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飞行计划/航线运输飞行员理论培训教材》由飞行计划介绍,燃油政策,CAP697——单发活塞式飞机(SEP1),CAP697——多发活塞式飞机(MEP1),CAP697——中程喷气式运输机(MRJT),CAP697——中程喷气式运输机——其它运行,杰普逊航路手册介绍,杰普逊航路手册——航路,杰普逊航路手册——高空等组成。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飞行计划介绍
简介
飞行计划文件
空中海里距离
给定真速的NAM/NGM公式
未给定真速的NAM/NGM公式
NAM/NGM练习题
NAM/NGM练习题答案
参考资料
CAP 697简介
定义
计算最大起飞质量
计算最大业载
计算起飞燃油
单位换算
第二章 燃油政策
燃油计划
燃油定义和燃油政策(JAR OPS 1.255、AMC OPS 1.255和IEM 1.255)
燃油总结
CCAR燃油政策
飞行中燃油检查
空中再次计划
飞行过程燃油图表
练习题
轻型飞机燃油仪表误差
第三章 CAP 697——单发活塞式飞机(SEP 1)
简介
飞机描述和数据(CAP 697第2节 第1页)
爬升时间、燃油和距离(CAP 697第2节 第3页)
推荐和经济巡航功率设置(CAP 697第2节 第4至7页)
航程图(CAP 697第2节 第8页)
航时图(CAP 697第2节 第9页)
SEP例题答案
第四章 CAP 697——多发活塞式飞机(MEP 1)
简介
飞机数据(CAP 697第3节 第1页)
航路爬升时间、燃油和距离(CAP 697第3节 第3页)
标准温度航程(CAP 697第3节 第4页)
功率设置和燃油流量(CAP 697第3节 第5页)
速度(CAP 697第3节 第6页)
航时(CAP 697第3节 第7页)
下降燃油、时间和距离(CAP 697第3节 第8页)
MEP例题答案
第五章 CAP 697——中程喷气式运输机(MRJT)
简介
飞机数据(CAP 697第4节 第1页)
定义
常量(CAP 697第4节 第1页)
最佳高度(CAP 697第4节 第1和2页)
最佳高度的计算(CAP 697第4节 第1和2页)
燃油损失(CAP 697第4节 第1页)
偏离最佳高度
短距离巡航高度(CAP 697第4节 第2页)
简化燃油计划(CAP 697第4节 第3至16页)
附加修正(CAP 697第4节 第3和4页)
第六章 CAP697——中程喷气式运输机(MRJT)——其他运行
第七章 杰普逊航路手册介绍
第八章 杰普逊航路手册介绍——航路
第九章 杰普逊航路手册介绍——高空
第十章 杰普逊航路手册介绍——ATC飞行计划
第十一章 杰普逊航路手册介绍——终端区
第十二章 杰普逊航路手册介绍——ED-6和VFR部分
第十三章 航空气象信息
第十四章 高空天气图
第十五章 等时点、安全返航点
第十六章 IFR飞行和燃油计划练习
前言/序言
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与美国杰普逊公司北京代表处以及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合作,编译出版了中国航线运输飞行员理论培训教材,共15本。本系列教材包括飞行原理、航空气象、人的因素、运行程序等与航线飞行有关的各个方面,并配有大量清晰的多为彩色的插图和表格。这是一套针对航线飞行员编写的十分有益的理论学习教材。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盛彪副理事长邀我作序,我欣然接受。
作为一名已经退休的老飞行员,看到中国民航的机队快速发展,一批又一批新飞行员健康、快速地成长,我发自内心地感到十分欣慰。
回顾自己的飞行经历以及近几年国际运输航空几次大的空难事故,我深感理论学习在航线飞行员成长过程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这套教材的面世,可谓是恰逢其时。
我们这一代飞行员,在机型理论学习上的经历可谓“冰火两重天”。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习飞行时,正值“文化大革命”,“火烧蓝皮书”风行一时,我甚至是一天理论都没有学就上飞机开始训练了。“文革”后期已经当了几年飞行教员的我,仅去广汉校部补了三个月的理论课。20世纪70年代末,改装“伊尔14”时我是在广汉校部学的理论,历时三个月。20世纪80年代初改装“三叉戟”时我去北京管理教导队学习理论,又是历时三个多月,经历了五次考试,几乎能够背下来飞机所有的油路、电路等。1985年去波音公司改装波音737,第一次接触幻灯片教学,很新鲜,理论学习的时间也不长,约三周时间,也不考试,就是做了一些选择题而已,当时感觉西方的改装机型理论学习比较实用。后来又有了“柏拉图”(应该是CBT教学的前身),1996年改装波音777时已全部是CBT教学。现在已发展到在网上CBT,自学70余个课时即可。现在回过头来看,两种不同的理论学习方法、考试方法虽然是各有千秋,但西方的理论学习是建立在学员之前有较深厚的基础知识功底,之后又能认真阅读相关手册、资料之上的。而我们在这之前、之后两个阶段都有不小差距,我们的教育方式基础是学生听老师讲,学生记笔记,不太善于自学。不少飞行员在改装结束之后,尤其是当了机长,仅有的理论书、手册也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选择题形式的考试,使学员的理论知识连不成系统,有点支离破碎。我们这方面的教材也很缺乏,尤其是针对大型喷气运输飞机的。飞行干部、飞行员都飞得十分繁忙,无暇参加理论知识的学习。各类手册不少,真正反复阅读并真正读懂的飞行员并不多。法航447航班的事故调查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仅凭失速警告和抖动想让飞行员意识到失速是很难的,这就要求飞行员之前有足够的失速经验,仅对情景、飞机知识(飞机的各种保护模式)以及飞行特性有最基本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但航空公司飞行员当前培训情况的检查结果表明,飞行员并没有掌握保持这种技能。”波音的飞行机组训练手册中指出:“基础的空气动力知识是最重要的,以及对飞机各系统的综合认识下的飞机操纵特点,是处理飞机特殊情况的关键。”
1989年7月19日,阿尔·海恩机长处理DC-10飞机故障的成功案例,以及近年发生的CZ214、Q28501、EK521事故,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希望飞行员们认真查看上面的事故和事故调查报告。
希望这套书的面世,能为飞行员们提供自学的途径。飞行是飞行员一生的职业,保证航空安全不仅是为自己和家人负责,更是为机上那么多乘客负责。保证航空安全是我们的最高职责。
《飞行计划/航线运输飞行员理论培训教材》是为有志于成为航线运输飞行员的学员量身打造的专业理论学习指南。本书系统性地涵盖了民航飞行所需的各项核心理论知识,旨在帮助读者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顺利通过航线运输飞行员(ATPL)理论考试奠定坚实基础。 本书内容详尽,结构清晰,涵盖以下主要领域: 一、航空法规与空中交通管制(Air Law & Air Traffic Control): 国际民航组织(ICAO)标准与建议措施: 深入解析ICAO的Annexes,包括航空器适航、飞行人员执照、空中交通服务、气象服务、航空情报服务等关键领域。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 全面介绍与航线运输飞行员执照相关的中国民航规章,如CCAR-61部(民用航空器驾驶员、领航员、航空乘务员、地面oradiotelefonista执照管理规则)、CCAR-91部(一般运行规则)等。 航空器注册与标识: 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航空器的注册标志、呼号分配规则。 国际与国内空域划分: 学习不同类别空域的特性、运行限制以及相关的管制程序。 飞行管制员职责与通信: 理解空中交通管制员的主要职责,掌握航空通信的基本原则、常用术语和程序。 搜索与救援(SAR): 学习航空器搜救的组织、程序和协调机制。 航空安全管理: 探讨安全管理体系(SMS)的基本概念、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事故原因调查与报告等。 侵权行为与合同法(初步): 了解航空运输中可能涉及的初步法律概念。 二、航空器通用知识(Aircraft General Knowledge): 航空器结构与系统: 机身(Airframe): 学习机身的材料、结构设计、载荷分布、主要部件(如翼、尾翼、机身)的功用和维护。 动力装置(Powerplant): 详细介绍活塞式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类型、性能参数、维护要点以及燃油系统。 飞机系统(Aircraft Systems): 液压系统(Hydraulic System): 工作原理、组成部分、常见故障及排除。 电气系统(Electrical System): 发电机、蓄电池、配电系统、航空电子设备供电原理。 燃油系统(Fuel System): 油箱、燃油泵、燃油管路、燃油指示系统、燃油消耗与平衡。 操纵系统(Flight Control System): 机械操纵、液压助力操纵、电传操纵(Fly-by-Wire)原理,操纵面的功用(副翼、升降舵、方向舵、襟翼、扰流板等)。 起落架系统(Landing Gear System): 型式、收放机构、刹车系统、防滑系统(ABS)。 增压与空调系统(Pressurization & Air Conditioning): 工作原理、舱内压力控制、氧气系统。 防冰与除冰系统(Anti-icing & De-icing Systems): 翼面、发动机进气道、风挡的防冰除冰方法。 消防系统(Fire Fighting System): 发动机、货舱、驾驶舱的灭火原理和装置。 航空器性能(Aircraft Performance): 起飞性能(Takeoff Performance): 影响起飞性能的因素(如大气条件、航空器重量、跑道长度、跑道状况、襟翼设置),起飞距离的计算与分析。 爬升性能(Climb Performance): 爬升率、爬升梯度、影响爬升性能的因素。 巡航性能(Cruise Performance): 燃油消耗率、巡航高度的选择、巡航距离的计算。 下降与着陆性能(Descent & Landing Performance): 下降率、着陆距离、影响着陆距离的因素。 空中机动性(Maneuverability): 飞机的转弯性能、失速特性。 三、飞行性能与计划(Flight Performance & Planning): 空气动力学(Aerodynamics): 基本原理: 伯努利原理、牛顿第三定律在航空中的应用。 升力与阻力: 翼型特性、迎角、马赫数、翼展、展弦比对升力和阻力的影响。 推力与重力: 发动机推力特性、飞机重量的影响。 稳定与操纵性(Stability & Control): 纵向、横向、航向稳定性;各种操纵面的作用;平飞、爬升、下降、转弯时的气动力变化。 高空飞行特性: 稀薄空气对升力、阻力、推力的影响。 跨音速与超音速飞行(初步): 激波、音障、超音速气动特性。 气象学(Meteorology): 大气结构与组成: 大气分层、气压、温度、湿度、风的垂直分布。 气压与高度: 标准大气模型、实际大气与标准大气偏差、高度的定义(指示空速高度、绝对高度、密度高度、真高度)。 风: 影响风的因素(气压梯度力、科氏力、摩擦力)、地形对风的影响、局地风(海陆风、谷山风)、高空风(急流)。 云: 云的形成、分类、识别及其对飞行的影响(如颠簸、低能见度)。 降水: 不同类型降水(雨、雪、冰雹)对飞行的影响,对流雨、层状雨。 雷暴(Thunderstorms): 雷暴的形成、结构、危险(闪电、颠簸、大风、冰雹、强降水、龙卷风),飞行规避策略。 积冰(Icing): 结冰的类型、形成条件、对飞机性能的影响、防冰除冰措施。 能见度: 雾、霾、烟、沙尘暴等低能见度天气及其对起降的影响。 大气湍流(Turbulence): 晴空颠簸、热力颠簸、机械颠簸、航迹颠簸、发动机尾流颠簸。 风切变(Wind Shear): 原因、识别、对飞行的影响(尤其是在起降阶段)、规避方法。 气象预报: 国际标准天气报告(METAR)、航线天气预报(TAF)、雷达回波图、卫星云图、高空图(等压面图)。 飞行中的气象服务: 如何获取和利用气象信息。 导航(Navigation): 基本导航概念: 方向、方位、距离、速度、航迹、地速、空速。 地球坐标系统: 经纬度、大圆航线、小圆航线。 磁罗盘与陀螺罗盘: 工作原理、磁差、罗盘误差(周转差、加速误差)。 导航仪表: 指示空速表、高度表、升降速度表、地速指示器(HSI)、自动驾驶仪(Autopilot)、飞行管理计算机(FMC)的基本原理和使用。 无线电导航: VOR(甚高频全向信标): 工作原理、测定飞机位置的方法、VOR仪表的使用。 DME(测距仪): 工作原理、测量飞机与VOR站的距离。 NDB(无方向信标): 工作原理、特点、局限性。 ILS(仪表着陆系统): 局部指示器(Localizer)、下滑道指示器(Glideslope)、指点标(Marker Beacon)的工作原理、仪表着陆程序的执行。 卫星导航(GNSS): GPS、GLONASS、Galileo等系统的基本原理、工作模式、导航精度。 惯性导航系统(INS/IRS): 工作原理、优点、局限性。 航路点(Waypoints)与航线(Routes): VFR航线、IFR航线、RNAV(Area Navigation)航线。 飞行计划制定: 航线选择、燃油计算、载荷平衡(Load and Balance)、天气考量、备降场选择。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ATFM): 了解其目的和基本原则。 四、飞行员操作(Pilot Operations): 航空通信(Radiotelephony): 标准术语与程序: 国际通用的航空通信短语、通话程序(报话、接收、确认)。 与ATC的通信: 起飞前、爬升、巡航、下降、进近、着陆阶段的通信内容。 与其他航空器的通信: 报告位置、意图。 紧急通信: Mayday、Pan-Pan程序的运用。 飞行仪表使用(Instruments Use): 起飞与爬升阶段: 监控空速、高度、爬升率、发动机参数、航向。 巡航阶段: 监控燃油、燃油消耗率、导航信息、天气信息。 下降与进近阶段: 精确控制空速、高度、下滑角、航向,密切关注ILS或RNAV进近信息。 着陆阶段: 稳定进近、接地、减速、滑跑。 恶劣天气下的操作: 如低能见度、颠簸、积冰等情况下的仪表飞行(IFR)操作原则。 失速与螺旋(Stall & Spin): 失速的定义与产生原因: 空速、迎角、临界迎角。 失速的迹象与警告: 操纵感、声音、仪表指示。 不同构型下的失速特性: 如起飞、爬升、巡航、进近、着陆等。 失速后的恢复程序: 关键步骤(减小迎角、加大推力、配平)。 螺旋(Spin): 产生原因、识别、恢复程序(本书主要介绍其理论概念,对于螺旋的实际操作,通常在单发和轻型飞机的培训中更为侧重)。 异常与紧急情况处理(Abnormal & Emergency Procedures): 发动机故障: 单发失效、双发失效、空中停车、反推故障。 操纵系统故障: 液压失效、电传失效。 起落架故障: 收放受阻、单轮未放。 火警: 发动机火警、货舱火警。 座舱失压: 氧气系统使用、下降规程。 颠簸: 应对强颠簸的方法。 导航系统失效: 备用导航方法。 通信失效: 紧急通信与规避程序。 跑道侵入(Runway Incursion): 预防与应对。 迫降(Forced Landing)与空中解体(Air Disintegration): 理论知识与决策。 五、航空生理与心理学(Human Performance & Psychology): 人因工程(Human Factors): 感知与认知: 信息处理过程、注意力、记忆、决策。 疲劳: 疲劳的原因、影响、管理与预防。 压力: 压力的来源、对飞行员表现的影响、应对策略。 态势感知(Situational Awareness): 定义、重要性、影响因素、提高方法。 团队合作与沟通: 机组协作(CRM - Crew Resource Management)的重要性、有效沟通技巧。 错误(Errors)与违章(Violations): 错误的原因、分类、管理。 自动化系统: 自动化系统的优点、局限性、如何与自动化系统协同工作。 航空生理学: 高空生理: 低氧反应、缺氧的症状与预防。 加速度: G力对人体的影响(红视、黑视、晕厥)、积极G与消极G。 空间定向障碍: 内耳前庭系统的作用、在无参照物飞行中的迷失方向感、如何依赖仪表。 时差(Jet Lag): 生物钟紊乱、应对与恢复。 视觉: 飞行员的视力要求、视觉陷阱、颜色感知。 听觉: 噪音对听力的影响、沟通的可靠性。 航空心理学: 风险管理: 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的心理过程。 决策制定: 理性决策与直觉决策、如何做出最佳决策。 心理健康: 保持积极心态、应对飞行压力。 本书以清晰的语言、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航线运输飞行员理论培训的各个知识点。每个章节都经过精心编排,旨在帮助学员系统掌握核心理论,理解航空运行的复杂性,并为未来的实际飞行操作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通过本书的学习,学员将能够全面提升航空知识水平,自信地迎接ATPL理论考试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