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電氣工程師自學成纔手冊》分為基礎篇、提高篇、精通篇三冊。本書為精通篇,主要包括PLC入門與實踐操作,三菱FX係列PLC硬件接綫和軟元件說明,三菱PLC編程與仿真軟件的使用,基本梯形圖元件與指令的使用及實例,步進指令的使用及實例,應用指令的使用舉例,模擬量模塊的使用,PLC通信,變頻器的使用,變頻器的典型控製功能及應用電路,變頻器的選用、安裝與維護,PLC與變頻器的綜閤應用,觸摸屏與PLC的綜閤應用,交流伺服係統的組成與原理,三菱通用伺服驅動器的硬件係統,三菱伺服驅動器的顯示操作與參數設置,伺服驅動器三種工作模式的應用舉例與標準接綫,步進電機與步進驅動器的使用及應用實例,三菱定位模塊的使用等內容。
作者簡介
蔡杏山,電子電工類暢銷書作者,常年工作於教學一綫,已編著齣版《電子元器件知識與實踐課堂》、《輕鬆入門學彩色電視機技術》等多冊圖書,深受讀者好評。
目錄
目 錄
第1章 PLC入門與實踐操作 1
1.1 認識PLC 1
1.1.1 什麼是PLC 1
1.1.2 PLC控製與繼電器控製比較 1
1.2 PLC分類與特點 3
1.2.1 PLC的分類 3
1.2.2 PLC的特點 4
1.3 PLC組成與工作原理 5
1.3.1 PLC的組成方框圖 5
1.3.2 PLC各組成部分說明 5
1.3.3 PLC的工作方式 8
1.3.4 用實例說明PLC程序的執行控製過程 9
1.4 用百元仿三菱FX2N型PLC學習實踐操作 10
1.4.1 仿三菱FX2N型PLC硬件介紹 10
1.4.2 數據綫驅動程序的安裝 12
1.4.3 DC24V電源適配器及PLC的電源接綫 13
1.4.4 用編程軟件編寫程序並將程序寫入PLC 15
1.4.5 PLC控製雙燈先後點亮係統的綫路圖及工作原理 18
1.4.6 PLC控製雙燈先後點亮係統的實際接綫 19
1.4.7 PLC控製雙燈先後點亮係統的通電試驗 20
第2章 三菱FX係列PLC硬件接綫和軟元件說明 22
2.1 概述 22
2.1.1 三菱FX係列各類型PLC的特點 22
2.1.2 三菱FX係列PLC型號的命名方法 23
2.1.3 三菱FX2N PLC基本單元麵闆說明 23
2.2 三菱FX PLC的硬件接綫 25
2.2.1 電源端子的接綫 25
2.2.2 三菱FX1S/FX1N/FX1NC/FX2N/FX2NC/FX3UC PLC的輸入端子接綫 26
2.2.3 三菱FX3U/FX3G PLC的輸入端子接綫 28
2.2.4 無觸點接近開關與PLC輸入端子的接綫 29
2.2.5 三菱FX係列PLC的輸齣端子接綫 31
2.3 三菱FX係列PLC的軟元件說明 33
2.3.1 輸入繼電器(X)和輸齣繼電器(Y) 33
2.3.2 輔助繼電器(M) 34
2.3.3 狀態繼電器(S) 37
2.3.4 定時器(T) 37
2.3.5 計數器(C) 39
2.3.6 高速計數器 41
2.3.7 數據寄存器(D) 44
2.3.8 變址寄存器(V、Z) 45
2.3.9 常數(K、H) 45
2.4 三菱FX係列PLC規格概要 46
2.4.1 三菱FX1S/FX1N/FX1NC PLC規格概要 46
2.4.2 三菱FX2N/2NC PLC規格概要 48
2.4.3 三菱FX3U/3UC/3G PLC規格概要 50
第3章 三菱PLC編程與仿真軟件的使用 53
3.1 編程基礎 53
3.1.1 編程語言 53
3.1.2 梯形圖的編程規則與技巧 54
3.2 三菱GX Developer編程軟件的使用 55
3.2.1 軟件的安裝 56
3.2.2 軟件的啓動與窗口及工具說明 58
3.2.3 創建新工程 61
3.2.4 編寫梯形圖程序 62
3.2.5 梯形圖的編輯 65
3.2.6 查找與替換功能的使用 68
3.2.7 注釋、聲明和注解的添加與顯示 70
3.2.8 讀取並轉換FXGP/WIN格式文件 72
3.2.9 PLC與計算機的連接及程序的寫入與讀齣 73
3.2.10 在綫監視PLC程序的運行 76
3.3 三菱GX Simulator仿真軟件的使用 77
3.3.1 安裝GX Simulator仿真軟件 78
3.3.2 仿真操作 79
3.3.3 軟元件監視 80
3.3.4 時序圖監視 81
3.4 三菱FXGP/WIN-C編程軟件的使用 81
3.4.1 軟件的安裝和啓動 82
3.4.2 程序的編寫 82
3.4.3 程序的轉換與寫入PLC 84
第4章 基本梯形圖元件與指令的使用及實例 86
4.1 基本梯形圖元件與指令說明 86
4.1.1 常開觸點、常閉觸點與綫圈 86
4.1.2 觸點的串聯和並聯 87
4.1.3 觸點串聯後並聯與觸點並聯後串聯 87
4.1.4 邊沿檢測觸點 88
4.1.5 主控指令和主控復位指令 89
4.1.6 取反指令 90
4.1.7 結果邊沿檢測指令 91
4.1.8 置位指令與復位指令 92
4.1.9 脈衝微分輸齣指令 92
4.1.10 程序結束指令 93
4.2 PLC基本控製綫路與梯形圖 94
4.2.1 啓動、自鎖和停止控製的PLC綫路與梯形圖 94
4.2.2 正反轉連鎖控製的PLC綫路與梯形圖 95
4.2.3 多地控製的PLC綫路與梯形圖 96
4.2.4 定時控製的PLC綫路與梯形圖 97
4.2.5 定時器與計數器組閤延長定時控製的PLC綫路與梯形圖 99
4.2.6 多重輸齣控製的PLC綫路與梯形圖 100
4.2.7 過載報警控製的PLC綫路與梯形圖 101
4.2.8 閃爍控製的PLC綫路與梯形圖 102
4.3 噴泉的PLC控製係統開發實例 103
4.3.1 明確係統控製要求 103
4.3.2 確定輸入/輸齣設備並為其分配閤適的I/O端子 103
4.3.3 繪製噴泉的PLC控製綫路圖 103
4.3.4 編寫PLC控製程序 104
4.3.5 詳解硬件綫路和梯形圖的工作原理 105
4.4 交通信號燈的PLC控製係統開發實例 106
4.4.1 明確係統控製要求 106
4.4.2 確定輸入/輸齣設備並為其分配閤適的PLC I/O端子 106
4.4.3 繪製交通信號燈的PLC控製綫路圖 106
4.4.4 編寫PLC控製程序 107
4.4.5 詳解硬件綫路和梯形圖的工作原理 107
第5章 步進指令的使用及實例 109
5.1 狀態轉移圖與步進指令 109
5.1.1 順序控製與狀態轉移圖 109
5.1.2 步進指令說明 110
5.1.3 步進指令在兩種編程軟件中的編寫形式 111
5.1.4 狀態轉移圖分支方式 112
5.1.5 用步進指令編程時的注意事項 113
5.2 液體混閤裝置的PLC控製係統開發實例 113
5.2.1 明確係統控製要求 113
5.2.2 確定輸入/輸齣設備並分配閤適的I/O端子 114
5.2.3 繪製PLC控製綫路圖 114
5.2.4 編寫PLC控製程序 115
5.2.5 詳解硬件綫路和梯形圖的工作原理 115
5.3 簡易機械手的PLC控製係統開發實例 118
5.3.1 明確係統控製要求 118
5.3.2 確定輸入/輸齣設備並分配閤適的I/O端子 118
5.3.3 繪製PLC控製綫路圖 119
5.3.4 編寫PLC控製程序 119
5.3.5 詳解硬件綫路和梯形圖的工作原理 119
5.4 大小鐵球分揀機的PLC控製係統開發實例 121
5.4.1 明確係統控製要求 121
5.4.2 確定輸入/輸齣設備並分配閤適的I/O端子 122
5.4.3 繪製PLC控製綫路圖 122
5.4.4 編寫PLC控製程序 123
5.4.5 詳解硬件綫路和梯形圖的工作原理 124
第6章 應用指令的使用舉例 126
6.1 應用指令的格式與規則 126
6.1.1 應用指令的格式 126
6.1.2 應用指令的規則 127
6.2 應用指令的使用舉例 129
6.2.1 程序流程指令 129
6.2.2 傳送與比較指令 134
6.2.3 四則運算與邏輯運算指令 139
6.2.4 循環與移位指令 144
6.2.5 數據處理指令 151
6.2.6 高速處理指令 156
6.2.7 方便指令 164
6.2.8 外部I/O設備指令 173
6.2.9 外部串行設備(SER)指令 183
6.2.10 浮點數(實數)運算指令 193
6.2.11 高低位變換指令 195
6.2.12 時鍾運算指令 195
6.2.13 格雷碼變換指令 201
6.2.14 觸點比較指令 202
第7章 模擬量模塊的使用 205
7.1 模擬量輸入模塊FX2N-4AD 205
7.1.1 外形 205
7.1.2 接綫 206
7.1.3 性能指標 207
7.1.4 輸入/輸齣麯綫 207
7.1.5 增益和偏移說明 207
7.1.6 緩衝存儲器(BFM)功能說明 208
7.1.7 實例程序 211
7.2 模擬量輸齣模塊FX2N-4DA 212
7.2.1 外形 213
7.2.2 接綫 213
7.2.3 性能指標 213
7.2.4 輸入/輸齣麯綫 214
7.2.5 增益和偏移說明 214
7.2.6 緩衝存儲器(BFM)功能說明 215
7.2.7 實例程序 217
7.3 溫度模擬量輸入模塊FX2N-4AD-PT 218
7.3.1 外形 218
7.3.2 PT100型溫度傳感器與模塊的接綫 219
7.3.3 性能指標 220
7.3.4 輸入/輸齣麯綫 220
7.3.5 緩衝存儲器(BFM)功能說明 220
7.3.6 實例程序 222
第8章 PLC通信 223
8.1 通信基礎知識 223
8.1.1 通信方式 223
8.1.2 通信傳輸介質 225
8.2 通信接口設備 226
8.2.1 FX2N-232-BD通信闆 227
8.2.2 FX2N-422-BD通信闆 229
8.2.3 FX2N-485-BD通信闆 230
8.3 PLC通信 231
8.3.1 PLC與打印機通信(無協議通信) 231
8.3.2 兩颱PLC通信(並聯連接通信) 233
8.3.3 多颱PLC通信(N:N網絡通信) 237
第9章 變頻器的使用 244
9.1 外形與結構 244
9.1.1 外形與型號含義 244
9.1.2 結構 244
9.1.3 麵闆的拆卸 245
9.2 端子功能與接綫 245
9.2.1 總接綫圖及端子功能說明 245
9.2.2 主迴路接綫 249
9.2.3 控製迴路接綫 251
9.2.4 PU接口的連接 254
9.3 操作麵闆及其使用 255
9.3.1 操作麵闆介紹 256
9.3.2 操作麵闆的使用 257
9.4 操作運行 260
9.4.1 外部操作運行 260
9.4.2 PU操作運行 261
9.4.3 組閤操作運行 262
9.5 常用控製功能與參數設置 263
9.5.1 操作模式選擇功能與參數 263
9.5.2 頻率相關功能與參數 263
9.5.3 啓動、加減速控製功能與參數 265
9.5.4 點動控製功能與參數 267
9.5.5 轉矩提升功能與參數 267
9.5.6 製動控製功能與參數 267
9.5.7 瞬時停電再啓動功能與參數 268
9.5.8 控製方式功能與參數 269
9.5.9 電子過流保護功能與參數(Pr.9) 270
9.5.10 負載類型選擇功能與參數 270
9.5.11 MRS端子輸入選擇功能與參數 270
9.5.12 禁止寫入和逆轉防止功能與參數 271
9.6 三菱FR-700係列變頻器介紹 271
9.6.1 三菱FR-700係列變頻器的特點說明 271
9.6.2 三菱A700、F700、E700和D700係列變頻器比較 272
9.6.3 三菱FR-A700係列變頻器的接綫圖及端子功能說明 274
9.6.4 三菱FR-500與FR-700係列變頻器的比較 278
第10章 變頻器的典型控製功能及應用電路 280
10.1 電動機正轉控製功能及電路 280
10.1.1 開關控製式正轉控製電路 280
10.1.2 繼電器控製式正轉控製電路 281
10.2 電動機正反轉控製功能及電路 282
10.2.1 開關控製式正反轉控製電路 282
10.2.2 繼電器控製式正反轉控製電路 283
10.3 工頻與變頻切換功能及電路 284
10.3.1 變頻器跳閘保護電路 284
10.3.2 工頻與變頻的切換電路 285
10.4 多擋轉速控製功能及電路 287
10.4.1 多擋轉速控製端子 287
10.4.2 多擋轉速控製參數的設置 288
10.4.3 多擋轉速控製電路 288
10.5 程序控製功能及應用 290
10.5.1 程序控製參數設置 290
10.5.2 程序運行控製端子 291
10.5.3 程序控製應用舉例 291
10.6 PID控製功能及應用 292
10.6.1 PID控製原理 292
10.6.2 PID控製參數設置 293
10.6.3 PID控製應用舉例 294
第11章 變頻器的選用、安裝與維護 296
11.1 變頻器的種類 296
11.2 變頻器的選用與容量計算 297
11.2.1 額定值 297
11.2.2 選用 297
11.2.3 容量計算 298
11.3 變頻器外圍設備的選用 301
11.3.1 主電路外圍設備的接綫 301
11.3.2 熔斷器的選用 302
11.3.3 斷路器的選用 302
11.3.4 交流接觸器的選用 302
11.3.5 交流電抗器的選用 303
11.3.6 直流電抗器的選用 303
11.3.7 製動電阻 304
11.3.8 熱繼電器的選用 305
11.3.9 噪聲濾波器 305
11.4 變頻器的安裝、調試與維護 305
11.4.1 安裝與接綫 305
11.4.2 調試 308
11.4.3 維護 310
11.4.4 常見故障及其原因 310
第12章 PLC與變頻器的綜閤應用 312
12.1 PLC以開關量方式控製變頻器的硬件連接與實例 312
12.1.1 PLC以開關量方式控製變頻器的硬件連接 312
12.1.2 PLC以開關量方式控製變頻器實例一――電動機正反轉控製 313
12.1.3 PLC以開關量方式控製變頻器實例二――電動機多擋轉速控製 315
12.2 PLC以模擬量方式控製變頻器的硬件連接與實例 319
12.2.1 PLC以模擬量方式控製變頻器的硬件連接 319
12.2.2 PLC以模擬量方式控製變頻器的實例――中央空調冷卻水流量控製 319
12.3 PLC以RS-485通信方式控製變頻器的硬件連接與實例 325
12.3.1 變頻器和PLC的RS-485通信口 325
12.3.2 變頻器與PLC的RS-485通信連接 327
12.3.3 RS-485通信電纜的製作 327
12.3.4 PLC(計算機)與變頻器的RS-485通信基礎知識 328
12.3.5 PLC以RS-485通信方式控製變頻器正轉、反轉、加速、減速和停止的實例 334
第13章 觸摸屏與PLC的綜閤應用 340
13.1 觸摸屏結構與類型 340
13.1.1 基本組成 340
13.1.2 觸摸屏種類與工作原理 340
13.1.3 常用類型觸摸屏的性能比較 343
13.2 三菱觸摸屏型號參數及硬件連接 344
13.2.1 參數規格 344
13.2.2 型號含義 344
13.2.3 觸摸屏與PLC、變頻器等硬件設備的連接 345
13.3 三菱GT Designer觸摸屏軟件的使用 346
13.3.1 軟件的安裝與窗口介紹 346
13.3.2 軟件的使用 351
13.3.3 畫麵數據的上傳與下載 354
13.4 用觸摸屏操作PLC實現電動機正反轉控製的開發實例 356
13.4.1 根據控製要求確定需要為觸摸屏製作的畫麵 356
13.4.2 用GT Designer軟件製作各個畫麵並設置畫麵切換方式 356
13.4.3 連接計算機與觸摸屏並下載畫麵數據 364
13.4.4 用PLC編程軟件編寫電動機正反轉控製程序 364
13.4.5 觸摸屏、PLC和電動機控製綫路的硬件連接和觸摸操作測試 365
第14章 交流伺服係統的組成與原理 366
14.1 交流伺服係統的組成方框圖及說明 366
14.1.1 工作在位置控製模式時的係統組成及說明 366
14.1.2 工作在速度控製模式時的係統組成及說明 366
14.1.3 工作在轉矩控製模式時的係統組成及說明 367
14.2 伺服電機與編碼器 367
14.2.1 伺服電機 367
14.2.2 編碼器 369
14.3 伺服驅動器的結構與原理 371
14.3.1 伺服驅動器的內部結構及說明 372
14.3.2 伺服驅動器的主電路 373
第15章 三菱通用伺服驅動器的硬件係統 379
15.1 麵闆、型號說明與規格 379
15.1.1 麵闆介紹 379
15.1.2 型號說明 380
15.1.3 規格 380
15.2 伺服驅動器與輔助設備的總接綫 381
15.2.1 100A以下的伺服驅動器與輔助設備的總接綫 381
15.2.2 100A以上的伺服驅動器與輔助設備的總接綫 382
15.3 伺服驅動器的接頭引腳功能及內部接口電路 382
15.3.1 接頭引腳的排列規律 382
15.3.2 接頭引腳的功能及內部接口電路 382
15.4 伺服驅動器的接綫 384
15.4.1 數字量輸入引腳的接綫 384
15.4.2 數字量輸齣引腳的接綫 385
15.4.3 脈衝輸入引腳的接綫 387
15.4.4 編碼器脈衝輸齣引腳的接綫 389
15.4.5 模擬量輸入引腳的接綫 390
15.4.6 模擬量輸齣引腳的接綫 390
15.4.7 電源、再生製動電阻、伺服電機和啓停保護電路的接綫 391
15.4.8 接地綫 392
第16章 三菱伺服驅動器的顯示操作與參數設置 393
16.1 狀態、診斷、報警和參數模式的顯示與操作 393
16.1.1 各種模式的顯示與切換 393
16.1.2 參數模式的顯示與操作 393
16.1.3 狀態模式的顯示與操作 395
16.1.4 報警模式的顯示與操作 397
16.1.5 診斷模式的顯示與操作 397
16.1.6 外部I/O信號的顯示 399
16.1.7 信號強製輸齣 400
16.2 參數設置 400
16.2.1 參數操作範圍的設定 401
16.2.2 基本參數 401
16.2.3 電子齒輪的設置 407
16.2.4 擴展參數 409
第17章 伺服驅動器三種工作模式的應用舉例與標準接綫 412
17.1 速度控製模式的應用舉例與標準接綫 412
17.1.1 伺服電機多段速運行控製實例 412
17.1.2 工作颱往返限位運行控製實例 417
17.1.3 速度控製模式的標準接綫 421
17.2 轉矩控製模式的應用舉例與標準接綫 422
17.2.1 捲紙機的收捲恒張力控製實例 422
17.2.2 轉矩控製模式的標準接綫 426
17.3 位置控製模式的應用舉例與標準接綫 428
17.3.1 工作颱往返定位運行控製實例 428
17.3.2 位置控製模式的標準接綫 431
第18章 步進電機與步進驅動器的使用及應用實例 433
18.1 步進電機 433
18.1.1 外形 433
18.1.2 結構與工作原理 433
18.2 步進驅動器 436
18.2.1 外形 436
18.2.2 內部組成與原理 436
18.2.3 步進驅動器的接綫及說明 437
18.2.4 步進電機的接綫及說明 438
18.2.5 細分設置 439
18.2.6 工作電流的設置 440
18.2.7 靜態電流的設置 441
18.2.8 脈衝輸入模式的設置 441
18.3 PLC控製步進驅動器驅動步進電機的應用實例 442
18.3.1 步進電機正反嚮定角循環運行的控製綫路及編程 442
18.3.2 步進電機定長運行的控製綫路及編程 446
第19章 三菱定位模塊的使用 451
19.1 FX2N-1PG型定位模塊的外形麵闆及端子說明 451
19.1.1 外形結構 451
19.1.2 麵闆指示燈說明 451
19.1.3 接綫端子功能說明 452
19.1.4 性能規格 453
19.2 定位模塊與外部設備的連接 453
19.2.1 輸入/輸齣端子的內部接口電路 453
19.2.2 定位模塊與步進驅動器的連接 454
19.2.3 定位模塊與伺服驅動器的連接 454
19.3 定位模塊的參數說明 455
19.3.1 BFM(緩衝寄存器)錶 455
19.3.2 BFM讀/寫(FROM/TO)指令 455
19.3.3 BFM參數說明 457
19.4 定位模塊的操作模式 464
19.4.1 JOG操作 464
19.4.2 原點返迴操作 467
19.4.3 單速定位操作 470
19.4.4 中斷單速定位操作 470
19.4.5 雙速定位操作 470
19.4.6 外部命令定位操作 471
19.4.7 變頻操作 471
19.5 定位模塊的應用實例――單速定位往返運動控製 472
19.5.1 控製要求及說明 472
19.5.2 PLC和PGU的I/O端子分配 472
19.5.3 控製係統接綫圖 473
19.5.4 PGU的參數設置 473
19.5.5 設置和控製程序 474
前言/序言
前 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各領域的電氣化程度越來越高,這使得電氣及相關行業需要越來越多的電工技術人纔。對於一些對電工技術一無所知或略有一點基礎的人來說,要想成為一名電氣工程師或達到相同的技術程度,既可以在培訓機構培訓,也可以在職業學校係統學習,還可以自學成纔,不管是哪種情況,都需要一些閤適的學習圖書,選擇一些好圖書,不但可以讓學習者輕鬆邁入電工技術大門,而且能讓學習者的技術水平迅速提高,快速成為電工技術領域的行傢裏手。
《電氣工程師自學成纔手冊》是一套零基礎起步、由淺入深、知識技能係統全麵的電工技術學習圖書,讀者隻要具有初中文化水平,通過係統閱讀本套圖書,就能很快達到電氣工程師的技術水平。本套圖書分為基礎篇、提高篇、精通篇三冊,其內容說明如下。
《電氣工程師自學成纔手冊(基礎篇)》主要包括電工基礎知識,電工工具的使用與導綫選用連接,電工電子測量儀錶的使用,低壓電器,電子元器件,變壓器,電動機,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常用控製綫路,單相異步電動機及控製綫路,直流電動機及控製綫路,常用機床電氣控製綫路,變頻器入門,PLC入門等內容。
《電氣工程師自學成纔手冊(提高篇)》主要包括住宅配電綫路的設計規劃,常用電動工具的使用,暗裝方式敷設電氣綫路,明裝方式敷設電氣綫路,開關、插座的接綫與安裝,燈具、浴霸的接綫與安裝,弱電綫路及門禁係統的接綫與安裝,電工識圖基礎,電工測量電路的識讀,照明與動力配電綫路的識讀,供配電係統電氣綫路的識讀,電子電路的識讀,電力電子電路的識讀,實用電工電子電路的識讀,變頻器的組成與主電路原理及檢修,變頻器的電源、驅動電路原理與檢修,變頻器的其他電路原理與檢修等內容。
《電氣工程師自學成纔手冊(精通篇)》主要包括PLC入門與實踐操作,三菱FX係列PLC硬件接綫和軟元件說明,三菱PLC編程與仿真軟件的使用,基本梯形圖元件與指令的使用及實例,步進指令的使用及實例,應用指令的使用舉例,模擬量模塊的使用,PLC通信,變頻器的使用,變頻器的典型控製功能及應用電路,變頻器的選用、安裝與維護,PLC與變頻器的綜閤應用,觸摸屏與PLC的綜閤應用,交流伺服係統的組成與原理,三菱通用伺服驅動器的硬件係統,三菱伺服驅動器的顯示操作與參數設置,伺服驅動器三種工作模式的應用舉例與標準接綫,步進電機與步進驅動器的使用及應用實例,三菱定位模塊的使用等內容。
《電氣工程師自學成纔手冊》主要有以下特點:
◆ 基礎起點低。讀者隻需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即可閱讀本套圖書。
◆ 語言通俗易懂。書中少用專業化的術語,遇到較難理解的內容用形象比喻說明,盡量避免復雜的理論分析和煩瑣的公式推導,閱讀起來感覺會十分順暢。
◆ 內容解說詳細。考慮到自學時一般無人指導,因此在編寫過程中對書中的知識技能進行詳細解說,讓讀者能輕鬆理解所學內容。
◆ 采用圖文並茂的錶現方式。書中大量采用讀者喜歡的直觀形象的圖錶方式錶現內容,使閱讀變得非常輕鬆,不易産生閱讀疲勞。
◆ 內容安排符閤認識規律。圖書按照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來確定各章節內容的先後順序,讀者隻需從前往後閱讀圖書,便會水到渠成。
◆ 突齣顯示知識要點。為瞭幫助讀者掌握書中的知識要點,書中用陰影和文字加粗的方法突齣顯示知識要點,指示學習重點。
◆ 網絡免費輔導。讀者在閱讀時遇到難理解的問題,可登錄易天電學網:www.xxITee.com,觀看有關輔導材料或嚮老師提問進行學習,讀者也可以在該網站瞭解本套圖書的新書信息。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瞭許多教師的支持,其中蔡玉山、詹春華、黃勇、何慧、黃曉玲、蔡春霞、劉淩雲、劉海峰、劉元能、邵永亮、硃球輝、蔡華山、蔡理峰、萬四香、蔡理剛、何麗、梁雲、唐穎、王娟、吳澤民、鄧艷姣、何彬、何宗昌、蔡理忠、黃芳、謝佳宏、李清榮、蔡任英和邵永明等參與瞭資料的收集和部分章節的編寫工作,在此一並錶示感謝。由於我們水平有限,書中的錯誤和疏漏在所難免,望廣大讀者和同仁予以批評指正。
編者
電氣工程師自學成纔手冊(精通篇):開啓專業進階之路 本書並非一個簡單的知識羅列,而是為你量身打造的一條清晰、可行的電氣工程專業進階路徑。 它深知,作為一名電氣工程師,持續學習和掌握前沿技術是職業生涯發展的基石。 《電氣工程師自學成纔手冊(精通篇)》正是為瞭滿足這一迫切需求而生,它將引導你從紮實的理論基礎齣發,逐步深入到電氣工程領域的核心與精髓,讓你能夠勝任更復雜、更具挑戰性的項目,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 誰適閤閱讀此書? 本書主要麵嚮已經具備一定電氣工程基礎知識,並在實踐中有所積纍的工程師、即將畢業的電氣工程專業研究生,以及希望係統性提升自身電氣工程專業技能的學習者。如果你渴望在職業生涯中實現“精通”級彆的飛躍,那麼這本書將是你的最佳伴侶。無論你是在電力係統、自動化控製、嵌入式係統、電力電子,還是在通信、新能源等細分領域工作,本書提供的深入洞察和實踐指導,都將為你帶來顯著的提升。 本書的核心價值: 《電氣工程師自學成纔手冊(精通篇)》的核心價值在於其 深度、廣度與實操性 的完美結閤。它並非止步於對經典理論的重述,而是著眼於當下及未來電氣工程發展的前沿方嚮,提供係統性的知識體係構建和實用的能力訓練。 係統性知識體係構建: 本書將復雜的電氣工程知識分解為易於理解的模塊,並以邏輯清晰的結構串聯起來,幫助你建立起一個全麵、深入的知識框架。你將不再是零散地學習某個技術點,而是能夠將其置於整個工程體係中進行理解和運用。 前沿技術深度解析: 隨著技術日新月異,電氣工程領域也不斷湧現齣新的理論和技術。本書緊跟行業發展脈搏,對人工智能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物聯網(IoT)在智能電網中的集成、邊緣計算在工業自動化中的作用、新能源技術的最新進展(如儲能技術、氫能技術等)、高級電力電子變換技術、先進控製理論及其在實際係統中的應用等方麵進行深入的剖析,幫助你掌握最前沿的核心技術。 工程思維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純粹的理論知識不足以應對復雜的工程挑戰。本書更注重培養你的 工程思維,即如何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方案。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設計思路啓發、以及對常見工程難題的探討,你將學會如何從全局齣發,係統地分析問題,權衡利弊,並設計齣最優的解決方案。 實踐導嚮的深入探討: 理論的學習最終要落到實踐。本書提供瞭大量的 實操性指導,不僅僅是代碼示例或電路圖,而是更深入地探討如何在實際項目中進行係統設計、參數優化、性能調試,以及如何規避常見的工程陷阱。它會引導你思考“為什麼”這樣做,而不僅僅是“如何”做,從而讓你真正理解技術背後的原理和應用邏輯。 跨領域融閤能力: 現代電氣工程的發展趨勢是多學科的交叉融閤。本書將電氣工程與其他相關學科(如計算機科學、通信工程、材料科學、機械工程等)的知識進行有效融閤,幫助你理解這些融閤如何驅動創新,並為你提供跨領域協作所需的知識儲備。 本書內容模塊亮點: 盡管不包含具體內容的陳述,但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嚮勾勒齣本書“精通篇”所涵蓋的深度和廣度,讓你對其價值産生深刻的認識: 高級理論與建模: 針對一些關鍵的電氣工程領域,本書將深入探討其背後的高級理論。例如,在電力係統領域,可能涉及先進的電網穩定性分析、故障診斷與恢復策略、大規模新能源並網的挑戰與解決方案;在控製領域,可能包括非綫性控製、魯棒控製、自適應控製、模型預測控製等復雜控製理論的深入講解及其在實際係統中的應用。建模方麵,則會探討如何構建更精確、更復雜的係統模型,以應對現實世界中的不確定性和非綫性特性。 核心技術深入解析: 對於電氣工程師普遍關注的核心技術,本書將提供遠超入門級的深度解析。例如,對於電力電子,可能深入探討高頻開關技術、功率器件的驅動與保護、EMI/EMC的抑製策略、多電平變換器、柔性直流輸電(HVDC)等;對於自動化控製,則會深入探討PLC、DCS、SCADA係統的架構與高級應用、運動控製、機器人技術、傳感器融閤等。 新興技術與應用: 緊跟時代發展,本書將重點關注並深入分析電氣工程領域的新興技術及其應用。這可能包括: 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 例如,利用AI進行故障預測與診斷、智能電網的負荷預測與調度優化、自動化設備的智能決策、電力係統的狀態估計與安全穩定分析等。 物聯網(IoT)與工業4.0: 探討如何利用IoT技術構建智能互聯的電氣係統,實現設備間的互聯互通、數據采集與分析,以及在智能製造、智慧城市等場景下的應用。 先進新能源技術: 深入研究太陽能、風能、儲能技術(如鋰電池、液流電池、氫能等)的最新進展、並網技術、能量管理係統(EMS)的優化設計等。 先進通信技術在電氣工程中的融閤: 如5G、光縴通信在智能電網通信、工業自動化通信中的應用,以及相關協議和網絡安全問題。 電力電子在新能源、電動汽車、軌道交通等領域的尖端應用。 工程設計與優化方法: 本書將強調工程設計過程中的係統性思考和優化方法。例如,如何進行可靠性設計、效率優化、成本控製,如何利用仿真工具(如MATLAB/Simulink, PSIM, PSpice, COMSOL等)進行係統建模、仿真分析和參數整定。它將引導你理解不同設計決策之間的權衡,以及如何做齣最符閤實際需求的方案。 係統集成與故障排除: 復雜的電氣係統往往是多個子係統集成的結果。本書將探討不同子係統之間的接口設計、協同工作機製,以及在係統集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戰及解決方案。同時,它也會提供一套係統性的故障排除思路和方法,幫助你快速定位和解決實際工程中的疑難雜癥。 項目管理與團隊協作: 優秀的電氣工程師不僅需要技術過硬,還需要具備良好的項目管理和團隊協作能力。本書將涵蓋項目立項、需求分析、方案設計、實施、測試、驗收等各個階段的關鍵要素,以及在團隊中如何有效溝通、分工協作、解決衝突等實踐經驗。 本書的學習價值: 通過深入學習《電氣工程師自學成纔手冊(精通篇)》,你將獲得: 更強的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 能夠獨立分析和解決更具挑戰性的技術難題。 更開闊的職業發展視野: 能夠理解電氣工程領域的新興趨勢,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做好準備。 更深入的理論理解與實踐應用: 能夠將復雜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的工程設計和應用。 更高的專業自信與行業競爭力: 成為同行中不可多得的專傢級人纔。 踏上精通之旅,從此刻開始。 《電氣工程師自學成纔手冊(精通篇)》是你通往電氣工程領域精通之路的可靠嚮導。它將陪伴你,為你提供所需的知識、技能和思維方式,助你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行業中,實現職業生涯的又一次騰飛。 準備好迎接知識的深度探索和技能的飛躍提升瞭嗎?這本書,就是你開啓這段旅程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