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計劃/航綫運輸飛行員理論培訓教材

飛行計劃/航綫運輸飛行員理論培訓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肖艷平,瀋澤江,孫慧 編
圖書標籤:
  • 飛行計劃
  • 航綫運輸
  • 飛行員培訓
  • 理論教材
  • 航空知識
  • 飛行技術
  • 航綫規劃
  • 飛行安全
  • 民航飛行
  • 航空理論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大連海事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3235254
版次:1
商品編碼:12256679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航綫運輸飛行員理論培訓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03
字數:386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飛行計劃/航綫運輸飛行員理論培訓教材》由飛行計劃介紹,燃油政策,CAP697——單發活塞式飛機(SEP1),CAP697——多發活塞式飛機(MEP1),CAP697——中程噴氣式運輸機(MRJT),CAP697——中程噴氣式運輸機——其它運行,傑普遜航路手冊介紹,傑普遜航路手冊——航路,傑普遜航路手冊——高空等組成。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飛行計劃介紹
簡介
飛行計劃文件
空中海裏距離
給定真速的NAM/NGM公式
未給定真速的NAM/NGM公式
NAM/NGM練習題
NAM/NGM練習題答案
參考資料
CAP 697簡介
定義
計算最大起飛質量
計算最大業載
計算起飛燃油
單位換算

第二章 燃油政策
燃油計劃
燃油定義和燃油政策(JAR OPS 1.255、AMC OPS 1.255和IEM 1.255)
燃油總結
CCAR燃油政策
飛行中燃油檢查
空中再次計劃
飛行過程燃油圖錶
練習題
輕型飛機燃油儀錶誤差

第三章 CAP 697——單發活塞式飛機(SEP 1)
簡介
飛機描述和數據(CAP 697第2節 第1頁)
爬升時間、燃油和距離(CAP 697第2節 第3頁)
推薦和經濟巡航功率設置(CAP 697第2節 第4至7頁)
航程圖(CAP 697第2節 第8頁)
航時圖(CAP 697第2節 第9頁)
SEP例題答案

第四章 CAP 697——多發活塞式飛機(MEP 1)
簡介
飛機數據(CAP 697第3節 第1頁)
航路爬升時間、燃油和距離(CAP 697第3節 第3頁)
標準溫度航程(CAP 697第3節 第4頁)
功率設置和燃油流量(CAP 697第3節 第5頁)
速度(CAP 697第3節 第6頁)
航時(CAP 697第3節 第7頁)
下降燃油、時間和距離(CAP 697第3節 第8頁)
MEP例題答案

第五章 CAP 697——中程噴氣式運輸機(MRJT)
簡介
飛機數據(CAP 697第4節 第1頁)
定義
常量(CAP 697第4節 第1頁)
最佳高度(CAP 697第4節 第1和2頁)
最佳高度的計算(CAP 697第4節 第1和2頁)
燃油損失(CAP 697第4節 第1頁)
偏離最佳高度
短距離巡航高度(CAP 697第4節 第2頁)
簡化燃油計劃(CAP 697第4節 第3至16頁)
附加修正(CAP 697第4節 第3和4頁)

第六章 CAP697——中程噴氣式運輸機(MRJT)——其他運行
第七章 傑普遜航路手冊介紹
第八章 傑普遜航路手冊介紹——航路
第九章 傑普遜航路手冊介紹——高空
第十章 傑普遜航路手冊介紹——ATC飛行計劃
第十一章 傑普遜航路手冊介紹——終端區
第十二章 傑普遜航路手冊介紹——ED-6和VFR部分
第十三章 航空氣象信息
第十四章 高空天氣圖
第十五章 等時點、安全返航點
第十六章 IFR飛行和燃油計劃練習

前言/序言

  中國民航飛行員協會與美國傑普遜公司北京代錶處以及大連海事大學齣版社閤作,編譯齣版瞭中國航綫運輸飛行員理論培訓教材,共15本。本係列教材包括飛行原理、航空氣象、人的因素、運行程序等與航綫飛行有關的各個方麵,並配有大量清晰的多為彩色的插圖和錶格。這是一套針對航綫飛行員編寫的十分有益的理論學習教材。中國民航飛行員協會盛彪副理事長邀我作序,我欣然接受。
  作為一名已經退休的老飛行員,看到中國民航的機隊快速發展,一批又一批新飛行員健康、快速地成長,我發自內心地感到十分欣慰。
  迴顧自己的飛行經曆以及近幾年國際運輸航空幾次大的空難事故,我深感理論學習在航綫飛行員成長過程中的必要性與重要性。這套教材的麵世,可謂是恰逢其時。
  我們這一代飛行員,在機型理論學習上的經曆可謂“冰火兩重天”。20世紀60年代開始學習飛行時,正值“文化大革命”,“火燒藍皮書”風行一時,我甚至是一天理論都沒有學就上飛機開始訓練瞭。“文革”後期已經當瞭幾年飛行教員的我,僅去廣漢校部補瞭三個月的理論課。20世紀70年代末,改裝“伊爾14”時我是在廣漢校部學的理論,曆時三個月。20世紀80年代初改裝“三叉戟”時我去北京管理教導隊學習理論,又是曆時三個多月,經曆瞭五次考試,幾乎能夠背下來飛機所有的油路、電路等。1985年去波音公司改裝波音737,第一次接觸幻燈片教學,很新鮮,理論學習的時間也不長,約三周時間,也不考試,就是做瞭一些選擇題而已,當時感覺西方的改裝機型理論學習比較實用。後來又有瞭“柏拉圖”(應該是CBT教學的前身),1996年改裝波音777時已全部是CBT教學。現在已發展到在網上CBT,自學70餘個課時即可。現在迴過頭來看,兩種不同的理論學習方法、考試方法雖然是各有韆鞦,但西方的理論學習是建立在學員之前有較深厚的基礎知識功底,之後又能認真閱讀相關手冊、資料之上的。而我們在這之前、之後兩個階段都有不小差距,我們的教育方式基礎是學生聽老師講,學生記筆記,不太善於自學。不少飛行員在改裝結束之後,尤其是當瞭機長,僅有的理論書、手冊也都“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瞭。選擇題形式的考試,使學員的理論知識連不成係統,有點支離破碎。我們這方麵的教材也很缺乏,尤其是針對大型噴氣運輸飛機的。飛行乾部、飛行員都飛得十分繁忙,無暇參加理論知識的學習。各類手冊不少,真正反復閱讀並真正讀懂的飛行員並不多。法航447航班的事故調查報告中有這樣一段話:“僅憑失速警告和抖動想讓飛行員意識到失速是很難的,這就要求飛行員之前有足夠的失速經驗,僅對情景、飛機知識(飛機的各種保護模式)以及飛行特性有最基本的認識是遠遠不夠的。但航空公司飛行員當前培訓情況的檢查結果錶明,飛行員並沒有掌握保持這種技能。”波音的飛行機組訓練手冊中指齣:“基礎的空氣動力知識是最重要的,以及對飛機各係統的綜閤認識下的飛機操縱特點,是處理飛機特殊情況的關鍵。”
  1989年7月19日,阿爾·海恩機長處理DC-10飛機故障的成功案例,以及近年發生的CZ214、Q28501、EK521事故,從正反兩方麵證明瞭理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希望飛行員們認真查看上麵的事故和事故調查報告。
  希望這套書的麵世,能為飛行員們提供自學的途徑。飛行是飛行員一生的職業,保證航空安全不僅是為自己和傢人負責,更是為機上那麼多乘客負責。保證航空安全是我們的最高職責。
《飛行計劃/航綫運輸飛行員理論培訓教材》是為有誌於成為航綫運輸飛行員的學員量身打造的專業理論學習指南。本書係統性地涵蓋瞭民航飛行所需的各項核心理論知識,旨在幫助讀者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為順利通過航綫運輸飛行員(ATPL)理論考試奠定堅實基礎。 本書內容詳盡,結構清晰,涵蓋以下主要領域: 一、航空法規與空中交通管製(Air Law & Air Traffic Control): 國際民航組織(ICAO)標準與建議措施: 深入解析ICAO的Annexes,包括航空器適航、飛行人員執照、空中交通服務、氣象服務、航空情報服務等關鍵領域。 中國民用航空規章(CCAR): 全麵介紹與航綫運輸飛行員執照相關的中國民航規章,如CCAR-61部(民用航空器駕駛員、領航員、航空乘務員、地麵oradiotelefonista執照管理規則)、CCAR-91部(一般運行規則)等。 航空器注冊與標識: 瞭解不同國傢和地區航空器的注冊標誌、呼號分配規則。 國際與國內空域劃分: 學習不同類彆空域的特性、運行限製以及相關的管製程序。 飛行管製員職責與通信: 理解空中交通管製員的主要職責,掌握航空通信的基本原則、常用術語和程序。 搜索與救援(SAR): 學習航空器搜救的組織、程序和協調機製。 航空安全管理: 探討安全管理體係(SMS)的基本概念、危險源識彆與風險評估、事故原因調查與報告等。 侵權行為與閤同法(初步): 瞭解航空運輸中可能涉及的初步法律概念。 二、航空器通用知識(Aircraft General Knowledge): 航空器結構與係統: 機身(Airframe): 學習機身的材料、結構設計、載荷分布、主要部件(如翼、尾翼、機身)的功用和維護。 動力裝置(Powerplant): 詳細介紹活塞式發動機、渦輪噴氣發動機、渦輪風扇發動機、渦輪螺鏇槳發動機的工作原理、類型、性能參數、維護要點以及燃油係統。 飛機係統(Aircraft Systems): 液壓係統(Hydraulic System): 工作原理、組成部分、常見故障及排除。 電氣係統(Electrical System): 發電機、蓄電池、配電係統、航空電子設備供電原理。 燃油係統(Fuel System): 油箱、燃油泵、燃油管路、燃油指示係統、燃油消耗與平衡。 操縱係統(Flight Control System): 機械操縱、液壓助力操縱、電傳操縱(Fly-by-Wire)原理,操縱麵的功用(副翼、升降舵、方嚮舵、襟翼、擾流闆等)。 起落架係統(Landing Gear System): 型式、收放機構、刹車係統、防滑係統(ABS)。 增壓與空調係統(Pressurization & Air Conditioning): 工作原理、艙內壓力控製、氧氣係統。 防冰與除冰係統(Anti-icing & De-icing Systems): 翼麵、發動機進氣道、風擋的防冰除冰方法。 消防係統(Fire Fighting System): 發動機、貨艙、駕駛艙的滅火原理和裝置。 航空器性能(Aircraft Performance): 起飛性能(Takeoff Performance): 影響起飛性能的因素(如大氣條件、航空器重量、跑道長度、跑道狀況、襟翼設置),起飛距離的計算與分析。 爬升性能(Climb Performance): 爬升率、爬升梯度、影響爬升性能的因素。 巡航性能(Cruise Performance): 燃油消耗率、巡航高度的選擇、巡航距離的計算。 下降與著陸性能(Descent & Landing Performance): 下降率、著陸距離、影響著陸距離的因素。 空中機動性(Maneuverability): 飛機的轉彎性能、失速特性。 三、飛行性能與計劃(Flight Performance & Planning): 空氣動力學(Aerodynamics): 基本原理: 伯努利原理、牛頓第三定律在航空中的應用。 升力與阻力: 翼型特性、迎角、馬赫數、翼展、展弦比對升力和阻力的影響。 推力與重力: 發動機推力特性、飛機重量的影響。 穩定與操縱性(Stability & Control): 縱嚮、橫嚮、航嚮穩定性;各種操縱麵的作用;平飛、爬升、下降、轉彎時的氣動力變化。 高空飛行特性: 稀薄空氣對升力、阻力、推力的影響。 跨音速與超音速飛行(初步): 激波、音障、超音速氣動特性。 氣象學(Meteorology): 大氣結構與組成: 大氣分層、氣壓、溫度、濕度、風的垂直分布。 氣壓與高度: 標準大氣模型、實際大氣與標準大氣偏差、高度的定義(指示空速高度、絕對高度、密度高度、真高度)。 風: 影響風的因素(氣壓梯度力、科氏力、摩擦力)、地形對風的影響、局地風(海陸風、榖山風)、高空風(急流)。 雲: 雲的形成、分類、識彆及其對飛行的影響(如顛簸、低能見度)。 降水: 不同類型降水(雨、雪、冰雹)對飛行的影響,對流雨、層狀雨。 雷暴(Thunderstorms): 雷暴的形成、結構、危險(閃電、顛簸、大風、冰雹、強降水、龍捲風),飛行規避策略。 積冰(Icing): 結冰的類型、形成條件、對飛機性能的影響、防冰除冰措施。 能見度: 霧、霾、煙、沙塵暴等低能見度天氣及其對起降的影響。 大氣湍流(Turbulence): 晴空顛簸、熱力顛簸、機械顛簸、航跡顛簸、發動機尾流顛簸。 風切變(Wind Shear): 原因、識彆、對飛行的影響(尤其是在起降階段)、規避方法。 氣象預報: 國際標準天氣報告(METAR)、航綫天氣預報(TAF)、雷達迴波圖、衛星雲圖、高空圖(等壓麵圖)。 飛行中的氣象服務: 如何獲取和利用氣象信息。 導航(Navigation): 基本導航概念: 方嚮、方位、距離、速度、航跡、地速、空速。 地球坐標係統: 經緯度、大圓航綫、小圓航綫。 磁羅盤與陀螺羅盤: 工作原理、磁差、羅盤誤差(周轉差、加速誤差)。 導航儀錶: 指示空速錶、高度錶、升降速度錶、地速指示器(HSI)、自動駕駛儀(Autopilot)、飛行管理計算機(FMC)的基本原理和使用。 無綫電導航: VOR(甚高頻全嚮信標): 工作原理、測定飛機位置的方法、VOR儀錶的使用。 DME(測距儀): 工作原理、測量飛機與VOR站的距離。 NDB(無方嚮信標): 工作原理、特點、局限性。 ILS(儀錶著陸係統): 局部指示器(Localizer)、下滑道指示器(Glideslope)、指點標(Marker Beacon)的工作原理、儀錶著陸程序的執行。 衛星導航(GNSS): GPS、GLONASS、Galileo等係統的基本原理、工作模式、導航精度。 慣性導航係統(INS/IRS): 工作原理、優點、局限性。 航路點(Waypoints)與航綫(Routes): VFR航綫、IFR航綫、RNAV(Area Navigation)航綫。 飛行計劃製定: 航綫選擇、燃油計算、載荷平衡(Load and Balance)、天氣考量、備降場選擇。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ATFM): 瞭解其目的和基本原則。 四、飛行員操作(Pilot Operations): 航空通信(Radiotelephony): 標準術語與程序: 國際通用的航空通信短語、通話程序(報話、接收、確認)。 與ATC的通信: 起飛前、爬升、巡航、下降、進近、著陸階段的通信內容。 與其他航空器的通信: 報告位置、意圖。 緊急通信: Mayday、Pan-Pan程序的運用。 飛行儀錶使用(Instruments Use): 起飛與爬升階段: 監控空速、高度、爬升率、發動機參數、航嚮。 巡航階段: 監控燃油、燃油消耗率、導航信息、天氣信息。 下降與進近階段: 精確控製空速、高度、下滑角、航嚮,密切關注ILS或RNAV進近信息。 著陸階段: 穩定進近、接地、減速、滑跑。 惡劣天氣下的操作: 如低能見度、顛簸、積冰等情況下的儀錶飛行(IFR)操作原則。 失速與螺鏇(Stall & Spin): 失速的定義與産生原因: 空速、迎角、臨界迎角。 失速的跡象與警告: 操縱感、聲音、儀錶指示。 不同構型下的失速特性: 如起飛、爬升、巡航、進近、著陸等。 失速後的恢復程序: 關鍵步驟(減小迎角、加大推力、配平)。 螺鏇(Spin): 産生原因、識彆、恢復程序(本書主要介紹其理論概念,對於螺鏇的實際操作,通常在單發和輕型飛機的培訓中更為側重)。 異常與緊急情況處理(Abnormal & Emergency Procedures): 發動機故障: 單發失效、雙發失效、空中停車、反推故障。 操縱係統故障: 液壓失效、電傳失效。 起落架故障: 收放受阻、單輪未放。 火警: 發動機火警、貨艙火警。 座艙失壓: 氧氣係統使用、下降規程。 顛簸: 應對強顛簸的方法。 導航係統失效: 備用導航方法。 通信失效: 緊急通信與規避程序。 跑道侵入(Runway Incursion): 預防與應對。 迫降(Forced Landing)與空中解體(Air Disintegration): 理論知識與決策。 五、航空生理與心理學(Human Performance & Psychology): 人因工程(Human Factors): 感知與認知: 信息處理過程、注意力、記憶、決策。 疲勞: 疲勞的原因、影響、管理與預防。 壓力: 壓力的來源、對飛行員錶現的影響、應對策略。 態勢感知(Situational Awareness): 定義、重要性、影響因素、提高方法。 團隊閤作與溝通: 機組協作(CRM - Crew Resource Management)的重要性、有效溝通技巧。 錯誤(Errors)與違章(Violations): 錯誤的原因、分類、管理。 自動化係統: 自動化係統的優點、局限性、如何與自動化係統協同工作。 航空生理學: 高空生理: 低氧反應、缺氧的癥狀與預防。 加速度: G力對人體的影響(紅視、黑視、暈厥)、積極G與消極G。 空間定嚮障礙: 內耳前庭係統的作用、在無參照物飛行中的迷失方嚮感、如何依賴儀錶。 時差(Jet Lag): 生物鍾紊亂、應對與恢復。 視覺: 飛行員的視力要求、視覺陷阱、顔色感知。 聽覺: 噪音對聽力的影響、溝通的可靠性。 航空心理學: 風險管理: 識彆、評估和控製風險的心理過程。 決策製定: 理性決策與直覺決策、如何做齣最佳決策。 心理健康: 保持積極心態、應對飛行壓力。 本書以清晰的語言、嚴謹的邏輯和豐富的實例,深入淺齣地講解瞭航綫運輸飛行員理論培訓的各個知識點。每個章節都經過精心編排,旨在幫助學員係統掌握核心理論,理解航空運行的復雜性,並為未來的實際飛行操作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通過本書的學習,學員將能夠全麵提升航空知識水平,自信地迎接ATPL理論考試的挑戰。

用戶評價

評分

在閱讀過程中,我被書中精煉的語言所吸引。作者沒有使用過多華而不實的修辭,而是采用瞭一種直接、客觀、邏輯性極強的敘述方式。這種風格對於學習如此復雜的專業知識來說至關重要,它最大程度地減少瞭理解上的障礙,讓讀者能夠專注於知識本身。即便是涉及復雜的數學公式和物理定律,作者也力求用最簡潔明瞭的語言進行解釋,並通過大量的圖錶和實例來輔助說明。我特彆欣賞書中對一些關鍵概念的反復強調和不同角度的闡釋,這種“循序漸進,反復鞏固”的教學策略,對於我們這些非科班齣身的學員來說,無疑是極大的福音。它讓我在麵對龐大的知識體係時,不再感到無所適從,而是能一步一個腳印地掌握核心要義。

評分

本書的章節之間過渡自然,邏輯清晰,仿佛是一條精心鋪設的知識長廊,引導讀者一步步走嚮知識的深處。從最基礎的空氣動力學原理,到復雜的飛行儀錶解讀,再到宏觀的航綫規劃和天氣預報應用,知識點的連接和遞進都顯得如此流暢。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導航係統”的章節,它詳細介紹瞭多種導航方式的原理、優缺點以及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並且通過大量的實例來模擬實際導航過程中的復雜情況。這種結構化的知識呈現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學習難度,讓我能夠更係統、更深入地理解各個知識闆塊之間的內在聯係。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在第一眼瞥見時,便以一種沉靜而專業的氣質吸引瞭我。深邃的藍色作為主色調,如同廣闊無垠的天空,暗示著書中蘊含的知識深度與廣度。書名“飛行計劃/航綫運輸飛行員理論培訓教材”幾個字,以清晰、硬朗的字體呈現,字體間的留白恰到好處,既顯莊重又不失現代感,仿佛是通往專業領域的一道堅實門檻。封麵上沒有任何花哨的裝飾,僅有幾筆簡潔的綫條勾勒齣飛機翼尖劃過雲層的意象,這種極簡的設計風格,恰恰傳達瞭一種對知識本身的尊重,以及對嚴謹學風的追求。它沒有試圖用華麗的圖片或口號來嘩眾取寵,而是直接瞭當地嚮讀者宣告其核心價值:這是一本嚴肅、係統、麵嚮專業飛行員培訓的書籍。

評分

打開書頁,撲麵而來的是一種嚴謹而有序的知識編排。從目錄的結構來看,它涵蓋瞭航空理論的各個核心領域,從空氣動力學的基礎原理,到氣象學的復雜變化,再到導航學的精妙計算,以及飛機係統和性能的深度解析。每一章節的標題都精準地概括瞭其內容,字裏行間流露齣作者對知識體係的深刻理解和對教學方法的精心打磨。我尤其留意到其中關於“飛行管理”和“人為因素”的部分,這部分內容在許多初級讀物中常常被簡化處理,而在這裏卻得到瞭詳盡的闡述,這錶明瞭本書的先進性和對現代飛行安全理念的契閤。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引導,教導讀者如何將零散的理論知識融會貫通,形成完整的飛行決策能力。

評分

本書在內容深度和廣度上的權衡,做到瞭令人信服的平衡。它在講解基礎原理時,絕不敷衍瞭事,而是深入剖析其背後的科學依據,同時又不會過度陷入過於偏僻的細節,而是始終圍繞著“航綫運輸飛行員”的實際需求展開。例如,在討論飛機性能時,它不僅列齣瞭各種參數,更詳細解釋瞭這些參數在實際飛行中對航綫規劃、燃油消耗和載荷分配的影響。這種“理論聯係實際”的教學模式,讓我深刻體會到學習這些知識的真正意義,不僅僅是為瞭通過考試,更是為瞭在未來的實際操作中做齣最安全、最有效的決策。

評分

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能感受到作者作為一名資深飛行員或資深教育者的深厚底蘊。字裏行間透露齣的不僅是紮實的專業知識,更是一種對航空事業的熱愛和對培訓下一代飛行員的責任感。他們在闡述復雜的概念時,總能用一種過來人的口吻,分享一些寶貴的實踐經驗和“內行”的見解。例如,在講解“飛機姿態指示器”的工作原理時,作者並非僅僅停留在機械原理的層麵,而是進一步闡述瞭在復雜天氣下,飛行員如何正確解讀姿態信息,避免産生“定嚮失能”。這種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的講解方式,讓學習過程充滿瞭啓發性。

評分

這本書的插圖和圖錶運用,達到瞭令人驚嘆的專業水準。它們並非簡單的裝飾,而是作為理解復雜概念的“第二語言”。那些精確繪製的空氣動力學示意圖,清晰地展示瞭氣流如何作用於機翼;氣象圖則直觀地描繪瞭不同天氣現象的形成和演變;航綫規劃的圖示,更是將復雜的航綫設計過程分解成易於理解的步驟。我反復研究瞭其中關於“儀錶工作原理”的圖解,那些精密的機械結構和電子信號的傳遞過程,被描繪得一覽無餘。這些圖錶不僅具有極強的教育意義,更在視覺上提供瞭極大的衝擊力,讓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可感,極大地提升瞭學習的效率和趣味性。

評分

不得不提的是,這本書對於“安全”這一核心理念的貫穿和強調。從風險評估到應急程序,再到人為因素的影響,書中幾乎在每一個章節都反復提及安全的重要性,並將其與具體的技術知識緊密結閤。我尤其被其中關於“飛行員判斷失誤”的案例分析所震撼,作者並沒有簡單地指責,而是深入剖析瞭導緻失誤的心理、生理和環境因素,並提齣瞭相應的預防措施。這種以人為本、注重預防的理念,遠遠超齣瞭單純的技術培訓範疇,而是在培養一種全麵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感,這對於任何一名渴望成為優秀飛行員的人來說,都是無價的。

評分

本書的語言風格,可以說是嚴謹與生動的完美結閤。雖然內容是專業教材,但作者巧妙地避免瞭枯燥的術語堆砌,而是用一種既準確又易於理解的方式進行闡述。即使是對於一些初學者來說難以理解的物理現象,書中也通過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來輔助說明。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空中交通管製”的部分,作者將 ATC 的復雜指令係統,通過模擬對話和情景分析的方式呈現齣來,讓我在理解其基本原則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實際通話中的緊張與高效。這種“寓教於樂”的教學方式,讓我在學習過程中保持瞭高度的專注和興趣。

評分

對於一本理論培訓教材而言,這本書在設計上的細節也令人稱道。紙張的質感良好,印刷清晰,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書本的尺寸適中,便於攜帶和翻閱。每一頁的排版都井井有條,無論是文字、公式還是圖錶,都占據瞭恰當的空間,沒有絲毫擁擠或浪費的感覺。我注意到書中還設有空白頁,方便我在閱讀過程中進行筆記和思考。這些看似微小的細節,都體現瞭齣版方和作者對讀者體驗的重視,使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載體,更是一本真正能夠陪伴讀者學習、成長的良師益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