典外文書,翻譯的還行,原版的刪減版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