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让家教成为一种精神陪伴
“穷养儿富养女”一直被传统的中式教育视为“金科玉律”,然而这种做法既不现实,也不科学,家庭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个物质上的概念,而是精神上的引导和陪伴。教养孩子,是物质上不去苛求,精神上多多益善,富其眼界,穷其意志。
第01 课 你的教育观念要更新了 / 2
第02 课 家教从礼貌开始 / 7
第03 课 娃娃要独立 / 12
第04 课 经济头脑从小培养 / 16
第05 课 帮孩子把大梦想分解成小目标/ 21
PART 2
学霸是放养出来的
优秀是源自于内心的独立和自信,而不是父母的严防死守,重复的说教和冷酷的棍棒消磨的不仅是孩子的意志,更是父母子女之间的亲密关系。天高海阔,任其自由翱翔,这广阔的天地才是孩子最终的归属。
第06 课 神奇的心理暗示 / 28
第07 课 思考比行动重要 / 32
第08 课 和孩子一起玩 / 38
第09 课 方法对了,学渣也可以逆袭 / 45
第10 课 走出温室,哪怕要经历风雨 / 50
PART 3
塑造孩子的精神气质
在过去,贵族一直是作为一个阶层而存在,人们一边痛恨着他的奢侈,一边向往着他视荣誉高于生命的人格。今天,我们倡导“精英教育”,正是要取其精华,学习他们的“贵族精神”,即文化的教养、社会的担当、自由的灵魂,三者缺一不可。
第11 课 金山高不如书海深 / 56
第12 课 修饰外表不如充实内在 / 61
第13 课 不要吝啬你的称赞 / 65
第14 课 博物馆奇妙之旅 / 69
第15 课 恰当的艺术启蒙 / 75
PART 4
善良是一种修养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说过:“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不同的选择决定我们成为不同的人,是土狼还是狮子王?孩子最初是通过父母了解这个世界的,如果你放在他眼前的是鲜花,那么他看到的也会是美好。
第16 课 对每个人心存感恩 / 82
第17 课 对每件事负责到底 / 89
第18 课 让分享成为一种习惯 / 95
第19 课 善待这个世界 / 101
第20 课 拒绝也是一种智慧 / 106
PART 5
情商决定人气
学校教育重在增长孩子的知识,提高智商,如此一来,发展情商的任务就更多地落在了家庭教育上。家长的目光不应停留在孩子的分数上,助长应试教育,而应该在他的能力上,他需要更多的经历。
第21 课 魅力源于自信 / 114
第22 课 有一种尊重叫平视 / 120
第23 课 自控力是训练出来的 / 126
第24 课 应变是一种生存能力 / 132
第25 课 经得起赞美,受得了挫折 / 137
PART 6
精英也要接地气
家长们习惯将孩子的任务分为“学习”和“其他”。看到孩子在学习,家长很高兴;看到孩子在做其他,家长就开始担心了,这就造成孩子“高分低能”。精英教育不是好高骛远,我们既要培养孩子出众的才能,同时也不能让孩子离生活太远。
第26 课 傲慢与偏见 / 146
第27 课 从孤僻走向合群 / 153
第28 课 家务活人人有份 / 160
第29 课 建立家族文化 / 165
PART 7
爱在左,管教在右
父母之于子女,首先是抚养,其次才是教育。家庭教育从来不是父母单向输出,而是双向互动,所以你爱孩子,就要让他感受到,花时间更要花心思陪伴孩子成长;管教孩子,就要让他信服,跟孩子讲道理而不是讲权威。
第30 课 父母角色扮演 / 172
第31 课 树立父母权威 / 178
第32 课 了解你的孩子 / 185
第33 课 用沟通拉近距离 / 191
第34 课 陪伴不仅是花时间 / 197
我发现这本书最难得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给出一个标准化的“精英模板”,而是鼓励家长去发现和培养孩子独特的个性和潜能。它不是让你照搬书中的方法,而是提供了一种思考框架,让你能够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灵活地运用书中的理念。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兴趣的火种”和“内在驱动力”的部分,它让我意识到,强迫孩子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只会扼杀他们的创造力和学习热情。我开始花更多时间去观察我的孩子,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并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能够自由探索和发展的环境。书中的“情绪稳定”和“自我认知”章节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很多时候,孩子的叛逆和不听话,其实是他们情绪表达和自我认知不足的表现。我通过学习书中的方法,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回应孩子的情绪,并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亲子关系,意识到陪伴和理解比单纯的管教更重要。它让我成为一个更耐心、更懂得倾听的家长,也让我的孩子变得更快乐、更自信。
评分读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之前总想着给孩子最好的资源,报各种兴趣班,但这本书却告诉我,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探索欲望。它不像市面上很多育儿书那样空泛地讲大道理,而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案例和方法,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激发孩子的潜能。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好奇心”培养的章节,它提醒了我,很多时候我们大人以为的“不懂事”或者“捣乱”,其实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本能。我开始学着去回应孩子的各种“为什么”,并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而不是直接给他们一个现成的答案。这本书还强调了“合作与沟通”的重要性,它教我如何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倾听他们的想法,并教会他们如何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和协作。这对于孩子未来融入社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至关重要。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育儿大门,让我看到了培养孩子不止于分数和技能,更在于塑造一个独立、自信、乐于探索的灵魂。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对孩子的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一直觉得自己对孩子的培养算是用心了,但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很多观念需要更新。特别是关于“精英”的定义,它不是单指学业成绩优秀,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挑战。书中举的例子都非常贴近生活,让我能够感同身受。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逆商”培养的部分,以往我总是过度保护孩子,怕他们受伤,但这本书让我明白,适度的挫折和挑战,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养分。它教会了我如何引导孩子从失败中学习,而不是因为害怕失败而退缩。书中提到的“情绪管理”章节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行为,根源在于他们无法有效地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绪,而我作为家长,恰恰是他们最好的情绪引导者。总的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套系统而实用的育儿指南,让我不再感到迷茫,而是充满信心地去陪伴孩子成长,帮助他们成为内心强大、视野开阔的未来精英。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一股清流,在充斥着各种焦虑和功利主义的育儿市场中,它提供了一种更温和、更人性化的育儿视角。我以前总觉得“精英”就意味着要逼孩子成为顶尖人才,压力山大。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精英,是那些拥有健全人格、能够自我驱动、并在自己热爱领域发光发热的人。它并没有鼓吹拔苗助长,而是强调循序渐进,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书中关于“挫折教育”的阐述尤为到位,它让我意识到,我们不能总是替孩子铺平道路,而是要教会他们如何穿越荆棘。我开始尝试让孩子自己去面对一些小小的困难,并在一旁给予支持和引导,而不是直接介入解决。这种改变让孩子变得更加独立和勇敢。此外,书中关于“阅读的力量”和“批判性思维”的讨论也极具价值,它让我意识到,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是为他们未来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这本书就像一位智慧的导师,循循善诱,让我逐渐找回了育儿的初心和信心。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被点醒了一样,之前很多模糊的概念一下子清晰起来。这本书不像有些书那样讲得云里雾里,而是非常务实,充满了可操作性的建议。我最受触动的是关于“责任感”和“感恩之心”的培养。以往我总觉得孩子小,很多事情包办代办,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过度的代劳只会让孩子变得依赖和懒惰。我开始尝试让孩子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并引导他们去感恩父母的付出。这种小小的改变,却让孩子在责任感上有了显著的提升。书中的“学习的乐趣”章节也让我受益匪浅,它提醒了我,学习不应该是枯燥的任务,而是充满发现和乐趣的过程。我开始学着把学习融入到生活中,用更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孩子去探索未知。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棒,读起来轻松愉快,不会让人产生压迫感。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育儿宝典,它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培养孩子的“精英素质”,更让我成为了一个更懂得爱与智慧的家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