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與電子技術/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電工電子基礎課程規劃教材

電路與電子技術/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電工電子基礎課程規劃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董毅 著
圖書標籤:
  • 電路與電子技術
  • 電工電子基礎
  • 高等教育
  • 教材
  • 電子技術
  • 電路分析
  • 模擬電子技術
  • 電工學
  • 大學教材
  • 十三五規劃教材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78789
版次:2
商品編碼:12261469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1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本教材是根據教育部頒發的“電工技術”、“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基本要求編寫的。本教材的教學內容包括;電路分析基礎、正弦交流電路、三相電路、一階電路的暫態分析、三相異步電動機、繼電-接觸控製係統、二極管及整流電路、晶體管及放大電路、反饋電路、集成運算放大電路、組閤邏輯電路與時序邏輯電路。本教材可以作為普通高等學校工科非電類專業的教科書。

目錄

目  錄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本書常用符號錶
第1章 電路的基本概念與基本定律1
 1.1 電路與電路圖1
 1.2 電路的基本物理量3
  1.2.1 電流3
  1.2.2 電壓3
  1.2.3 電位4
  1.2.4 電動勢5
  1.2.5 電能與電功率5
 1.3 電路元件6
  1.3.1 電阻與電導6
  1.3.2 電感元件7
  1.3.3 電容元件8
  1.3.4 電壓源10
  1.3.5 電流源10
  1.3.6 電源的等效互換11
 1.4 電路的基本定律14
  1.4.1 歐姆定律14
  1.4.2 基爾霍夫定律15
 1.5 電路的工作狀態17
 1.6 元件的串聯與並聯19
  1.6.1 電阻的串聯與並聯19
  1.6.2 電感的串聯與並聯20
  1.6.3 電容的串聯與並聯20
 1.7 電位的計算21
 本章小結23
 習題1 24
第2章 電路的分析方法27
 2.1 支路電流法27
 2.2 節點電位法29
  2.2.1 兩節點電路29
 �常�.2.2 三節點及三節點以上電路30
 2.3 疊加原理32
 2.4 等效電源定理33
  2.4.1 二端網絡34
  2.4.2 戴維南定理34
 �常�.4.3 諾頓定理36
 �常�.5 含受控源電路的分析37
 �常�.6 非綫性電阻電路39
 本章小結40
 習題2 41
第3章 正弦交流電路44
 3.1 正弦電壓與電流44
  3.1.1 頻率與周期44
  3.1.2 幅值與有效值45
  3.1.3 相位與相位差45
 3.2 正弦量的相量錶示法46
  3.2.1 鏇轉矢量的建立47
  3.2.2 矢量的復數錶示47
  3.2.3 相量與相量圖48
 3.3 R、L、C元件正弦交流電路50
  3.3.1 R元件正弦交流電路50
  3.3.2 L元件正弦交流電路51
  3.3.3 C元件正弦交流電路52
 3.4 R、L、C元件串聯正弦交流電路54
  3.4.1 電壓三角形55
  3.4.2 阻抗三角形56
  3.4.3 功率三角形57
  3.4.4 R、L、C並聯電路58
  3.4.5 正弦交流電路的分析59
 3.5 諧振61
  3.5.1 串聯諧振62
 �常�.5.2 並聯諧振64
 3.6 功率因數的提高65
 本章小結67
 習題3 68
第4章 三相電路71
 4.1 三相電壓71
  4.1.1 三相感應電動勢71
  4.1.2 三相供電係統72
 4.2 三相電路參數的計算73
  4.2.1 負載星形聯結三相電路74
 �常�.2.2 無中性綫不對稱負載星形聯結三相電路75
  4.2.3 負載三角形聯結三相電路77
 4.3 三相功率78
 本章小結79
 習題4 80
第5章 電路的暫態分析82
·Ⅵ· 電路與電子技術 第2版
 5.1 換路定律82
 5.2 RC電路的暫態分析84
  5.2.1 RC電路的零輸入響應84
  5.2.2 RC電路的零狀態響應86
  5.2.3 RC電路的全響應88
 5.3 三要素分析法89
 5.4 微分電路與積分電路91
  5.4.1 微分電路92
  5.4.2 積分電路92
 �常�.5 RL電路的暫態分析93
 本章小結95
 習題5 95
第6章 二極管及整流電路99
 6.1 半導體基礎99
  6.1.1 半導體99
  6.1.2 本徵半導體100
  6.1.3 雜質半導體100
 6.2 PN結101
  6.2.1 PN結的形成101
  6.2.2 PN結的特性102
 6.3 半導體二極管105
  6.3.1 半導體二極管的分類105
  6.3.2 半導體二極管的伏安特性106
  6.3.3 半導體二極管的主要參數106
  6.3.4 半導體二極管的等效電路106
  6.3.5 二極管應用電路108
 6.4 單相整流電路111
  6.4.1 單相半波整流電路111
  6.4.2 單相全波整流電路112
 6.5 濾波電路115
  6.5.1 電容濾波電路115
  6.5.2 電感濾波電路116
 �常�.5.3 濾波器網絡116
 6.6 穩壓管及穩壓電路117
  6.6.1 穩壓二極管117
  6.6.2 穩壓管穩壓電路118
 �常�.6.3 直流穩壓電路119
 本章小結120
 習題6 121
第7章 晶體管及交流放大電路124
 7.1 雙極型晶體管124
  7.1.1 晶體管的電流放大原理124
  7.1.2 晶體管的輸入-輸齣特性126
目  錄·Ⅶ
  7.1.3 晶體管的主要參數129
 7.2 基本放大電路131
  7.2.1 放大電路的組成131
  7.2.2 放大電路的直流通路與交流通路133
 �常�.3 放大電路的圖解分析法134
  7.3.1 靜態分析134
  7.3.2 動態分析135
  7.3.3 非綫性失真138
 7.4 放大電路的估算分析方法140
  7.4.1 靜態分析140
  7.4.2 動態分析141
 7.5 靜態工作點的穩定145
  7.5.1 溫度對靜態工作點的影響145
  7.5.2 分壓式偏置放大電路146
 7.6 射極輸齣器147
  7.6.1 靜態分析148
  7.6.2 動態分析148
 7.7 多級放大電路151
  7.7.1 級間耦閤方式151
  7.7.2 電路分析153
  7.7.3 放大電路的頻率特性153
 7.8 差動放大電路156
  7.8.1 基本差動放大電路156
  7.8.2 長尾差動放大電路158
  7.8.3 共模抑製比161
 7.9 功率放大電路162
  7.9.1 功率放大電路的工作狀態163
  7.9.2 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163
  7.9.3 復閤管165
 �常�.10 場效應晶體管放大電路166
  7.10.1 絕緣柵型場效應晶體管166
  7.10.2 場效應晶體管放大電路170
 本章小結172
 習題7 173
第8章 反饋放大電路177
 8.1 反饋的基本概念177
 8.2 反饋類型的判彆方法178
  8.2.1 電壓反饋與電流反饋的判彆179
  8.2.2 並聯反饋與串聯反饋的判彆180
  8.2.3 正反饋與負反饋的判彆181
 �常�.3 幾種類型的負反饋放大電路182
  8.3.1 電流串聯負反饋182
  8.3.2 電壓並聯負反饋183
·Ⅷ· 電路與電子技術 第2版
  8.3.3 其他類型的負反饋放大電路184
 8.4 負反饋對放大電路性能的影響185
 8.5 振蕩電路187
  8.5.1 自激振蕩的建立187
  8.5.2 LC振蕩電路189
  8.5.3 RC振蕩電路191
 本章小結192
 習題8 193
第9章 集成運算放大電路196
 9.1 集成運算放大器概述196
 9.2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信號運算198
  9.2.1 反相比例運算電路198
  9.2.2 同相比例運算電路200
  9.2.3 積分與微分運算電路202
 9.3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信號處理203
  9.3.1 有源濾波器204
  9.3.2 電壓比較器206
 9.4 非正弦波信號發生器208
 本章小結209
 習題9 210
第10章 門電路與組閤邏輯電路213
 10.1 數字電路基本知識213
  10.1.1 常用數製213
  10.1.2 數製的轉換214
 10.2 邏輯代數215
  10.2.1 邏輯代數的基本運算215
  10.2.2 邏輯代數的運算法則218
 10.3 邏輯函數的錶示方法219
  10.3.1 常用錶示方法219
  10.3.2 最小項和最小項錶示式219
 10.4 邏輯函數的化簡220
  10.4.1 公式化簡法220
  10.4.2 卡諾圖化簡法221
 10.5 組閤邏輯電路的分析223
 10.6 組閤邏輯電路的設計224
 10.7 常用組閤邏輯電路226
  10.7.1 加法器226
  10.7.2 編碼器227
  10.7.3 譯碼器228
  10.7.4 數據選擇器230
 10.8 應用舉例231
 本章小結233
 習題10 233
目  錄·Ⅸ
第11章 觸發器與時序邏輯電路236
 11.1 雙穩態觸發器236
  11.1.1 基本RS觸發器236
  11.1.2 同步RS觸發器238
  11.1.3 主從JK觸發器240
  11.1.4 維持阻塞D觸發器241
  11.1.5 T觸發器和T′觸發器242
11.1.6 觸發器邏輯功能的轉換243
 11.2 寄存器245
  11.2.1 數碼寄存器245
  11.2.2 移位寄存器246
 11.3 計數器247
  11.3.1 二進製計數器247
  11.3.2 十進製計數器248
  11.3.3 N進製計數器250
 11.4 555定時器253
  11.4.1 555定時器的內部結構253
  11.4.2 555定時器的工作原理254
  11.4.3 555定時器的應用254
 11.5 模擬量與數字量的轉換257
  11.5.1 D/A轉換257
  11.5.2 A/D轉換258
 11.6 時序邏輯電路的應用舉例259
 本章小結262
 習題11 263
第12章 異步電動機267
 12.1 交流鐵心綫圈267
  12.1.1 鐵心綫圈的電壓-電流關係267
  12.1.2 鐵心綫圈的功率損耗268
  12.1.3 鐵心綫圈的等效電路268
 12.2 變壓器269
  12.2.1 變壓器的電磁關係269
  12.2.2 變壓器的電壓變換269
  12.2.3 變壓器的電流變換270
  12.2.4 變壓器的阻抗變換271
  12.

前言/序言

本書第1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國傢級規劃教材,自齣版以來一直服務於普通高等院校工科非電類專業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為瞭適應電工電子課程的教學改革,在參考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和徵求對第1版修改意見的基礎上對其內容進行瞭全麵的修訂。
本書保持瞭第1版的特色,注重對電工與電子技術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分析方法的介紹,強調電工電子理論的基礎性、係統性與應用性,注重講解基礎理論與工程應用之間的關係,重點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實際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對第1版在使用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瞭改正。
本次修訂,調整瞭部分教學內容的編排、深度以及書中的部分例題與習題,增加瞭數/模轉換的內容,增強瞭電工電子理論應用方麵的介紹,改進瞭教學內容的講述方式,以加強學生對基礎理論的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電工電子理論的應用。
本次修訂由北京印刷學院董毅負責第1、2、7、8、12、13章的修訂,李�俑涸鸕塚怠ⅲ丁ⅲ拐碌男薅�,西安科技大學張文負責第3、4章的修訂,成都大學趙靜負責第10、11章的修訂,書中的習題由董毅、李�佟⒄盼摹⒄躍脖嘈矗�董毅任主編並負責全書的統稿。
本書由西安交通大學吳寜教授進行瞭認真的審閱,並提齣瞭許多寶貴的修改意見。在此嚮吳寜教授和對本書第1版提齣修改意見的教師們緻以衷心的感謝。希望使用本書的師生和其他讀者積極提齣批評和改進意見,以便今後修改提高。
本書配有免費電子課件,歡迎選用本書作教材的教師登錄www�保悖恚穡澹洌酹保悖錚磣⒉嵯略鞀蚍⒂始�到xufan666@163�保悖錚硭魅 �
編 者第1版前言  本書作為服務於普通高等院校非電類專業的基礎課程教材,以國傢頒布的高等學校工科本科基礎課程“電工技術(電工學Ⅰ)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和“電子技術(電工學Ⅱ)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作為編寫依據,在滿足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據非電類專業的特點,有針對性地篩選內容進行編寫。在教材編寫中注重電路理論的基本概念、係統性和實際應用,注重培養學生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材在保證基礎理論紮實的前提下,強調瞭知識的運用,力求處理好電路理論的基礎性與應用性之間的關係。
“電工技術”“電子技術” 課程的教學內容涵蓋瞭電路分析、電機及控製電路、模擬電子技術與數字電子技術4大部分,由於目前普通高等院校“電路與電子技術” 課程的授課學時數均較少,一般在70~90學時,所以本書在保證基礎教學要求的基礎上,對部分授課內容進行瞭精簡。在課程講授時以電路分析與模擬電子技術為重點講授內容,數字電子技術與電機及控製電路部分的內容可以根據具體的授課學時選講,本書內容包含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與電機及控製電路4個部分,全書內容劃分為13章。
為加強基礎理論教學,在電路分析部分,本書詳細介紹瞭電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強調瞭基礎理論的嚴謹性與係統性,在正弦交流電路中加強瞭相量運算方法的介紹,刪去瞭二階電路與非正弦周期電路的內容。在模擬電子技術部分,對電子電路的基礎知識、放大電路的動態分析、電子電路中的反饋等內容做瞭詳細的介紹,部分小節作為選講內容以�澈瘧曜ⅰT謔�字電子技術部分,刪去瞭分立元器件電路,直接介紹集成電路模塊的使用。在電機與控製電路部分,主要講解瞭三相異步電動機與繼電�步喲タ刂葡低常�教材內容的安排對少學時非電類專業的授課更為適用。
本書由北京印刷學院董毅編寫第1、2、7、8、12、13章,王平編寫第10、11章及繪齣12、13章的部分圖稿,李�儔嘈吹塚怠ⅲ丁ⅲ拐攏�西安科技大學張文編寫第3、4章,書中的習題由董毅、李�佟⑼跗健⒉填V北嘈矗�董毅任主編負責全書的統稿。教材編寫過程中還吸收瞭很多教師在長期教學工作中的優秀經驗和成果。
本書由西安交通大學閆相國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李鄧化教授擔任主審,他們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和高度負責任的精神,仔細、認真地審閱瞭書稿,提齣瞭許多寶貴的修改意見,對提高教材的質量有很大幫助,謹在此對他們的辛勤勞動錶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瞭北京印刷學院教務處、信息與機電工程學院及電路教研室的許多教師的關心與支持,在此一並嚮他們錶示誠摯的謝意。
由於編者的學識與能力有限,書中難免存在疏漏,部分內容的編排亦可能不夠妥善,望使用本書的廣大師生、讀者不吝賜教,多提寶貴意見,以便今後修訂提高。
本書配有電子課件,請選用本書授課的教師訪問齣版社教育服務網www�保悖恚穡澹洌酹保悖錚磣⒉岷笙略亍�
編 者
《電工學與電子技術基礎(第2版)》 一、 概述 本書是為適應高等教育“十三五”時期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需要而編寫的,力求在內容、結構、方法和應用上體現時代性、先進性和係統性。它旨在為非電類專業的學生提供堅實的電工電子技術基礎,使其能夠理解和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這部分知識,為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以及未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書內容覆蓋瞭電工學和電子技術的基礎理論、基本電路、常用電子器件及其應用,同時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強調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 內容詳情 第一部分:電工學基礎 本部分內容旨在建立學生對電學基本概念、定律以及電路分析方法的基本認知。 第一章 直流電路分析 1.1 電壓、電流、電阻:詳細介紹電荷、電流、電壓、電功率、電能等基本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深入闡述電阻的概念,歐姆定律在純電阻電路中的應用,包括恒定電流和非恒定電流的情況。 1.2 功率與能量:講解電功率的計算公式,焦耳定律,以及電能在電路中的損耗和轉化。 1.3 基爾霍夫定律:係統介紹節點電壓法和迴路電流法,這是分析復雜直流電路的核心工具。通過大量實例,演示如何運用這些定律來求解電路中的未知量。 1.4 等效電路:介紹戴維寜定理和諾頓定理,以及它們在簡化電路分析中的作用。講解如何通過等效電阻、等效電壓源或等效電流源來簡化復雜的電路模型。 1.5 實際電源模型:深入分析實際電源的內阻特性,以及如何用理想電源與內阻串聯或並聯的模型來錶示。 1.6 R、L、C元件的伏安特性:對電阻、電感、電容這三種基本元件的靜態伏安特性進行詳細描述,為後續交流電路和瞬態分析打下基礎。 第二章 交流電路分析 2.1 正弦交流電的産生與描述:闡述正弦交流電的産生原理(發電機模型),以及其三要素:初相位、角頻率和最大值。介紹瞬時值、幅值、周期、頻率、角頻率等概念。 2.2 相量法:引入相量概念,將時域的三角函數錶示轉化為復數錶示,大大簡化瞭交流電路的分析。詳細介紹阻抗和導納的概念,以及它們在相量分析中的應用。 2.3 RL、RC、RLC串聯和並聯電路:深入分析一階和二階RL、RC、RLC串聯及並聯電路的穩態響應。講解阻抗的計算、電流和電壓的幅值與相位關係,以及電路的諧振現象。 2.4 功率:介紹有功功率、無功功率、視在功率及其關係,以及功率因數的重要性。講解如何提高功率因數。 2.5 三相電路:介紹三相交流電的産生、對稱性和不對稱性。講解星形連接和三角形連接的負載電路的計算方法,以及三相功率的計算。 第三章 暫態分析 3.1 換路定律:介紹電容在換路瞬間電壓不變,電感在換路瞬間電流不變這兩個基本定律。 3.2 一階電路的暫態分析:重點分析RL和RC電路的零輸入響應和零狀態響應,推導其響應公式,並分析時間常數的影響。 3.3 二階電路的暫態分析:介紹RLC電路的暫態響應,包括全響應、自然響應和強迫響應。分析過阻尼、臨界阻尼和欠阻尼等不同阻尼狀態下的響應特性。 第二部分:電子技術基礎 本部分內容將引導學生進入電子器件和基本電子電路的世界,理解它們的工作原理和應用。 第四章 半導體基礎與二極管 4.1 PN結:介紹半導體的導電原理(本徵半導體和雜質半導體),以及PN結的形成、單嚮導電性、電容特性。 4.2 二極管:詳細介紹二極管的基本特性、不同工作區域(正嚮導通區、反嚮截止區、擊穿區)的伏安特性麯綫。 4.3 二極管的應用:講解二極管在整流(半波整流、全波整流)、濾波、穩壓(齊納二極管)、邏輯運算等方麵的基本應用。 第五章 三極管(BJT) 5.1 三極管的結構與工作原理:介紹NPN和PNP型三極管的結構,發射結和集電結的偏置,以及放大區、飽和區、截止區的工作原理。 5.2 三極管的特性麯綫與參數:講解輸齣特性麯綫、輸入特性麯綫,以及各種參數(如電流放大係數、輸入電阻、輸齣電阻)的含義。 5.3 三極管的放大電路:介紹不同組態(共發射極、共集電極、共基極)的放大電路,以及它們的特點。重點講解放大電路的靜態工作點設置和動態分析(電壓放大倍數、電流放大倍數、輸入電阻、輸齣電阻)。 5.4 三極管的多級放大電路:介紹多級放大電路的連接方式,以及如何通過級聯提高放大電路的增益和改善輸入輸齣特性。 第六章 場效應管(FET) 6.1 場效應管的類型與結構:介紹結型場效應管(JFET)和絕緣柵型場效應管(MOSFET)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6.2 場效應管的特性麯綫與參數:講解場效應管的輸齣特性麯綫、轉移特性麯綫,以及關鍵參數(如跨導、輸入電阻)。 6.3 場效應管的放大電路:介紹場效應管放大電路的組態和設計,重點關注其高輸入電阻的優勢。 第七章 基本運算電路 7.1 運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介紹理想運算放大器的基本特性(無窮大的開環增益、無窮大的輸入電阻、零的輸齣電阻),以及差分輸入、單端輸齣的特點。 7.2 綫性運算電路:詳細講解同相比例、反相比例、加法器、減法器、積分器、微分器等基本運算電路的原理和應用。 7.3 非綫性運算電路:介紹比較器、滯迴比較器(施密特觸發器)、鋸齒波發生器等非綫性運算電路。 7.4 濾波器:介紹RC濾波器(低通、高通、帶通、帶阻)的基本原理和應用。 第八章 信號發生與處理電路 8.1 振蕩電路:講解正弦波振蕩電路(LC振蕩、RC振蕩)的基本原理,如反饋條件和起振條件。 8.2 門電路:介紹邏輯門電路(與門、或門、非門、與非門、或非門、異或門)的邏輯功能、真值錶和符號。 8.3 組閤邏輯電路:講解如何利用門電路實現特定的邏輯功能,如編碼器、譯碼器、多路選擇器、加法器等。 8.4 時序邏輯電路:介紹觸發器(RS觸發器、D觸發器、JK觸發器、T觸發器)的工作原理和應用,以及寄存器、計數器等基本時序邏輯電路。 第九章 電源技術與集成電路基礎 9.1 直流穩壓電源:講解穩壓電路的設計原理,包括串聯型穩壓器和開關型穩壓器的基本結構和工作方式。 9.2 集成電路基礎:介紹集成電路的分類、工藝流程、基本結構以及集成運算放大器(如LM741)的應用。 三、 特色與優勢 係統性強:內容涵蓋瞭電工學和電子技術的核心概念和基本電路,邏輯清晰,循序漸進。 理論與實踐結閤:每章都配有典型例題和習題,部分內容會涉及簡單電路的實驗設計思路,鼓勵學生動手實踐。 注重基礎:強調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的理解,為後續更深入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麵嚮非電類專業:語言通俗易懂,盡量避免過於深奧的數學推導,重點在於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與時俱進:內容選擇上力求反映當前電工電子技術發展的主流方嚮,但本書的重點在於基礎,不包含過於前沿但非必需的知識點,以保證基礎的穩固。 四、 適用對象 本書主要麵嚮高等院校非電類專業的本科生,如機械、材料、自動化(部分方嚮)、生物、化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等專業,作為其“電工學”、“電子技術基礎”等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對電工電子技術感興趣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五、 學習建議 學習本書需要紮實的數學基礎(主要是代數和三角函數),以及一定的物理基礎。建議讀者在學習過程中,多動手計算,多思考電路的實際工作情況,如果條件允許,積極參與相關實驗課程,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閤,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朋友,雖然我是一名剛剛踏入大學校門不久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學生,對這門學科還處於初步摸索的階段,但翻開《電路與電子技術/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電工電子基礎課程規劃教材》,我並沒有感到絲毫的畏懼。它沒有上來就拋齣晦澀難懂的理論公式,而是從最基礎的電學概念入手,比如電壓、電流、電阻這些看似簡單卻至關重要的概念,作者都用非常直觀的比喻和生活化的例子進行瞭解釋,讓我能夠迅速理解。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電路仿真軟件的介紹,雖然這本書本身沒有附帶光盤,也沒有詳細的軟件操作教程,但它通過精美的圖示和清晰的文字,讓我對如何利用這些工具來驗證理論知識有瞭初步的認識。它沒有直接教授我如何使用某個具體的仿真軟件,但卻激發瞭我主動去學習和探索這些工具的興趣。我曾嘗試過使用網上的一些免費仿真軟件,雖然磕磕絆絆,但書中的一些基本電路圖和概念,比如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電流電壓關係,給瞭我很大的啓發,讓我能夠對照著書本上的理論,一點點地去理解仿真結果。這種“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方式,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在培養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評分

我是一名希望能夠將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項目的學生,對於那些能夠啓發創新思維的教材,我總是格外關注。《電路與電子技術/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電工電子基礎課程規劃教材》在某種程度上,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書中關於數字電路的基本邏輯門和組閤邏輯電路的介紹,雖然沒有深入到CMOS工藝的細節,也沒有給齣具體的FPGA開發流程,但它通過對布爾代數和卡諾圖的講解,讓我看到瞭如何用邏輯來設計和分析數字係統。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組閤邏輯芯片(如編碼器、譯碼器)的介紹,它讓我看到瞭如何將多個輸入映射到多個輸齣,實現特定的功能。雖然書中沒有提供任何關於Verilog或VHDL語言的代碼示例,也沒有關於如何使用EDA工具進行綜閤和仿真的具體步驟,但它對這些基本概念的清晰闡述,無疑為我後續學習數字邏輯設計打下瞭良好的基礎。我曾嘗試著在腦海中設計一些簡單的組閤邏輯電路,比如一個簡單的交通燈控製器,雖然我無法在電腦上實現它,但書中的理論讓我能夠一步步地推導齣實現這個功能的邏輯錶達式。

評分

在學習過程中,我常常會思考如何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構建起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電路與電子技術/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電工電子基礎課程規劃教材》雖然作為一本基礎教材,並沒有提供大量高級的集成應用案例,但它在緒論部分對電工電子技術在各個領域的重要性的闡述,無疑是點睛之筆。它讓我明白瞭,我所學習的每一個基礎概念,無論是歐姆定律還是晶體管的工作原理,都並非孤立存在,而是構成瞭一個龐大而精密的電子技術世界的基礎。我特彆欣賞書中在結尾處對未來電子技術發展趨勢的展望,雖然它沒有提及具體的微控製器架構或者人工智能在電子領域的應用,但它讓我看到瞭這門學科的廣闊前景和無限可能。我曾嘗試在課後主動去瞭解一些與書本內容相關的更高級的技術,比如單片機在智能傢居中的應用,或者傳感器在物聯網中的角色,雖然這些內容超齣瞭本書的範疇,但正是書本中打下的基礎,讓我有能力去理解和探索這些更前沿的知識。它沒有給我現成的答案,但它激發瞭我不斷學習和追問的動力。

評分

作為一名對通信係統充滿嚮往的學生,我一直希望找到能夠連接基礎電路知識與更高級應用的書籍。《電路與電子技術/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電工電子基礎課程規劃教材》在這一點上,給我提供瞭一些模糊但珍貴的指引。書中關於信號與係統的一些初步介紹,雖然沒有深入到傅裏葉變換和拉普拉斯變換的復雜推導,也沒有提及采樣定理和數字濾波器的具體設計,但它通過對周期信號和非周期信號的描述,讓我對信號的特點有瞭一些初步的認識。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調幅(AM)和調頻(FM)的基本概念的介紹,雖然它沒有給齣詳細的調製解調電路圖,也沒有分析它們的優缺點,但它讓我明白瞭信號是如何被“改變”以便傳輸的。我曾嘗試在網上搜索一些關於射頻電路的信息,雖然很多內容都涉及到我還不熟悉的術語,但當我迴憶起書中對載波和信息信號的簡單描述時,我能夠更好地理解那些信息。這本書並沒有直接教授我如何設計一個收音機或者一個藍牙模塊,但它為我打開瞭一扇窗,讓我看到瞭基礎電學知識如何能夠服務於更廣闊的通信世界。

評分

作為一名對模擬電路有著強烈好奇心的工科生,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理解元器件工作原理的書。《電路與電子技術/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電工電子基礎課程規劃教材》在這一點上,可以說是讓我收獲良多。書中對二極管、三極管、場效應管等基本半導體器件的介紹,雖然沒有深入到半導體的物理結層麵,但它通過生動的圖解和清晰的邏輯,讓我明白瞭這些器件是如何“工作”的,它們在電路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們各自的特性。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晶體管放大電路的講解,雖然它沒有提供具體的電路設計實例,也沒有給齣詳細的元器件選型方法,但它通過對不同工作狀態的分析,讓我對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有瞭宏觀的認識。我曾嘗試著在實驗課上搭建簡單的晶體管放大電路,雖然一開始有些睏難,但當我迴憶起書本上關於偏置電路和信號耦閤的描述時,思路就清晰瞭很多。這本書並沒有直接教我如何去計算具體的電阻電容值來獲得特定的放大倍數,也沒有提供詳細的PCB設計指南,但它為我理解更復雜的模擬集成電路打下瞭堅實的基礎,讓我開始思考如何將這些基本單元組閤起來,實現更復雜的功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