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讓傢教成為一種精神陪伴
“窮養兒富養女”一直被傳統的中式教育視為“金科玉律”,然而這種做法既不現實,也不科學,傢庭教育從來就不是一個物質上的概念,而是精神上的引導和陪伴。教養孩子,是物質上不去苛求,精神上多多益善,富其眼界,窮其意誌。
第01 課 你的教育觀念要更新瞭 / 2
第02 課 傢教從禮貌開始 / 7
第03 課 娃娃要獨立 / 12
第04 課 經濟頭腦從小培養 / 16
第05 課 幫孩子把大夢想分解成小目標/ 21
PART 2
學霸是放養齣來的
優秀是源自於內心的獨立和自信,而不是父母的嚴防死守,重復的說教和冷酷的棍棒消磨的不僅是孩子的意誌,更是父母子女之間的親密關係。天高海闊,任其自由翱翔,這廣闊的天地纔是孩子最終的歸屬。
第06 課 神奇的心理暗示 / 28
第07 課 思考比行動重要 / 32
第08 課 和孩子一起玩 / 38
第09 課 方法對瞭,學渣也可以逆襲 / 45
第10 課 走齣溫室,哪怕要經曆風雨 / 50
PART 3
塑造孩子的精神氣質
在過去,貴族一直是作為一個階層而存在,人們一邊痛恨著他的奢侈,一邊嚮往著他視榮譽高於生命的人格。今天,我們倡導“精英教育”,正是要取其精華,學習他們的“貴族精神”,即文化的教養、社會的擔當、自由的靈魂,三者缺一不可。
第11 課 金山高不如書海深 / 56
第12 課 修飾外錶不如充實內在 / 61
第13 課 不要吝嗇你的稱贊 / 65
第14 課 博物館奇妙之旅 / 69
第15 課 恰當的藝術啓濛 / 75
PART 4
善良是一種修養
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說過:“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不同的選擇決定我們成為不同的人,是土狼還是獅子王?孩子最初是通過父母瞭解這個世界的,如果你放在他眼前的是鮮花,那麼他看到的也會是美好。
第16 課 對每個人心存感恩 / 82
第17 課 對每件事負責到底 / 89
第18 課 讓分享成為一種習慣 / 95
第19 課 善待這個世界 / 101
第20 課 拒絕也是一種智慧 / 106
PART 5
情商決定人氣
學校教育重在增長孩子的知識,提高智商,如此一來,發展情商的任務就更多地落在瞭傢庭教育上。傢長的目光不應停留在孩子的分數上,助長應試教育,而應該在他的能力上,他需要更多的經曆。
第21 課 魅力源於自信 / 114
第22 課 有一種尊重叫平視 / 120
第23 課 自控力是訓練齣來的 / 126
第24 課 應變是一種生存能力 / 132
第25 課 經得起贊美,受得瞭挫摺 / 137
PART 6
精英也要接地氣
傢長們習慣將孩子的任務分為“學習”和“其他”。看到孩子在學習,傢長很高興;看到孩子在做其他,傢長就開始擔心瞭,這就造成孩子“高分低能”。精英教育不是好高騖遠,我們既要培養孩子齣眾的纔能,同時也不能讓孩子離生活太遠。
第26 課 傲慢與偏見 / 146
第27 課 從孤僻走嚮閤群 / 153
第28 課 傢務活人人有份 / 160
第29 課 建立傢族文化 / 165
PART 7
愛在左,管教在右
父母之於子女,首先是撫養,其次纔是教育。傢庭教育從來不是父母單嚮輸齣,而是雙嚮互動,所以你愛孩子,就要讓他感受到,花時間更要花心思陪伴孩子成長;管教孩子,就要讓他信服,跟孩子講道理而不是講權威。
第30 課 父母角色扮演 / 172
第31 課 樹立父母權威 / 178
第32 課 瞭解你的孩子 / 185
第33 課 用溝通拉近距離 / 191
第34 課 陪伴不僅是花時間 / 197
這本書真的讓我對孩子的教育有瞭全新的認識!我一直覺得自己對孩子的培養算是用心瞭,但讀完這本書,我纔發現很多觀念需要更新。特彆是關於“精英”的定義,它不是單指學業成績優秀,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擁有積極健康的心態去麵對未來的挑戰。書中舉的例子都非常貼近生活,讓我能夠感同身受。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逆商”培養的部分,以往我總是過度保護孩子,怕他們受傷,但這本書讓我明白,適度的挫摺和挑戰,纔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養分。它教會瞭我如何引導孩子從失敗中學習,而不是因為害怕失敗而退縮。書中提到的“情緒管理”章節也給瞭我很大的啓發,很多時候孩子的問題行為,根源在於他們無法有效地錶達和處理自己的情緒,而我作為傢長,恰恰是他們最好的情緒引導者。總的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套係統而實用的育兒指南,讓我不再感到迷茫,而是充滿信心地去陪伴孩子成長,幫助他們成為內心強大、視野開闊的未來精英。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一股清流,在充斥著各種焦慮和功利主義的育兒市場中,它提供瞭一種更溫和、更人性化的育兒視角。我以前總覺得“精英”就意味著要逼孩子成為頂尖人纔,壓力山大。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精英,是那些擁有健全人格、能夠自我驅動、並在自己熱愛領域發光發熱的人。它並沒有鼓吹拔苗助長,而是強調循序漸進,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麵發展。書中關於“挫摺教育”的闡述尤為到位,它讓我意識到,我們不能總是替孩子鋪平道路,而是要教會他們如何穿越荊棘。我開始嘗試讓孩子自己去麵對一些小小的睏難,並在一旁給予支持和引導,而不是直接介入解決。這種改變讓孩子變得更加獨立和勇敢。此外,書中關於“閱讀的力量”和“批判性思維”的討論也極具價值,它讓我意識到,培養孩子終身學習的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纔是為他們未來打下堅實基礎的關鍵。這本書就像一位智慧的導師,循循善誘,讓我逐漸找迴瞭育兒的初心和信心。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被點醒瞭一樣,之前很多模糊的概念一下子清晰起來。這本書不像有些書那樣講得雲裏霧裏,而是非常務實,充滿瞭可操作性的建議。我最受觸動的是關於“責任感”和“感恩之心”的培養。以往我總覺得孩子小,很多事情包辦代辦,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過度的代勞隻會讓孩子變得依賴和懶惰。我開始嘗試讓孩子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傢務,並引導他們去感恩父母的付齣。這種小小的改變,卻讓孩子在責任感上有瞭顯著的提升。書中的“學習的樂趣”章節也讓我受益匪淺,它提醒瞭我,學習不應該是枯燥的任務,而是充滿發現和樂趣的過程。我開始學著把學習融入到生活中,用更生動有趣的方式引導孩子去探索未知。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很棒,讀起來輕鬆愉快,不會讓人産生壓迫感。總的來說,這本書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育兒寶典,它不僅教會瞭我如何培養孩子的“精英素質”,更讓我成為瞭一個更懂得愛與智慧的傢長。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最難得的地方在於,它並沒有給齣一個標準化的“精英模闆”,而是鼓勵傢長去發現和培養孩子獨特的個性和潛能。它不是讓你照搬書中的方法,而是提供瞭一種思考框架,讓你能夠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靈活地運用書中的理念。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興趣的火種”和“內在驅動力”的部分,它讓我意識到,強迫孩子做他們不喜歡的事情,隻會扼殺他們的創造力和學習熱情。我開始花更多時間去觀察我的孩子,瞭解他們的興趣所在,並努力為他們創造一個能夠自由探索和發展的環境。書中的“情緒穩定”和“自我認知”章節也給瞭我很大的幫助,很多時候,孩子的叛逆和不聽話,其實是他們情緒錶達和自我認知不足的錶現。我通過學習書中的方法,學會瞭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迴應孩子的情緒,並引導他們建立積極的自我認知。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親子關係,意識到陪伴和理解比單純的管教更重要。它讓我成為一個更耐心、更懂得傾聽的傢長,也讓我的孩子變得更快樂、更自信。
評分讀瞭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之前總想著給孩子最好的資源,報各種興趣班,但這本書卻告訴我,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內在的學習動力和探索欲望。它不像市麵上很多育兒書那樣空泛地講大道理,而是通過一係列具體的案例和方法,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激發孩子的潛能。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好奇心”培養的章節,它提醒瞭我,很多時候我們大人以為的“不懂事”或者“搗亂”,其實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本能。我開始學著去迴應孩子的各種“為什麼”,並鼓勵他們自己去尋找答案,而不是直接給他們一個現成的答案。這本書還強調瞭“閤作與溝通”的重要性,它教我如何與孩子建立平等的對話關係,傾聽他們的想法,並教會他們如何與他人有效地溝通和協作。這對於孩子未來融入社會、建立良好人際關係至關重要。總的來說,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育兒大門,讓我看到瞭培養孩子不止於分數和技能,更在於塑造一個獨立、自信、樂於探索的靈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