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星座,這一本就夠瞭!星座起源+天文知識+定位星圖+觀測技巧+必備器材
這本書中,你將看到:
1.88個星座的曆史和相關神話,100多幅有價值的星圖
2.300餘幅來自NASA、哈勃等的天文圖像
3.24張南北半球月度星圖,觀星時必不可少的導航
4.對涉及的天文學準則和專有名詞做齣瞭通俗易懂的解釋
5.恒星、行星、太空中天體與星座的個彆介紹,特彆指齣瞭行星在星座中穿行的運動軌跡
6.通過裸眼,或是透過雙筒望遠鏡、天文望遠鏡找尋那些特定星體的實用技巧
大開本硬精裝,鎖綫膠訂,能夠180°攤開閱讀和欣賞
我們探索星空,不是為瞭在黑暗中盲目地尋找,而是為瞭更好地認識人類自己。
封麵圖片說明:
封麵圖為長蛇座,它是全天88星座中長度*長、麵積*大的星座,橫跨1/4天際,也是托勒密所列48星座之一,NASA探測到的引力波信號就來自距地球約1.3億光年的長蛇座內NGC 4993星係。
人類未來的命運,取決於對宇宙的認知
這是一本針對天文愛好者的觀星進階必備圖書。書中詳細介紹瞭全天88星座的起源、神話及觀測方式,配有精細的圖錶分析,以及NASA或哈勃拍攝的高清天文圖像。同時,還介紹瞭恒星、行星及其他天體的觀測方法,包括裸眼觀測及望遠鏡的使用技巧。
本書沒有繁雜的公式和深奧的科學理論,可供世界各地的天文愛好者觀測、尋找定位各個星座、星體和深空物質。
本書內容共分四章:變幻的星空介紹星空的基本信息、全天88星座的詳細介紹、其他天體的觀測、月度星空示意圖。
科普類暢銷書作傢:賈爾斯·斯帕羅(Giles Sparrow)
科普作傢,擅長天文學、空間技術和物理學等題材。畢業於倫敦大學學院天文學專業與帝國理工學院科學傳播專業。著作有《行星》《火星》等。
引言
星座起源
閱讀指導
變幻的星空
太空中的地球
觀天
季節
天球
星座定義
天體
繪製星圖
固定的星座
小熊座
天龍座
仙王座
鹿豹座
仙後座
禦夫座和天貓座
大熊座
獵犬座
牧夫座
北冕座
武仙座
天琴座
狐狸座和天箭座
天鵝座
仙女座和蠍虎座
英仙座
雙魚座
白羊座和三角座
金牛座
雙子座
巨蟹座
獅子座和小獅座
後發座
室女座
天秤座
巨蛇座
蛇夫座
天鷹座和盾牌座
海豚座和小馬座
飛馬座
水瓶座
鯨魚座
獵戶座
麒麟座和小犬座
大犬座
長蛇座
烏鴉座、巨爵座和六分儀座
半人馬座
豺狼座
天蠍座
人馬座
摩羯座
南魚座和顯微鏡座
玉夫座和天爐座
波江座
天兔座
雕具座和天鴿座
船尾座
唧筒座和羅盤座
船帆座
船底座
南十字座
蒼蠅座
圓規座和南三角座
矩尺座和天壇座
南冕座和望遠鏡座
孔雀座
天鶴座和鳳凰座
杜鵑座和印第安座
時鍾座和網罟座
繪架座和劍魚座
山案座和飛魚座
蝘蜓座和天燕座
水蛇座和南極座
移動的行星
太陽係
月球
月相變化
水星
金星
火星
小行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彗星
月度星圖
北半球
南半球
詞匯錶
大規模流星雨
索引
緻謝
星座起源 我們生活的星球懸浮於茫茫宇宙之中,無論往哪個方嚮探尋上億光年甚至上十億光年,都看不到邊際。舉頭仰望,我們看到日月星辰、氣體塵埃雲,以及遙遠的星係,它們似乎毫無章法地散落在宇宙中。我們如何纔
能在龐雜無序的空間中理清頭緒呢?數韆年來,“星座”扮演瞭重要角色,為解決這個問題提供瞭很大幫助。
當今,國際通用的88個星座是從史前時代不斷演化而來的:與金牛座相關的最早記錄,齣自法國拉斯科洞窟一幅17000 年前繪製的壁畫。早在4000 多年前的古美索不達米亞時期,我們的祖先就編製齣瞭人類曆史上第一份星座錶。
人類最先認識的,很可能是黃道十二星座——這12個星座被人類賦予瞭特殊的象徵意義,因為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會經過這12 個星座(地球公轉時,從地球上看太陽,太陽在天球上、在眾星間緩慢地移動著位置,方嚮與地球公轉方嚮相同,即自西嚮東,也是一年移動一大圈,叫作太陽的周年視運動。太陽周年視運動在天球上的路徑,就是黃道。——譯者注)。黃道十二宮“zodiac”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語,意思是“動物世界”,這12 個星座中,除瞭天秤座,都是以動物名稱命名的(天秤座曾經屬於與之相鄰的天蠍座)。由於各大行星的繞日軌道幾乎在同一個平麵星座起源
上,因此常常可以在這12 個星座內發現太陽係行星的身影。在公元前至少一韆年,人們認為,黃道十二宮中的這些天體“遊蕩”到什麼位置,與
地球上發生的大事件有關,占星術由此誕生,且一直風靡至今。由於地球
的自轉軸會發生長周期變化,如今太陽在天空中的軌跡已無法與占星學概
念的黃道十二宮相對應。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在不同曆史階段,世界各地發展齣瞭各自的占星體係,其中的很多概念一直沿用至今。今天的天文學界,使用的是通用星座錶。現行的國際通用星座錶,源自希臘裔埃及天文學傢、地理學傢托勒密在亞曆山大城編製的星座錶。公元150 年左右,托勒密將自己掌握的天文學知識集結成冊,編撰瞭一部偉大的天文學經典著作——《至大論》
(Almagest )。托勒密星座錶中羅列瞭包含12星座在內的48個星座,其
中大部分依然能從北緯地區和赤道上空辨認齣來,托勒密的星座錶一直沿
用瞭大約1400年。
直到16世紀,歐洲的探險傢們纔帶迴有關南半球星空的信息。天文學傢很快就把這些新發現融入瞭自己繪製的圖錶,與此同時也在不斷完善北半球的星空圖。繼17世紀前後的荷蘭航海傢皮特·狄剋鬆·凱澤和弗德裏剋· 德·豪特曼踏齣第一步之後,後來的航海傢們再接再厲,幫助天文學傢們在第一份南半球星圖的基礎之上添加瞭12個星座。在那之後,法國天文學傢尼古拉·路易·德·拉卡伊繼續擴大對南半球星空的探索,又添加瞭14個星座,並在1763年齣版瞭自己繪製的星空圖。
1922年到1930年間,國際天文學聯閤會正式公布瞭88個星座,且將星座定義為天空中的區域,而非星體的集閤。88 個星座組成完整的天球,天空中的所有天體分屬於各個星座。
天文學傢按照各種規製,將星體納入各個星座。德國天文學傢約翰·拜耳於1603年設計的命名體係,通常用希臘字母來錶示最亮的星體。
相對昏暗的星體通常采用的是“弗拉姆斯蒂德數”命名法(英國天文學傢
約翰· 弗拉姆斯蒂德於18 世紀初提齣),不容易發現的星星和其他天體
(通常統稱為“深空天體”)遵循其他命名體係,以數字或字母標記。
“視星等”衡量的是星體的亮度——星體越亮,數字越小。星等體係起源於古希臘,到19 世紀纔正式成為天文學界通用的分級體係:按照現在的標準,星體之間的亮度相差一個星等,就錶示星體之間的亮度相差2.5 倍。最亮的星體,星等可以是負數;眼睛可以看到的最暗的星體,星等是6.0。書中的星圖用星體大小錶示星體亮度——更多相關說明參見下一頁。
這本書就像一份綜閤指南,可以幫助大傢瞭解整個夜空中的各個星座。全書分為四個部分,四個部分閤在一起,我們便可按圖索驥遊覽完整的太空世界。“變幻的星空”主要包括兩方麵內容:一是地球所處的獨特位置影響瞭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二是天文學傢是如何製定齣有序的天空坐標和星座係統的。“固定的星座”將帶領我們遊覽國際天文學聯閤會正式確認的88個星座,嚮讀者展示用肉眼、雙筒望遠鏡或是入門級彆的天文望遠鏡即可欣賞的奇觀美景。“移動的行星”將對在太陽係中漫遊的行星展開探索,正是這些星體在天空中的移動改變瞭星座的外觀。“月度星圖”詳細列舉瞭在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一年間,兩個半球的星空變化。
星座是研究天文學最基本的工具,是將宇宙進行排序的重要方法。即便到瞭今天,區分天空中的星座樣式、瞭解明亮的星體以及天空中的重要目標,仍然是天文愛好者探索宇宙需要具備的最基本的能力。讀完本書,你就能瞭解星座,就能通過星座去認識整個宇宙。
這本書簡直是天文愛好者的福音!我是在一個朋友的強烈推薦下買的,原本還擔心內容會不會太專業或者太晦澀,畢竟“全書”兩個字聽起來就讓人有點壓力。結果一翻開,我就被作者那娓娓道來的筆觸深深吸引住瞭。它不僅僅羅列瞭十二個星座的基本特徵,更像是帶你進行瞭一場穿越時空的星際漫遊。作者似乎對每一個星座背後的神話故事都有獨到的見解,那些古老的傳說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記載,而是活生生地呈現在眼前,充滿瞭戲劇張力和浪漫色彩。我特彆喜歡它對“守護星”和“元素”的深入探討,那種將宏觀宇宙規律與個體性格特質巧妙結閤的敘事方式,讓人讀完後對自己的人生産生瞭一種全新的、更具哲學意味的審視角度。書中配的插圖也極具藝術感,那些深邃的星空圖景和精美的星座符號設計,讓閱讀體驗瞬間提升瞭好幾個檔次,即使是隨便翻閱,也能感受到一種寜靜緻遠的美感。對於想係統瞭解占星學基礎,又不想被過於復雜的術語繞暈的入門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首選中的首選。
評分對於一個習慣於碎片化閱讀的現代讀者來說,如何讓一本厚重的參考書保持吸引力是個大挑戰。這本書的編排結構非常清晰,章節之間的過渡自然流暢,讓你願意一氣嗬成地讀下去。它並沒有采用生硬的章節編號,而是通過精妙的小標題和引人深思的引言來引導閱讀。我最欣賞的一點是,它對於“星座的陰影麵”的探討毫不避諱。很多同類書籍往往隻寫星座光明、積極的一麵,但這本書誠實地指齣瞭每個星座在失衡狀態下可能錶現齣的負麵特質,比如過度專注或自我中心。這種真實性極大地增強瞭書籍的可信度和實用價值。它不是在為你編織一個完美的自我形象,而是在幫助你正視自己性格中的所有麵嚮,無論是光芒還是陰影。這本書讀完後,感覺像是完成瞭一次深度的自我對話,受益匪淺,絕對是案頭必備的佳作。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掌握得極佳,它平衡瞭學術的嚴謹和大眾的可讀性。我曾經嘗試閱讀一些“學院派”的占星學著作,結果被密集的星盤圖錶和復雜的相位計算搞得頭暈腦脹,很快就束之高閣瞭。而這本《星座全書》則完全走瞭另一條路:它更側重於描繪一種“存在的方式”。比如,書中描述火象星座的驅動力時,用的詞匯充滿瞭力量感和開創性,讀起來讓人熱血沸騰,恨不得立刻去行動;而描述水象星座的段落,則如同月光灑在湖麵,細膩而富有情感共鳴。這種用文字來“翻譯”宇宙能量的手法,非常高明。它不強迫你相信任何特定的命運軌跡,而是提供瞭一套理解自我與環境互動模式的工具箱。我發現自己開始用一種更寬容、更具同理心的視角去看待周圍的人,因為我能從中看到他們各自的“星象底色”在起作用。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厚度讓我有點望而卻步,但一旦開始閱讀,那種沉浸感是很難用言語形容的。我一直對占星學抱有一種好奇又疏離的態度,總覺得它更像是一種娛樂,而不是嚴肅的知識體係。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並沒有過多地強調“算命”的準確性,而是著重於挖掘文化背景和心理學層麵的共性。比如,它對不同宮位(雖然這本書是以星座為主綫,但對相關概念的穿插介紹非常自然)所蘊含的原型能量的解析,精準得讓人脊背發涼。我甚至發現書中有一些對於特定職業選擇和人際關係模式的描述,和我自身經曆高度吻閤,但又不是那種簡單粗暴的對號入座。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冷靜、客觀,像一個睿智的長者在平靜地為你梳理宇宙運行的邏輯,而不是一個推銷員在極力推銷某種信仰。閱讀過程中,我頻繁地停下來,在腦海中對照現實生活中的人物,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閱讀其他同類書籍時從未有過的深度體驗。
評分我是一個對細節有偏執要求的人,尤其是在閱讀非虛構類書籍時,信息的準確性和詳盡程度是我最看重的。這本書在“全書”這個定位上做得相當到位。它不僅覆蓋瞭傳統占星學的十二星座,連一些邊緣化、但同樣重要的概念,比如上升點的影響,行星落入星座的基本含義,都有著清晰且不含糊的闡述。最讓我驚艷的是,作者似乎參考瞭大量的跨文化資料,關於不同文明如何看待同一片星空,書中都有涉及,這使得整本書的格局一下子打開瞭,不再局限於現代西方的占星體係。每次讀完一個星座的部分,我都會有一種感覺:這不是作者單方麵的解讀,而是一個經過時間沉澱的、多維度交叉驗證的知識集閤。紙張的質感也很好,裝幀結實,拿在手上沉甸甸的,讓人感覺這是一本值得珍藏和反復翻閱的工具書,而非快餐式的讀物。
評分東西很好,很喜歡哈哈哈。
評分很經典的書 趁著打五摺的活動買的 先屯著吧
評分很不錯的科普作品。
評分【內容簡介】
評分發貨快,包裝固實,印刷精美,內容詳實,封麵手感超好,強烈推薦!!!!!
評分收集的意義大於觀看的意義,先給好評吧。
評分好好休息吧,我們的生活方式是什麼時候
評分這本書講得較為深入,適閤一般的天文愛好者閱讀,圖片十分精美,這是紙質書籍的優勢所在
評分很喜歡這類書,趁著活動入手瞭一整套,值得珍藏,很劃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